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社會活動策劃

幼兒園社會活動策劃

  社會活動――我是誰

  活動目標:

  1、瞭解“我”在不同人的眼裡是不同的。

  2、體驗自己在別人眼裡的評價,並以不同的積極態度去看自己。

  活動準備: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12頁

  活動過程:

  一、他是誰?

  1、有位小朋友的名字叫小米,他是大班的小朋友了!有的人叫他心肝寶貝,有的人叫他小壞蛋,……他很奇怪:為什麼我有這麼多不一樣的叫法,我到底是誰?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

  2、聽兒歌說說這是為什麼?

  3、看活動材料完整欣賞兒歌。教師在朗讀兒歌時要表現出不同的人物形態和語氣。

  4、引導幼兒觀察圖中人物與小米的關係,說說為什麼別人這樣叫他。

  二、別人怎樣叫自己?

  1、別人是怎樣叫我的?這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叫的?為什麼要這樣叫?

  2、為什麼自己有這麼多稱呼?

  3、你喜歡別人叫你什麼?

  三、別人眼中的自己。

  1、請幼兒回家後找幾位他最喜歡的人,問問他們眼中的自己是怎樣的。

  2、請老師或爸爸媽媽把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記錄在幼兒生活材料第一冊地12頁。

  社會活動設計――我是中國小娃娃

  活動目標

  初步瞭解中國人與外國人在膚色、外貌以及飲食習慣等方面的不同,知道自己是中國人。

  知道中國很大,中國人很聰明,萌發做中國人的自豪感。

  活動準備

  各種膚色的小朋友圖片或錄影。

  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17頁《他們喜歡什麼》。

  世界地圖、中國地圖。

  活動過程

  經驗交流。

  ――出示各種膚色小朋友的圖片,引導幼兒找出圖片上的中國小朋友。

  ――中國的小朋友長得什麼樣?除了中國小朋友,圖片上還有誰?

  ――啟發幼兒將中國小朋友與其他國家小朋友進行作比較,說說他們的不同之處。

  在幼兒活動材料上觀察與操作。

  ――討論:我們最愛吃什麼?外國小朋友最愛吃什麼?

  ――請幼兒幫助不同國家的小娃娃選擇餐具和食物。

  ――鼓勵幼兒學學各國小朋友相互問好的語言。

  尋找發現中國的地理位置。

  ――出示世界地圖,以“中國娃娃住在哪裡”為題,請幼兒在世界地圖上找找中國的位置,並用筆做上記號。

  ――共同認識首都北京的位置以及地圖上的特殊標記。

  ――引導幼兒嘗試在世界地圖上找到某些外國小朋友居住的大致位置,並將他們送回家(貼上在地圖上)。

  感受祖國真大。

  ――在世界地圖上比較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大小、知道中國很大。

  ――看中國地圖,啟發幼兒說說中國地圖的外形像什麼,透過比較知道中國很大。

  ――欣賞詩歌《我們的祖國真大》。

  小班社會活動――我是男孩女孩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性別意識。

  2、引導幼兒區分男孩女孩的明顯特徵,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3、幫助幼兒感知並比較多少、一樣多。

  活動準備:歌曲《開車歌》音樂帶。

  活動過程:

  1、區分男孩和女孩。在一名男孩和一名女孩表演唱歌后(複習歌曲),和幼兒一起討論:

  (1) 他們兩個誰是男孩?誰是女孩?

  (2) 怎麼知道他是男孩?她是女孩?

  2、說一說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自己喜歡做什麼事情。引導幼兒發現:男孩、女孩都很可愛,激發幼兒為自己是男孩或女孩感到高興的情感。

  3、找一找班級裡誰是男孩,誰是女孩。說一說家裡誰是男的,誰是女的。

  4、邊聽歌曲《開車歌》,邊分組坐好。男孩一組,女孩一組。用一一對應的方法(男孩女孩手拉手)比較哪輛車上人多,男孩多還是女孩多。

  大班社會活動――他是誰?

  一、他是誰?

  1、有位小朋友的名字叫小米,他是大班的小朋友了!有的人叫他心肝寶貝,有的人叫他小壞蛋,……他很奇怪:為什麼我有這麼多不一樣的叫法,我到底是誰?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

  2、聽兒歌說說這是為什麼?

  3、看活動材料完整欣賞兒歌。教師在朗讀兒歌時要表現出不同的人物形態和語氣。

  4、引導幼兒觀察圖中人物與小米的關係,說說為什麼別人這樣叫他。

  二、別人怎樣叫自己?

  1、別人是怎樣叫我的?這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叫的?為什麼要這樣叫?

  2、為什麼自己有這麼多稱呼?

  3、你喜歡別人叫你什麼?

  三、別人眼中的自己。

  1、請幼兒回家後找幾位他最喜歡的人,問問他們眼中的自己是怎樣的。

  2、請老師或爸爸媽媽把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記錄在幼兒生活材料第一冊地12頁。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我是規則小主人

  設計意圖: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則的培養對於孩子的成長是重要的。平時我們的規則培養都是以說教為主,規則基本都是成人制定好的,孩子來遵守。但是他人制定的規則是強加的,是他律,而自己制定的規則有內省成分,易於自律。有時候成人制定好的規則,孩子會覺得有約束,反而不容易遵守。在活動中,透過自身的感受和體驗,認識到規則的重要性,由幼兒自己商量制定出來的規則,孩子遵守起來就自覺得多。因為他們知道了不遵守規則帶來的不良後果,也意識到了在集體中建立“規則、制度”的重要性。所以我設計了這樣一次社會活動。

  活動目標:

  1.透過對遊戲從無序到有序的體驗,使幼兒意識到規則在集體活動中的重要性。

  2.學會自己制定一些集體規則,培養幼兒遵守規則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人手一個皮球,一個小投籃架;四組操作材料(一張標記記錄紙,幾支筆)。

  活動過程:

  1.從投籃遊戲中引出規則。

  (1)進行無要求的投籃遊戲。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皮球和一個投籃架,我們來玩投籃遊戲吧。

  (遊戲前,教師不做任何要求,幼兒自由拿球投籃。他們全部都拿球往前搶著投,一會就出現了問題,幼兒告狀聲不斷。)

  幼:老師,豆豆的球砸到我的頭了。

  幼2:老師,軒軒的球砸到我的背了。

  幼3:老師,圓圓踩到我的手了。

  (2)引導幼兒討論遊戲中遇到的問題。

  師:你們覺得剛才的遊戲玩得怎麼樣?(亂糟糟。)

  為什麼投籃遊戲會出現這麼多的問題?(引導幼兒進行討論。)

  幼1:我還沒有揀好球,豆豆就開始投了。

  幼2:我剛去揀球,軒軒就踩到我的手了。

  幼3:我剛彎下腰去揀球,後面投的球就砸到我頭上了。

  幼4:我們都太擠了。

  (3)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引出規則的重要性。

  師:看來你們擠到一起投籃很混亂。大家能不能想個辦法,讓我們既能開心投籃,又不發生這麼多問題呢?

  幼1:要一個接一個地投。

  幼2:我們要排隊。

  小結:看來,在投籃遊戲中,我們要制定一些規則,大家都按規則來遊戲。

  (4)集體探討投籃遊戲的規則。

  師:我們大家一起來想想,進行投籃遊戲要制定哪些規則呢?

  幼兒先跟同伴討論,然後集體交流。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用簡單的圖示法記錄下來。

  ④投籃要排隊,一個接著一個地投。

  ②投完的人要快速去揀球,然後抱球跑回隊伍後面繼續排隊;後面投籃的人要等前面的人撿完球以後再開始投。

  (5)再次進行投籃遊戲。

  ④幼兒按商量好的規則第二次遊戲。

  師:在沒有規則的情況下,我們剛剛進行的投籃遊戲很混亂。現在我們再來玩一次遊戲,這次玩的時候,請小朋友們嚴格遵守我們剛剛制定好的遊戲規則。

  ②遊戲結束後的討論。

  師:這次我們的遊戲玩得怎麼樣?

  幼1:我們一個接一個地投,一點也不亂。

  幼2:投完的人馬上就去隊伍後面排隊,這樣就不擠了。

  小結:規則讓我們的遊戲變得又有序又開心,所以我們的遊戲活動需要規則。

  評析

  教師透過讓幼兒玩沒有任伺規則約束的投籃遊戲,使孩子們體驗到沒有規則約束的.遊戲活動是混亂的,無序的,讓孩子認識到規則的重要性。在一開始的投籃遊戲中,由於沒有規則,投藍遊戲出現了問題。這時教師沒有把規則強加於幼兒。而是引導孩子結合自身的體驗。總結出應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使他們對自我行為進行不斷的修正和強化,並根據自己的反思,討論設計出投籃遊戲的規則,然後在規則的約束下再次進行遊戲,從而領悟到了規則帶來的有序感、安全感和成功感。

  2.集體生活中的其他規則。

  師:除了遊戲活動,在我們的幼兒園生活中,還有哪些活動需要規則呢(幼兒討論)?沒有規則,這些活動會怎麼樣?

  幼兒回答後,教師選出四個集體活動——洗手、午睡、上課、午餐,讓幼兒先分組進行此活動的規則討論,用最簡單的圖示把它記錄下來,然後小組再派一人在集體面前交流。

  小結:規則讓我們的集體生活變得有序、安全。

  評析

  幼兒透過前面的遊戲活動,認識到了規則的重要性。教師在此基礎上作了拓展,讓幼兒認識勤幼兒園其他集體生活中也需要規則,並分小組進行規則的討論,減少了教師的包辦代替,提高了幼兒遵守集體規則中的自主性,讓幼兒成為規則的“小主人”。

  3.延伸活動:公共規則。

  (1)觀看PPT:公共場所的規則、上下公共汽車的規則、過馬路的規則,幼兒自由講述。

  師小結:規則對於我們的生活非常重要。不光我們小朋友在集體生活中需要一定的規則,所有人在社會生活中都必須遵守相應的規則,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有序、安全。

  (2)請幼兒繼續尋找日常生活中的其他規則。

  評析

  從對幼兒園集體生活規則的探討,延伸到社會公共規則。透過觀看PPT,讓孩子知道一些基本的公共規則,更加認識到規則對我們的重要性——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安全、有序,從而培養孩子從小遵守規則的意識。

  社會活動設計――防身絕招

  活動目標:

  1、讓我們為了生存而採取的幾種自我保護的方法。

  2、萌發探索動物奧妙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故事《隱身妙招》。

  2、幼兒活動材料第三冊第25-26頁《隱身妙招》。

  活動過程:

  一、防身妙招。

  1、老師和幼兒一起聽故事《隱身妙招》。

  2、故事中有哪些動物?

  3、老虎來了以後,小動物們躲在哪裡?為什麼老虎找不到他們?

  4、這些動物有什麼隱身妙招?請多個幼兒回答。(隱身讓自己身上的顏色和周圍環境的顏色接近,來把自己隱身,讓老虎找不到自己。)

  二、防身絕招。

  1、你知道動物還有哪些保護自己的方法?

  2、你知道變色龍、壁虎、黃鼠狼的自我保護方法嗎?

  3、讓幼兒充分討論。

  根據幼兒的討論,請幼兒閱讀幼兒活動材料上的相關的內容。如變色龍――變色、狐狸――裝死、黃鼠狼――臭氣味、壁虎――斷尾。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