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人員管理制度(通用5篇)

工作室人員管理制度(通用5篇)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制度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制度是各種行政法規、章程、制度、公約的總稱。擬起制度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工作室人員管理制度(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工作室人員管理制度1

  一、工作室例會制度

  各工作室每學期召開一次計劃會,討論本學期計劃,確定成員階段工作目標、工作室教育科研課題及專題講座內容;每學期至少安排一次階段性工作情況彙報會議,督促檢查各項工作的實施情況,解決實施過程中的難點;每學期召開一次總結會,總結經驗成果,梳理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的辦法。

  二、工作室學習制度

  1、工作室成員要不斷學習教育理論,研究新課標、新課程、新教法,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總結交流教研活動經驗,不斷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圍繞教科研課題、課堂教學,每學期至少集中學習一次,並利用工作平臺交流學習心得。堅持自覺學習和自覺反思,並做好學習活動記錄。

  2、工作室成員要在自我發展計劃中明確學習內容、學習目標,根據目前及今後教育教學改革趨勢在教育教學理論等方面有選擇性的學習。

  三、研討制度

  1. 工作室成員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教學研討活動。

  2. 工作室建立 “ 每月一主題 ” 研討制度。由工作室根據研究方向確定主題,每月至少線上集體研究一次。

  四、交流制度

  1、名師工作室定期進行學術研討交流活動。

  2、建立名師工作室網頁,實現優質資源共享。開闢名師對話、優秀案例選登、名師風彩等欄目,提高工作室知名度和輻射效應。

  3、工作室成員不斷髮揮工作室中名師的示範、引領作用,帶頭出研究課、觀摩課、示範課。

  五、工作室工作制度

  1、名師工作室領銜人與工作室每個成員簽訂《名師工作室成員工作協議書》,在完成工作室研究專案和個人專業化成長方面制訂週期發展目標,規定雙方職責、權利及評價辦法。

  2、工作室領銜人為工作室成員制定具體進步計劃,安排培訓過程。工作室成員必須參加工作室佈置的帶、教、培訓工作,完成相關工作任務,並有研究成果。工作室建立定期主題研討制度。由負責人根據研究方向確定主題,定期集體研究,將研討成果發在工作室網站上。

  3、工作室部落格及電子檔案資料要及時更新,建立工作室成員 QQ 群,確保交流效果。工作室要及時透過 QQ 群或部落格釋出工作動態、成員論文、專題研究課例設計、典型案例及評析、教育故事、活動圖片等。

  六、工作室考核制度

  工作室領銜人由“自貢市名師工作室”工作領導小組考核。

  工作室成員的考核由其領銜人和領導小組負責。考核主要從思想品德、理論提高、管理能力、教育教學能力、研究能力、技能水平等方面考察是否達到培養目標,考核不合格者調整出名師工作室;同時按有關程式吸收符合條件、有發展潛力的新成員進入工作室。

  七、檔案管理制度

  建立工作室檔案制度,並由領銜人兼管。每個成員認真填寫工作室成員研修手冊,為個人的成長和工作室的發展提供依據。

  八、獎懲制度

  1、根據工作方案制定名師工作室成員考核辦法,按照 3:4:3 的比例評出一、二、三等獎。

  2、對於不求進取,不能按時完成工作任務的成員進行勸退工作。

  工作室人員管理制度2

  一、總則

  1.忠於團隊,履行職責,遵章守紀,樂於助人,相互學習;

  2.需要大公無私,嚴格管理,嚴於律己,模範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維護團隊聲譽以及利益;

  二、服從管理

  1.工作室成員需要完成工作室管理人員分派的工作任務,不得拒絕、推脫或終止工作任務;

  2.工作室成員需要遵守並參與各項制度的制定、規範;

  三、忠於職守

  1.工作室成員需要遵守工作室制定相關工作時間,保持輕鬆愉快的工作節奏;

  2.成員之間做好監督提醒,使得工作成員遵章守紀,工作時間內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

  四、禮貌禮節

  1.工作室成員之間需要以禮相待;

  2.對他人要熱情有禮,並耐心給予幫助;

  五、行為舉止

  1.工作期間不得在工作室嬉戲喧譁;

  2.在工作時間內不得進行玩遊戲、看電影、放音樂及娛樂性聊天等;

  六、辦公用品

  1.辦公桌需保持整潔完好,不得存放個人食品和過多私人用品;

  2.耐用辦公用品需要保管好,學期結束進行清查;

  3.工作室內原有公共財產不得私自以任何形式外借、外帶;

  七、安全守則

  1.防火災、防盜竊、防損壞、防隱患事故的發生,是每個工作室成員的義務;

  2.最後離開工作室的成員須及時關閉電源,鎖好門窗;

  3.除正式成員每人配有工作室鑰匙之外不得私自配取鑰匙,一經發現嚴肅處理;

  八禮儀、儀容、儀表標準

  1.嚴禁穿拖鞋進入工作室;

  2.在工作室內不得赤露上身,要衣著整齊;

  3.不要大聲喧譁,以免影響到別人;

  4.進出工作室時,要隨手關門,關門要輕聲;

  九衛生管理制度

  工作室內部成員需保持自己桌面、地面乾淨,值日人員對工作室、會議室及時值日.

  注:工作時間指週一至週五8:00——11:40,14:30——17:30,19:00——21:00

  工作室人員管理制度3

  一、指導思想

  在廣漢市教育局和教師研培中心的領導下,在湯建輝室長的引導下,工作室全體成員以課題研究為主線,以科研活動為載體,充分發揮名校長在管理、科研方面的示範引領和傳、幫、帶作用,為提升全廣漢教育教學的管理水平做出貢獻。

  二、科研工作目標

  1、透過科研工作推進培養一支能學習、有思想、有水平的優秀管理團隊。

  2、開展一批關於學校管理方面的課題研究。

  3、工作室爭取申報一項省或市級課題。

  4、形成一批科研成果並轉化推廣這些成果。

  三、工作室成員科研工作管理細則

  1、確立課題,開展活動。工作室以課題研究為抓手,開展相應的教育、教學管理研究活動。以管理人才培養及成長規律研究為研究方向,帶領本工作室成員和教師開展卓有成效的研究活動,對研究過程進行跟蹤記錄,收集相關研究資料和成果。工作室成員要積極參加課題研究活動。每人至少參加一項縣級課題及以上科研課題,工作室成員要根據課題研究情況,撰寫課題研究方案和研究工作計劃,要認真做好課題研究過程記錄,建立課題研究檔案,能積極結合本校與工作室階段發展要求參加相關課題的研討活動,每年至少撰寫一篇與課題研究相關的文章或案例分析、報告,每期有一個科研工作進展彙報材料並上傳至工作室部落格,每學年有科研工作階段報告並上傳至工作室部落格。

  2、建立部落格,自主研修。工作室建立工作室部落格,工作室成員建立個人部落格,個人部落格相互連結,工作室部落格連結到廣漢市教育局、研培中心等網站上。工作室成員自覺進行學習提高,激發職業熱情和創新精神。在工作室部落格上開闢專欄,及時傳遞有關工作動態和研究成果,面向社會且與關心工作室成長的學者專家開展互動交流,不斷積累形成廣漢教育教學管理資源。

  3、履行責任,物化成果。制定工作室領銜人和工作室成員職責。工作室成員按照個人發展規劃,做好傳幫帶工作。透過履行工作職責,完成自身素質提高。工作室成員透過開展讀書學習、撰寫研究論文、舉辦講座等形成一批優質物化成果,傳播先進的教育教學管理理念和方法,發揮名校長工作室的示範和輻射作用。

  4、工作室成員平時以自學自研為主,根據承擔的管理工作,每學期有選擇性研讀一本以上教育專著,撰寫研讀體會文章發表在部落格上。

  5、工作室每學期至少舉辦一次學術報告會,邀請專家講學。工作室成員要按時參加會議學習,不得無故缺席。

  6、學期工作結束,工作室成員要對自己一期的科研情況進行總結,工作室將對成員的科研情況進行考核,做出評價和建議。

  工作室人員管理制度4

  一、職責

  1、創新工作室領導小組負責考察交流等活動的組織,負責專案立項決策、推薦等工作。

  2、創新工作室負責制定工作計劃、日常的組織管理、專案跟蹤等,負責創新工作的安排、分解、實施、總結工作。

  3、負責不定期召開專業會,由創新工作室指定人員負責主持,工作室負責人參加,專業會要請工作室有關專業人員參加,針對“五小”成果,群眾性創新、專業技術、教育培訓等問題進行研究、討論、推薦。

  4、負責創新成果的收集、整理並上報礦技術成果申報室。

  二、任務

  推廣普及先進的創新理念、技術和工作方法,帶動專業技能素質水平的提高,圍繞降低成本、節能減排、技術改造、技術革新、安全生產等主題,組織開展技術攻關、技能培訓、管理創新、科學研究、學習交流等活動,特別是針對礦的發展,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最大限度地影響和帶動廣大職工提升技術、技能水平,培養企業發展所需的科技、生產、管理人才隊伍。

  工作制度

  為鼓勵廣大職工積極向企業獻計獻策,促進企業生產經營發展,逐漸本隊的“創新工作室”活動的開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目標

  1、實施科技興礦、科技興安戰略,圍繞業務保安、提效、降耗進行技改攻關。

  2、最佳化生產工藝、環節,便於員工操作,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

  3、改進裝置、設施的安全效能,不斷增強安全可靠性,追求裝置、設施的本質安全。

  二、具體制度

  1、創新工作室領導小組每月召開一次會議,謀劃佈置本月的創新工作,研究解決創新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2、每月對創新團隊成員組織一次培訓,每季度組織一次考試,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術素質。

  3、建立專案日常管理檔案,將每月創新專案均納入檔案管理。

  4、加強團隊成員的日常管理,廣泛吸納創新意識強、技術素質高、肯鑽研的員工加入創新團隊。

  對不注重學習提高,不主動參與專案創新人員,經創新工作領導小組研究討論,及時調整出創新團隊。

  5、注重創新成果在安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針對應用過程中存的不足,及時進行改進和完善。

  三、工作要求

  1、加強本崗位專業知識的學習,儘快掌握本區引進和應用的新裝置、新技術、新工藝,為技改攻關打牢基礎。

  2、立足本崗,苦練技術,刻苦鑽研,不斷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3、關注生產過程中的環節、細節,培養觀察發現問題的能力,把握創新點,每人每月提合理化建議不少於1條。

  4、增強團隊合作意識,主動參與、共同研究,發揮團隊智慧優勢,每年每名成員技改攻關參與不少於6項。

  5、廣泛徵求操作員工對裝置、技術、工藝等方面的'建議,擴大技改攻關範圍。

  學習制度

  一、工作室全體成員要堅持不懈地學習煤礦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現代科技及相關的業務技能知識,開拓知識渠道,增加知識積累,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

  二、學習要理論聯絡實際,緊密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和生產現場狀況,學以致用,講求實效。

  三、採取集中學習和自學相結合的形式,規定每星期二下午為集中學習日;學習內容由創新領導小組根據上級要求和工作需要具體安排。

  四、嚴格遵守學習制度,除特殊情況外,不得請假,按時參加習,保證有效的學習時間。

  五、有特殊情況不能參加學習的,要向組長及負責人請假,事後要自學補課對無故不參加學習者,在學習會議上予以通報批評。

  六、每一階段學習結束後,每位成員都要認真做好學習總結和心得體會,並由組長進行檢查並將學習情況進行通報。

  名師帶徒制度

  為進一步加強操作技能隊伍建設,提高操作技能人員素質,增強員工整體技術水平,規範名師帶徒管理制度,結合本單位“師帶徒”工作實際,制定本制度:

  一、名師帶徒培訓工作原則

  1、堅持工種對口原則。

  2、堅持分層次培訓原則。

  3、堅持培養與考核評價相結合原則。

  二、工作室內所有技師必須帶徒,中級技師不得少於兩人,初級技師不得少於一人,並簽定師徒合同。

  三、名師帶徒中師徒合同期滿要進行理論與實際考試,考試不合格要進行處罰,師傅罰款200元,徒弟罰款400元。

  四、師傅每月要對徒弟進行理論與實際培訓,理論不得少於10小時,實際操作培訓不得少於15小時。

  五、名師帶徒中師徒合同期滿經考核合格,對電鉗師傅獎勵300元,其他師傅獎勵200元。

  六、學徒期滿未出師的職工,延長學徒期,延長期過後仍不能出師者,將對其工種進行調整。

  七、名師帶徒合同期滿,徒弟出師後要重新帶徒,由工作室指定徒弟並與之簽定合同。

  八、名師帶徒過程中必須完成單位交辦的其他臨時任務。

  經費管理制度

  為規範有效地使用創新科技經費,根據礦隊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一、創新科技經費是為實現業務保安,技術保安而進行新技術推廣、技術改進、新產品試製等的投入,主要用於:

  1、礦下達的年度五小計劃;

  2、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引進過程的產生的費用;

  3、新產品的試製;

  4、“五小”成果展覽、技術交流、技術諮詢;

  5、購買科普刊物;

  6、“五小”成果評審、鑑定;

  8、科普工作:包括資料、培訓、攝影、音像、複製等;

  二、經費的申報和審批

  1、經費應由工作室成員申請,申請班組在充分確定申請理由、具體專案的基礎上,在當月例會上報工作室主任。

  2、組長根據申請事項,組織相關工作室成員審查後,提出經費使用計劃建議,報工作室會議稽核,並下達計劃。由工作室負責具體實施並監督檢查。

  3、申請專案必須具有新穎性或實用性,並經充分調查;

  4、凡未經工作室成審查調研的申請專案,原則上不予;

  6、科技經費的使用,按照“組長領導下的專案小組長;

  7、所撥付的經費要專款專用,不得支付與本專案無關;

  獎懲制度;

  為有利於工作室開展帶徒傳技,實施技術技能革新成果;

  1、工作室成員必須按規定完成授徒計劃,並實行年度;

  2、工作室成員提議有關安全生產方面的技改專案及合;

  3、申請專案必須具有新穎性或實用性,並經充分調查研究,必要時可經礦將組織有關部門進行專項考察、論證後,上報礦列為科技進步專案。

  4、凡未經工作室成審查調研的申請專案,原則上不予考慮。

  5、申請使用的經費由工作室組織審查後,組長稽核批准,由財務人員撥付申請班組。

  6、科技經費的使用,按照“組長領導下的專案小組長負責制”的管理模式,由組長核銷。

  7、所撥付的經費要專款專用,不得支付與本專案無關的費用,工作室將組織相關人員,對撥付給各班組的經費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如發現濫用資金,違反規定的要將該部分資金追回,情節嚴重的要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工作室人員管理制度5

  教育是事業,在於奉獻;教育是科學,在於求真;教育是藝術,在於創新;為實現“讓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讓骨幹教師成名,名教師更名”的工作目標,本工作室制定如下規章制度。

  一、工作宗旨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人的發展為本,以提高青年骨幹教師培訓質量和效益為核心,以教育教學實踐為主渠道,在市教育局的支援和幫助下,圍繞本週期工作室工作目標,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為提升教師專業水平搭建教科研平臺,提供專業成長和發展的空間,切實做好教師培養工作,充分發揮工作室的示範、引領、輻射和帶動作用,促進中青年體育教師健康、快速、可持續地成長,成為市、省級有影響力的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

  二、工作原則

  工作室由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領導,以注重學術引領,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強資源整合,加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加強過程性管理為原則,自主開展工作,接受市教育局專家委員會的評估和考核。我們將著力開展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活動,研討並解決學科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為每個成員的互助合作、交流展示、發展進步創設平臺,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三、工作目標

  1.帶好團隊發展。透過培養計劃的實施,有效促進培養物件的專業成長,力求在一個工作週期內使工作室學員在師德規範上出樣板,課堂教學上出精品,課題研究上出成果,實現入室骨幹教師和工作室學員的專業成長和專業化發展。

  2.抓好課題研究。在實踐中總結教育教學經驗,瞄準新課程實施和教學改革前沿,探尋教研教改的新思路、新方法並確定一項具有實用價值的科研課題,並以此為研究方向,在實踐探索中破解學科教學難題,帶領本工作室同仁開展有效的教學科研活動。

  3.做好帶頭示範。引領高中體育學科建設,以研討會、報告會、名師論壇、公開教學、成員共研、現場指導等形式,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教學研究與展示活動,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幫助本學科教師解決教與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充分發揮名師的帶頭、示範、輻射作用,從而形成名優群體效應,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4. 建好交流平臺。開闢工作室網頁,及時傳遞工作室成員之間學習成果,交流“工作室”研究成果,建立“學科骨幹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教育教學資源庫,使網頁成為本學科教學動態工作站、成果輻射源和資源生成站,以互動的形式面向廣大教師和學生。

  5. 出好研究成果。工作室教育教學、教科研、管理等成果以精品課堂教學實錄、個案集(含教學設計、課件、教學評析)、論文、課題報告、專著等形式向外輸出。

  四、成員職責

  (一)名師職責

  1.負責名師工作室的全面工作。制訂名師工作室管理制度與發展規劃,擬定本工作室培養計劃及實施方案,指導工作室學員開展工作。

  2.制定《工作室學員培養考核方案》,幫助學員制訂個人專業發展計劃並督促實施完成,組織對工作室組學員進行評估考核,建立本工作室和學員個人發展檔案。

  3.在師德方面率先垂範,透過言傳身教幫助學員提升學識水平和師德修養,增強職業認同感和榮譽感。

  4.帶領工作團隊完成上級單位安排的教師培訓和指導任務。

  5.制訂工作室教育教學科研課題研究方案,主持課題研究工作。

  6.建立“名師工作室”網頁:定時更新,交流展示工作室工作開展情況。

  7.組織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及實踐活動,根據需要邀請校內外專家、教授指導工作,組織成員到教育先進地區學習考察,學習兄弟學校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

  8.負責本工作室的日常事務管理及經費使用、管理。

  (三)學員職責

  1.在工作室主持人的指導下,制定培養週期內的個人發展目標和具體的實施計劃,定期參照個人發展目標和計劃,督促自我發展。

  2.積極參加全國、省、市教學研討和學術交流活動;積極參加本工作室組織開展的各項教育教學研究及實踐活動,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工作室規定的學習任務、科研任務和其他必須的相關任務。

  3.工作室學員採取集中和分散;分組活動的不同方式,加強理論學習,每年至少閱讀一本教育教學理論專著,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樹立適應現代化建設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

  4.每個學員要積極為“工作室網頁”撰稿,寫出有較高質量的資訊材料(包括教學論文、教學隨筆、教學設計、教學反思、聽課隨想、讀書筆記等),使網頁內容豐富多彩,更新頻率快,吸引力強。每個成員要積極上工作室網頁點選瀏覽資訊,積極維護網頁的建立與發展。

  5.工作室將以課題為著力點,圍繞課題,每個成員每年至少上一節實驗課或研討課,寫作一篇教學論文,在市級以上教研會議上交流,或在市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

  6.工作室學員透過公開課或講座等方式和聽課、評課等途徑,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形成教學風格,創造教學業績,力爭成為骨幹教師。

  7.做好個人專業成長記錄,及時撰寫階段性發展總結。及時總結反思,提煉個人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撰寫教育教學論文。

  五、有關制度

  (一)會議制度

  1.計劃會議

  (1)每學年伊始召開一次工作室培養計劃會議,討論本學年工作室工作計劃,確定工作室成員的階段性工作目標、培訓內容、工作室的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內容及專題講座內容等。

  (2)按照工作室總體工作計劃,在各階段召開階段性計劃會議,明確工作室對成員跟崗學習期間教學教研的指導,跟崗學習結束後的遠端指導、課題研究的結題指導等方面的具體內容。

  2.階段性彙報會議

  按照工作室培養計劃,針對骨幹教師的階段性學習、課題研究、教育教學實踐、研究課和彙報課等,每學期安排兩次或以上的階段性工作情況彙報會議,彙報工作情況,交流教學、科研過程中所獲得的心得體會,介紹培養任務、科研課題的進展情況,提出和共同探討解決實施計劃的過程中所碰到的難點問題。

  3.總結會議

  每學年召開一次工作室總結會議,展示本學年工作室所獲得的成果,借鑑其他工作室或教育機構的成功例子,分享成功的經驗、探討本工作室仍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案。

  六、科研課題制度

  工作室承擔的課題研究任務將按照課題研究方案落實至工作室各成員,各成員在相關課題內容的研究中,既要重視理論研究,也要注重實踐應用。各成員在應用前人理論成果的基礎上,提升認識,及時總結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在工作室各種活動中分享,並積極向本區域教師輻射推廣。

  七、出勤制度

  學員在週期內必須執行工作室的考勤規定,應積極參加培訓計劃規定的各項活動,原則上不予請假,若有特殊情況,須以書面形式提出請假要求。

  八、學員的考核

  以年度考核形式對全體工作室學員進行考核,主要從教師職業道德水準的提升、知識結構的最佳化、教學風格、科研意識與科研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考察是否達到培養目標。

  考核採取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的方式,綜合工作室名師團隊意見、對學員的反饋評價等,結合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等對學員做出考核結論。考核結果分優秀、合格、不合格三等。工作室學員考核不合格者則調整出教師工作室,同時按有關程式吸收符合條件、有發展潛力的新成員進入工作室。

  九、檔案管理制度

  建立工作室檔案制度,名師團隊與工作室學員共同完成對工作室各項材料的及時收集、歸檔、存檔。例如工作室的發展規劃、管理制度、年度培養計劃和總結,教育科研研究材料,公開課、研究課、彙報課、示範課,專題講座,教學案例、教學課件,聽課、評課記錄,學員論文等各種型別的材料。以此作為個人成長和工作室發展過程的見證材料,同時也作為考核評價的依據之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