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語文教案範文彙編8篇

實用的語文教案範文彙編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大海的象徵意義和借物抒情的手法

  2.體會詩歌中聯想的重要作用及對主題的表現作用

  3.體會哀歌式的憂鬱美和人與自然重構世界的瞬間之想象思維

  重點難點:

  1.正確理解大海的象徵意義、揣摩詩的意境。

  2.結合時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複雜的心緒。

  3.把握本詩的感情線索,理清結構層次。

  4.品味形象生動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文

  我國是詩的國度,當我們徜徉在唐詩宋詞優美的詩境中時,也不妨調轉藝術的輕舟,揚起思維的雙漿,馳向外國詩歌的殿堂,在那裡你可以領略到另一番藝術的優美風光。今天我們共同欣賞俄國偉大詩人普希金寫的一首著名政治抒情詩--《致大海》。

  二、作者簡介

  普希金(1799~1837),全名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19世紀俄羅斯民族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和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建立者。從小受文學薰陶,13歲開始寫詩,15歲公開發表詩作。1817年在皇村學校畢業後進外交部任職,廣泛結交優秀的貴族青年,寫下一些歌頌自由、反對**暴政的充滿激情的詩篇。1820年被沙皇政府流放到南方。1826年從流放地回到莫斯科在沙皇的監視下埋頭寫作。1837年在決鬥中被殺害。

  普希金的作品富有強烈的人民性,因而被稱為“俄羅斯生活百科全書”。他一生寫共寫抒情800多首,如著名的《自由頌》《致恰達耶夫》《致大海》《致詩人》;敘事詩《茨岡》《青銅騎士》;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短篇小說集《別爾金小說集》和代表作長篇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

  果戈理曾評價說:“一提到普希金的名字,就會立刻想到俄羅斯民族詩人。事實上,在我們的民族詩人中,沒有一個及得上他,而且沒有一個人能更適宜於被稱為民族詩人……在他身上,俄羅斯的大自然,俄羅斯的精神,俄羅斯的語言,反映得這樣的純潔,這樣的淨美,有如突出的光學玻璃上面所反映出來的風景。”高爾基盛讚普希金是一位“偉大的俄國人民詩人”,他“無論在詩句的美或是在感情和思想的表現力上,從來沒有人能夠超過的一位詩人”,他是“偉大的俄國文學之始祖”。

  他的詩具有明快的哀歌式的憂鬱、旋律般的美、高度的思想性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別林斯基讚譽他的詩:“所表現的音調的美和語言的力量到了令人驚異的地步;它像海波一樣柔和、優美,像松脂一樣鮮明,像水晶一樣透明、潔淨,像春天一樣芬芳,像勇士擊劍一樣堅強有力。”高爾基說:“我開始讀普希金的詩,如同走進了一片樹林的草地,到處盛開著鮮花,到處充滿著陽光。”

  三、寫作背景

  1824年夏天,普希金與奧德薩總督發生衝突,被軍警押送到父母的領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幽禁在那裡達兩年之久。詩人在奧德薩,長期與大海相依為伴,把奔騰的大海看作自由的象徵。當他將要遠離奧德薩而向大海告別的時候,萬千思緒如潮奔湧,憂鬱而又憤激的詩篇醞釀在胸。詩人在奧德薩開始寫作,而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最後完成這一篇詩作——《致大海》。

  四、分析鑑賞

  全詩十五個詩節,可以分作三個部分來讀。開頭兩個詩節,詩人向大海告別;中間十一個詩節,寫詩人由大海引起的回憶和聯想;最後,詩人再一次向大海深情地告別,說明自己的整個心靈被大海的形象和音響所充斥,永不忘懷。

  (一)第1、2節:“再見吧……你召喚的喧響。”

  這兩節寫詩人向大海告別。詩人把大海人格化,直接同大海對話,向大海告別。

  第1節:“自由奔放”、“翻滾著蔚藍色的波浪,/和閃耀著嬌美的容光”

  寫出大海的特有的品格與美麗的形象;

  第2節:“好像是朋友的憂鬱的怨訴,/好像是他在臨別時的呼喚,/我最後一次在傾聽/你悲哀的喧響,你召喚的喧響。”

  詩人將要被再次流放到另一個地方,即將與大海離別,詩人對大海至為留戀。詩人把大海視為知己,所以,“好像是朋友的憂鬱的怒訴”向大海訴說自己的嚮往與悲苦,這裡,大海這一意象無疑滲透了詩人強烈的主觀情感。大海發出的悲哀的喧響、召喚的喧響,其實正是詩人憂鬱之情的一種寫照,同時也是詩人對於大海所召喚的自由之神的一種嚮往。

  (二)第3節至第7節:“你是我心靈的願望之所在呀……使我留在你的身旁……”

  這五節寫詩人向大海吐露自己要逃往海外,追求自由的隱秘的願望,也表達了詩人對失去自由的懊喪,為逃往海外的夙願難以實現而愁苦滿懷。

  第3節:“你是我心靈的願望之所在呀”,詩人開始了回憶。

  由於沙皇**制度的黑暗,詩人曾想從海上偷渡去國外一遊,他也因為這個願望得不到實現而苦惱,一個人茫然地徘徊在海邊。

  第4節:再次寫大海的美好——“陰沉的聲調”、“深淵的音響”、“沉寂”、“激情”。

  第5節:寫大海的雙重性格。

  第6節:這裡“寂寞和靜止不動的海岸”是指詩人將要離開的流放地南高加索。“我曾想永遠地離開”是指詩人想秘密逃到海外,去尋求那自由的生活。進而詩人想象離開囚禁之地時的“狂歡之情”,並用“我的詩歌順著你的波濤奔向遠方”這一形象的詩句暗指自己在所向往的地方可以自由地創作,再也不必擔心遭到監禁,但是詩人的美好願望卻未能“如願以償”,因而詩人在詩中反覆強調自己的“苦惱心傷”!

  第7節:因為“那個隱秘的願望”“卻未能如願以償”,為此詩人長久地“苦惱心傷”,面對浩瀚的大海,詩人悲憤地呼喚“你等待著,你召喚著……而我卻被束縛住”。

  (三)第8節至第13節:“有什麼好吝惜呢……或許是暴虐的君王”

  這六節寫詩人對拿破崙和拜倫的追念,他們與作者精神相通,也與大海的精神相通,在這裡,詩人深感前途渺茫,壯志難酬,哀嘆了人們的不幸命運。

  詩人由大海而想起與大海有關的英雄拿破崙和偉大詩人拜倫,這反映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詩人極力讚頌英雄拿破崙和偉大詩人拜倫,一方面表明詩人對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如詩句:“正像你一樣,他威嚴、深遠而陰沉,/他像你一樣,什麼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詩人對二人結局增添了前程渺茫,壯志難酬的悲哀,如詩句“世界空虛了”

  (四)第14、15節:“哦,再見吧……帶到那靜寂的荒漠之鄉”

  這兩節寫詩人絕不忘記大海的誓言,詩人決心將大海的精神作為激勵自己的動力,為自由奮鬥不息。

  《致大海》寫出了作者對大海的熱愛、羨慕與依戀:

  大海有廣闊的襟懷,驚人的威力,壯麗的景色,所以,詩人熱愛大海;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他失去自由的懊喪,在變相的流放中,他感到像“囚徒“一樣,所以,詩人羨慕大海;是大海使他緬懷起舉世震驚的英雄,詩人從拿破崙與拜倫兩位革命者身上得到了精神力量,在最後告別大海時,他已消除了原先的“茫然”和“苦惱心傷”,這時“我整個心靈充滿了你”,這裡的“你”就是爭取自由的崇高理想,並把這種理想帶到“荒漠之鄉”——第二次流放的地方。詩人的心靈由“大海”而得到徹底的淨化,詩人感情也由此得到了新的昇華。所以,詩人更依戀大海。這正是詩人把大海說成“悲哀的喧響”“召喚的喧響”,是他“心靈的願望之所在”的原因。

  五、總結主題:這首詩讚美了自由奔放的大海,抒發詩人對自由的渴望和苦悶,表現詩人在殘酷**下的崇高的自由精神。

  六、特點分析:

  1、借大海的形象表達自由的精神

  這首詩以大海作為自由精神的象徵,表達了詩人與大海相通的自由精神。詩人借大海自由奔放的壯美形象,生髮聯想,盡情抒懷,表達了渴求自由的願望。

  2、強烈濃厚的抒情氣氛

  詩人對大海以“你”相稱,是詩人對大海的傾訴,詩人在詩中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出現,直接對大海表達自己的激情,並蘊含深沉的苦悶,使全詩具有哀歌式的憂鬱美。

  3、人與自然相逢、同一,並重構世界的瞬間

  詩人與大海相遇,他胸中湧動著海一樣的澎湃。詩人把島、岩石想象成凝固的浪峰,已是詩人改變的自然,接著,詩人由觀照海,到由海反觀,最後與海同一了。這一瞬間,海是詩人向遠方的延伸,是海向俄羅斯土地的延伸,這就是作者創作這首詩的思維流程。

語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平整方正的石頭擺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急著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閒話家常;若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揹負過溪

  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裡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一定會強烈的感染著學生的心,激發他們善良的人性美,使他們充滿為他人奉獻的熱望。這也正是搭石於默默無聞中凸現出的精神。

  【教學目標】

  1、以隨文識字為主要方式認識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絡上下文、創設情境、聯絡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協調有序等重點詞句,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掛圖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提問題

  今天,我們來學習21課《搭石》,(板書)請同學們齊讀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想從課文當中知道什麼?(什麼是搭石?搭石有什麼作用?在什麼地方搭石頭?為什麼要搭石頭?)

  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出幾個主要問題並板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同學們,你們很會思考,也很會提問題。我想這些問題在課文內容中都有答案,只要大家讀熟課文、讀懂課文,這些疑問都能解決,明白了嗎?下面,同學們就開始自由的大聲讀課文,注意帶拼音的字多讀幾遍,讀準字音。

  三、檢查初讀情況

  1、咱們看一看在文中出現的一些詞語,誰會讀?(指名領讀)把詞變成字還會讀嗎?誰來試一下?

  (指明讀、齊讀。)

  2、讀得都不錯,看來大家的識字能力都很強,那課文能讀好嗎?咱們來檢查一下!

  (指5名同學讀。)

  3、課文讀完了,大家聽得非常認真,能不能評價一下?你覺得哪個地方讀得特別好?哪裡還需要提醒一下?

  (學生評價。)

  4、書讀到這裡,前面提到的問題能解決了嗎?誰來說說你能解決哪個問題?

  (學生解決,教師擦掉已解決問題。)

  四、精讀課文,研讀品味,發現美,感受美

  1、同學們,老師發現你們很會讀書,很會思考問題,剛才的問題都解決得非常好。搭石不過是方方正正的、二尺間隔擺放的天然石塊,平平常常、普普通通,作者為什麼要寫這些石塊呢?大家讀課文2、 3、4自然段,把特別能打動你的句子畫下來,然後想一想哪些地方打動你?

  (學生邊讀邊勾畫。)

  3、誰來把感動你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指名讀。)

  4、這麼多打動你的地方,都少不了誰?(搭石)難怪作者說這普普通通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書讀到這裡,你能說說這是一道怎樣的風景嗎?(學生暢所欲言)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板書:美)。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靠的是什麼?(板書:用心)下面,用我們的心再次走進由搭石構成的風景,好好的體會這風景裡飽含的美!

  5、請同學們默讀2~4自然段,畫出你感受到美的句子,並簡單的寫出自己的感受。

  6、一邊讀一邊理解這也是讀書的好方法。誰來說一說你從哪裡感受到了美:

  (教師隨機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受。)

  ⑴ 上了點年紀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招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從這幾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麼美?(為他人著想)為他人著想是一種美,誰能讀出這種美?(一名學生讀)老師聽到這位同學在讀無論、只要、一定這些詞語時,都加重了語氣,我們在讀的時候還應該把那些詞語讀得重一點,更能體會到為他人著想的這種美。(學生說,)誰再來讀一讀,爭取讀得比剛才好?

  (指生讀、齊讀。)

  ⑵ 你還從哪裡感受到了美: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的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① 你感受到了什麼美?

  (風景美、音樂、動作協調。)

  ② 請大家閉上眼睛,一邊聽一邊想象美麗的畫面。

  (老師範讀。)

  ③ 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讓我們感受了動作的協調美;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讓我們感受到了節奏美;清波漾漾,人影綽綽,讓我們感受到了風景美。下面,就請同學們把這一段美美的讀一遍。

  (學生自己讀、指名讀,齊讀。)

  ⑶ 你還從哪裡感受到了美?

  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收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被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① 你感受到了什麼美?

  (學生說:互相謙讓,尊敬老人。)

  ② 尊敬老人也是一種美,你在平日裡做過幫助老人、尊敬老人的事嗎?

  (找一兩個學生說。)

  ③ 你在幫老人做事時,你想過得到別人的表揚了嗎?你們也像這個村子裡的人,把尊敬老人看成是平常事,是理所當然的事。

  ④ 你們自己讀一讀,把感受的美讀出來。

  (學生自讀、指一名學生讀。)

  7、讀到這裡,你覺得搭石在你的心中還是一塊普普通通的石塊嗎?

  (學生說。)

  搭石雖然還是那塊普普通通的石塊,但是它默默無聞,任人走,人任踏,不僅僅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接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

  出示最後一個自然段: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人任踏,它們連結著故鄉的小路,也連線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

  請同學們飽含讚美之情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五、課後延伸,拓展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用我們的心靈在平凡的搭石這一事物中感受到了什麼?(美)也在鄉親們平平常常的小事中感受到了(美)。我想問問同學們,在日常的生活中,有沒有像搭石這樣普通的事?你發現了嗎?

  (學生說。)

  小練筆:這麼多普普通通的事都能感受到他們中間有美,我們不能一一都說出來,那就把它們寫下來吧!

  【板書設計】

  用心

  21搭石

  美

  【課後反思】

  《搭石》是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的第二十一課課文。全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裡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如搭石一般於默默無聞中凸現。這節課我主要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品味由搭石引發的感人的場景;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溫暖和快樂,並使學生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

  針對這一課的教學效果,我的課堂反思如下:

  1、課堂的調控上不夠靈活,不能很好的駕馭整堂課。在以後的教學中應該多反思,多聽課,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

  2、講課的語調平緩,沒有及時準確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學生的積極性不夠高。

  3、課準備得太倉促,心理上還是較為緊張,底氣不足,很多設計好的環節沒有把握好,一帶而過,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

  4、課文最後一句話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這句話揭示了本文的中心,沒有很好地讓學生去體會這句話的含義,學生在感悟後應該給學生足夠的空間進行表達。

  整體感覺教學設計還應多一些預設,課堂語言再自然些,這樣課堂會更生動。作為一名年輕的老師我還應該學會聆聽孩子的心理,這樣的課堂才是最美,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還要多吸取豐富的教學經驗,昇華自己的情感。

  這堂課肯定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希望各位老師提出你們寶貴的建議。再次謝謝大家!

語文教案 篇3

  一、匯入新課

  教師以“童年往事”為話題匯入新課。

  二、檢查預習狀況,解決字詞障礙。

  (一)生字 生字注音 點 綴(zhuì)顫 動(chàn) 清 澈(chè)恬靜(tián) 駭 (haì)炫 耀(xuàn)攫住(jué)嘔(ǒu)憨直(hān)

  (二)生詞解釋浮光躍金:只月光照耀下的水面閃著金光。這裡比喻月光照耀下的水面。不可名狀:不能夠用語言形容。 攫 住:抓住。 憨 直:憨實直爽。

  三、初讀感知

  1、 指名學生朗讀文章,初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概述文章的主要內容。

  四、品讀賞析 仔細閱讀課文1---5自然段,討論回答下列問題。

  1、 請你找出文中描寫荷塘景色的句子。

  明確:

  (1)“來到塘邊……繁星閃爍。”

  (2)“整個月牙泡泛著金光……恰似藍天上一彎晶瑩的新月。”

  (3)“白天……在微風中蕩著綠浪”

  (4)“又點綴著許多……像披著青紗跳舞的少女。”

  引發學生閱讀和探究的興趣。積累詞語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使學生快速進入文章,體會角色。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檢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掌握情況。讓學生掌握景物描寫的方法及景物描寫在文中的作用。

  2、 這些句子都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明確:比喻的修辭手法。作用是描寫荷塘景色的美好。“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為下文作者讚美大自然和諧的美和表現農村少年天真、善良、淳樸美好的心靈作鋪墊。注:以上兩個問題要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交流討論後回答。教師注意引導。

  五、學生對本課進行小結。

  六、作業:

  1、 掌握本課所學生字詞。

  2、景物描寫訓練。要求:

  (1)要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

  (2)200字左右。

語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這篇略讀課文是一首現代詩,語言精練優美,富有韻味,作者抓住秋天裡大自然的一些聲響,用詩的語言,讚美了秋天。教學時, 沒必要太注重文章的內容, 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應放手讓學生自己運用精讀課文獲得的方法, 把課文讀懂;著重是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詩歌,領悟到詞句表達的精妙,體會詩中濃濃的秋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 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本課的設計讓學生在聽中想象,說中積累,讀中感悟,寫中運用。力求在各項實踐活動中,學生語文能力得到整體提高。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3、仿照詩歌的形式,續寫詩文。

  【教學流程】

  一、課前準備

  1、旋律優美的輕音樂配上表現秋天聲響(如風聲、雨聲、落葉聲、蛐蛐聲等)的錄音。

  2、各種秋景的圖片。

  二、聽聽,秋的聲音

  師:秋天不僅有豐富的色彩,還有美妙的聲音,不信,你仔細聆聽。(播放錄音)

  生:閉上眼睛靜靜地傾聽。

  師:你聽到了哪些聲音, 你覺得這些聲音動聽嗎?師:聽著這些美妙的聲音,你腦海裡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再次播放錄音)

  學生自由交流想象,教師適當引導學生表達清楚。

  師:有一位詩人在秋天裡聽到許多美妙的聲音,就寫下了這麼一首詩,你們想聽聽嗎?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聽聽秋的聲音吧,出示課題《聽聽,秋的聲音》

  請學生讀課題,要求讀得美一點。

  (用音樂與聲響創設開放互動的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美好的想象,把學生帶入美麗的大自然、帶入秋聲之中。)

  三、讀讀,秋的聲音

  1、初讀:

  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具體寫了什麼聲音?

  師:你在詩中聽到了哪些聲音?

  生:落葉、昆蟲、大雁、秋風的聲音。

  2、再讀:

  師: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找出不懂的詞語,運用已學過的方法試著理解,然後分小組交流:你用什麼方法理解了哪些詞?(回憶理解詞語的方法:聯絡上下文、查工具書、找近義詞、聯絡生活等方法。)

  生自學後分小組交流。

  師:請小組代表說說你們理解了什麼詞語,還有沒解決的詞語嗎?

  學生踴躍發言,彙報自學情況。

  (教學略讀課文時,應著重讓學生運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自讀自悟。)

  3、選讀:

  師:找出你喜歡的聲音,多讀幾遍,想想你為什麼喜歡?

  師:把最喜歡的部分,和同桌一起欣賞。

  學生互相交流感受。

  師:用欣賞性的語氣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認真邊聽邊想:他讀得怎麼樣?

  指名讀後組織其他學生自由評議。

  生:第一節可以要讀得快活一些,因為這是快樂的樹葉,它在落下時在翩翩起舞呢!

  生:我認為可以讀出一點憂傷,因為樹葉還捨不得和大樹媽媽告別呢!

  生:第二節讀得太好了,讓我想象到了自己是一隻蟋蟀,正張大嘴巴快樂地歌唱。“蛐蛐”“蛐蛐”,實在太好聽了。

  生:讀大雁的這句話要讀出捨不得的語氣,因為它就要去南方了

  生:讀第五小節要讀出欣喜的感覺,因為大自然到處都有秋的聲音……

  4、演讀:

  開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動。出示秋景圖片及句子:

  大樹抖抖手臂,“刷刷”,是黃葉道別的話音,黃葉說:“_______”

  蟋蟀振動翅膀,“口瞿口瞿”,是和陽臺告別的歌韻,蟋蟀在唱著:“_______”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雲,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_______”

  一陣陣秋風斥過田野,送來一片豐收的歌吟,它歡快地唱著“________”。

  學生各抒己見,根據自己的想象的內容填空,然後表演。(提示學生注意表情和動作)

  生:黃葉說:“大樹媽媽我真捨不得你。” ……

  生:蟋蟀在唱著:“我要回到溫暖的家裡去了。” ……

  生:大雁對小青蛙說:“再見了朋友,你可要注意身體哦。” ……

  生:秋風歡快地唱著:“人們又可以獲得大豐收了。” ……

  (朗讀和想象表演可以結合在一起進行,學生喜歡哪段就讀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讀,也可以用想象表演來促讀。)

  5、美讀:

  過渡:(配樂,深情地)在這美麗的秋天裡,落葉離開了樹媽媽的懷抱,小蟋蟀唱起了離別歌,大雁飛往南方過冬去了。稻田裡一片金黃,稻子壓彎了腰,高粱漲紅了臉……

  秋天的一切是多麼美好啊,讓我們把這美好的一切讀出來吧!

  老師播放音樂,學生配音試讀。

  師:誰有自信能讀出秋天的美好。

  指名朗讀,學生大膽展示。

  師:讓我們一起來感受秋的美好吧!

  全班配樂朗讀。

  (透過多種形式的讀, 學生在讀中思,讀中議、讀中練、讀中悟,讀中品,讀中評;在讀中領悟到詞句表達的精妙, 體會到詩中濃濃的秋情,想象到秋天景象的美好;在讀中學會了自主、合作、探究。)

  四、說一說,秋的聲音

  師:走進秋,走進大自然這遼闊的音樂廳,你還能聽到哪些秋的聲音?

  (出示秋景圖片,引導學生髮散說)

  生:嘩啦嘩啦,稻海翻起波浪。

  生:“嘿呦嘿呦”小螞蟻忙著準備糧食過冬呢!

  生:“滴答滴答”秋雨在練習彈琴……

  師:秋的聲音實在太豐富、太美妙了,你能照著課文第一、二小節的樣子用“聽聽,秋的聲音……”這樣方式說一說嗎?

  學生先在小組裡練習再全班交流。

  生:聽聽,秋的聲音,稻海翻起波浪,“嘩啦”是它們歡快的歌聲。

  生:聽聽,秋的聲音,秋雨落在地上,“滴答”,是秋雨正在彈琴。

  生:聽聽,秋的聲音,黃葉紛紛落下,“呼呼”,秋風弟弟吹起口哨報告冬的來臨。

  (語文學習不能僅侷限於教材之內,而應凌駕於教材之上,超越文字,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這樣進行練說不僅開闊學生思維,還進行了語言訓練,真可謂一舉兩得。)

  五、寫寫,秋的聲音

  師:是啊,秋的聲音令人遐想, 秋的聲音令人陶醉……讓我們像這個小詩人一樣把自己聽到的聲音寫下來好嗎?

  學生寫詩,每人寫一小段即可,四人小組合成一首

  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師:讓我們把自己寫好的小詩展示出來吧!請小組代表把合作寫的詩,在平臺上展示出來,並有感情地朗讀給同學聽。

  指名學生代表上臺,教師引導學生評議。

  (學生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運用語言,學生們將會在練筆中,寫出秋的韻味和風情。)

  師總結:是啊,秋的聲音,在大自然中,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讓我們再次來感受秋聲帶給我們的喜悅吧!

  學生配樂感情朗讀全文。

  六、佈置作業

  1、給自己寫的詩配上畫。

  2、收集有關秋的詩歌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一、背誦課外選的歇後語。

  二、閱讀練習。

  三、作文。

  教學重點:

  學習縮寫。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回憶背誦諺語和歇後語。

  1、教師點撥,全班背誦。

  2、定時背誦,時間三分鐘,看誰背的歇後語最多,同桌相互檢查。

  3、統計,評選最優秀的歇後語背誦者。

  二、理解背誦歇後語。

  1、聽教師講解,學生開始自由造句。

  2、學生齊讀。

  3、教師講述與歇後語相關的故事。

  4、學生自由討論。練習背誦。

  5、檢查。

  三、課後背誦有關歇後語。

  第二課時

  一、師生以善良為話題討論神話故事。

  1、你知道民間流傳哪些神話故事?

  2、為什麼會流傳民間故事?講解。

  3、民單故事的特點。

  二、閱讀短文《七顆鑽石》。

  1、學生自由閱讀課文。劃出全文中心句。

  2、哪幾段講了原因?原因是什麼?閱讀第一、二自然段。

  1)“水罐”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

  2)說說為什麼水罐會發生這些變化?

  3、學生自由討論故事中所蘊含的道理。

  第三課時

  一、介紹《小抄寫員》的主要內容。

  二、讀題明確作文要求。

  三、分析題意。

  1、看題。說出主要意思。

  2、析題。說出縮寫的要求。

  A.內容要完整,重點要突出;B.語言要簡練。

  3、回憶文中哪些是可寫可不寫的?哪些是非寫不可的?

  4、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麼?

  5、想後:結果會怎樣?

  四、學生擬題綱(段落式提綱)。

  五、構思五分鐘後開始寫作,教師巡視。

  第四課時

  講評作文。從中心的表達、故事的完整、句子的表達三個方面重點分析。

  【本單元複習四課時:聽寫生字詞、四字詞,講解同步訓練,設計自主練習,默寫古詩三首。】

語文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共四段,內容簡短。第一段主要講孔子是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他主張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受到學生的敬重。第二段主要講孔子在評價學生的優點的同時謙虛地表示自己的不足,需要不斷地學習。最後一段講後人對孔子的評價。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訓練學生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的能力。

  3、激發學生對孔子的敬佩之情並結合自身樹立正確學習觀。

  三、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含義。

  2、孔子的教育思想對學生的影響。

  四、教學手段:多媒體電腦、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你認識這個人嗎?(課件展示孔子畫像)你是怎麼認識他的?(在書上、電視上、掛圖、走廊的名人相框中……)看來咱同學的視野還挺開闊的,那你還知道有關孔子的哪些資訊呢?(學生交流),師補充:孔子不僅是我國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他還是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孔子的思想及其言行被他的弟子收入《論語》中,後人為紀念孔子還專門修建孔廟,孔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孔子這樣一個偉大的教育家,你們想知道他是怎樣教育學生嗎?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提出閱讀要求。

  ①在文中圈出不懂的問題。

  ②思考:孔子是一個 的人,我從文中、、、地方看出來的。

  2、學生質疑

  老師聽說過一句話:“問號是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讀書貴有疑”,剛才同學們在自讀課文時,我發現有的的同學在文中標示出自己的疑問,還有的同學甚至向孔子提出自己的疑惑,老師覺得同學們讀書的境界提高了很多,我很欣賞你們。

  (學生可能會對文中的生詞和難理解的句子提出疑問,如“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顏悅色”等,引導學生在理解這些詞語時可將四個字逐字拆開理解字面的意思,再考慮放在語境中的意思,比如“和顏悅色”引導學生說出四個字的字面意思,“溫和的容顏,高興的臉色”放在此語境中也是指一個態度和藹)

  3、學生釋疑

  孔子是一個 人,我從文中、、、地方看得出來。

  綜合學生們的意見,老師隨機板書:

  孔子是個有愛心、偉大、謙虛、受人尊敬、瞭解學生、不貪財、善於教育、因材施教的人。

  同學們的詞彙真豐富,由此我們對大教育家孔子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了,孔子身上有這麼多品質,那麼他的哪種品質給你印象最深,對你的感染最大呢?(孔子的謙虛,那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孔子的謙虛好嗎?

  (三)品味賞析,朗讀感悟

  1、品讀第二段

  下面請同學們同桌搭檔分角色朗讀第二段,同學們要注意讀出人物的語氣。

  ①同學們自願分角色朗讀。

  ②其他同學點評

  師總結大家意見,讀孔子時語氣應舒緩,讀出虛心;子夏的語氣要讀出疑惑。

  ③再找2個同學分角色朗讀

  這次他們讀的怎麼樣?對兩個人物感情把握得都很到位,老師我在這裡另有疑惑:你說孔子和子夏在對話時會有怎樣的動作和表情呢?請大家插上想象的翅膀,展開聯想,等會我們來個“孔子論學模仿秀”怎麼樣?誰願意演繹孔子?子夏呢?(掌聲雷鳴)太精彩了!想不到咱班同學們不僅是課堂上學習的小精靈,更是舞臺上的明星,不愧為21世紀的'才子才女呀!我們再次用掌聲感謝剛才兩位同學,讓我們目睹了春秋時期孔子論學場面。

  孔子是一個德高望眾的老師,他敢在學生面前,說出自己的不足,他的謙虛的確令人佩服,難怪孔子的這一品質可以影響到那麼多同學,其實孔子的品質更深深地感染著我,同學們想知道是什麼呢?就是孔子作為教育家,他對自己的學生行為觀察細緻,對學生的性格瞭解深刻,我做得還遠遠不夠,所以老師以後也要向孔子學習呢,那讓我們大家共同來賞析這一段好嗎?

  2、品讀第三段

  ①分角色朗讀

  這次分角色朗讀老師也想參加一份行嗎?那你們希望我讀哪個角色呢?(孔子)那好,今天我就來當回孔子,誰願意扮演我的學生子夏呢?好,我們來個師生使用。

  ②學生點評

  謝謝同學們對老師朗讀的肯定,其實老師覺得我的語速處理得不如子夏,以後我們要互相學習好嗎?

  ③問題探討:“子夏點頭稱是,他明白這也是老師對自己的教育”一句中,老師對子夏的考評是什麼?

  (此環節根據學生的分析情況,由個人思考到同桌交流再到小組合作探究)

  同學們,子夏經過孔子的指點深受啟發,那你呢?

  下面我們小組再來次互動,分別說:各自的優點和缺點。

  (四)拓展昇華

  哪個同學最有勇氣能開誠佈公地說出自己的優點或缺點

  (學生交流)

  老師相信他敢於說出自己的優缺點以後就敢於去面對,他會做得更好!

  (學生交流……)

  (此環節當有的學生否認自己有優點失去自信時,我隨機調動全班同學用放大鏡尋找他的優點,以為其樹立自信心)

  我真高興,大家都敞開了心扉,說出了自己的心理話,那你們知道彼此的優缺點後,會怎樣做?

  大家說得非常棒!我看到了同學們不斷改進自己,虛心學習的身影了,孔子也有一些看法和你們說的一樣,他是這樣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將孔子名言齊讀,男生讀,女生讀,背誦)

  (五)小結及收穫

  這節課我們一起走近了孔子,知道了他在教育學生方面是位了不起的老師,他的思想、他的人格深深地影響了他的學生,影響了他學生的學生,以至影響了中國的教育,被世人尊稱為“萬世老師”(板書)

  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你遇見了孔子,你有什麼話對他說呢?

  六、作業

  《我與孔子的對話》

  板書設計:

  孔子和學生

  孔愛心萬

  瞭解學生世

  謙虛先

  子因材施教師

語文教案 篇7

  一、學習目標

  ① 速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② 理清文章思路,瞭解人類登月的知識。

  ③ 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二、學習重難點

  速讀課文,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理清文章思路,從中瞭解有關人類登月的知識。

  三、課前準備

  教師 可帶領學生參觀天文館,瞭解有關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識。

  學生 可以閱讀有關的書籍,如《航天時代》、《宇宙奧秘》、《十萬個為什麼》等等,也可以網上查詢有關月球的資料,為更好地理解課文做準備。

  四 、教學內容

  這是一篇紀實報道。作者用平實的語言,真實地記錄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透過閱讀,讀者定能體會到那登月全過程的驚心動魄、登月成功後的喜悅以及作者對人類聰明才智的讚美。文章所記

  敘的準備、升空、登月、返航四個部分清晰流暢,結尾阿姆斯特朗的話“這一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留給讀者以無窮的回味,可以從中悟出人類登月的偉大意義。

  五、自學設計

  1、新課匯入

  ① 可用大螢幕出示航天飛船的登月資料圖片,也可以用夜幕星空的畫面導人新課。

  ② 可以用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關月亮的古詩歌導人。

  總之,導人旨在引起學生閱讀本課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月亮的傳說、月亮的神秘是人類的嚮往,什麼時候能登月球呢?如今幻想正變成現實,1969年7月21日,人類終於登上了月球,那驚心動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悅,在今天的課堂上,我們依然可以領略。讓我們共同欣賞美文《月亮上的足跡》。

  速讀課文,感悟文章大意

  要求學生速讀課文,瞭解文章內容。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並提出思考題,把握文章大意。

  ①自主學習

  a.快速默讀課文(不指讀,不動唇,不回讀),並找出登月過程中表示時間的詞語。

  b.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c.登月全過程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d.試將登月全過程畫一張示意圖,並簡要說明。

  ②合作探究

  以上問題可以由小組討論完成,討論中教師可巡視指導,並參與討論。

  然後由學生各組代表發言,並由其他組的學生補充,發言後教師可以總結評點:本文真實地記錄了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登月的全過程。登月全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登月準備??飛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歸來。

  2、研讀賞析,激發興趣,品味語言特色

  ①自主學習

  教師指導學生相互質疑並共同探究,深人體會。

  a.宇航員從登月到返航經歷了多長時間?登月全過程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7.

  b.宇航員登月後做了哪幾件事?

  c.人類登月有什麼意義?課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d.寫作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請舉例說明。

  ②合作探究

  對以上問題,小組研討並在教師指導下達成共識: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來回歷經76萬公里,歷時95個小時。宇航員登月採集月壤和月岩樣品,樹立紀念碑,安裝攝像機,安裝太陽風測定裝置、月震儀,插上美國國旗,與尼克松總統通話等。課文最後一段揭示了其偉大意義。

  可讓學生齊讀並深刻體會,教師可以總結過渡:“阿波羅”登月計劃成功,使人類的夢想變成了現實,人類開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現代科學技術已達到向外層空間發展的水平。這既是人類巨大的飛躍,也是人類邁出的第一步。對這樣一次事件的完整敘述,寫法上有什麼特點呢?學生可以發言並舉例。教師可以幫助歸納:語言方面??①恰當的描述;②用數字說明;③敘述中有議論。此三點可各舉一例,並分析作用,教會學生在寫作中應用。

  3、拓展延伸,聯想和想像

  可以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看第99頁的插圖,引導想像

  ① 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麼?那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② 科學家為什麼要蒐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③ 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員會有什麼感覺?

  ④ 文中寫道,“返航時,宇航員將登月艙甩在了太空”,這樣做合適嗎?

  教師可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允許學生有不同見解和幻想。教師也可以做調整性解答:月球上有泥土、石頭和高山,沒有空氣和水,一片荒涼死奉;科學家採集土壤、岩石是為了科學研究、開發並利用月球;宇航員的高空感覺,是失重、頭暈、嘔吐、昏厥等;太空垃圾也是人類的一大隱患。

  4、總結

  登月成功是人類的一大壯舉,是人類聰明智慧的結晶。這次登月已有三十多年,而我國航天技術到目前仍無法登上月球。但隨著我國神州三號飛船的發射成功,五星紅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為期不遠了。願大家努力學習,長大能為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

  做出貢獻。我們也期待著我國的登月計劃早日成功。

  5、延伸練習

  ① 假如你駕駛著宇宙飛船登月,你有什麼感受?你會做些什麼?展開想像,寫一篇小短文。題目為《我駕飛船登月》。

  ② 自學“讀一讀,寫一寫”練習中的詞語,並在寫作中儘可能地使用。

  六、板書設計

  學生畫的登月圖可用實物投影儀顯示,讓學生自行講解,鍛鍊學生裝的聯想及表達能力,也是對課文的整體感知。教師也可做圖,讓學生進行比較學習。

  七、資訊反饋: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中國結的寓意,體味其中飽含的中國心﹑中國情,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重點難點:

  1、瞭解中國結外形變化無窮,寓意豐富的特點。

  2、體會作者對中國結的喜愛和讚美之情,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具準備:

  中國結的實物,中國結的有關資料。

  教法學法:

  導讀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出示中國結。(板書:中國結)齊讀課題。

  2、看到課題,你有什麼疑問?(中國結是什麼樣兒的?中國結有哪些特點?中國結為什麼以中國命名?人們為什麼喜歡中國結?)

  二、初讀感知,自主學習

  1、檢查預習

  2、默讀課文,你對中國結有了哪些瞭解?(全班交流)

  3、中國結有哪些特點?畫出相關句子

  4、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國結受歡迎?

  三、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二、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1.師過渡:你喜歡中國結嗎?為什麼?那其他人喜歡嗎?

  2.中國結是如何製作而成的?中國結有哪些特點?

  3.介紹自己手中的中國結,用課文中的詞語來形容一下?

  4.從哪兒可以看出中國結特別受寵呢?中國結為什麼如此受寵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三自然段,用心默讀,一邊讀一邊找出相關詞句。

  5. 中國結還有哪些受寵的原因呢?

  6.為什麼中國結能夠表現中國心,飽含中國情呢?如何理解課文中的“頭”?

  中國結深受人們的喜愛,他的奧妙就在這個“頭”上,這個“頭”就是我們自己的祖國,自己的鄉土。

  三、朗讀感悟,體會情感

  1. 中國結表現著中國心,飽含著中國情。中國結是炎黃子孫心連心的象徵,因此,中國結又被稱為“同心結”。誰來讀一讀3—6自然段?讀出句子中飽含的豐富感情來。(指名讀)

  2. 師生合作讀,讀出這美好的感覺。

  3. 欣賞中國結。(播放中國結的圖片)

  4.此時此刻,令你歎為觀止的還只是一個個中國結嗎?(生自由說)

  四、 深化主題,拓展延伸。

  中國人民的智慧,華夏文化的悠久,不僅體現在萬里長城,秦兵馬俑這樣的恢弘鉅製之中,還體現在這巧奪天工,令人歎為觀止的小小中國結身上。

  板書設計:

  巧奪天工 變化無窮

  中國結 受 寵

  中國心 中國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