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高祖本紀》閱讀答案

史記《高祖本紀》閱讀答案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裡,我們會經常接觸並使用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由資深教育者參與擬訂的。一份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能稱之為好閱讀答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史記《高祖本紀》閱讀答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史記《高祖本紀》閱讀答案1

  或說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強。今聞章邯降項羽,項羽乃號為雍王,王關中。今則來,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關,無內諸侯軍,稍徵關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計,從之。十一月中,項羽果率諸侯兵西,欲入關,關門閉。聞沛公已定關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關。十二月中,遂至戲。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聞項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令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欲以求封。亞父勸項羽擊沛公。方饗士,旦日合戰。是時項羽兵四十萬,號百萬。沛公兵十萬,號二十萬,力不敵。會項伯欲活張良,夜往見良,因以文諭項羽,項羽乃止。沛公從百餘騎,驅之鴻門,見謝項羽。項羽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噲、張良故,得解歸。歸,立誅曹無傷。

  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並體會與現代漢語意思的不同。

  (1)項羽乃號為雍王,王關中 古義 今義

  (2)稍徵關中兵以自益,距之 古義 今義

  (3)會項伯欲活張良 古義 今義

  (4)沛公然其計,從之 古義 今義

  10、翻譯下列句子。

  (1)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聞項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令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

  (2)項羽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

  閱讀答案

  9.

  (1)稱王 大王

  (2)抵抗 距離

  (3)使……活下來 生活,存活

  (4)聽從 跟從

  10.

  (1)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聽說項羽發怒,想要攻打沛公,就派人去對項羽說:“沛公要在關中稱王,讓秦王子嬰做丞相,把秦官所有的珍寶都據為己有。”

  (2)項羽說:“這是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說的,不然我怎麼會這樣呢?”

  翻譯

  有人遊說沛公說:“秦地的富足是其它地區十倍,地理形勢又好。現在聽說章邯投降項羽,項羽給他的封號是雍王,在關中稱王。如今要是他來了,沛公您恐怕就不能擁有這個地方了。可以趕快派軍隊守住函谷關,不要讓諸侯軍進來。並且逐步徵集關中的兵卒,加強自己的實力,以便抵抗他們。”沛公認為他的話有道理,就依從了他的計策。十一月中旬,項羽果然率領諸侯軍西進,想要進入函谷關。可是關門閉著。項羽聽說沛公已經平定了關中,非常惱火,就派黥布等攻克了函谷關。十二月中旬,到達戲水。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聽說項羽發怒,想要攻打沛公,就派人去對項羽說:“沛公要在關中稱王,讓秦王子嬰做丞相,把秦宮所有珍寶都據為己有。“曹無傷想借此求得項羽的封賞。亞父范增勸說項羽攻打沛公,項羽正在犒勞將士,準備次日和沛公會戰。這時項羽兵力有四十萬,號稱百萬;沛公的兵力有十萬,號稱二十萬,實力抵不過項羽。恰巧項伯要救張良,使他不至於與沛公一起送死,趁夜來沛公軍營見張良,因而有機會讓項伯向項羽說了一番道理,項羽這才作罷。次日沛公帶了百餘名隨從騎兵驅馬來到鴻門見項羽,向他道歉。項羽說:“這是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說的,不然我怎麼會這樣呢?”沛公因為是帶著樊噲、張良去的,才得以脫身返回。回到軍營,立即殺了曹無傷。

史記《高祖本紀》閱讀答案2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0題。(4分)

  漢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繫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軹道旁。諸將或言誅秦王。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又殺之,不祥。”乃以秦王屬吏,遂西入咸陽。欲止宮休舍,樊噲、張良諫,乃封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召諸縣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巿。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諭之。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或說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彊。今聞章邯降項羽,項羽乃號為雍王,王關中。今則來,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關,無內諸侯軍,稍徵關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計,從之。十一月中,項羽果率諸侯兵西,欲入關,關門閉。聞沛公已定關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關。十二月中,遂至戲。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聞項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令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欲以求封。亞父勸項羽擊沛公。方饗士,旦日合戰。是時項羽兵四十萬,號百萬。沛公兵十萬,號二十萬,力不敵。會項伯欲活張良,夜往見良,因以文諭項羽,項羽乃止。沛公從百餘騎,驅之鴻門,見謝項羽。項羽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噲、張良故,得解歸。歸,立誅曹無傷。

  節選自《史記·高祖本紀》

  9.下列加點詞語解釋錯誤的是()

  A.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繫頸以組組:羈押

  B.乃以秦王屬吏,遂西入咸陽屬:交付、委託

  C.父老苦秦苛法苦:以……為痛苦

  D.沛公然其計然:同意

  10.下列加點詞語意義與用法都相同的是()

  A.且人已服降,又殺之,不祥若屬皆且為所虜

  B.與父老約法三章耳玉斗一雙,欲與亞父

  C.沛公從百餘騎,驅之鴻門,見謝項羽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D.沛公以樊噲、張良故,得解歸具以沛公言報項王

  11.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

  (2)會項伯欲活張良,夜往見良,因以文諭項羽,項羽乃止。

  答案:

  9.A(組:繩子)

  10.C(A且:況且將要;B與:和給;D以:因為把C之:動詞,到。)

  11(1)我把軍隊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著各路諸侯到來,共同制定一個規約罷了。

  (3分,“所以”、“約束”、大意各1分)

  (2)適逢項伯想要使張良活下來,在夜裡前往沛公軍營見張良,趁機把劉邦的說辭告訴項羽,項羽才放棄殺劉邦的念頭。(3分,“活”、“諭”、“乃”各1分)

  參考譯文

  漢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軍隊在各路諸侯中最先到達霸上。秦王子嬰駕著白車白馬,用絲繩繫著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璽和符節,在枳(zhǐ,紙)道旁投降。將領們有的說應該殺掉秦王。沛公說:“當初懷王派我攻關中,就是認為我能寬厚容人;再說人家已經投降了,又殺掉人家,這麼做不吉利。”於是把秦王交給主管官吏,就向西進入城陽。沛公想留在秦宮中休息,樊噲、張良勸阻,這才下令把秦宮中的貴重寶器財物和庫府都封好,然後退回來駐紮在霸上。沛公召來各縣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對他們說:“父老們苦於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經很久了,批評朝政得失的要滅族,相聚談話的要處以死刑。我和諸侯們約定,誰首先進入關中就在這裡做王,所以我應當當關中王。現在我和父老們約定,法律只有三條:殺人者處死刑,傷人者和搶劫者依法治罪。其餘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廢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象往常一樣,安居樂業。總之,我到這裡來,就是要為父老們除害,不會對你們有任何侵害,請不要害怕!再說,我所以把軍隊撤回霸上,是想等著各路諸侯到來,共同制定一個規約罷了。”隨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縣鎮鄉村去巡視。向民眾講明情況。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悅,爭著送來牛羊酒食,慰勞士兵。沛公推讓不肯接受,說:“倉庫裡的糧食不少,並不缺乏,不想讓大家破費。”人們更加高興,唯恐沛公不在關中做秦王。

  有人遊說沛公說:“秦地的富足是其它地區的十倍,地理形勢又好。現在聽說章邯投降項羽,項羽給他的.封號是雍王,在關中稱王。如今要是他來了,沛公您恐怕就不能擁有這個地方了。可以趕快派軍隊守住函谷關,不要讓諸侯軍進來。並且逐步徵集關中的兵卒,加強自己的實力,以便抵抗他們。”沛公認為他的話有道理,就依從了他的計策。十一月中旬,項羽果然率領諸侯軍西進,想要進入函谷關。可是關門閉著。項羽聽說沛公已經平定了關中,非常惱火,就派黥布等攻克了函谷關。十二月中旬,到達戲水。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聽說項羽發怒,想要攻打沛公,就派人去對項羽說:“沛公要在關中稱王,讓秦王子嬰做丞相,把秦宮所有的珍寶都據為己有。“曹無傷想借此求得項羽的封賞。亞父范增勸說項羽攻打沛公,項羽正在犒勞將士,準備次日和沛公會戰。這時項羽的兵力有四十萬,號稱百萬;沛公的兵力有十萬,號稱二十萬,實力抵不過項羽。恰巧項伯要救張良,在夜晚去見張良,趁機把劉邦的一番說辭告訴了項羽,項羽才作罷。次日沛公帶了百餘名隨從騎兵驅馬來到鴻門見項羽,向他道歉。項羽說:“這是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說的,不然我怎麼會這樣呢?”沛公因為是帶著樊噲、張良去的,才得以脫身返回。回到軍營,立即殺了曹無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