《基因編輯造人可以開綠燈了》閱讀答案

《基因編輯造人可以開綠燈了》閱讀答案

  英國納菲爾德生物倫理學協會近日釋出報告說,在充分考慮科學技術及其社會影響的條件下,透過基因編輯技術修改人體胚胎、精子或卵細胞細胞核中的DNA(脫氧核糖核酸)“倫理上可接受”。

  納菲爾德生物倫理學協會是一家相當於民間智庫的獨立機構,它基於調查研究而得出基因編輯“造人”在“倫理上可接受”的結論是否能為社會廣泛認同,可能並不確定。但是,這至少反映了一種社會趨勢,一些人認為,可以為基因剪刀“造人”開綠燈。

  國際社會對基因編輯嬰兒從一開始就是堅定的紅燈警示,現在卻有人準備開綠燈,這個轉折過程的時間之短令人吃驚。2015年,中山大學副教授黃軍就因團隊進行胚胎基因編輯遭到國際生物醫學界的反對。當時有人預測,世界上首次誕生基因編輯活產嬰兒可能還要50~100年。但是,從那時到現在才三年,就已經有人呼籲為基因編輯嬰兒開綠燈了,這是否意味著基因編輯嬰兒的誕生為時不遠了呢?

  基因編輯“造人”技術具有巨大的社會需求和實用性。目前已知有超過4000種遺傳性單基因疾病,影響全球超過1%的新生兒。從理論上講,基因編輯技術可以幫助預防這些疾病,讓每個家庭都獲得健康嬰兒。這顯然比胎兒出生前的.基因檢測更先進。

  不過,納菲爾德生物倫理學協會提出基因編輯嬰兒“倫理上可接受”的同時,給予了嚴格的限定條件。其一。基因編輯嬰兒必須確保並符合未來出生嬰兒的福祉;其二,符合社會的正義和團結,不會增加歧視和分裂。這兩個條件看似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非常複雜和困難。

  僅僅從技術上看,基因編輯要符合嬰兒的福祉就是一個難題。黃軍等人對胚胎修改β地中海貧血的致病基因時,試驗了86個廢棄胚胎細胞,最終只有28個基因被成功編輯修改,成功率約為33%。顯然,這個成功率並不足以獲得安全性和成功率的保障,也讓人們對此技術抱有疑慮。

  現在,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有“基因魔剪”之稱的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技術並不精準,脫靶率較高。這也意味著,如果使用基因剪刀修改致病基因,如地中海貧血的致病基因,也有可能把正常的基因剪掉;或者導致胚胎或生殖細胞上的基因發生重組,導致殘障嬰兒的出生,毀滅嬰兒的福祉。因此,基因編輯嬰兒技術如果沒有100%的準確性,尚不可能用於臨床“造人”。

  另一方面,即便技術有保障,基因編輯技術被批准用於“造人”之前,還需要專業界和社會對它的應用和各種潛在可能性進行廣泛而充分地討論;而且需要深入和全面的研究來建立臨床安全標準,制定相應的監控和稽核措施;還要充分評估它對個人、群體和社會的負面影響,到最後才可能立法。

  以英國而言,目前允許人體胚胎研究,但英國法律不允許對人類胚胎進行基因編輯後移植入子宮。因此,即便倫理和技術都為基因編輯“造人”開綠燈,但要讓法律開綠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選自張田勘《基因編輯“造人”可以開綠燈了?》,《中國青年報》2018年7月20日)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近日關於基因編輯“造人”在“倫理上可接受”的結論,恐怕很難被社會普遍認同。

  B.國際社會向來堅決反對基因編輯嬰兒技術,但其卻有巨大的社會需求和實用性。

  C.基因編輯“造人”在“倫理上可接受”還需要的兩個限定條件,很難被國際社會接受。

  D.目前基因編輯“造人”技術的準確性還比較低,尚不能安全地用於臨床“造人”。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以黃軍等人的試驗為例,意在說明現在基因編輯技術的成功率並不高。

  B.文章採用了對比論證,意在說明基因編輯“造人”要讓法律開綠燈路還很長。

  C.文章中作者多處引用資料,如第四、六段,使論證準確,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D.全文采用提出問題一分析問題一解決問題的結構思路,符合讀者的接受規律。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英國某協會的基因編輯“造人”在“倫理上可接受”的結論反映出社會的必然趨勢。

  B.在黃軍團隊進行胚胎基因編輯遭反對三年之後,有人就準備對基因編輯開綠燈了。

  C.使用基因剪刀修改致病基因,可能正常基因被剪,或發生基因重組,導致嬰兒殘障。

  D.基因編輯技術被批准用於造人之前需經歷複雜的過程,不發達國家需要時間更長。

  1、C 【解析】“很難被國際社會接受”的說法無中生有。

  2、B【解析】文章並沒有採用對比論證。

  3、C【解析】A.“反映出社會的必然趨勢”的說法過於武斷,從文章後半段看,面臨的問題還很大。B.“有 人就準備對基因編輯開綠燈了”錯,只是有人呼籲為基因編輯嬰兒開綠燈。D.“不發達國家需要時間更 長”的說法無中生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