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讀書筆記句子摘抄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句子摘抄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好詞摘抄1:

  1、雜亂無章:章:條理。亂七八糟,沒有條理。

  2、變幻莫測:變幻:變化不可測度。變化很多,不能預料。

  3、鱗次櫛比:櫛:梳篦的總稱。像魚鱗和梳子齒那樣有次序地排列著。多用來形容房屋或船隻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

  4、對牛彈琴:譏笑聽話的人不懂對方說得是什麼。用以譏笑說話的人不看物件。

  5、晨鐘暮鼓:暮:傍晚。佛教規矩,寺裡晚上打鼓,晚上敲鐘。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6、順理成章:順:依順;理:條理;章:章法。指寫文章或做事情順著條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種情況自然產生某種結果。

  7、事過境遷:境:境況;遷:改變。事情已經過去,情況也變了。

  8、無濟於事:濟:補益,幫助。對事情沒有什麼幫助或益處。比喻不解決問題。

  9、巧取豪奪:巧取:軟騙;豪奪:強搶。舊時形容達官富豪謀取他人財物的手段。現指用各種方法謀取財物。

  10、古色古香:形容器物書畫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

  11、汗流浹背:浹:溼透。汗流得滿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懼或非常害怕。現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溼透了。

  12、稍縱即逝:縱:放;逝:消失。稍微一放鬆就消失了。形容時間或機會等很容易過去。

  13、前赴後繼:前面的衝上去了,後面的緊跟上來。形容不斷投入戰鬥,奮勇衝殺向前。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好句摘抄2:

  1、堂皇轉眼凋零,喧騰是短命的別名。在流光溢彩的日子裡,生命被鑄上妖冶的印記。

  2、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嘆息。

  3、嚮往巔峰,嚮往高度,結果巔峰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上已無路,下又艱難,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和惶恐。世間真正溫煦的美色,都熨帖著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

  4、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

  5、文明可能產生於野蠻,但絕不喜歡野蠻。我們能熬過苦難,卻絕不讚美苦難。我們不害怕迫害,卻絕不肯定迫害。

  6、一連串無可超越的絕境,一重重無與倫比的壯美,一系列無法複製的偉大,包圍著你,征服著你,粉碎著你,又收納著你。你失去了,好不容易重新找回,卻是另一個你。

  7、世間真正溫煦的美色,都熨帖著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我已看出了它的譏謔,於是亟亟地來試探下削的陡坡。

  8、莫高窟被那些文物拉得很長很長,幾乎環繞了整個地球。那麼,我們的心情也被拉長了,隨著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延伸到整個世界。

  9、它是一種聚會,一種感召。它把人性神化,付諸造型,又用造型引發人性,於是,他成了民族心底一種彩色的夢幻,一種聖潔的沉澱,一種永久的嚮往。 它是一種狂歡,一種釋放。在它的環抱裡神人交融、時空飛騰,於是,它讓人走進神話,走進寓言,走進宇宙意識的霓虹。在這裡,狂歡是天然秩序,百家筆記網釋放是天賦人格,藝術的天國是自由的殿堂。 它是一種儀式,一種超越宗教的宗教。佛教理義已被美的火焰蒸餾,剩下了儀式應有的玄秘、潔淨和高超。只要是知聞它的人,都會以一生來投奔這種儀式,接受它的洗禮和薰陶。

  10、如果人生和歷史 都是拔離了瑣碎事物的建構, 那麼它們也就不屬於現實世界。

  11、大凡風景絕佳處都不宜安家,人與美的關係,竟是如此之蹊蹺。

  12、只有走在路上,才能擺脫侷限,擺脫執著,讓所有的選擇、探尋、猜測、想像都生氣勃勃。

  13、長城的文明是一種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種靈動的生活。長城擺出一副老資格等待人們的修繕,它卻卑處一隅,象一位絕不炫耀、毫無所求的鄉間母親,只知貢獻。一查履歷,長城還只是它的晚輩。 它,就是都江堰。

  14、有些文人,剛流放時還端著一副孤忠之相,等那一天聖主來平反昭雪,有的則希望自己死後有一位歷史學家來說幾句公道話。但是,茫茫的塞外荒原否定了他們,浩浩的北國寒風嘲笑著他們。

  15、嚮往巔峰,嚮往高度,結果巔峰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上已無路,下又艱難,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和惶恐。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好段摘抄3:

  1、中華民族作為世界上最早進入文明的人種之一,讓人驚歎的創造了獨特而美麗的象形文字,創造了簡帛,然後又創造了紙和印刷術。這一切,本該迅速地催發出一個書籍的海洋,把壯闊的華夏文明播揚翻騰。但是,野蠻的戰火幾乎不間斷地在焚燒著脆薄的紙頁,無邊的愚昧更是在時時吞噬著易碎的智慧。

  2、唯有在這裡,文采華章才從朝報奏摺中抽出,重新凝入心靈,並蔚成方圓。它們突然變得清醒,渾然構成張力,生氣勃勃,與殿闕對峙,與史官爭辯,為普天黃土留下一脈異音。世代文人,由此而增添一成傲氣,三分自信。華夏文明,才不至全然黯喑。

  3、在富麗的大觀園中築一個稻香村未免失之矯揉,農舍野趣只在最平易的鄉村裡;時裝表演可以引出陣陣驚歎,但最使人舒心暢意的,莫過於街市間無數服飾的整體鮮亮;成年人能保持天真也不失可喜,但最燦爛的天真必然只在孩童們之間。

  4、那分明是一彎清泉,橫臥山底。動用哪一個藻飾詞彙,都會是對它的褻瀆。只覺得它來得莽撞,來得怪異,安安靜靜地躲坐在不該有它的地方,讓人的眼睛很久還不大能夠適應。再年輕的旅行者,也會像一位年邁慈父斥責自己深深鍾愛的女兒一般,道一聲:你怎麼也跑到這裡!

  5、天底下的名山名水大多是文人鼓吹出來的,但鼓吹的過於響亮了就會遲早引來世俗的擁擠,把文人所吟詠的景緻和情懷擾亂,於是山水和文人原先對應的關係不見了,文人也就不再擁有此山此水。看來,這是文人難於逃脫的悲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