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法制教育徵文的活動策劃

中小學法制教育徵文的活動策劃

  中小學法制教育活動的加強是我國落實科學發展觀、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礎性工作,也是各級政府有關部門特別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中小學校的法定責任。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司法部和全國普法辦聯合制定的《中小學法制教育指導綱要》和《全省教育系統開展普法和依法治教工作第五個五年規劃》,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法制教育,大力推進“法律進校園”工作,省教育廳決定舉辦“全省中小學法制教育徵文競賽活動”。

  一、競賽的主題和內容

  培養中小學生的愛國意識、公民意識、守法意識、權利義務意識、自我保護意識,養成尊重憲法、維護法律的`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榮辱觀,樹立依法治國和公平正義的理念,提高分辨是非和學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參賽文章體裁不限,內容主要圍繞以下幾方面:一是學校根據《中小學法制教育指導綱要》和全省教育系統“五五”普法規劃的要求,對學生開展法制教育的主要做法、典型經驗及主要成效;二是思想品德課教師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經驗體會或教案;三是班主任教師結合學生學習、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經驗體會或教案;四是語文、歷史、地理、生物、體育等相關學科教師在本學科教學中挖掘法制內容、滲透法制教育,對學生進行法治文明、公平正義、恪守規則等方面教育的經驗體會或教案;五是學生接受法制教育的心得體會,特別是學校組織觀看省教育廳配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衛生教育專題資源》、《呵護——未成年人傷害事故處理與預防》、《小小律師》等專題教育教學光碟後的心得體會。

  二、參賽物件

  全省普通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班主任、學生(小學三年級以上)。

  三、競賽活動的組織機構

  本次活動由省教育廳領導及廳有關處室、各市(州、地)教育局主要負責同志組成組委會。組委會下設徵文競賽活動辦公室,設立在貴州教育報刊社。各市(州、地)、縣(市、區)教育局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負責本地區徵文競賽活動組織領導工作。

  四、競賽活動的程式

  競賽於10月30日啟動,至20xx年7月30日截止。

  (一)初賽階段(10月30日至20xx年5月30日)

  1、各學校根據本通知確定的競賽內容,組織本校師生開展本校法制教育徵文競賽活動,並按時間要求將本校優秀文章報送縣(市、區)教育局徵文競賽領導小組;縣(市、區)教育局徵文競賽領導小組經遴選將本縣優秀文章報送市(州、地)教育局徵文競賽領導小組;

  2、市(州、地)教育局徵文競賽領導小組組成專家評審委員會,負責對本地區參賽徵文進行復審,並於20xx年6月15日前報省徵文競賽活動辦公室。

  各市(州、地)限報優秀徵文90篇。

  (二)複賽階段(20xx年6月15日至20xx年7月10日)

  1、省徵文競賽活動辦公室組織專家對各市(州、地)上報的徵文進行公平、公正的評選。評選出的優秀文章提交省組委會審定。

  2、經省組委會審定的評選結果在《貴州教育報》、《貴州教育》、《初中生輔導》等報刊上公佈,並選登部分優秀作品。

  3、評選結束後由省組委會舉行隆重的頒獎儀式。

  五、編輯出版優秀論文集

  徵文初賽、複賽階段,省教育廳《貴州教育報》、《貴州教育》、《初中生輔導》及團省委《少年時代報》、貴州師範學院《希望》、《貴州師範學院報》等報刊上均設定“中小學法制教育徵文競賽專欄”,各學校及其教師、學生可自由投稿。其中,《少年時代報》負責接受小學生的投稿,其他報刊負責接受學校、教師和初中以上學生的投稿。

  競賽活動結束後,獲獎作品和優秀文章將彙編成集,交由出版社公開出版。成書後,免費贈送各地中小學。

  六、競賽活動的獎項

  本次大賽分學校組、教師組、小學生組、初中生組、高中生組,並分別設一等獎10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30名、優秀獎若干名,同時設優秀組織獎3名,由省教育廳頒發證書及獎金。

  七、相關事宜

  (一)各市(州、地)教育局徵文競賽活動領導小組名單,於**月20日前報送省徵文競賽辦公室。

  (二)各市(州、地)、縣(市、區)教育局和學校要從“五五”普法年度經費中安排一定的工作經費,保障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鼓勵各市(州、地)、縣(市、區)教育局比照省的做法,設立相應獎項,對本地評選出來的優秀徵文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相應的表彰獎勵。

  (四)獲獎的單位和個人,經核實,可推薦為教育系統“五五”普法先進單位、先進個人候選者。

  (五)本次活動系公益性活動,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形式收取學校、教師、學生的費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