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育策劃案(通用14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育策劃案(通用14篇)

  為了確保活動紮實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緻的活動方案准備工作,活動方案是闡明活動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活動方法等的書面計劃。那麼優秀的活動方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育策劃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育策劃案 篇1

  目的:

  1運用實物、圖片進行操作、比較,發現它們的排列規律並進行排序。

  2、培養觀察、比較能力和初步判斷推理能力。

  準備:

  1教具:

  ①掛在活動室內、能表示排序規律的彩條若干;

  ②鈴鼓一面;

  ③圓形、正方形圖形片和花生、豆子圖形片若干;

  ④按規律填圖的作業紙若干。

  2、學具(人手一份):花生、豆子實物若干;圓形、正方形圖形片若干;按規律填圖的作業紙若干。

  3、活動區材料:

  ①自然角內放置樹葉、花生、豆子;

  ②美術角內準備印畫用的泡沫印章、顏料和白紙;

  ③音樂角里準備三角鐵、響筒、鈴鼓等打擊樂器。

  過程:

  一、 引導幼兒按物體的特定規律排序

  1、請一名幼兒在貼絨板上按教師口述的順序(一顆豆子,一顆花生)給豆子、花生排隊,其餘幼兒在座位上同步操作。師生共同檢查操作結果是否正確。

  2、請幼兒在座位上按教師口述的順序(兩顆豆子、兩顆花生)給豆子、花生排隊,請一名幼兒在貼絨板上同步操作。師生共同檢查操作結果是否正確。

  二、 引導幼兒發現物體的排列規律並排序

  1按“正方形的數量不變,圓形數量遞增”的規律排序。

  ① 教師在貼絨板上出示正方形娃娃和圓形娃娃的排序順序,如圖一。

  ② 讓幼兒按貼絨板所示的順序,在桌上擺放正方形和圓形。

  ③ 引導幼兒發現規律:正方形的數量不變,圓形的數量一次比一次多一個。

  2、按“正方形的數量遞減,圓形的數量不變”的規律排序。

  ① 教師在貼絨板上出示正方形娃娃和圓形娃娃的排列順序,如圖二。

  ② 讓幼兒按貼絨板所示的順序,在桌上擺放圖形娃娃,並就這上次排序與上一次排序的不同之處展開討論。

  ③ 引導幼兒總結這次排序的規律:正方形的數量一次比一次少一個,圓形的數量不變。

  3、引導幼兒進一步體會“排序方向”的重要性。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活動室中的彩條,尋找彩條的排序規律,如從左向右看。彩條是按“紅、黃、藍、紅、黃、藍”交替重複的規律排序的,從右向左看,彩條是按“藍、黃、紅、藍、黃、紅”交替重複的規律排序的。

  4、遊戲

  讓幼兒閉上眼睛,仔細傾聽鈴鼓聲和拍手聲,引導幼兒發現“鈴鼓聲的數量不變,拍手聲的數量逐次遞增”的規律,並在座位上按這一規律做模仿動作。

  5、智力競賽

  ① 將幼兒分成三組,教師出示智力題(如圖三),每組做一題,並推薦一名幼兒代表本組到貼絨板上操作。

  ② 讓幼兒講述排序的規律,獎給做得又對又快且講述清楚的小組一面小紅旗。

  三、 引導幼兒自己設計物體的排列規律並排序

  引導幼兒根據活動區提供的材料,自由設計物體的排列規律並排序。

  活動延伸:

  1在戶外鍛鍊時,讓幼兒按一定的身體動作規律進行運動,如按“跨步次數不變,跳步次數遞增”的規律運動等。

  2、觀察家裡、大自然中具有規律的排序現象,讓幼兒互相交流。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育策劃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透過觀察認識各種各樣的蛋,知道蛋有大小和顏色的異同等。

  2、知道雞、鴨、鳥全都會生蛋,對事物有探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ppt-各種各樣的蛋

  2、實物-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認識各種蛋

  1、出示蛋,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你們知道這是誰的蛋嗎?

  你們還認識什麼蛋?

  2、ppt課件:各種各樣的蛋

  引導幼兒將動物圖片與蛋一一對應。

  3、你還知道什麼動物也會生蛋?

  二、引導幼兒運用比較的方法觀察蛋。

  1、教師:這些蛋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引導幼兒從蛋的大小、重量、顏色來比較。

  2、教師小結:有的蛋大,分量重;有的蛋小,分量輕。

  有的蛋是深黃色的,有的蛋是白色的,還有的蛋是青色的活帶斑點的。

  三、由表及裡觀察,產生探索的興趣。

  1、教師:雞蛋裡面是什麼樣的呢?

  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經驗,並將雞蛋開啟觀察。

  2、觀察:是不是每種蛋都有蛋白、蛋清呢?

  每種蛋的蛋白、蛋清都一樣嗎?

  (逐一開啟蛋。)

  3、教師小結:每種蛋外面都有很薄的蛋殼,敲碎蛋殼,裡面都有蛋黃、蛋清。

  四、活動結束

  教師講述有關蛋的故事,引導幼兒進一步討論有關蛋的話題。

  如:蛋黃怎麼會變成動物寶寶的?為什麼蛋有大有小?

  結合主題活動,引導幼兒探索如何使蛋站立起來的各種方法。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育策劃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現物體的排列規律,嘗試用符號記錄規律。

  2、激發幼兒對物體排列規律的興趣,

  活動準備:

  斑馬圖片;條形旗圖片(規律為ABCABC);每人一盒水彩筆、一張白紙;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發現規律。

  1、教師身穿條紋上衣,吸引幼兒注意。

  師:“老師的上衣圖案是怎麼樣的?”

  2、出示斑馬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花紋規律。

  3、出示條形旗圖片,引導幼兒發現規律。

  二、啟發幼兒用符號記錄規律。

  師:“我們發現了這麼多規律,怎麼樣把它們記錄下來呢?”

  1、幼兒討論記錄方法。

  2、確定簡潔的記錄方法——用簡單的符號記錄規律(如:010101、□○□○□○)或用物體的主要特點進行記錄(如:藍白藍白藍白)。

  3、幼兒嘗試用自己的符號記錄。

  4、幼兒互相交流記錄結果的含義。

  三、啟發幼兒尋找生活中的規律,並嘗試進行記錄。

  四、幼兒相互交流經驗。

  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的各種規律事物及規律現象。(如:人行橫道、星期的輪迴規律、四季的輪迴規律等)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育策劃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氣球與充氣玩具變鼓是因為充入了空氣。

  2、探索充氣的多種方法。

  3、體會與同伴合作才能扎住“氣球嘴”的必要性。

  活動準備

  1、沒充氣的氣球人手一份。

  2、腳踩式打氣筒,各種充氣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氣球吃什麼

  1、出示充好氣的氣球和未充氣的氣球。

  這個氣球圓鼓鼓,胖乎乎,這個氣球呢,癟著肚子,好像沒吃過飯。

  2、教師手拿未充氣的氣球,引出《氣球愛吃什麼》。

  提問:氣球喜歡吃餅乾、饅頭、糖果嗎?

  討論:氣球吃什麼,才能鼓起來,變的胖胖的'呢?

  二、我幫氣球吃空氣。

  1、教師:空氣有個怪脾氣,很喜歡從氣球的肚子裡溜出來。

  怎麼樣讓氣球吃的飽飽的,又不讓空氣溜掉?

  2、教師示範吹氣球,用嘴給氣球充氣,以及如何扎住“氣球嘴”,不讓空氣溜走。

  3、幼兒每人一隻氣球,用嘴給氣球充氣,讓氣球很快“胖”起來。

  4、告訴幼兒為了不讓空氣溜走,他們可以主動尋找合作伙伴,扎住“氣球嘴”。

  三、充氣玩具吃空氣

  1、出示充氣玩具。

  氣球還有很多朋友,也和氣球一樣喜歡吃空氣。我們也來幫幫他們,讓他們也吃得圓鼓鼓、胖乎乎的。

  2、幼兒自由結伴給充氣玩具吹氣,摸一摸充滿空氣後胖乎乎的“身體狀態”。

  3、幼兒玩一玩這些充氣玩具。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育策劃案 篇5

  目標:

  1、在撿菜的過程中進行分類比較,瞭解韭菜、大蒜、蔥的不同特徵。

  2、在種植過程中,發現根能吸收營養,幫助植物生長。

  準備:

  1韭菜 、大蒜 、蔥。

  2筐若干個(三隻以上)。

  3小花盆若干。

  過程:

  一 、談話

  你們在家吃過韭菜 、大蒜 、嗎?那認識它們嗎?

  二 、揀菜

  1 、出示一筐菜。

  菜場一早送來許多菜,可是粗心的送菜人把好幾種菜混在了一起,給廚房的廚師帶來了許多麻煩。廚師請我們小朋友幫忙,把這些菜分開放在各自的筐裡。

  2 、幼兒一邊揀菜一邊把菜分別放入不同的筐中。我們來幫廚師把菜分分開,把這些菜放在不同的筐中。

  3 、討論:為什麼要這樣分開擺放?

  好,我們把菜分好了,那想想為什麼要這樣分開 擺放呢?這樣擺放有什麼好處?

  4 、引導幼兒說出三種蔬菜的不同特徵。說說誰像哥哥,誰像弟弟,誰像妹妹。

  剛才我們說了為什麼要把這三種蔬菜分開,那誰能來說說這三種蔬菜,它們有什麼特徵。如果它們是一家人的話,你說說誰像哥哥,誰像弟弟,誰又像妹妹呢?

  5 、師小結。

  韭菜妹妹的葉子從上到下都是一樣粗的,葉子是扁的 、窄的;大蒜哥哥的葉子上面小下面大,又寬又扁;蔥弟弟的葉子中間是空的,圓柱形的。

  三 、種植韭菜 、大蒜(有根的) 、蔥(有根的)。

  1 、剛才我們瞭解了這三種蔬菜的不同特徵,現在我們要來種植這三種蔬菜,那該怎麼種呢

  2 、取部分韭菜 、大蒜 、蔥,切下其下半段。

  每個小朋友先選其中一樣蔬菜,然後把你選的這樣蔬菜的上半段去掉,看看還剩下些什麼。

  你知道它有什麼作用嗎?

  3 、把它們種植在同一花盆裡,比一比誰長的高。

  我們把三種蔬菜的下半段種在花盆裡,看看它們誰長的又快又高。

  4 、幼兒種植蔬菜

  5 、把它們放在自然角中,鼓勵幼兒學著照顧,並觀察其生長情況。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育策劃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透過動手做小實驗,初步體驗量的守恆。

  2、懂得做實驗後獲得的結果才是正確的結果。

  3、能與同伴友好合作地進行實驗。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從杯中倒水的經驗。

  2、物質準備:——教具:一粗一細兩個杯子,裡面分別裝有不同水位的水。

  3、——學具:粗細不同的杯子若干(數量各為幼兒人數的一半,其中粗杯子裡盛有蘭色的水,細杯子裡盛有紅色的水),粗細不同空杯子若干(數量為幼兒人數的一半)。

  活動過程:

  一、哪個多哪個少?

  ——教師(出示粗細不同的杯子):這兩個杯子一樣嗎?哪兒不一樣?

  ——引導幼兒發現杯子有粗有細。

  ——教師:杯子裡面有什麼?你覺得杯子裡的水一樣多嗎?哪個多哪個少呢?你是從那裡看出來的?

  ——鼓勵幼兒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思考實驗方法

  ——教師:我們能用什麼方法證明你猜得對不對呢?

  ——鼓勵幼兒思考,並提出建議。師幼歸納多種方法,並引導幼兒分析這些方法中哪些可行,哪些方法有難度,現在沒辦法做。鼓勵幼兒發現藉助空的第三隻杯子可以瞭解兩杯水是否一樣多。

  三、幼兒操作活動

  ——兩位幼兒共同做實驗,一人拿一杯水,然後再取一個空杯子。先猜猜兩杯水是否一樣多,誰多誰少,然後再實驗。

  ——教師觀察指導,瞭解幼兒的實驗方法。

  如,方法一:一幼兒先將自己杯子中的水倒入空杯中,做一個標記後把水倒回去。另一個幼兒幼兒再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比較水位與標記的高低:

  方法二:一幼兒在自己杯子的水位處作標記,然後把水倒入空杯中,另一個幼兒將自己杯中水倒入做標記的杯子中,比較水位與標記的高低。

  方法三:如果幼兒取的空杯與其中某幼兒的一個杯子一樣大小,則可以讓另一幼兒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兩杯水放在一起直接比較水位的高低…

  ——提醒幼兒實驗時注意慢慢倒入,不要將水潑出來。同時要將杯中水全部倒完。

  四、我們的實驗結果。

  請幼兒介紹實驗的結果,引導幼兒發現,光用眼睛看,結果不一定正確,要透過實驗才能知道正確的結果。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育策劃案 篇7

  設計背景:

  動物一直是孩子們的朋友,中班的孩子們也特別想了解有關動物的知識。但常見的話題只是有關“動物的外形、習性及生活方式”,很少涉及動物們各種各樣、姿態萬千的睡眠姿勢。於是我根據孩子們的興趣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希望透過這個活動能激發孩子對科學的探索興趣及保護動物、維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活動目標:

  1、感受動物和人類之間的關係,從而懂得愛護動物;

  2、觀察瞭解動物姿態萬千、千奇百怪的睡眠姿態,從這一側面

  讓孩子瞭解人和動物的不同之處;豐富詞彙:縮、倒掛、趴等詞。

  3、能夠分清動物的不同睡姿;

  活動準備:

  1、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有關動物睡眠的各種姿態的圖片。教師佈置好活動場地:動物的家——將活動場景佈置成大森林的情景,攝影螢幕上是一副森林的背景圖。森林中佈置有關動物(仙鶴、馬、貓頭鷹、蝙蝠、貓、烏龜)的家,用積木拼搭成型,上面貼上相關動物的圖片;幼兒進場時播放輕柔的音樂。

  3、CAI課件《姿態的萬千睡》、電腦、磁帶、錄音機、電鋼;

  4、活動前和孩子們一起了解各種動物的名稱 。

  活動過程:

  1、幼兒跳集體舞。跳完舞蹈後,請幼兒說說運動後的感受(想休息),並請幼兒自由休息。教師問幼兒:“你睡覺時需要些什麼呢?”幼兒一邊討論一邊休息。這時播放課件,背景螢幕換成第一種動物的圖片。

  2、看課件,感知動物不同的睡姿。

  請幼兒逐一欣賞課件。各種動物的出現方式不一,有的用動物的叫聲、有的用滑稽的配音。出示主畫面後,請幼兒先想想這種動物是如何睡覺的,並進行表演。幼兒表演完後,再請幼兒觀看正確的答案,並模仿正確的睡眠睡姿。(幼兒可隨意選擇動物)同時用遊戲的形式學習詞彙:縮、倒掛、趴等詞。

  3、連線遊戲《它怎麼睡覺?》

  教師將幼兒分成男女生進行趣味知識比賽,請幼兒用連線的方

  法指出各種動物是如睡覺的?同時鞏固詞彙:縮、倒掛、趴等詞。當幼兒連對了,電腦就會獎勵幼兒一個笑臉娃娃;連錯了,電腦會鼓勵幼兒再連一次,直到連對為止。比賽結束後,兩隊比一比看哪隊積的笑臉娃娃多,就獲勝。

  4、玩遊戲:找朋友。

  (1)教師交代遊戲規則:聽到歡快的音樂,動物們就出來遊戲;聽到抒情、安靜的音樂,動物們就回家睡覺。睡覺時必須十分安 靜,不要大聲喧譁。每一個小動物必須找到自己的家。

  (2)幼兒遊戲。

  (3)增加遊戲難度、擴大遊戲範圍。幼兒不僅可以模仿學過的動 物、還可以模仿其他的動物,自己動腦想想其它動物是怎麼睡覺 的?教師可讓幼兒充分想象,對幼兒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肯定,不急於給幼兒答案,請幼兒自己下課後想辦法求證,找尋答案。

  延伸活動:

  請幼兒回家後,在父母的協助下了解其它動物的睡眠姿勢,然後將結果與其餘幼兒共享。

  附資料:仙鶴單腳站立著睡、馬站著睡、貓頭鷹只睜一隻眼、蝙蝠倒掛著睡、貓趴著睡、烏龜縮排殼裡睡。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育策劃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豆子。

  2、知道黃豆可以製作豆漿、豆腐、豆腐乾等豆製品。

  3、培養幼兒不挑食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前一天泡的黃豆;生好的黃豆芽。

  2、師幼一起收集各種豆子,豐富幼兒關於豆子的認知經驗。

  3、透明瓶子。

  活動過程

  一、聽聲音,引出黃豆。

  師:小朋友們,請你們閉上眼睛,豎起小耳朵仔細聽,猜猜球棒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聲音?

  (教師拿出黃豆)它是什麼顏色、形狀的?

  師:除了黃豆寶寶,你還知道哪些豆寶寶?

  二、認識各種豆子

  1、師:黃豆、紅豆、綠豆、黑豆哪些地方一樣?哪些地方不一樣?

  師幼小結:相同,都叫豆,表面很光滑,捏上去硬硬的;不同,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有的大、有的小。

  2、師:豆子的顏色和它們的名字有關嗎?

  引導幼兒發現它們的名字有和顏色有關;黃色的是黃豆、紅色的是紅豆、綠色的是綠豆。

  幼兒分組操作,將混在一起的豆子進行分類。

  3、感知乾溼黃豆的區別

  教師出示乾溼黃豆若干。

  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引導幼兒從顏色、大小、軟硬上進行比較。

  師幼小結:泡過的黃豆比原來大一些,軟一些,顏色也淺一些。

  4、教師出示圖片,幼兒瞭解黃豆寶寶的生長過程。

  三、瞭解各種豆製品及其營養價值

  觀看幼兒畫冊《豆寶寶》。

  引導幼兒邊看邊說出畫頁中各種豆製品的名稱。

  幼兒討論:豆製品的營養。

  師幼小結:黃豆寶寶可以做很多好吃的食品和調味品。豆製品的營養非常豐富,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少生病;補充各種營養,如維生素、鈣、鐵等,讓我們變得更聰明,所以小朋友一定要多吃豆製品,不挑食。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育策劃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幾種動物過冬的方式,並進行簡單的歸類。

  2、知道關心愛護動物。

  活動準備:小動物的圖片若干,背景圖四張。

  活動過程

  一、手指歌謠:《悄悄話》。

  二、談話匯入,感受冬天寒冷,發現過冬方式。

  師:現在是什麼季節?天氣怎麼樣?

  幼兒自由回答。

  師幼小結:冬天來了,天氣很寒冷,人們外出時要穿上厚衣服,戴上帽子和手套,請小朋友想一想還有什麼好辦法來過冬呢?

  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發現。

  引導幼兒從自身衣著起說一說保暖方法。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小結,將保暖的方法進行歸類。

  師:小動物沒有棉襖、帽子,它們又是怎樣過冬的?

  三、聽故事,歸納幾種動物過冬的方式。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小動物過冬的故事,小朋友們仔細聽小動物們都是怎樣過冬的?

  教師講故事《小動物過冬》,幼兒傾聽。

  教師提問:誰飛到南方過冬?

  誰躲在家裡睡大覺?(教師向小朋友介紹,青蛙這種過冬的方法叫“冬眠”,到洞裡睡覺是為了保持體溫,維持生命。)

  誰躲在家裡吃東西?(幼兒回答)。

  誰不怕冷,身上新換的毛,又濃又密?

  師幼小結,歸納幾種動物過冬的方式。

  飛向南方:大雁、燕子等。

  冬眠:青蛙、蛇、烏龜、刺蝟、蝸牛、狗熊等。

  加厚皮毛:獅子、貓、狗、兔、羊、烏鴉、雞、鴨等。

  儲藏食物:螞蟻、松鼠、蜜蜂等。

  四、遊戲:貼圖片,幫助小動物過冬。

  引導幼兒將黑板上的小動物送到佈置好的背景圖下面,並貼在相應的過冬方式下面。

  五、激發幼兒關心和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師:哪些小動物要為我們的莊稼除害蟲?小朋友們該怎麼去保護它們呢?

  教師小結:大自然和動物與我們有著密切的聯絡,我們要保護大自然、愛護小動物。

  六、結束部分:

  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總結這節課所學到的知識,讓小朋友回家後和爸爸媽媽查閱資料,瞭解更多動物過冬的方式。

  活動延伸:繪畫區——畫出你喜歡的小動物

  手工區——幫小動物做個家

  附:故事

  小動物過冬

  秋天到了,白楊樹的葉子快落光了,地上的草也枯黃了,深林裡靜悄悄的。一直小松鼠在森林裡走來走去,一陣風吹來,它感到有點冷,忽然它看到一隻小螞蟻,小松鼠說:“小螞蟻,樹林裡的好朋友都跑到哪裡去了?”小螞蟻說:“大雁、燕子都遷移到南方了,明年春天才回來呢。”這時一直小青蛙聽見了,從池塘裡跳上岸說:“小螞蟻,小松鼠,我正想你們呢,跟你們告別,我要去睡覺了。”小螞蟻看看天,哈哈大笑說:“太陽還高高掛在天上。你怎麼去睡覺呢?”青蛙說:“我要冬眠了,整個冬天,我都睡在洞裡,不吃也不動,到了明年春天再出來,要冬眠的動物還有蛇、烏龜、熊、刺蝟,它們都是這樣過冬的。”青蛙一邊說一邊刨好了一個大洞,青蛙說:“冬天住在洞裡,既不怕風,也不怕雪,暖暖和和的,多好啊!”

  小松鼠和小螞蟻想:“我也要準備過冬的糧食。”螞蟻找到一隻蟲子,就往家裡拉。小松鼠找來許多蘑菇和松子,走著走著,它們遇到了獅子,小松鼠好奇地問:“獅子大王,你不準備過冬嗎?”獅子哈哈大笑說:“你看我身上新換的毛,又濃又密,這個冬天我就不怕冷了。”

  北風呼呼地颳著,森林裡的小動物們都找到了過冬的好方法,森林裡更安靜了,大家都在期待著明年春天快點來到。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育策劃案 篇10

  一、活動目標

  1、瞭解一些常見動物的睡眼方式,知道不同的動物所採取的睡眠方式,是為了適應生存環境,保護自己。

  2、能大膽猜想、交流自己的想法,並能用肢體動作表現動物睡覺的

  3、萌發探究動物奧秘的興趣,激發幼兒保護動物的情感。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瞭解動物的睡眠姿勢,產生探索動物的興趣,樹立保護動物的情感。

  難點:知道動物的睡眠方式與生存環境的關係。

  三、活動準備:自制課件《動物怎樣睡覺》、《瀕危的動物》

  四、活動過程

  1、播放課件,引入課題。

  現看幼兒睡覺圖片,引發幼兒恩考動物是怎樣睡覺的呢?

  1)提問:小朋友,這位小朋友在幹什麼?、

  2)組織幼兒討論:你們知不知道小動物是怎樣睡覺的?

  3)依次播放課件,引導幼兒猜想、瞭解各種動物的睡眠方式,知道動物們的不同睡眠方式和生存環境的關係。樂意用動作表現動物們的睡眠姿勢。

  1)依次出示圖片小狗、小貓、丹頂、小猴子、蜘蛛、蝙蝠、刺蝟的動物圖片和它們睡覺的圖片,請幼兒大肥猜想交流經驗,產生探索動物的興趣。

  小結:狗常常用前肢捧著鼻子睡覺,因為狗狗的鼻子很珍貴,它能嗅出危險情況,隨時驚醒;小貓睡覺時側著頭,一隻耳朵貼著前肢睡覺,它的聽覺靈敏,周圈有任何聲響都能聽得到,能即時採取行動;丹頂鶴睡覺時單腳站立,一隻腳提起來,頭縮排羽毛裡,眼睛閉著,這樣能阻止熱量的流失:小猴子愛玩耍,老猴子生怕它跑遠了,在坐著睡覺時,就用前肢緊緊地把小猴子的尾巴抓住:蜘蛛在屋簷底下睡覺,腳上總是纏著一根嬌絲,要是有飛蟲按進了蛛絲,蛛絲動彈起來,蜘妹就很快得到資訊,趕過來吃點過;蝙蝠睡覺時後肢勾住巖壁,身體倒掛,頭朝下面睡覺。當危險時它能快速起飛;刺蝟睡覺時把全身端成球形,棘刺直立,鼻子稍露出,全副或裝:

  2)組織幼兒討論:為什麼動物們的睡眠方式不同?

  小結:動物們的不同睡覺方式,是為了適應生存環境,保護自己。

  3)組織遊戲《猜猜我是誰》

  規則:先請幾名幼兒擺出不同動物的睡覺方式,然後讓其他幼兒來貓,看看他們模仿的是誰?

  3、播放課件《瀕危的動物》,激發幼兒保護身邊小動物的情感。

  結束:請幼兒去告訴身邊更多的小朋友,讓大家一起來保護小動物。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育策劃案 篇11

  活動目標:

  1、感知半圓形、橢圓形的基本特徵,能區分半圓形、橢圓形與圓形的異同。

  2、能在周圍環境中找出像橢圓形、半圓形的物體。

  活動準備:

  圓形、半圓形、橢圓形若干,剪刀每人一把。

  活動過程:

  一、透過半圓形與圓形的比較認識半圓形。

  1、圓形寶寶的第一個朋友。教師出示半圓形,請幼兒比較圓形與半圓形的不同?

  2、用什麼辦法可以將圓形變成兩個半圓形?(先對摺,再沿摺痕剪開)幼兒動手操作,知道一個圓可以分成兩個半圓,兩個半圓合起來是一個圓。

  二、透過橢圓形與圓形的比較認識橢圓形。

  1、圓形寶寶的另一個朋友叫橢圓形,橢圓形與圓形長得有什麼不一樣和一樣的地方?

  2、幼兒將圓形和橢圓形進行比較,總結相同點:都沒有角,邊緣很光滑。不同點:橢圓形有點扁。

  三、觀察尋找生活中像橢圓形和半圓形的物品,並用繪畫的方法進行統計。(分小組進行)

  三、利用圓形半圓形的卡片進行創意拼擺,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活動效果與反思:本次教育活動幼兒透過比較認識半圓、橢圓——發散思維尋找生活中橢圓形、圓形的物品——利用大小不同的圓形、橢圓形、半圓形的圖形創意拼擺層層遞進使幼兒對橢圓形、半圓形有了全面的瞭解。在活動中,幼兒操作材料運用比較的方法,感知認識半圓形、橢圓形的特徵更直觀具體,也更容易理解掌握。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育策劃案 篇12

  設計理念:

  玩沙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玩沙可以讓幼兒感到快樂,可以讓幼兒盡情地發揮想象去創造,可以讓幼兒自主地去嘗試體驗,在不知不覺中感知沙的特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科學活動就是要讓幼兒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根據《綱要》的要求和我班幼兒愛動手動腦、好玩等特點,選擇沙作為幼兒科學探究的內容,不僅可豐富幼兒對沙的瞭解,更可以使幼兒感受到玩沙的樂趣。

  活動目標:

  1、透過玩沙活動感知沙的特性。

  (1)沙是細細的

  (2)沙是一粒一粒的

  (3)沙是鬆散的

  (4)沙不溶解於水

  2、瞭解沙的用途。

  3、透過玩沙活動激發幼兒的愉快情緒,培養初步探索、嘗試的精神。

  活動準備:

  沙坑、玩沙工具、沙盤、攪拌棒、鹽糖水、玻璃杯、礦泉水瓶

  活動過程:

  1、玩沙

  (1)把幼兒帶到沙坑旁,請小朋友用腳在上面踩一踩,學一學小貓走路、小兔跳………幼兒邊唱歌曲《走路》。

  (2)教師提問:“剛才小朋友用腳踩了沙,你們踩在沙上面的感覺怎麼樣呀?”(幼兒回答)

  (3)教師講解玩沙的要領。“玩沙的時候要把袖子捲起來,不要用手揉眼睛,注意不要揚沙,不要把沙子弄的滿地都是,要注意保護自己和同伴的眼睛、鼻子等。”

  (4)在玩沙過程中引導幼兒發現、感知。

  1)請幼兒用手摸一摸沙,問有什麼感覺,用眼睛看一看,沙是什麼樣子的?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沙是細細的,是一粒一粒的。

  2)讓幼兒感知沙是鬆散的

  教師提問:“小朋友用麵糰過湯圓,那你們試一試能用沙團湯圓嗎?”小朋友自己做實驗,讓幼兒思考,這是為什麼?引導幼兒說出沙是鬆散的。

  2、實驗:讓幼兒感知沙是不溶於水的。

  (1)教師請幼兒觀察糖、鹽、沙,說出它們的相同之處。

  (2)做糖、鹽、沙的溶解實驗,教師先示範,然後幼兒自己操作實驗。

  3、小節沙的特點。

  “我們剛才玩了沙,認識了沙,誰來把它的特點完整地說一遍。”教師請小朋友回答,(個別和集體回答相結合)“沙是細細的,一粒一粒的,沙是鬆散的,沙不溶於水。

  4、沙的用途。

  教師提問:“沙有很多種用途,你們在哪裡見過沙?它們有什麼用?”引導幼兒說出“沙子可以用來鋪路,沙子可以用來造房子,造橋,沙子還可以裝在袋子裡堵洪水。”

  5、製作樂器――沙錘

  教師出示自制沙錘。“小朋友們在上音樂課的時候都玩過沙錘,老師這裡有兩個自己製作的沙錘,它的聲音也很好聽,今天我們就自己用沙子做沙錘。”教師示範製作過程,請小朋友動手製作。然後搖動自己製作的沙錘為歌曲《大公雞》伴奏,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育策劃案 篇13

  活動目標:

  1、瞭解紙有吸水性的特點,感知不同材質的紙吸水性不同。

  2、願意動手操作,對實驗感興趣。

  活動準備:手工紙花每人2朵,宣紙花每人1朵,水果盤,盆、水、記錄表、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激發探索興趣

  1、今天,我給你們帶了些漂亮的花,自己找一朵喜歡的小花坐到它身邊。這些花跟我們平時見過的花一樣嗎?(不一樣)有什麼不一樣?(這是用紙做的花)

  2、這些紙花能像真花一樣盛開嗎?幼兒討論

  3、(教師示範將花變成花苞)

  4、如果我們把這些花苞放到水裡會怎樣呢?(幼兒大膽發言)(幼兒將花變成花苞)

  二、操作感知,交流討論

  1、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你觀察到了什麼?(花苞放在水裡,花瓣會慢慢撐開,紙花開放了)

  2、教師提問:為什麼花苞放在水中,花瓣會慢慢盛開呢?

  請幼兒發表見解,教師進行對比

  3、小結:原來紙寶寶把水洗到了它的身體裡,花就打開了。

  這是因為紙有吸水性。我們發現了紙的第一個小秘密。

  三、對比試驗,經驗提升

  1、剛才我們發現用彩色手工紙製作的花苞在水中能盛開。老師還準備了宣紙,如果把這兩種不同材質的紙同時放進水裡,你覺得哪個會先盛開?幼兒猜測

  2、幼兒再次操作:製作花苞,老實說開始時,所有幼兒將兩朵花同時放到水中。

  3、幼兒操作,記錄結果,教師巡迴指導。

  4、集體交流,驗證實驗結果,修正部分幼兒錯誤的預測結果。

  四、觀察實驗結果,討論:為什麼宣紙做的花苞開得快?幼兒講述

  小結:宣紙的吸水性強,可以很快的把水吸到身體裡,所以宣紙做的紙花很快就開了。彩色手工紙與宣紙相比吸水性要弱一點,水寶寶進入它的身體裡就慢,所以彩色手工紙做的花會慢慢的開。

  這是因為不同紙的吸水性是不一樣的。我們發現了紙的第二個秘密。

  五、活動延伸:

  教師提出問題:用各種不同材質的紙質做成的花苞,放到水裡,他們的開花速度會怎樣呢?我們區角中繼續操作實驗。

  公開課《紙花開放》活動反思

  《紙花開放》是由我執教的一節中班下科學探索活動,活動的目標首先讓孩子認識紙的吸水性,在此基礎上了解不同材質的紙吸水性不同。在課前材料方面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在上課前也進行了多次實驗,活動過程中,我和孩子們一起探索、學習,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活動中。幼兒對材料的選擇也很有方向性,在老師出示各種材料的時候,不時聽到“這是我們畫畫的紙”,“這是我練毛筆字的紙”,“這是可以用來摺紙”……對於材料的準備工作,我給孩子留了家庭作業,回到家後認真收集,爸爸媽媽們也參與了進來, 孩子們將自己的收整合果帶來和同伴一起分享,孩子們發現生活中有著那麼多不同的紙,感受到了紙的多樣性,在實驗操作中幼兒積極進行討論,透過做實驗得到求證,懂得要科學地對待事物,不能以主觀意見代替實驗結果。在活動中感知體驗並能清楚得講述結論,整個活動幼兒的整體狀況都很好,積極主動的參與,興趣濃厚。

  在活動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是今後要注意和改進的:一是講解語言要簡練準確,富有指導性。二是要增加探索內容,循序漸進地讓孩子們學習獨立完成作品。個別幼兒急於尋找答案,在操作過程中容易出現處應該有的現象,在這個環節老師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和指導,使得個別組幼兒不得不停下清理水。在以後的活動中,老師還是要做好充分的活動準備。

  總起來說,我對這節活動課的效果比較滿意,也希望在今後的工作中更上一層樓。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育策劃案 篇14

  設計意圖:

  在幼兒園經常會看到孩子們圍成團, 趴在地上看螞蟻搬東西,看蜜蜂、蝴蝶採花。指南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絡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現象作為科學探究物件。幼兒對這些小蟲子有了定的認知基礎,對它們有著濃厚的探索慾望。為了讓幼兒認識常見的昆蟲,知道昆蟲的本領,感受到大自然中昆蟲的美,激發幼兒探索昆蟲世界的樂趣。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能根據經驗進行判斷和推理,區分昆蟲與非昆蟲,益蟲與害蟲。

  2、初步感知常見昆蟲的主要特徵及本領特長。

  3、知道昆蟲與人類的關係,萌發愛益蟲、愛自然的情感。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教師已帶領幼兒在園裡尋找昆蟲,並進行了拍照記錄。

  2、物質準備:課件、昆蟲圖片、非昆蟲、益蟲、害蟲圖片若十、除害、不除害等字卡。'

  活動過程:

  一、匯入--森林管理員招聘會(小信使來送信)師:森林裡來了兩位信使,小朋友們猜猜它們是誰?

  ① 小小飛賊,武器是針,抽別人血,養自己身。(蚊子)

  ② 黃衣裳,金翅膀,飛來飛去做工忙。它的本領大,還會造小房。做出好吃的,留給大家嘗。誰敢欺負它,留神它的槍。(蜜蜂)教師揭曉答案,總結"蚊子與蜜蜂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 昆蟲" 我們開啟信使的信看看信裡寫了什麼?

  教師讀信:

  小朋友們好,我們來自一片茂密的大森林裡的昆蟲王國。原來的森林管理員退休了。可是到底由誰來接任管理員,大家都各執一詞。最終,經過動物們的激烈討論,他們在森林裡張貼了張招聘海報,決定招聘一名昆蟲來當森林管理員。昆蟲們聽到這個訊息,紛紛前來報名,我們想請小朋友們來噹噹考官。

  二、森裡管理員招聘會

  1、出示報名卡幼兒猜測,教師依次出示"報名者"的卡片(有順序的擺放):請幼兒說出卡片上的動物(蚊子、蚱蜢、兔子、七星飄蟲、小狗、螳螂、螃蟹、小龍蝦、螞議、蜻蜓、蒼蠅、蝴蝶),並數數有多少報名者。

  2、提出招聘要求師:報名者中有昆蟲也有小動物,請小朋友來當小考官,看看它們符不符合我們的招聘要求。

  昆蟲想要當森林管理員需要符合三個條件:

  第一個條件:必須是昆蟲。(區分昆蟲與非昆蟲)第二個條件:必須是益蟲。(區分益蟲與害蟲)第三個條件:必須有、 項除害的本領,能得到大家最多票數的投票。(認識昆蟲的本領)

  3、幼兒分組操作

  ①第一次操--作區分昆蟲與非昆蟲幼兒操作:將幼兒分為4組,每組拿一套動物圖片, 在操作板上將昆蟲與非昆蟲進行分類,並按照分類貼出"昆蟲"與"非昆蟲"。

  小組分享操作結果,教師結合昆蟲標本,總結昆蟲的身體特徵:昆蟲有六條腿、兩對翅膀。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腹部一節一節的。根據教師總結,所以不屬於昆蟲。

  請幼兒結合標本驗證各組的答案:請幼兒確定非昆蟲(烏龜、魚、青蛙),數數有幾個小動物被淘汰?並在他們的圖片上面貼上"非昆蟲"字樣輕

  ②第二次操作: --區分害蟲與益蟲教師提問:剩下的昆蟲中哪些是益蟲、哪些是害蟲,請幼兒再次進行分類幼兒操作,並在他們的圖片上面貼上"益蟲""害蟲"字樣。

  教師總結:對人類有直接利益者,如能產生有用物資或蟲體可供利用等,稱為益蟲;對人類有害的昆蟲稱之為害蟲。

  師生討論:以上昆蟲對人類有利有害的地方。

  ③第三次操作--為你喜歡的昆蟲本領投票教師出示課件,講述益蟲瓢蟲、螳螂、蜻蜓、蜜蜂、蝴蝶的本領,請全體為喜歡的益蟲投票貼上愛心卡片。

  三、公佈森林管理員名單請幼兒數數誰的得票數最高,教師公佈林管理員的名單。

  教師總結:益蟲對自然對人類有很多好處,我們要保護好益蟲。

  四、活動延伸回家與爸爸媽媽完成任務卡,觀察一種昆蟲的本領進行記錄。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從幼兒興趣出發,結合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滿足了幼兒發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但是,在活動中也有個別環節由於知識性強而導致部分幼兒難於理解。如何把幼兒掌握知識的環節遊戲化,更好激發幼兒的興趣,將是下一個主題中應探索的課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