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校採購的管理制度

關於學校採購的管理制度

  在現實社會中,制度對人們來說越來越重要,制度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範。什麼樣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學校採購的管理制度,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學校採購的管理制度1

  廣播操、眼保健操、大課間體育活動是小學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增強學生體質有著重要的作用,為了使學生養成自覺鍛鍊身體的習慣,不斷增強體質,提高運動技術水平,特做如下要求:

  1、堅持每天一次廣播操,一次眼保健操制度。

  2、課間操要求每位學生都要參與,不遲到、不早退、不無故缺席,堅持晴天室外操,雨天室內操。班主任老師跟班,負責班級管理,體育老師一人整隊,其餘體育老師分級部檢查、監督學生做操情況。每天對學生做操情況進行彙總。

  3、要求課間操各班集合整隊,做到快、靜、齊,做操動作準確、優美,姿態正確規範,態度認真嚴肅,並組織學生檢查,教師抽查,每週公佈一次評比結果,將學生合格情況載入體育合格證。

  4、組織學生積極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做到時間、場地、器材、經費、教師五保證,確保學生每天1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

  5、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內容與形式要豐富多彩,能夠滿足不同特長、不同舉、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要,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審判素質的全面提高。

  6、班級制定本班的大課間活動方案,堅持依照課外體育活動安排表進行,由各班主任負責組織,體育教師負責巡迴指導,做好活動情況登記,搞好學期總結測評。

  7、學校堅持每年四月份和十月份舉辦學校體育節、藝術節,使參加人數達到學生總數的100%。

  8、成立校級田徑隊、舞蹈隊、合唱隊、管樂隊、科技活動組、資訊科技活動小組等課外文體活動小組,促使孩子們全面發展。

  9、在課外文體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中,要加強安全教育,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10、學校對班主任及其他教師落實此項制度情況進行考核,學期末與教師獎懲掛鉤,與教師學年度考評掛鉤,與教師評優選先掛鉤。

關於學校採購的管理制度2

  為規範學校財務行為,加強和完善財務管理,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上級檔案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制度。

  一、基本原則

  1、嚴格遵守和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

  2、開源節流,提高效益,服務教育教學,服務廣大師生;

  3、落實崗位職責,確保財務和資金安全。

  二、主要任務

  4、科學編制預算,及時進行決算;

  5、依法籌措教育經費,確保國撥經費、事業性收費及專項資金及時、足額地到帳入庫;

  6、做好學校各項支出的稽核把關,及時辦理結算、報批、付款等;

  7、做好教職工的人事管理和工資管理,確保教職工工資和校內津貼及時足額髮放;

  8、做好學生代收費專案管理和學生食堂帳目管理;

  9、加強學校固定資產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10、加強會計核算,定期進行財務分析,如實反映學校財務狀況;

  11、建立健全財務檔案,各類會計資料完整、規範、準確,記帳及時,日清月結;

  12、依法做好財務公開。

  三、收入管理

  13、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規定依法組織收入,各項收費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收費專案和標準;

  14、收費使用省財政廳統一印製的財政票據,全額上繳市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防止和杜絕“小金庫”問題的發生;

  15、及時組織進行各項收費,認真填寫《學生收費記錄卡》,對於學生繳費中的拖繳、欠繳現象,必須摸清底數,如實上報,限期繳足;

  16、學校取得的專項資金,應按要求專款專用。

  四、支出管理

  17、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財務制度規定的開支範圍及開支標準;

  18、各項支出應按實際發生數列支,嚴禁虛列虛報,嚴禁以白條及其他不規範票據作為報銷憑證;

  19、各種支出實行嚴格的審批制度,要有經辦人簽字,知情人初審,主管副校長核實,最後校長審批簽字後後方可報銷;

  20、納入政府採購範圍的,必須實行政府集中採購,並按規定的程式和方式辦理;

  21、會議費、招待費、公用通訊費、交通差旅費的支出,按規定的標準由財務人員嚴格稽核,各種附票、附件必須齊全,經校長批准後報銷;

  22、各類支出業務發生後,應及時辦理報帳手續,一般當月結清,無故延期不予報銷,由經辦人自行負責。

  五、資產管理

  23、學校確定專人負責資產日常管理,並設立固定資產明細分類賬和臺賬;

  24、建立健全實物資產購置、保管、使用、發放、交接、維修等管理制度,及時清理債權,定期(每學期末)組織清查盤點各類資產;

  25、國有資產的出租、出售、對外捐贈、報廢、報損等,必須經過學校領導集體研究,有三人以上小組負責並簽字登記,按國有資產處置管理的有關規定,及時記帳。

  六、食堂管理

  26、食堂的財務核算和管理,按有關規定獨立建帳,專款專用,由膳食處和財務處互相配合,共同負責;

  27、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按照非營利原則,及時核算盈虧。

  七、民主監督

  28、建立健全開支報批和民主理財制度,3000元以內的開支由主管副校長和校長研究批准,3000元以上的開支由校長辦公會集體決定,3000元以上的'購置或基建由三人以上小組集體負責,5000元以上的專案經校務會或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透過;

  29、大力推行財務公開制度,及時如實地進行財務公開和公示;

  30、定期編制財務報告,並按要求及時上報教育、財稅、審計等有關部門,自覺接受監督。

  八、財務人員要求

  31、財務人員要自覺貫徹執行國家財經法規制度和行業管理制度,加強自身學習和提高,努力提高理財能力和水平;

  32、財務室是學校進行財務管理的職能部門,財會人員要在財務政策、財務管理、收支把關等方面為校長當好參謀和助手,及時發現問題並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33、財務人員必須堅持原則,正直無私,廉潔奉公,認真貫徹國家財務政策,嚴格落實本制度的各項規定。

  九、強調事項

  34、校內各種購物、購書、維修、製作等,要按規定先行申請審批,再按規定的辦法和程式操作,未經報批或不按制度辦理的專案,學校不予承認,不予報銷;

  35、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簽字消費,否則不予報銷;

  36、學校公款一律不得借予個人私用,也不得以任何理由為個人墊付。

關於學校採購的管理制度3

  一、目的:

  為加強採購計劃管理,規範採購工作,保障公司生產經營活動所需物品的正常持續供應,降低採購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二、適用範圍

  本制度適用於公司對外採購與生產經營有關的經營性固定資產、材料及非經營性固定資產、辦公用品、勞保用品的採購(以下統稱為採購物品)。

  三、職責許可權

  1、總經理負責採購管理制度的審批;

  2、副總、財務總監負責採購管理制度的稽核;

  3、經營性固定資產、材料、配件等物品(物資),非經營性固定資產、辦公用品、勞保用品的採購由人力資源與後勤部負責。

  四、採購原則

  1、詢價比價原則

  物品採購必須有三家以上供應商提供報價在權衡質量、價格、交貨時間、售後服務、資信、客戶群等因素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評估,並與供應商進一步議定最終價格,臨時性應急購買的物品除外。

  2、一致性原則:

  採購人員定購的物品必須與請購單所列要求、規格、型號、數量一致。在市場條件不能滿足請購部門要求或成本過高的情況下,採購人員須及時反饋資訊供申請部門更改請購單或作參與。如確因特定條件數量不能完全與請購單一致,經稽核後,差值不得超過請購量的5—10%。

  3、低價搜尋原則:

  採購人員隨時蒐集市場價格資訊,建立供應商資訊檔案庫,瞭解市場最新動態及最低價格,實現最最佳化採購。

  4、廉潔原則:

  (1)自覺維護企業利益,努力提高採購物品質量,降低採購成本。

  (2)廉潔自律,不收禮,不受賄,不接受吃請,更不能向供應商伸手。

  (3)嚴格按採購制度和程式辦事,自覺接受監督。

  (4)加強學習,廣泛掌握與採購業務相關的新材料、新工藝、新裝置及市場資訊。

  (5)工作認真仔細,不出差錯,不因自身工作失誤給公司造成損失。

  5、招標採購原則:

  凡大宗或經常使用的物品,都應透過詢議價或招標的形式,由企管、財務等相關部門共同參與,定出一段時間內(一年或半年)的供應商、價格,簽訂供貨協議,以簡化採購程式,提高工作效率。對於價格隨市場變化較快的物品,除縮短招標間隔時限外,還應隨時掌握市場行情,調整採購價格。

  6、審計監督原則:

  採購人員要自覺接受財務部或公司領導對採購活動的監督和質詢。對採購人員在採購過程中發生的違犯廉潔制度的行為,公司有權對相關人員依照公司《員工績效考核制度》等進行處罰直至追究其法律責任。

  五、採購流程

  1、採購申請:

  物品(物資)需求部門根據生產或經營的實際需要,由企管部負責採購物品每月25日前、由人力資源與後勤部負責採購物品每季度最後一個月25日前提出採購申請,填寫《請購單》,請購單要求註明名稱、規格型號、數量、需求日期、參考價格、用途等,若涉及技術指標的,須註明相關引數、指標要求。按採購申請流程,由各相關部門審批,經總經理批准後交人力資源與後勤部採購。各稽核環節對採購申請提出議異者,應於2個工作日內將意見反饋給採購申請部門。

  2、詢價比價議價:

  (1)每一種物品(物資)原則上需兩家以上的供應商進行報價。(2)採購員接到報價單後,需進行比價、議價,並填寫《詢價記錄表》,按低價原則進行採購。

  (3)屬下列情況者,無須進行比價、議價:獨家代理、獨家制造、專賣品、原廠零配件無代用品,但仍需留下報價記錄。

  3、樣品提供和確認:

  (1)若須進行樣品提供和確認的,須確定送樣週期,由採購人員負責追蹤,收到樣品後,須第一時間送交需求部門進行確認,必要時需會同財務部等部門相關人員予以確認。

  (2)對於需要儲存樣品的,須作封樣處理,以便日後作收貨比較。

  4、供應商選擇:

  (1)具有合法經營主體者。

  (2)品質、交貨期、價格、服務等條件良好者。(3)信譽良好者。(4)客戶認可的供應商。採購人員須建立供應商資訊臺帳。 5、合同簽定:

  (1)供應商經送樣審查合格後,由人力資源與後勤部與選定的供應商簽訂合同。

  (2)交易發生爭執時,依據合同的核定條款進行處理。 6、進度跟催

  (1)為確保準時交貨,採購人員應提前採用電話、傳真或親自到供應商處跟催,以確保物品(物資)能適時供應。

  (2)若採購物品(物資)無法在預定時間內交貨的,採購人員須提前通知需求部門,尋求解決辦法,並須重新和供應商確定新的交貨期,並知會需求部門。

  7、驗收入庫:

  採購物品(物資)到公司後,屬經營性固定資產、材料、配件等物品(物資)、非經營性固定資產、大宗勞保用品等經需求部門驗收,辦公用品等常用品經庫管驗收合格後,庫管開具《入庫單》,按流程辦理入庫手續。如驗收不合格的,由驗收部門通知人力資源與後勤部,2日內辦理換(退)貨手續。

  8、對帳付款:

  採購物品(物資)辦理入庫後,由採購人員憑《入庫單》按合同或約定的付款方式辦理付款手續。

  六、考核:

  凡違反本制度的人員,依照公司相關管理制度進行處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