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垃圾》閱讀答案

《海洋垃圾》閱讀答案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需要用到閱讀答案的時候非常的多,藉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分析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得與失。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是科學規範的閱讀答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海洋垃圾》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海洋垃圾》閱讀答案

  ①日本3.119級大地震並引發強烈海嘯,大量的房屋、汽車和各種殘骸捲入太平洋,形成了一個長約111公里的垃圾島。研究人員估計,這個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島兩年內會漂至夏威夷,3年後漂到美國西岸。

  ②其實,在日本地震和海嘯導致大量垃圾捲入海洋之前,人們生活的這個星球中的海洋上就已經漂浮著大量的海上垃圾。2007年,美國科學家發現,太平洋上漂浮著一個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島,其面積有兩個美國得克薩斯州那麼大。雖然後來有人認為其面積被過分誇大了,但其存在卻是不爭的事實。

  ③海洋垃圾不僅影響海洋景觀,還可能威脅航行安全。但更可怕的是,會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產生致使的影響,進而對海洋經濟產生負面效應。海洋垃圾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視,新加坡等發達國家正採取措施,嘗試處理這一問題。

  ④由於海上垃圾大部分是塑膠,所以處理海上垃圾首選辦法應當是焚燒發電。不過,海洋垃圾的焚燒也有幾個問題需要解決。除了打撈、運輸、擱置脫水外,還會遇到二噁英的排放問題。由於塑膠焚燒可產生大量的二噁英,會危及環境和生態,需要有特別能控制二噁英排放的高階焚化爐。

  ⑤海洋垃圾的另一個處理辦法是建造人工島嶼。1998年,新加坡政府在兩個離岸的小島實馬高和西康之間建造了1公里長的岩石長堤,並分出了11個相互連線的海灣單元;;將單元裡的海水抽乾,排放好一層厚厚的塑膠膜;然後將垃圾灰燼傾倒在這些單元裡進行密封,防止洩漏。至於垃圾中也那些不能燃燒和回收的材料,比如石棉,也被塑膠密封並掩埋在泥土中。此後,每個月都要對單元周圍的海水取樣檢測,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現任何單元有洩漏和汙染海水的情況。每當一個單元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時,就進行鋪沙種草,然後再繼續埋置垃圾。如此反覆,垃圾最高可埋置到30米,之後就在上面栽種植物,不再堆放垃圾。

  (選自2011年4月20日《北京日報》,有刪改。作者張田勘)

  【相關連結】

  材料一

  目前我國曆年垃圾堆存量約60億噸,佔用耕地達5億平方米。全國660個主要城市中,有200個城市陷入垃圾包圍之中。以城市人口6億為例,如每人每年產生440公斤垃圾,年產生垃圾量為2.64億噸。

  材料二

  英國的垃圾填埋率為為90%,義大利為74%,美國為67%,法國為45%,德國為46%。瑞士的垃圾焚燒率為74%,日本為72%,丹麥為70%。美國的廢紙利用率為60%,鐵罐頭盒回收率為25%,玻璃回收率為20%。

  11.文章第①節從日本大地震產生的垃圾島寫起,有何用意。(2分)

  12.結合上下文,分別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點部分的作用。(4分)

  (1)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現任何單元有洩漏和汙染海水的情況。

  (2)太平洋上漂浮著一個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島,其面積有兩個美國得克薩斯州那麼大。

  13.請用簡潔的語言說明第⑤節中新加坡建造人工島嶼的具體步驟。(限60字以內)(4分)

  14.根據文章內容和連結材料,就垃圾問題進行探究,寫出你的兩點發現。(4分)

  參考答案:

  11.引出海洋垃圾的話題,激發閱讀興趣。

  12.(1)到目前為止,限制了時間,準確地說明了沒有發現任何單元有洩漏和汙染海水的現象只是現在的執行狀況,並不表示以後一定不會發生。

  (2)(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具體地介紹了太平洋垃圾島面積之大,海上漂浮的垃圾之多,使讀者對太平洋垃圾島的印象更直觀、更清晰。

  13.建長堤,分單元;抽乾海水,排放塑膠膜;傾倒並密封垃圾;(定期檢測);反覆地鋪沙種草掩埋垃圾;栽種植物。?源自:中國學考頻道?

  14.參考示例:

  (1)我國城市面臨嚴重的生活垃圾問題,加強環保教育刻不容緩;(2)海洋麵臨著人類生活垃圾危險;(3)發達國家在處理垃圾問題方面有各自成熟的技術。

  【拓展內容】

  簡介

  海洋垃圾是指海洋和海岸環境中具有永續性的、人造的或經加工的固體廢棄物。這些海洋垃圾一部分停留在海灘上,一部分可漂浮在海面或沉入海底。僅是太平洋上的海洋垃圾就已達300多萬平方公里,甚至超過了印度的國土面積。在太平洋上形成了一個面積有得克薩斯州那麼大的以塑膠為主的“海洋垃圾帶”。如果不採取措施,海洋將無法負荷,而人類也將無法生存。

  分類

  海面漂浮垃圾

  監測結果表明,海面漂浮垃圾主要為塑膠袋、漂浮木塊、浮標和塑膠瓶等。海面漂浮的大塊和特大塊垃圾平均個數為0.001個/百平方米;表層水體小塊及中塊垃圾平均個數為0.12個/百平方米。海面漂浮垃圾的分類統計結果表明,塑膠類垃圾數量最多,佔41%,其次為聚苯乙烯塑膠泡沫類和木製品類垃圾,分別佔19%和15%。表層水體小塊及中塊垃圾的總密度為2.2克/百平方米,其中,木製品類、玻璃類和塑膠類垃圾密度最高,分別為0.9克/百平方米、0.5克/百平方米和0.4克/百平方米。

  海灘垃圾

  海灘垃圾主要為塑膠袋、菸頭、聚苯乙烯塑膠泡沫快餐盒、漁網和玻璃瓶等。海灘垃圾的平均個數為0.80個/百平方米,其中塑膠類垃圾最多,佔66%;聚苯乙烯塑膠泡沫類、紙類和織物類垃圾分別佔8.5%、7.6%和5.8%。海灘垃圾的總密度為29.6克/百平方米,木製品類、聚苯乙烯塑膠泡沫類和塑膠類垃圾的密度最大,分別為14.6克/百平方米、4.3克/百平方米和3.5克/百平方米。

  海底垃圾

  海底垃圾主要為玻璃瓶、塑膠袋、飲料罐和漁網等。海底垃圾的平均個數為0.04個/百平方米,平均密度為62.1克/百平方米。其中塑膠類垃圾的數量最大,佔41%;金屬類、玻璃類和木製品類分別佔22%、15%和11%。

  現狀

  我們所消耗的每一片塑膠,都有可能流入大海。光是太平洋上的海洋垃圾就已經達到350萬平方公里,超過了印度的國土面積,如果再不採取措施的話,海洋將無法負荷,而人類也終將無法生存。

  聯合國環境署一份新報告稱:從廢棄漁網到塑膠袋,香菸過濾嘴,危害全球海洋和海岸海洋垃圾問題正在愈演愈烈。該報告,第一次進行在全球12個主要海域收集海洋垃圾並進行統計,在世界海洋日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海洋保護協會共同釋出。海洋汙染物是一個汙染變得更糟糕的標誌——它由浪費和持續落後的自然資源管理所引起。塑膠袋,瓶子和其他物品堆積在海洋中,如果能減少浪費,提高廢物管理和迴圈計劃,這一切都將大大減少。

  危害

  海洋垃圾不僅會造成視覺汙染,還會造成水體汙染,造成水質惡化。

  海洋中最大的塑膠垃圾是廢棄的魚網,它們有的長達幾英里,被漁民們稱為“鬼網”。在洋流的作用下,這些魚網絞在一起,成為海洋哺乳動物的“死亡陷阱”,它們每年都會纏住和淹死數千只海豹、海獅和海豚等。其他海洋生物則容易把一些塑膠製品誤當食物吞下,例如海龜就特別喜歡吃酷似水母的塑膠袋;海鳥則偏愛打火機和牙刷,因為它們的形狀很像小魚,可是當它們想將這些東西吐出來返哺幼鳥時,弱小的幼鳥往往被噎死。塑膠製品在動物體內無法消化和分解,誤食後會引起胃部不適、行動異常、生育繁殖能力下降,甚至死亡。海洋生物的死亡最終導致海洋生態系被打亂。

  塑膠垃圾還可能威脅航行安全。廢棄塑膠會纏住船隻的螺旋槳,特別是被稱為“魔瓶”的各種塑膠瓶,它們會損壞船身和機器,引起事故和停駛,給航運公司造成重大損失。

  浩瀚南海碧藍的海水,潔白的沙灘,良好的生態,令人心碎。然而,快餐盒、塑膠袋、漁網等海洋垃圾不時漂浮於海面,汙染了美麗的南海。

  “海洋垃圾已汙染了我們的藍色家園,對南海海洋生態構成一定威脅。”海南師範大學教授畢華如是說。

  畢華提供的一張死亡海鳥圖片著實令人觸目驚心:一隻碩大的海鳥慘死於沙灘上,解剖後,海鳥腹中依稀可見一些塑膠垃圾。

  “綠色和平”組織發現至少267種海洋生物因誤食海洋垃圾或者被海洋垃圾纏住而備受折磨,並導致其死亡,這對海洋生物來說是致命。另外,海洋垃圾可透過生物鏈危害人類,如重金屬和有毒化學物質可透過魚類的食入而在體內富集,人類吃了這些魚類勢必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

  人類海岸活動和娛樂活動,航運、捕魚等海上活動是海灘垃圾的主要來源。據統計,塑膠和聚苯乙烯類製品佔海洋漂浮垃圾的90%。

  專家們認為,海洋垃圾正在吞噬著人類和其他生物賴以為生的海洋。如再不採取措施,海洋將無法負荷,人類和其他生物都將無法生存。

  為此,專家強烈呼籲,公眾應增強海洋環保意識,不隨意向海洋拋棄垃圾,從源頭上減少海洋垃圾的數量,以降低海洋垃圾對海洋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共同呵護我們的“藍色家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