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家庭教育中家長的十種角色

中學生家庭教育中家長的十種角色

  孩子的學習以及社會交往,並非單一的事情,需要學校、家長、孩子共同配合,家長該在這三角關係中扮演什麼角色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中學生家庭教育中家長的十種角色,希望有所幫助!

  第一種角色——偵探。

  這種角色多出現在孩子學期開始的時候。可以先去見見孩子的老師,瞭解一下孩子的各種情況,可以花點時間去教室看看,瞭解一些教學活動的過程。當然,這是秘密行動,做到心中有數就可以了。對了解到的情況,不要作為懲罰孩子的依據或證據,主要目的是找到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

  第二種角色——紀檢。

  要求孩子遵守紀律,是不可動搖的。不管是颳風下雨,不管是走親訪友,也不管是看病就醫,都不能輕易讓孩子缺課,無論什麼情況,都要以不耽誤上課為標準。不要讓孩子從家長那裡獲得“學校並不重要”的錯誤資訊。鐵的紀律,必須遵守。

  第三種角色——透視。

  當孩子感覺良好時,會學得很好。一條金科玉律是“讓每個孩子經歷一些成功”。觀察你的孩子做得好的一面,注意小小的進步和提高,慷慨地給予表揚,千萬不要拿一點小錯誤當把柄羞辱和嘲笑孩子。只有不斷髮揚孩子的閃光點,不斷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孩子才會茁壯成長。

  第四種角色——和事佬。

  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貶低老師,更不要說老師的壞話。也不要嫌老師在孩子面前指責或辱罵老師。如果老師的形象一旦在孩子心中被汙染,那麼就會失去孩子對老師的`信任,逐漸變得不聽老師的話,不學老師的學科,最終孩子厭倦老師的課,結果孩子的成績下降。如果遇到這樣的老師,最好把意見直接帶給老師,或當面與老師溝通。

  第五種角色——告密者。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要做到密切配合。孩子的很多情況,老師是不知道的,家長要及時跟老師溝通,告訴老師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現、情緒、處境等等。如果家裡發生了一些事情,特別是影響孩子學習的因素,就要讓老師清楚,以便老師幫助家長對孩子進行指導和教育。

  第六種角色——偷懶。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衣食起居照顧得細緻周到,讓孩子只管學習,不要管家務或其他。這樣不利於孩子生存能力的培養。在家裡,可以適當讓孩子做家務,一方面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另一方面鍛鍊孩子的生活能力。比如,教孩子洗碗筷,讓孩子照看家裡的寵物,讓孩子自己鋪床,等等。研究發現,越是會做家務的孩子,越能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各方面的能力都高人一籌,當然學習成績也高人一等。

  第七種角色——規劃師。

  孩子的人生目標,需要規劃;孩子的遠大理想,需要規劃;孩子各階段的短期目標也需要規劃。如果你的孩子不能自己很好地規劃自己的目標,家長就要幫他完成。制訂孩子可以完成的目標,不要要求過高,期望太高。制訂目標要細緻,要短小。人生總目標,是由許多小目標組合而成的。制訂許多小目標,孩子能一個個去完成,遠比一下子去完成一個大目標要容易。讓孩子不斷品嚐成功的喜悅,孩子的成長會一步一個腳印,成效顯著。

  第八種角色——夥伴。

  多數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常常犯這樣的錯誤:一到家就讓孩子寫作業,而且從不陪伴孩子一起做事。這種做法不可取。家長要多讓孩子參加課外活動,例如去圖書館看書,去科技館做模型,去實驗室做實驗等。家長陪孩子一起做這些事,交流體會和收穫,總比讓孩子一個人做作業,然後一個人看電視、玩玩具好的多。

  第九種角色——榜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不是指導文化知識和科學知識方面,而是指興趣愛好、為人處事方面。孩子常常以家長所做而非所講為榜樣,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新書或新的想法顯出很有興趣的話,孩子也會受感染;如果家長對萬事不關心,孩子也一樣。做好孩子的榜樣,是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

  第十種角色——法官。

  要定規矩,要執行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好的規矩是“你沒有完成作業,不可以出去玩”。孩子可能不喜歡你的規矩,但孩子的教育離不開規矩。定規矩,要結合孩子的實際,要徵求孩子的意見。執行規矩,要不分時間地點,要不分情緒好壞。家長要帶頭執行規矩,要監督孩子執行規矩,有獎有罰,獎罰分明。

  當然,家長的角色不止這些。根據不同家庭的情況,根據不同孩子的情況,根據不同階段的情況,家長要扮演好各種角色,在中學生家庭教育中,發揮家長應有的責任,使孩子健康、茁壯地成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