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衛生安全管理制度(精選10篇)

幼兒園衛生安全管理制度(精選10篇)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制度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一般制度是怎麼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衛生安全管理制度(精選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衛生安全管理制度1

  為加強和促進幼兒園食堂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後勤服務質量,確保食堂衛生和食品安全,保障供應更好的滿足廣大師生的就餐要求,特制定宜生陽光教育機構幼兒園食堂管理制度。

  一、成立領導小組

  幼兒園成立食品衛生安全領導小組,加強食品衛生的監查,及時查處衛生管理和食品質量管理存在的漏洞,確保幼兒園食品衛生與飲食安全,將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1.食品安全衛生領導小組:

  組長:(各園園長)副組長:(各園後勤主管)

  組員:(各園保健醫生、園長助理、廚師、廚工)

  2.領導小組採取定期檢查和定期抽查的方式對幼兒園食堂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檢查結果將作為考核食堂工作業績的主要依據。

  3.食品安全衛生檢查由副組長和組員組織實施。

  二、落實責任

  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和完善幼兒園內部食品質量和食品衛生管理制度,層層落實,責任到人。

  1.建立健全幼兒園食堂安全管理組織機構。

  2.食堂環境衛生做到四定(定人、定物、定時間、定質量)

  幼兒園衛生安全管理制度2

  為確保全園各處室、各班教室及室外衛生區整潔美觀,給全園師生創造一個潔淨、優美、舒心的學習,工作環境,展示我園風貌,結合目前學校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衛生區域

  1、各班的教室、臥室及樓道、樓梯衛生責任區。

  2、幼兒園分配的臨時或突擊性清掃區。

  二、清掃要求

  1、每天各班教室要清掃三次(早晨、午飯後、下午),確保全天候清潔、整齊、規範。

  2、每週一為全園大掃除日,以確保教室、衛生區及宿舍潔淨無死角。

  3、臨時突擊性清掃任務的完成既要迅速更要高標準。

  三、清掃標準

  1、教室:地面、牆壁、黑板、門窗、用電裝置、桌椅、玩具櫃、書架等室內所有的物品,清掃工具,室內佈局均要做到整齊、整潔、表面乾淨,做到"六無"即:無痰跡汙跡,無積灰蜘蛛網,無果殼紙屑,無刻畫,無糖跡,無垃圾。

  2、臥室:室內無蜘蛛網,牆壁、門窗、物品櫃、桌椅(凳)等處無亂塗亂畫痕跡,無積塵、室內無亂牽繩索,無亂掛衣物,亂沾亂貼,地面拖洗乾淨(含床下),無汙水,無紙屑果皮;被褥摺疊擺放整齊統一;日常用品按指定位置擺放有序,及時將垃圾投放到指定位置,。

  3、樓梯、走廊:樓梯、走廊地面要打掃乾淨;牆壁、室外護欄用抹布擦乾淨、天花板、牆角等無蜘蛛網;及時倒垃圾。

  4、廁所:地面、便池旁無垃圾,牆面無亂塗亂畫。

  5、室外衛生責任區:整潔、美觀。做到"六無"即:無痰跡、無積土、無果殼紙屑、無刻畫、無廢棄物、無垃圾。

  6、各科室辦公室衛生標準

  辦公室地面整潔,桌面物品擺放有規則,不凌亂,電腦、電話機、熱水瓶等要妥善並保持清潔,辦公室門窗無灰塵,衛生潔具擺放整齊,廢紙簍保持基本清潔。

  四、檢查及情況通報

  每週一大掃除,另外園長不定期突擊檢查。

  每週一班長例會通報檢查結果,檢查結果和教師月考核成年底評優評先、職稱評定掛鉤。

  幼兒園衛生安全管理制度3

  建立健全各種記錄登記,要求各種記錄完整、準確及時,按時對各種資料進行統計處理。

  一、幼兒入園時,做好幼兒體檢記錄,登記是否有過敏史。

  二、各班老師做好幼兒每日出勤登記,每月統計幼兒出勤天數及出勤率統計。

  三、各班老師做好全日觀察記錄,園領導隨時抽查記錄情況。

  四、每月按時檢查預防接種情況,年底做預防接種率統計。

  五、認真做好衛生宣傳、事故分析處理記錄。

  六、及時登記意外事故,堅持進行意外事故分析。

  七、每天晨檢、午檢、並做好記錄。

  八、對幼兒的每次身體檢查、職工身體檢查均做好記錄,根據情況對幼兒體格發育,膳食營養,進行分析評價,並及時反饋給家長。

  九、做好各種衛生檢查記錄。

  幼兒園衛生安全管理制度4

  為了全面落實愛國衛生運動的工作方針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爭創衛生學校,營造良好的校園育人環境,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愛國衛生工作領導小組

  幼兒園園長任組長,分管工會工作的工會主席任副組長,後勤園長、年級組長為成員,加強校園愛國衛生工作的領導,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督導到位,工作卓有成效。

  二、校園衛生責任範圍及衛生標準

  (一)、教室及走廊衛生

  由保育員負責打掃和保潔,教室內做到窗明几淨,牆面無蛛網、無灰塵,地面無雜物、無垃圾,教學設施裝置陳設有序,走廊牆面無汙垢、無亂塗亂畫、無蛛網、無灰塵,牆面保持潔淨,拖把等清潔用具放置有序。

  (二)、辦公室衛生

  辦公室衛生由辦公室教師輪流值日打掃,做到室內窗明几淨,辦公設施裝置陳設有序,牆面無蛛網,無灰塵。地面無紙屑、無垃圾、無煙蒂。地面做到常拖洗。室外走廊牆面無灰塵、無蛛網,地面保持潔淨。

  門衛室的環境衛生由門衛工作人員值日打掃,室內做到辦公桌椅擺設整潔,值班寢室收拾整潔有序,室內無亂堆亂放。室內室外牆面做到無亂塗亂畫、無灰塵、無蛛網,地面清潔衛生。

  (三)食堂衛生

  食堂範圍內的清潔衛生由營養員完成。

  (1)、食堂建立嚴密的、規範的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嚴格的器皿、用具用品消毒制度,餐廳定時消毒。建立嚴格的操作間和飯廳清掃、整理和保潔制度,每天對樓梯間沖刷和拖洗。

  (2)、操作間及餐廳內外無蛛網,牆面無灰塵,室內無蚊蠅,無蟑螂,無老鼠。

  (四)、校園衛生

  1、校園大小操場及主要通道,教學樓、會議室,各類活動教室由值班人員和保育員負責打掃。

  2、公共廁所由本區域內的保育員完成。

  3、公共活動場所(會議室)衛生在會議和活動的當天打掃、擦拭桌椅,確保活動當天整潔、衛生,會議室衛生每天打掃。

  4、責任範圍內的清潔區,教師車棚由該區域的保育老師清掃。

  三、檢查及考評

  (一)、檢查

  保健老師和後勤園長每天至少一次環境檢查,愛衛領導小組不定期進行抽查工作,如實記載。

  (二)、考評

  1、衛生情況與每月考核,年度考核掛鉤,與相關津貼、獎金掛鉤。

  2、校園環境衛生,一週一總結,一月一彙總,一月一考評,當月執行獎懲。半年彙總考核,與評定優秀保育老師掛鉤。

  幼兒園衛生安全管理制度5

  一、為創設良好的幼兒學習、生活環境,為保教工作服務,制定本制度。

  二、全園的環境衛生實行屬地管理,劃分責任區(附後)各班的環境衛生由各班保教人員負責。

  三、對園內的走道、垃圾箱、地面須每天清掃,庭院、操場每三天一掃,花圃定期除草修枝,清掃落葉。

  四、徹底清除衛生死角和壞區,使整個室外環境淨化、美化、綠化。

  五、定期疏通園內的下水管道,做到雨後無積水、汙物。

  六、保證幼兒室外玩具場地無瓦礫、石塊及汙物。

  七、搞好小區的環境衛生,實行每週輪流衛生值班,隔週檢查的制度,保證樓梯道及小區環境衛生淨化。

  八、幼兒活動室內的環境衛生每天由行政值班人員進行檢查登記。室外的環境衛生每週進行一次檢查,每月進行一次全園性衛生大檢查。

  幼兒園衛生安全管理制度6

  1、教師要做好班級幼兒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2、教師要重視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防止火災、交通、中毒和其他安全意外事故的安全。

  3、教師要經常檢查班內玩具、物品是否擺放合理,電源開關、電線、門窗、照明燈具是否安全、牢固,發現問題要及時報告有關部門維修,並告之幼兒注意安全。

  4、教師要組織好班級各項活動,對安全隱患要有預見性,並採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要教育幼兒注意安全。

  5、堅持正面教育,嚴禁態度粗暴、動作生硬、體罰、變相體罰,杜絕因上述情況造成事故。

  6、教師要每天登記幼兒的出勤情況,及時與無故未到園的幼兒家長取得聯絡。

  7、教師要做好第二次晨檢,嚴禁幼兒攜帶不安全物品進入幼兒園。

  8、建立健全接送卡制度,未持幼兒接送卡的人員及中小學生一律不準接幼兒。

  9、發現幼兒身體不適,及時聯絡家長並採取有效措施安置病兒,發現幼兒有傳染病及時報告,並配合保健護士做好消毒隔離工作。

  10、如果發生事故必須馬上採取相應的急救措施並及時上報。

  幼兒園衛生安全管理制度7

  1、每天開窗通風和清潔寢室內的衛生,以保持室內空氣的新鮮和環境的舒適乾淨。

  2、每個孩子一床一被一枕,要求交叉而臥,避免飛沫傳染疾病。

  3、值班老師應提醒幼兒睡前入廁,以免尿床現象的出現,提醒幼兒進入寢室後將自己的物品擺放整齊。

  4、寢室每天用紫外線燈消毒一小時,在流行病高發的季節裡,一定要加強消毒工作,可選醋燻、消毒水、紫外線燈等辦法來每天消毒,以確保幼兒身體健康。

  5、值班老師不準睡覺,不準湊堆閒聊,不做與午睡管理無關的事,注意發現並消除安全隱患。

  6、值班老師要做到勤巡視,勤觀察,如摸摸幼兒的頭,有沒有發燒現象,檢查幼兒口袋裡有沒有帶些小玩具之類的東西,幫助幼兒蓋好被子,糾正幼兒不正確的睡姿等。

  7、教師要培養幼兒與睡眠有關的自我服務能力,如按順序穿脫—衣物、鞋襪、摺疊衣服、被子等,對年齡小能力差的幼兒,老師要給予幫助。

  8、席子、枕頭每半月洗曬一次,床鋪每星期用消毒水抹二次,地板每天用消毒水拖一次,被褥每月必須在太陽下暴曬1—2次,以達到消毒殺菌的效果。

  幼兒園衛生安全管理制度8

  為有效指導、規範教師和保育員的工作,保障幼兒午睡時的安全,特擬定此就寢安全管理制度,要求保教人員共同遵守。

  1、午餐後,由一位老師組織幼兒散步、入廁,以保持幼兒安靜情緒,要求不能高聲講話或者嬉戲喧鬧,腳步放輕。保育老師負責幼兒就寢前半小時開窗通風,鋪好幼兒被褥(在冬季,幼兒入睡後應關閉窗戶),同時保教人員還要做好幼兒就寢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證幼兒有安全、舒適的就寢環境。

  2、教師在幼兒午睡期間要高度負責,並及時恰當地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嚴禁幼兒大聲喧譁、嬉戲、打鬧、在床上亂蹦亂跳等,培養幼兒安靜入睡的好習慣。同時要鍛鍊幼兒脫鞋、脫外衣、穿外衣、穿鞋等基本生活技能。

  3、值班老師要檢查幼兒衣物,預防幼兒玩別針、釦子等各種小物品,以免誤吞進入呼吸道造成危險。要不斷巡視,發現幼兒神色異常要及時報告處理。

  4、中午午睡值班期間不得擅離工作崗位,不串崗聊家常、看書報,精心護理幼兒。隨時巡視幼兒睡眠情況,提醒幼兒大小便,為幼兒蓋好被子,糾正幼兒的不良行為和睡姿,注意幼兒踢被子或者矇頭睡覺。

  5、隨時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天氣無風時,可開啟窗戶,拉上窗簾,應避免對流風吹在幼兒身上;要定時晾曬被褥,並定時通知家長清洗被套、床單、枕套,能夠及時根據季節更換厚、薄被。

  6、做好幼兒宿舍的`消防安全工作,做好防火、防盜、防爆、防意外事故的應急處準備,定期檢查電線、電路及設施是否良好,發現問題應及時向幼兒園有關人員報告,消除各種不安全隱患。

  7、嚴禁私自在幼兒宿舍教室等地方亂接、亂拉電線、電源、插座、開關及安裝使用電器。提醒幼兒不能擅自動教室裡的電源裝置。

  8、嚴禁在幼兒寢室教室存放易燃、易爆、有害有毒危險品違禁物品。對寢室及教室進行消毒時要做好監護火源、電源工作,嚴禁幼兒在場。消毒完後要仔細檢查電器、門窗是否關閉好,嚴禁使用明火。

  9、值班人員要保持環境衛生,維護午睡秩序,負責幼兒午睡的安全,關好門窗,保管好房間的幼兒用具和設施。

  10、保教人員要嚴格執行幼兒園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

  幼兒園衛生安全管理制度9

  1、保教人員要做好幼兒宿舍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證幼兒有安全、舒適的住宿環境。

  2、中午午睡值班期間不得擅離工作崗位,不串崗吹牛、嗑家常、看書報,精心護理幼兒。隨時巡視幼兒睡眠情況提醒幼兒大小便,為幼兒增減被子,糾正幼兒的不良行為和睡姿,注意幼兒踢被或者蒙被睡覺。發現幼兒生病及時處理。

  3、做好幼兒宿舍的消防安全工作,做好防火、防盜、防爆、防意外事故的應急處準備,發現問題應及時向幼兒園有關人員報告,消除各種不安全隱患。

  4、嚴禁私自在幼兒宿舍教室等地方亂接、亂拉電線、電源、插座、開關及安裝使用電器。下班前要仔細檢查幼兒宿舍教室電器電源是否關閉妥當。

  5、嚴禁在幼兒寢室教室存放易燃、易爆、有害有毒危險品違禁物品。嚴禁在幼兒宿舍及教室內焚燒垃圾雜物。對宿舍及教室進行消毒時要做好監護火源、電源工作,嚴禁幼兒在場。消毒完後要仔細檢查電器、門窗是否關閉好,嚴禁使用明火。

  6、嚴禁在幼兒宿舍點蠟燭,嚴禁在幼兒宿舍內給手機充電。

  7、保教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幼兒園的交接班制度。特別是幼兒入園人數,幼兒帶藥服藥情況,幼兒的異常情況(生病、情緒、精神狀況、飲食等)。接班人員未到,主班老師不能隨便離開幼兒。接班教師要按時到崗,瞭解本班幼兒當天在園情況作好記錄。

  8、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要求幼兒入宿舍後嚴禁大聲喧譁、嬉戲、打鬧、不得在床上蹦跳。老師安排幼兒床鋪時應考慮幼兒的身體狀況,有針對性的安排上鋪幼兒。對睡上鋪的幼兒必須採取安全防範措施,嚴防摔下跌傷。

  9、教育幼兒不準亂動各種電器裝置,不準家長將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的違禁品帶入幼兒宿舍。

  10、幼兒午睡時保教人員要檢查幼兒是否帶有異物上床,不能讓幼兒玩各種小物品,以免誤吞域進入呼吸道造成危險。

  11、保教人員注意不要將床、桌子、椅子或其它物品放在靠窗臺的地方,以防幼兒爬窗跌下摔傷。

  12、保教人員要保持環境衛生,維護宿舍秩序,負責幼兒午睡的安全,關好門窗保管好幼兒宿舍用具和設施。

  13、切勿在宿舍進口、走廊、樓梯口等處堆發雜物,保證通道和安全出口暢通。

  14、定期檢查電線、電路及設施是否良好,發現問題及時報告。

  15、嚴禁在宿舍內吸菸。教育幼兒不能玩火。

  16、嚴格執行幼兒園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

  幼兒園衛生安全管理制度10

  一、生活制度

  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證兒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根據不同年齡的小兒生理特點,合理地安排他們一天的生活資料。一般可按下表分配時間。

  七歲以內小兒一日生活活動時間分配

  各園(所)可根據幼兒不同年齡及季節,具體訂出一日生活作息制度。要注意動靜結合,要有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對各項資料的執行,要提出質量指標。

  二、嬰幼兒的飲食

  (一)飲食管理

  1、嬰幼兒的伙食應有專人負責,民主管理,建立夥委會(園、所領導,炊管人員,保健人員,保教人員及孩子家長代表),定期開會,研究伙食問題。

  2、伙食要專用,精打細算,計劃開支,合理使用。

  3、根據季節供應狀況,制定適合嬰幼兒年齡(一歲內、一至三歲、四至七歲)的帶量食譜,定期更換。

  4、準確掌握幼兒出勤人數,做到每一天按人按量供應主副食,不吃隔日剩飯菜。

  5、工作人員(包括炊事員)伙食和幼兒伙食要嚴格分開,不允許侵佔兒童伙食。

  6、保健人員要定期計算幼兒進食量、營養量。保證兒童的進食量。蛋白質攝入量應占供給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7、按時開飯,兒童進餐時間不應少於二十至三十分鐘,保證兒童吃飽每餐飯。

  (二)科學餵養

  1、嬰兒餵養:母乳的營養成份最適合嬰兒生長髮育的需要。要提倡母乳餵養。母親在餵奶前要洗手,脫掉工作服,患有呼吸道疾病時,餵奶時要戴上口罩。實行按需哺乳,對人工餵養兒要做好配奶工作,每餐奶具要嚴格消毒。無論人工餵養兒、母乳餵養兒都要及時增加輔食,補充維生素D製劑和含鐵食物。根據孩子生長髮育需要,統一製作嬰兒飲食,保證兒童營養。

  2、幼兒飲食

  (1)一歲半以後幼兒按三次飯一次點心定食譜(整托幼兒睡前再加一次點心),食譜要適合幼兒的年齡,使兒童能吃到多種多樣的食物,把一日的食物定量標準恰當地分配到食譜中,以保證得到各種營養素和足夠的熱量。

  (2)要注意調配花樣,增加幼兒進食量,科學烹調,盡最大努力儲存營養素,個性要防止維生素的損失。

  (3)少吃甜食;晚飯不能以吃甜食、菜湯和麵湯為主,要儘量吃些炒菜。

  (4)加強體弱兒飲食管理。

  (5)特殊飲食:根據病兒病情做病號飯。

  (三)飲食衛生

  1、要持續廚房的清潔,經常清掃。

  2、食堂要嚴格執行《食品安全法》。廚房用具,刀、案板、盆、筐、抹布等要做到生熟分開,洗刷乾淨,食具一餐一消毒(若用水煮則需在水開後十五至二十分鐘,若用籠屜蒸則水開後至少要蒸三十分鐘),食物要有防蠅裝置。

  3、不買、不加工腐爛變質食物,買來的熟食要加熱處理後再吃,預防食物中毒及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4、搞好兒童進食衛生,飯前工作人員及兒童都要用肥皂、流動水洗手,飯桌要用肥皂水或鹼水揩洗乾淨。

  5、要培養兒童不偏食,不吃零食的良好習慣。

  6、水果要洗淨削皮後再吃。

  7、炊事員要堅持上灶前洗手,入廁所前脫工作服,便後用肥皂洗手,操作時不抽菸。

  三、體格鍛鍊制度

  1、要有組織地經常開展適合嬰幼兒特點的遊戲及體育活動,尤其要重視一歲半以下嬰幼兒的體格鍛鍊,給嬰兒每一天做一至二次被動操和主被動操,幼兒做一至二次體操或活動性遊戲。

  2、在正常天氣下,要有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每一天堅持兩小時以上戶外活動,加強冬季鍛鍊。

  3、要創造條件,充分利用日光、空氣、水等自然因素,有計劃地鍛鍊兒童體格。

  4、鍛鍊要經常和循序漸進。運動專案和運動量要適合各年齡組的特點。對個別體弱的幼兒要給以特殊照顧。

  四、健康檢查制度

  1、入園(所)檢查:嬰幼兒在入園(所)前務必進行全身體格檢查。對有傳染病接觸史的嬰幼兒務必做胸部X線透視、肝功能等實驗室檢查,務必經過檢疫期,無症狀方可入園(所)。同時要了解幼兒疾病史、傳染病史、過敏史、家族史和生活習慣等。園(所)工作人員參加工作前務必進行體檢,包括胸部X線透視、肝功能、糞便常規檢查,以及陰道黴菌、滴蟲檢查,健康檢查合格並且無嚴重生理缺陷者方可就職。

  2、定期體檢制度:一歲以內嬰兒每季度體檢一次。一歲至三歲幼兒每半年體檢一次,三歲以上每年體檢一次,每半年測身高、體重一次。測量要準確並做好記錄,進行健康分析、評價、疾病統計,及時矯治缺點。每個入托兒童均應建立健康卡片或檔案。工作人員每年全面體檢一次,發現肝炎或其他傳染病須立即離職治療。待痊癒後,持縣(區)以上醫療保健單位的健康證明方可恢復工作。患慢性痢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滴蟲性陰道炎、化膿性皮膚病、結核病、精神病等保教人員應調離工作。

  3、堅持晨檢及全日健康觀察制度,認真做好一摸;有否發燒;二看:觀察精神、五官、皮膚等;三問:在家飲食、睡眠、大小便狀況、無有咳嗽、腹瀉等症狀;四查:根據傳染病流行狀況對易感狀況對易感兒進行檢查,同時檢查有無可能造成外傷的物品、器械攜帶入園,如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晨、午、晚間健康檢查資料:衛生保健人員對入托兒童分晨、午、晚間進行健康觀察,這是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的重要資料之一。幼兒早晨入園,中午起床,晚間離園(或就寢)前,都要常規進行健康檢查。資料包括精神、情緒、食慾、大小便、體溫及五官的觀察。傳染病流行期間,還要針對典型症狀進行鑑別。

  五、衛生消毒及隔離制度

  (一)環境衛生

  1、要建立健全室內外環境清掃制度。每一天一小掃,每週一大掃。分片包乾,定人、定點、定期檢查。要消滅蚊、蠅、蟑螂等害蟲。

  2、嬰幼兒玩教具要持續清潔,定期消毒、清洗。

  3、要經常持續室內空氣流通、陽光充足,冬天也要定時開窗通風換氣。室內要有防蚊、防蠅、防暑和取暖裝置。

  4、廁所要清潔通風,定時打掃並消毒。兒童用的便盆,每次用後要立即傾倒,刷洗乾淨,每日用消毒液浸泡。三歲以上幼兒要提倡用蹲式廁所。

  5、小兒桌高度應貼合要求。

  (二)個人衛生

  1、嬰幼兒每人二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要專人專用,做好消毒工作。

  2、幼兒飯前便後洗手,早晚用流動水或乾淨水洗手和臉,經常持續清潔。

  3、飯後要漱口,大、中班幼兒每日早晚刷牙。

  4、定期洗頭和洗澡。

  5、每一天洗腳、洗屁股,洗屁股巾要每一天消毒。

  6、每週剪指甲一次,每兩週剪趾甲一次。

  7、手絹要專人專用,每日換洗,嬰兒尿布要勤換,洗淨後用開水燙或日光暴曬。

  8、持續兒童服裝整潔,衣服、被褥、床單要勤洗勤曬。

  9、保護幼兒視力,室內要注意採光。看電視一次時間不宜過長,看時不要離得太近。電視機安放高度要適中。

  10、工作人員個人衛生,經常持續儀表整潔,勤洗頭洗澡,勤剪指甲,飯前便後和給幼兒開飯前用肥皂洗手。和幼兒接觸時不抽菸。

  (三)消毒隔離制度

  1、各園(所)要設立保健室,要根據本單位條件建立隔離室或觀察床(全託園、所務必建立隔離室。)隔離室用品要專用。

  2、兒童及工作員患傳染病立即隔離治療,所在班要徹底消毒。患者待隔離期滿痊癒後,經醫生證明方可回園(所)或班。

  3、對患兒要專人護理,仔細觀察,按時服藥和餵飯。

  4、對患傳染病的嬰幼兒所在班和與傳染病患者接觸過的嬰幼兒進行檢疫、隔離、觀察,檢疫期間不收新兒童,園(所)兒童不混班,不串班,檢疫期滿後無症狀者方可解除隔離。

  5、幼兒離園(所)一個月以上或外出(離本市)回到時,應向家長詢問有無傳染病接觸史。並要經過醫務人員重新檢查。未接觸傳染病的要觀察兩週。有傳染病接觸史的待檢疫期滿後方可回班。

  6、工作人員家中及幼兒家中發現傳染病人時應報告園(所)領導,採取必要措施。

  六、預防疾病制度

  1、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做好經常性的疾病預防工作。

  2、按年齡及季節完成防疫部門所佈置的預防接種工作(要求麻疹、脊髓灰質炎的接種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白百破、卡介苗接種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建卡率達百分之百。凡有禁忌症者不應接種或暫緩接種(兒童基礎免疫有關問題詳見衛生部頒發的《全國計劃免疫工作條例》)。

  3、及時瞭解疫情,發現傳染病要及時報告,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實行及時正確的檢疫措施,對所在班級進行嚴格的終末消毒,對接觸傳染病的兒童立即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並按各種傳染病規定的檢疫期進行檢疫。檢疫期間不辦理入托和轉託手續。用心採用各種辦法防治疾病,降低發病率。杜絕脊髓灰質炎、白喉、麻疹、猩紅熱、百日咳的發生,控制肝炎的暴發和續發。

  4、在傳染病流行期間不要帶幼兒到公共場所。

  5、堅強體格鍛鍊,增強兒童體質,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

  七、安全制度

  1、各項活動均要以孩子為中心,工作人員要注視兒童的各項活動。

  2、要注意房屋、場地、傢俱、玩具、用具使用的安全,避免觸電、砸傷、摔傷、燙(燒)傷等事故的發生。

  3、藥物務必妥善保管,吃藥時要仔細核對,劇毒藥品要有專人管理,並嚴禁放在班上。藥物管理和服用應由醫務人員負責。

  4、建立健全兒童接送制度,不得丟失幼兒。

  八、衛生保健登記、統計制度

  要建立健全各種記錄、登記、統計制度。一般有以下幾種記錄表、薄:出勤登記表、傳染病登記表、疾病登記表、晨間檢查記錄表、預防接種記錄表、體弱兒管理記錄表、體格檢查記錄表、缺點矯治記錄表、膳食調劑記錄表、體格鍛鍊觀察表、意外事故登記薄、家長聯絡薄。衛生統計要求做好:體格發育評價、膳食評價、出席率、缺點矯治率、各種常見病患病率、傳染病發病率、預防接種率等項統計。

  九、家長聯絡制度

  採取多種方式,同家長加強聯絡,爭取家長配合。定期開家長會,經常向家長宣傳嬰幼兒衛生保健知識。兒童如無故缺席,要及時和家長聯絡,共同做好兒童保健工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