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閘執行管理制度

水閘執行管理制度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很多情況下我們都會接觸到制度,制度一經制定頒佈,就對某一崗位上的或從事某一項工作的人員有約束作用,是他們行動的準則和依據。到底應如何擬定製度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水閘執行管理制度,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為了監視並掌握水情、水流形態、設施效能、執行狀態和變化趨勢,及時發現異常現象,及時分析查詢原因採取措施,水閘管理單位應組織水閘檢查和觀測工作。

  (1)水閘檢查和觀測的基本要求

  1)按規定的內容(或專案)、測次和時間執行。

  2)觀測成果應真實、準確,監測精度應符合要求,資料應及時整理、分析,並定期進行整編。

  3)觀測設施應妥善維護,監測儀器和工具應定期校驗、維護。

  (2)水閘檢查

  水閘檢查包括日常檢查、定期檢查和專項檢查。

  1)水閘檢查的部門及頻次要求

  ①日常檢查

  水閘執行管理人員負責進行水閘日常檢查。

  水閘建成初期,宜每週2次;正常執行期,每月不少於1次;汛期應增加檢查次數;水閘在設計水位執行時,每天應至少檢查1次。

  ②定期檢查

  水閘管理單位或其上級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專業人員進行水閘定期檢查。

  每年汛前、汛後、引水前後、嚴寒地區的冰凍期起始和結束時進行。

  ③專項檢查

  管理單位或其上級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專業人員進行水閘專項檢查。

  水閘經受地震、風暴潮、颱風或其他自然災害或超過設計水位執行後,發現較大隱患、異常或擬進行技術改造時,應進行專項檢查。

  2)水閘檢查內容

  水閘檢查內容應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主要包括下列幾個方面:

  ①管理範圍內有無違章建築和危害工程安全的活動,是否有影響水閘安全執行的障礙物,環境是否整潔、美觀。

  ②閘室結構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情況;永久縫的開合和止水工作狀況;閘室混凝土及砌石結構有無破損;混凝土裂縫、剝蝕和碳化情況;門槽埋件有無破損;交通橋結構有無破損等。

  ③混凝土鋪蓋是否完整,黏土鋪蓋有無沉陷、塌坑、裂縫;排水孔是否淤堵;排水量、渾濁度有無變化。

  ④消能設施有無磨損沖蝕;河床及岸坡是否有沖刷或淤積;過閘水流流態情況。

  ⑤岸牆及上、下游翼牆分縫是否錯動,止水是否失效;翼牆排水管有無堵塞,排水量及渾濁度有無變化;岸坡有無坍滑、錯動、開裂跡象。

  ⑥堤岸頂面有無塌陷、裂縫;背水坡及堤腳有無滲漏、破壞等。

  ⑦監測設施有無破損,監測資料是否正常。

  ⑧閘門有無表曲塗層剝落、門體變形、鏽蝕、焊縫開裂,螺栓、鉚釘有無鬆動或缺失;支承行走機構各部件是否完好,運轉是否靈活;止水裝置是否完好;閘門執行時有無偏斜、卡阻現象,區域性開啟時振動區有無變化或異常;門葉上、下游有無泥沙、雜物淤積;閘門防冰凍系統是否完好,執行是否正常等。

  ⑨啟閉機械是否運轉靈活、制動可靠,有無腐蝕和異常聲響;機架有無損傷、焊縫開裂、螺栓鬆動;鋼絲繩有無斷絲、卡阻、磨損、鏽蝕、接頭不牢、變形;零部件有無缺損、裂紋、凹陷、磨損;螺桿有無彎曲變形;油路是否通暢、有無洩漏,油量、油質是否符合要求等。

  ⑩電氣裝置執行狀況是否正常;外表是否整潔,有無塗層脫落、鏽蝕;安裝是否穩固可靠;電線、電纜絕緣有無破損,接頭是否牢固;開關、按鈕是否動作靈活、準確可靠;指示儀表是否指示正確;接地是否可靠,絕緣電阻值是否滿足規定要求;安全保護裝置是否動作準確可靠;防雷設施是否安全可靠;備用電源是否完好可靠。

  遠端控制、監控系統是否正常;預警系統是否正常;辦公自動化系統是否正常;照明、通訊、安全防護設施及訊號、標誌是否完好。

  3)水閘檢查報告

  水閘檢查應填寫記錄,及時整理檢查資料,編寫檢查報告。

  水閘檢查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

  ①檢查日期。

  ②檢查目的和任務。

  ③檢查結果(包括文字記錄、略圖、照片等)。

  ④與以往檢查結果的對比、分析和判斷。

  ⑤異常情況及原因分析。

  ⑥檢查結論及建議。

  ⑦檢查組成員簽名。

  (3)水閘觀測

  水閘觀測分為一般性觀測和專門性觀測兩大類。

  1)水閘觀測內容

  水閘觀測內容宜按設計要求確定,也可根據水閘執行管理需要增加觀測內容。

  一般性觀測包括:水位、流量、垂直位移、水平位移、揚壓力、閘下流態、沖刷、淤積等。

  專門性觀測主要包括:永久縫、結構應力、地基反力、牆后土壓力、水質、泥沙、冰凌等。

  2)水閘觀測專案和測次

  水閘觀測專案和測次見表1。

  表1水閘觀測專案和測次

  3)水閘觀測具體規定

  ①位移觀測應符合gb 50026的有關規定,大型水閘變形觀測應符合二等測量要求,中型水閘應符合三等測量要求。

  ②揚壓力和繞滲觀測,應同時觀測上、下游水位,並注意觀測滲透的滯後現象。對於受潮汐影響的水閘,應在每月最高潮位期間選測1次,觀測時間以測到潮汐週期內最高和最低潮位及潮位變化中揚壓力過程線為準。

  ③測壓管管口高程宜按不低於三等水準測的要求每年校測1次。測壓管靈敏度檢查可3~5年進行1次。管內淤塞影響觀測時,應立即進行清掏。如經靈敏度檢查不合格,堵塞、淤積經處理無效,或經資料分析測壓管已失效時,宜在該孔附近重新埋設測壓管。

  ④水位、流量、水質、泥沙和冰凌等專案的觀測,可參照現行水文觀測規範的有關規定執行。

  ⑤其他觀測專案的觀測方法及要求可參照現行各專業規範執行。

  4)水閘觀測分析報告

  水閘管理單位應及時整編觀測資料,編寫觀測分析報告,報告應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①工程概況。

  ②觀測裝置情況,包括設施的佈置、型號、完好率、觀測初始值等。

  ③觀測方法。

  ④主要觀測成果。

  ⑤結論與建議。

  水閘工程維修養護

  水閘工程的維修養護應堅持“經常養護,及時維修,養修並重”,對檢查發現的缺陷和問題,應隨時進行保養和區域性維修,以保證工程及裝置處於良好狀態。

  (1)混凝土及砌石工程維修養護

  1)混凝土工程維修

  ①水閘的混凝土結構嚴重受損,影響安全運用時,水閘工程管理單位應拆除並修復損壞部分。必要時,應同時做好以下工作:

  消力池底板、護坦等工程部位,在修復混凝土的同時,重新敷設墊層或反濾層。

  翼牆部位,在修復混凝土結構的同時,重新做好牆後回填、排水及其反濾體。

  涵洞(管)部位,在修復混凝土結構的同時,重新做好周邊土回填。

  ②混凝土結構承載力不足的,可採用增加斷面、改變連線方式、貼上鋼板或碳纖維布等方法補強、加固。

  ③混凝土裂縫處理,應考慮裂縫所處的部位及環境,按裂縫深度、寬度及結構的工作效能,選擇相應的修補材料和施工工藝,在低溫季節裂縫開度較大時進行修補。

  表層裂縫寬度小於表2規定的最大裂縫寬度允許值時,可不予處理;如有防止裂縫拓展和內部鋼筋鏽蝕的必要,可採用表面噴塗料封閉保護。

  表層裂縫寬度大於表2規定的最大裂縫寬度允許值時,為防止裂縫拓展和內部鋼筋鏽蝕,宜採用表而貼上片材或玻璃絲布、開槽充填彈性樹脂基砂漿或彈性嵌縫材料進行處理。

  表2鋼筋混凝土結構最大裂縫寬度允許值(單位mm)

  區域

  水上區

  水位變動區

  水下區

  寒冷地區

  溫和地區

  內河淡水區

  0.30

  0.20

  0.25

  0.30

  沿海海水區

  0.20

  0.15

  0.20

  0.25

  注:氣候分區劃分標準為,寒冷地區指累年最冷月平均氣溫高於–10℃、不高於–3℃的地區;溫和地區指累年最冷月平均氣溫高於–3℃的地區。

  深層裂縫和貫穿性裂縫,為恢復結構的整體性,宜採用灌漿補強加固處理。

  影響建築物整體受力的裂縫,以及因超載或強度不足而開裂的部位,可採用貼上鋼板或碳纖維布、增加斷面、施加預應力等方法補強加固。

  滲(漏)水的裂縫,應先堵漏,再修補。

  ④混凝土滲水處理,可按混凝土缺陷性狀和滲水量,採取相應的處理方法:

  混凝土架空、蜂窩等形成的漏水通道,當水壓力小於0.1mpa時,可採用快速止水砂漿堵漏處理;當水壓力不小於0.1mpa時,可採用灌漿處理。

  混凝土抗滲效能低,出現大面積滲水時,可在迎水面噴塗防滲材料或澆築混凝土防滲面板進行處理。

  混凝土內部不密實或網狀深層裂縫造成的散滲,可採用灌漿處理。

  混凝土滲水處理,也可採用經過技術論證的其他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

  ⑤修補混凝土凍融剝蝕,應先鑿除損傷的混凝土,再回填滿足抗凍要求的混凝土(砂漿)或聚合物混凝土(砂漿)。混凝土(砂漿)的抗凍等級、材料效能及配比,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技術標準的規定。

  ⑥鋼筋鏽蝕引起的混凝土損害,應先鑿除已破損的混凝土,處理鏽蝕的鋼筋,然後採用下列方法處理:

  損害面積較小時,可回填高抗滲等級的混凝土(砂漿),並用防碳化、防氯離子和耐其他介質腐蝕的塗料保護,也可直接回填聚合物混凝土(砂漿)。

  損害面積較大、施工作業面許可時,可採用噴射混凝土(砂漿),並用塗料封閉保護。

  回填各種混凝土(砂漿)前,應在基面上塗刷與修補材料相適應的基液或介面粘結劑。

  修補被氯離子侵蝕的混凝土時,應新增鋼筋阻鏽劑。

  ⑦修復混凝土磨損,應根據磨損源不同,採用相應的高抗衝耐磨材料。對於懸移質磨損,可用高強矽粉混凝土(砂漿)、鑄石板等修復;對於推移質磨損,可用高強鐵礦石矽粉混凝土(砂漿)等修復。

  ⑧混凝土空蝕修復,應首先清除造成空蝕的條件(如體形不當、不平整度超標、無通氣設施及閘門運用不合理等),然後對空蝕部位採用高抗空蝕材料進行修補,如高強矽粉鋼纖維混凝土(砂漿)、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砂漿)等,對水下部位的空蝕,也可採用樹脂混凝土(砂漿)進行修補。

  ⑨處理混凝土表面碳化,應按不同的碳化深度採用相應的措施:

  若碳化深度接近或超過鋼筋保護層時,可按第(5)條進行處理。

  若碳化深度較淺時,應首先淸除混凝土表面附著物和汙物,然後噴塗防碳化塗料封閉保護。

  ⑩混凝土表面防護,宜在混凝土表面噴塗塗料,預防或阻止環境介質對建築物的侵害。

  2)砌石工程維修

  ①砌石工程受損,影響水閘安全執行時,水閘管理單位應拆除損壞部分並修復。施工時應做好相鄰區域的墊層、反濾、排水等設施。

  ②漿砌石工程不能滿足防滲要求時,水閘管理單位可採用灌漿、迎水面噴射混凝土(砂漿)或澆築混凝土防滲牆等措施。

  3)混凝土及砌石工程養護。

  ①經常清理建築物表面,保持清潔整齊,無積水、散落物、雜草或雜物。

  ②及時清理、疏通建築物或部(構)件的排水溝、排水孔,保持排水暢通。

  ③及時修復建築物區域性破損。

  ④及時打撈、清理閘前積存的漂浮物。

  ⑤寒冷地區,應經常檢查並修復防凍脹設施。

  (1)防滲、排水設施及永久縫維修養護

  1)鋪蓋出現區域性沖蝕、凍脹損壞,應及時修補。

  2)消力池、護坦上的排水井(溝、孔)或翼牆、護坡上的排水管應保持暢通,反濾層淤塞或失效的,應重新補設排水井(溝、孔、管)。

  3)永久縫填充物老化、脫落、流失,應及時充填封堵。瀝青井的井口(出流管、蓋板等)應經常保養,並按規定加熱、補灌瀝青。

  (2)水閘地基及兩岸防護工程維修養護。

  1)岩基上水閘的防滲帷幕失效,應重建帷幕。

  2)水閘基礎與基岩接觸面發生滲漏時,宜採用水泥接觸灌漿;基岩裂隙發育或岩石破碎的,可進行水閘基礎固結灌漿。

  3)土基上水閘的水平段和出口段滲流坡降超過允許值時,可採取延長滲徑、提高地基出口容許出逸坡降等措施。

  4)軟土地基上水閘的最大沉降差或相鄰部位的最大沉降差超過允許值時,可採取改變結構型式、加強結構剛度、加固地基、選用適應性強的沉降縫等措施。

  5)水閘基礎下有液化土層或有潛在液化危險的部位,根據工程地質條件,可採取水閘基礎灌漿、板樁圍封等措施。

  6)水閘兩岸山體岩石破碎、裂隙發育或岩溶滲漏,宜採用水泥(或化學)灌漿處理;也可採用上游鋪蓋、下游導排等措施。

  7)水閘兩側為土質堤岸,繞滲可能形成滲透破壞時,可採取上游翼牆防滲處埋、兩側堤岸灌漿、堤岸開槽填築截水牆等措施,同時做好下游反濾、排水設施。

  8)水閘與土質堤岸接合部位出現集中滲漏(接觸沖刷)時,可採用灌漿、開槽填築截水牆等措施,同時做好下游反濾、排水設施。

  9)擋土牆出現牆身傾斜、滑動跡象,或經驗算抗滑穩定不滿足要求時,可採取牆後減載、更換回填料、增設排水設施、增設阻滑板或錨杆、降低地下水位等措施。

  (3)堤岸工程和堤頂路面維修養護。

  1)上、下游堤岸頂面破損修復。

  ①堤岸頂面塌陷,及時填土、壓實、整平。

  ②堤岸頂面發生裂縫,可採用開槽、回填(分層壓實)的方法修復。

  2)堤頂路面破損修復。

  ①泥結碎石路面面層大面積破損的,翻修面層。

  ②墊層、基層均損壞的泥結碎石路面,全面翻修。

  ③瀝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大面積破損的,全面翻修(包括墊層)。

  3)堤岸坡面出現沖溝時,應清基、回填、夯實、整平。

  4)堤岸水上部位出現塌坑時,應查詢分析原因,並採用同類土料填築,根據實際情況設定防滲和反濾層。

  5)遇白蟻或其他動物危害時,可參照《土石壩養護修理規程》sl 210進行處理。

  (4)水閘電氣裝置維修養護。

  1)變壓器維修養護。

  ①定期檢測變壓器油油質,更換不符合標準的變壓器油。

  ②定期檢查放油門和密封墊是否完好,修復或更換損壞的零部件。

  ③檢查引出線接頭是否緊固,更換損壞的零部件。

  ④更換有缺損的防爆管薄膜。

  2)低壓供(配)電線路維修養護。

  ①更換絕緣不符合規定要求老化的低壓供(配)電線路。

  ②修復損壞的電纜溝及電纜架。

  3)低壓配電屏(櫃)維修養護。

  ①檢查接線是否牢固、標識是否明顯,發現問題及時修理。

  ②檢查轉換開關及按鈕通斷是否完好、靈活可靠,觸點有否燒蝕,更換損壞零部件。

  ③檢查指示儀表和訊號燈是否完好、指示正確,固定螺絲有無鬆動,修復或更換有問題的零部件。

  4)閘門啟閉機執行控制系統維修養護。

  ①修復或更換鏽蝕或損壞的接地母線。

  ②修復或更換出現故障或損壞的`閘門開度及荷重灌置。

  ③更換不符合要求的接觸器。

  ④檢查電氣閉鎖裝置動作是否靈敏、可靠,能否自動切斷主迴路電源,及時修復故障缺陷或更換零部件。

  5)柴油發電機組維修養護。

  ①檢查柴油機各部油位是否正常,油質是否合格,不滿足要求的,應補油或換油。

  ②檢查絕緣電阻是否符合要求,更換不符合要求的部件。

  ③及時修復有卡阻的發電機轉子、風扇與機罩間隙。

  ④擦拭乾淨集電環換向器,及時調整電刷壓力。

  ⑤檢查機旁控制屏元件和儀表安裝是否緊固,更換損壞的熔斷器。

  ⑥更換動作不靈活、接觸不良的機旁控制屏的各種開關。

  6)防雷接地設施維修養護。

  ①接地電阻超過設計允許值的20%時,應補充接地板。

  ②及時修補區域性破損的防雷接地器支架的防腐塗層。

  ③避雷針(線、帶)及地下線的腐蝕量超過截面的30%時,應更換。

  ④每年測試1次避雷器,不滿足要求的,應修復或更換。

  (5)通訊、監控及其他設施維修養護。

  1)通訊設施維修養護。

  ①及時修理或更換故障或損壞(如雷擊)的通訊裝置及設施。

  ②及時修復或更換故障或損壞的電源等輔助設施。

  ③及時修復防腐塗層脫落,接地系統損壞的通訊專用塔(架)。

  2)閘門執行遠端監控系統維修養護。

  ①及時修復影片伺服器、可程式設計控制器(plc)、監視器、計算機故障,更換零部件。

  ②更換損壞的現場檢測儀表。

  ③及時修復影象、雲臺及其控制器(bnc)故障,更換零部件。

  ④更換損壞的防雷系統的部件或裝置。

  3)其他設施的維修養護。

  ①閘區道路和對外交通道路的養護,可參照公路部門的有關要求進行。

  ②交通工具的養護和修理,可參照相關設施養護修理手冊要求進行。

  ③檢查防汛搶險設施是否完好,處於可用狀態,解決存在問題。

  ④經常清理辦公設施、生產及輔助生產設施、消防設施、生活及福利設施等,損壞的可參照工業與民用建築的有關要求進行修補,消防設施按規定更新。

  ⑤檢查閘區內各種管護標誌配備是否齊全、完好,及時修復損壞的部分。

  ⑥經常對閘區、辦公區及生活區的林草花卉綠化設施進行養護,使之完好美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