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似是而非的觀點

家庭教育中似是而非的觀點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的發展。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家庭教育中似是而非的觀點,希望有所幫助!

  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很多關於家庭教育的文章都是寫給媽媽看的,重點教媽媽們如何教育孩子。這些文章強調媽媽的重要作用,認為“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與母親的性格、素質有關。不過,也有一些文章認為,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高,甚至有文章誇張地說“1個好父親等於200個老師”。那麼,在家庭教育中,究竟哪一方教育孩子更好呢?

  中國家庭教育類文章所針對的物件多是媽媽,和中國的社會文化密切相關。在傳統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內”——男人是在外面打拼掙錢的,女人則負責家庭內部的日常事務。所以,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帶孩子、教孩子是女人的事情。因此,家長會很少看到孩子父親也就不足為奇了。由於教育孩子的主要是媽媽,家庭教育類的文章自然是面向媽媽,說媽媽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如何重要,然後教媽媽怎麼教育孩子。

  也有一些文章注意到女人心理氣質的固有特徵——安靜、感性、情緒波動大,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相對來說,父親的個性要活潑、大氣很多,做事的格調也更高。比如,父親可以帶孩子開展一些體育運動,促進孩子的體格和大腦發育,增強抵抗力。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成果表明,爸爸常陪伴的孩子更聰明,學習成績往往更好,步入社會後也更容易實現自我價值。父親帶大的孩子,更容易養成勇敢、豁達、果斷、堅韌等優秀品質。

  分析了這麼多,還是沒有解決媽媽教育孩子好還是爸爸教育孩子好的問題,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直接關係到家庭分工。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搞清楚我們希望孩子具有怎樣的性別特質。也就是說,我們希望孩子將來成為怎樣的男人或者女人。關於這一點,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周國平有過專門的論述:一個人如果能夠鮮明地具有本身性別的優點,同時還表現出對方性別的優點,那麼,他/她將是一個傑出的人。即,對男性來說,他的身上應該以男性的優點為主,在某種程度上還具備女性的優點;對女性來說,在大部分時間裡她表現出女性的溫柔和細膩,但是她又能夠適時地表現出果敢、剛強等原本屬於男性的品質。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身上能夠表現出完美的性別特質,那麼,就應該努力讓孩子同時具有男性和女性的特質,只是側重不同而已——男孩以男性特質為主,女孩應以女性特質為主(要是男孩以女性的特質為主或者女孩以男性的特質為主,那將是非常糟糕的事情)。因此,父親或者母親的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失去任何一方的教育,家庭教育都是殘缺的,孩子的性格也不會健全。比如,女性方式教養下的孩子容易養成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膽小怕事等個性,男性方式教養下的孩子缺乏陰柔之美。也許是這個道理,單親家庭的孩子經常會出現心理障礙。

  作為家庭的主要成員,父母要合力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母親要重點做好對孩子女性美的薰陶,父親要重點對孩子進行男性美的薰陶。父愛如山,母愛如水:父親要給孩子堅實的支撐,母親要滋潤孩子的心靈。如果父母都能擔當起應負的職責,孩子的個性一定沒有問題。

  二、高知父母=高素質父母?

  就家庭教育而言,高知識父母一定是高素質父母嗎?清華附小竇桂梅校長的回答是,不一定!

  有一次清華附小舉辦戲劇節,一位爸爸在百忙之中抽時間觀看孩子班級的戲劇表演。當他發現兒子扮演的是一塊“大石頭”,沒有一句臺詞、一個動作,沒有看完就離場了。之後,這位爸爸發簡訊質問老師:憑什麼讓我的孩子演石頭?老師說,這是孩子自己的選擇。爸爸繼續質問:為什麼不給孩子換個角色?後來,爸爸對孩子批評道:“沒出息!既然能自由選擇,為什麼不選個好點的角色?作為男孩子,手裡成天拿著剪刀剪紙,以後能有什麼大出息?”

  對此,竇桂梅評論說:“難道選擇演石頭,安靜地觀察別人演出,去分享別人的精彩,難道剪剪紙,就不能是男孩的愛好嗎?很多學生家長雖然稱得上是高階知識分子,但是他們卻非常不瞭解教育規律。”

  讓我們看看超級富豪沃倫·巴菲特的兒女們都有怎樣的出息:女兒蘇茜開了家針織品商店,大兒子豪伊是一名普通的農民,小兒子彼得是一名音樂家。身為“股神”,可是兒女們卻沒有一點兒出息,這位“股神”豈不是要著急上火?不,他一點兒也不著急,而且,沃倫·巴菲特近年來不斷把自己的財產捐給慈善機構。這位全球著名的投資商、2008年超越比爾·蓋茨的世界首富、眾多名流富豪擠破腦袋寧願花幾百萬美元與他共進午餐的“股神”認為,兒女們雖然沒有繼承自己的事業,但兒女們都能專注於他們喜愛的事業,淡定於“富二代”的身份,就足夠了。

  而我們的高知父母呢?當孩子說自己班的新老師是“北師大的研究生”,父母卻說:“北師大的?肯定是個二流老師,你將來不能成為老師那樣。”可見,我們的高知父母是“志存高遠”,對孩子的期望非常高。然而,這些父母忽略的是:損害老師權威的後果是讓老師無法教孩子。當然,如果老師教錯了重要內容,還是要及時糾正的。

  實際上,前面那位“在百忙之中抽時間”觀看孩子演出的爸爸期望孩子有出息本無可厚非。哪個父母不希望孩子將來發展好、生活好?只是,“有出息”這種願望是長期建立起來的。等到發現孩子“沒出息”的時候,就稍稍有些晚了。這個時候,作為父母,要反思自己的不足,採取措施進行補救,而不是質問老師。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情,更是家庭的任務。如果瞭解孩子的成長情況都需要“抽時間”,那麼,這位父親平時又有多少時間陪伴孩子呢?而陪孩子是做好家庭教育的基本前提,連這個前提都不具備,就不必談論家庭教育了。

  “高素質”的評價標準不僅僅是教育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而且是綜合素質,因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全面的。有報道稱,南京市一對哲學博士夫妻離婚的理由竟然是雙方對“黑格爾哲學”的觀點不一致。丈夫認為,妻子應該支援自己的觀點。而妻子覺得丈夫太小氣,容不下別人的不同意見,還為此搬回了孃家。丈夫堅持認為,不能跟一個學術觀點和自己不一樣的人生活,於是協議離婚。雖然故事已經過去了十幾年,可是引發的思考卻是深刻的。這對夫妻雖然都是博士,但缺乏如何處理夫妻關係的基本技巧。對於如何過日子來說,這對夫妻是不合格的。這樣的父母,無論其學歷多高,在教育孩子處理生活中的人際關係方面,不能說是合格的。

  做學術搞科研、當領導搞管理跟做父母是兩回事,學術和事業的成功並不意味著教育孩子一定沒有問題。相反,學術和事業的成功往往是以犧牲家庭為代價的。可是,人應該是大寫的、全面的。高知父母也要了解如何做父母,瞭解如何從家庭的角度教育孩子。這就需要高知父母學習關於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做孩子學習的榜樣。

  三、窮養兒富養女?

  關於家庭教育,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個理論就是:窮養兒富養女。這個理論的基本思想是:男孩不能給予太多的物質,這樣才能鍛鍊其意志品質,促使其不斷奮鬥;女孩要使其免於物質的匱乏,增長其見識,將來才不至於被物質誘惑。這個理論究竟如何呢?

  上述理論有一個前提:男人是掙錢的,而女人則是花錢的。這個前提是中國傳統思想“男主外女主內”的變種,其基本思想都是:女人是男人的附庸。然而,現代社會強調男女平等,女人要保持自己的獨立,首先是經濟獨立,然後才談得上人格的獨立。在現代社會,女人也要掙錢,因為她要養活自己。作為現代女性,也要努力奮鬥。男人和女人的區別只在於生理特徵和與此相關的心理特徵,和窮富沒有關係。那麼,現在的問題變成:孩子是窮養好還是富養好呢?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必須首先搞清楚窮養的出發點。窮養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孩子吃苦耐勞、韌性頑強、踏實肯幹的品質,防止孩子患上各種富貴病(比如不思進取、貪圖享樂、炫耀攀比等)。所以,世界各地的富豪們大多窮養孩子,並不給孩子太多的金錢和物質。臺灣富豪王永慶對孩子學費、生活費的供給可謂精打細算,總是給得“剛剛好”,不讓兒女有一絲奢侈的機會。很多“富爸富媽”認為,父母的錢是父母辛辛苦苦掙來的,不是孩子的;孩子長大之後要自立,要透過自己的雙手賺取生活資本。

  不過,也有一些論者反對窮養,因為窮養孩子容易產生一些後遺症,比如導致孩子因太在乎錢而缺乏大格局,患得患失;因為窮怕了,只有手裡有錢才會有安全感,結果變成“守財奴”,生活中不能獲得足夠的幸福感。還有的拿購房來例證,說某個窮養的孩子長大後因購房款較多而放棄購房,結果房價呼呼上漲,後悔不已。這些觀點看似有理,卻經不起推敲。

  現實中,確實有一些窮養的孩子不夠大度,把錢看得很重,以犧牲幸福感來保有金錢。不過,這些並非窮養的必然結果,而是相關教育欠缺導致的。如果我們在對孩子進行窮養的同時,還就生活中的某些主題對孩子進行戰略學、運籌學的教育,與孩子探討人生的終極意義,那麼,孩子長大後仍然會保持宏大的格局,也能充分感受生活的幸福。至於錯失購房的大好時機,乃是因為無法預測房價的走勢。這不僅是窮養的孩子身上會出現的情況,很多富養的孩子也會出現這種情況。一些人在房價比較低的時候買了房,也不是因為他們多麼智慧、多麼大氣,只是因為他們碰巧想買房了,也買得起。

  窮養本身並不是問題的根源,關鍵是要對孩子進行常識教育,不斷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有文章認為,不是窮養,也不是富養,而是教養。這其實是很有道理的,就是教給孩子做人的基本常識和事理,教孩子如何在生活中把握恰當的分寸:成功時可以喜不自勝,但不能得意忘形;失敗時可以黯然神傷,但不能意氣消沉;大富大貴時不泯滅良知,身為匹夫亦傲骨凜然;遇到困難不怨天尤人……做不到這些,無論窮養還是富養,都不會有大格局,都不會享受生活。

  世界上很多對立面的關係是動態的,此時以對立面中的某一方為主,下一個時刻則以另一方為主。在窮養還是富養這個問題上,也存在這個規律。窮養和富養並不是靜態的,而是該窮養的時候要窮養、該富養的時候要富養。該窮養的時候富養或者該富養的時候窮養,都是不合適的。

  那麼,什麼情況下窮養、什麼情況下富養呢?筆者認為,在日常生活、飲食起居方面應該窮養孩子,不能提供過多、過好的物質資料。不過,正所謂“物極必反”,任何事做得極端都是錯誤的。窮養孩子不是刁難孩子,故意讓孩子穿得跟小叫花子一樣、吃得跟豬一般。穿著要得體,保持基本的美觀即可。飲食要確保衛生安全,營養充足,口味較好。日常物品不重複購買(同一種功能),不添置不需要的器物。至於什麼叫同一種功能、什麼叫不需要,那就見仁見智了,還要視父母與孩子鬥智鬥勇的情況而定。

  富養就是為孩子的成長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不能讓孩子因為缺乏必要的物質條件而失去鍛鍊、發展的機會。一旦發現孩子具有某種潛質,就要竭盡全力地支援孩子發展。即便孩子沒有表現出任何潛質,但只要孩子願意努力,都應該為其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讓孩子在體驗多彩世界的過程中豐富見識、開闊視野。當然,富養也應該綜合考慮、量力而行,不倡導以犧牲整個家庭的幸福為孩子創造優越的條件。孩子的成長是長期的,不是一時勒緊褲帶就能取得成就的,不能把家庭資源集中砸到某個階段或某件事上。

  即使在培養孩子潛質、豐富孩子體驗、增長孩子見識、開闊孩子視野上,物質條件的供給也應以“必要”為基本尺度。超越家庭經濟條件或不能促進孩子發展的實踐活動,都可以省略。有的社會實踐確有必要,但不必如此奢華,則可對其進行壓縮,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家庭資源的效用。最重要的是,富養不應僅僅表現為物質的供給,更應體現為精神上的關懷,即,為孩子提供豐富的精神養分,讓孩子感受到足夠的關注和愛。

  四、貪玩的孩子更聰明?

  曾經,貪玩被當作一個缺點,因為貪玩的孩子天性好動,不容易安安靜靜地坐下來認真學習,可能會因此荒廢學業。不過,近來有一種觀點認為:貪玩的孩子更聰明,要讓孩子在“玩中學”。理由是:玩耍不僅有助於孩子的智力發展,也能促進非智力因素的發展,不同的遊戲能夠促進不同能力的發展;玩耍不僅能滿足孩子的慾望,也能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其結果是:愛玩的孩子想象力豐富、創造力十足,其個性樂觀開朗、勇敢大膽、有幽默感,比安靜內向的孩子聰明伶俐。現實中,也確有一些貪玩的孩子最終成才的案例,比如,出身拉美的一些著名運動員是玩出來的,一些著名的畫作品也是玩出來的。

  2015年,國內出版了美國著名發展心理學家、波士頓學院心理系研究教授彼得·格雷(Peter Gray)的新作——《玩耍精神:會玩的孩子真的有出息》,這是其畢生教育實踐的總結。

  彼得·格雷之所以撰寫此書,乃是有感於強制性教育的弊端:

  1、抑制批判性思維;

  2、剝奪孩子的自由;

  3、評價方式充滿傲慢、憤恨、羞辱甚至舞弊。

  其結果是:

  1、削弱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

  2、阻礙孩子的自我發展;

  3、使技能和知識趨於單一;

  4、在孩子的心靈中播下了專制的種子。對此,彼得·格雷開出的藥方是:讓孩子遠離成年人的指導、保護、評判、分類、批評、表揚和獎勵,在與同伴的協作中實現自我發展。

  上述觀點似乎都在表明:貪玩已經從曾經的缺點變成值得大力倡導的優點了。然而,我們周圍更多的卻是因為貪玩斷送前途的例子。可見,玩跟玩是不一樣的,結果也大不相同。那麼,家庭教育該如何對待孩子的貪玩呢?是聽之任之還是明令禁止?抑或是適當引導?

  其實,答案已經隱含在前面的表述中。倡導“玩中學”的“玩”是指“有助於孩子的智力發展”、“能促進非智力因素的發展”、“能夠促進不同能力的發展”、“能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好奇心和探究精神”的玩耍,而不是隨便什麼玩耍。一些家長以為玩耍就是大撒把,讓孩子隨心所欲地玩,這其實是片面的理解。如今的孩子貪圖享樂、追求刺激,他們所謂的“玩”不過是一種娛樂(比如看動畫、打遊戲)。娛樂只能讓人放鬆、讓人開心,而不能讓人進步。娛樂化的玩耍,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太多的幫助。現代家庭通常被包圍在鋼筋混凝土中,孩子在家庭中除了玩玩具也沒有太多的玩耍專案。如果玩具型別單一,對孩子的影響也比較單一。

  彼得·格雷在書中提出的“玩耍精神”,是遠離成年人的鉗制,與其他孩子進行玩耍、協作,學會自己做決定、控制自己的情緒、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在求同存異中與人交往。他認為,玩耍是孩子學會掌控自己生活、學習獨立生活的前提和手段。按照彼得·格雷的標準,很多貪玩的孩子其實並不具備玩耍精神,因為他們並不會與其他孩子協作、不會自己做決定、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也不會換位思考,更不會與他人交涉差異。比如,有的孩子在一起相處就是相互炫耀、相互攀比。這些孩子即使遠離了成年人的束縛,也未必能夠獲得良好的發展。如此說來,怎麼玩耍是大有學問的!

  玩耍作為一種輕鬆愉快的活動,其特點是:自主自願、沒有壓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看動畫、打電子遊戲也算是一種玩耍。只是,這可能並非優質的玩耍。如果把這種玩耍作為優質玩耍的補充,並無不可。然而,如果把娛樂型玩耍作為主要內容,則是不合適的,因為這種玩耍對孩子的能力素質發展作用有限。優質的玩耍是與社會結合緊密、能發揮孩子能動性、實踐性強的專案,比如社會實踐、自然探究、體育活動、花草種植、動物餵養、視聽欣賞等,最好能與其他孩子合作開展活動,以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玩耍雖然是自主自願、沒有壓力,但是並不意味著玩耍必須是隨意的。玩耍的初級形態是隨意的,只有朦朧的目標,過程如何、結果怎樣都沒有明確的要求。隨著孩子的`成長,玩耍的形態也逐漸升級,從隨意性上升為計劃性。

  在孩子玩耍的過程中,父母是不是就徹底解放了呢?當然不是,因為孩子有時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或困惑,需要成年人的幫助和指引。優秀之所以如此困難,是因為它要不斷克服人固有的短視和惰性。要想“玩”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就得科學處理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各種問題和傾向。玩耍對孩子來說也許是純粹的無意識活動,但對父母來說,這是一種教育活動。父母要努力從中發掘出具有教育意義的事件,對孩子實施合適的教育。父母可以利用某些環節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透過與孩子交流體會來強化孩子的成就感。當孩子遭遇困難想終止玩耍時,父母要恰到好處地給予鼓勵,教育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培養其堅強的意志品質。當然,如果玩耍的目的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則不宜在過程中介入孩子的活動,而應在活動結束之後引導孩子進行總結思考。

  有人認為,愛玩、會玩的孩子一般都很有出息。應該說,這是有道理的。不過,正如那句歌詞唱的那樣: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即便是那些最終成功的熊孩子,成名前付出的努力也是艱苦卓絕的。所以,成功意味著付出,這是任何時候都顛撲不破的真理!

  五、木桶理論已經過時?

  木桶理論的內容是:一隻木桶能盛多少水,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長的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木桶理論給人的啟示是:要致力於彌補短板,而不是進一步增強長板。在教育領域,人們也按照木桶理論的要求,在全面教育的同時重點查詢不足,加以彌補。不過,近來有人撰文認為,“木桶理論已死,長板理論才是你2015年必須掌握的”。那麼,這個長板理論又是怎樣的理論?木桶理論究竟有沒有過時呢?

  論者認為,在網際網路時代,公司只要有一塊足夠長的板子以及“桶”的整體意識,就可以透過合作、購買的方式補齊自己的短板,這樣,“桶”能裝多少水就取決於你的長板(核心競爭力)。當然,前提是:你具有戰略思考能力和系統整合能力,進而能夠圍繞自己的長板展開佈局。所以,現代的公司其實沒有必要精通一切:財務不夠專業可以聘請會計師事務所,人力資源欠缺可以聘請獵頭公司或人力資源諮詢機構,市場公關方面會有優秀的廣告公司和宣傳公司提供量身定製的服務,法律服務則有律師事務所……比如,百事可樂在中國的執行戰略是:所有的製作、渠道、發貨、物流全部外包,只保留市場部的寥寥數人運營百事可樂的品牌。

  其實,長板理論的提出已經有幾年了。不過,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興起,長板理論進一步發揚光大,成為管理學上的熱點。長板理論有兩個基礎:一是各種社會資源的快速流動,使得優勢資源能夠根據需要組合到一起;二是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一方具備系統整合能力,從而能夠圍繞核心競爭力整合社會資源,形成完備、強大的系統。在“網際網路+”時代,資源的快速流動組合正在成為現實。不過,系統整合能力卻不會隨著時代的進步自動形成。如果把系統整合能力也看作一塊木板的話,長板理論所說的“長板”實際上有兩塊:一塊是核心競爭力,另一塊是系統整合能力。只有當這兩塊木板都很長時,才不會被短板所限。

  那麼,長板理論對於家庭教育究竟有怎樣的意義呢?我們是不是可以不用理會孩子的缺點和不足,一心培養孩子的長板呢?有人舉例說,荷蘭無論是學校考試還是公司培訓,首先問“你擅長什麼,特別感興趣的是什麼”,因為教育、培訓的目標就是讓人的強項更強,而學習擅長的東西才能讓人學得快、用得好。至於弱點和缺點,則透過團隊合作的方式加以彌補——你不擅長的地方自然會有精通此道的人來完成。這種觀點似乎是長板理論在教育上應用,聽起來也非常完美。可是,教育孩子真的可以一心培養長板嗎?“長板教育法”真的能有效降低孩子的學習壓力、使其身心不易疲憊嗎?

  初次聽到“教育學中的長板理論”確有茅塞頓開、醍醐灌頂的感覺,不過,細細分析之後就不難發現其中的漏洞。這種理論僅僅就專業能力培養而言,比如學廚師,不需要學員把每道菜都做得色香味俱全,只有一兩個菜能夠做得非常漂亮就行。讓每個人都做自己的拿手好菜,就很容易做出一桌頂級盛宴。但問題是,教育不是單純培養孩子的專業能力,還要培養孩子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孩子獲得全面的發展。對家庭教育來說,專業能力的培養甚至是可以忽略的,家庭教育所要培養的是任何專長都不可或缺的基礎素質和能力。在這些基礎素質和能力中,任何一項的缺失都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後果。

  在現代家庭教育目標體系中,基礎部分由價值體系、公民素質、勤奮刻苦、認真細緻、愛與責任、積極主動、堅毅頑強、自信勇敢、追求卓越等模組組成。任何一個模組的破敗,都將導致整個基礎的殘缺,最終嚴重影響專業能力的發展。在主體框架部分,邏輯思維能力、反省與修正能力(自我完善能力)、風險意識與戰略眼光(決策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創新能力)、說理能力等模組也會影響專業能力的發展。對於這些基礎模組和框架模組,我們要按照“木桶理論”的要求,對孩子進行全面培養,努力彌補能力短板和素質短板,因為任何一塊短板都會制約整體能力的發展。

  而在現代家庭教育目標“金字塔”的外層結構(由身體素質、觀察能力、記憶能力、理解力與辨別力、專業素質、社交能力、資訊能力、興趣愛好以及綜合應用能力等模組構成),並非每種能力都需要這些模組。這時,我們就可以按照“長板理論”的要求,進一步強化孩子的優勢專案。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要培養孩子的整體意識,教育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明確自己在哪些地方可以獨擋一面、哪些地方需要外部支援。

  簡單地說,基礎效能力素質和框架類能力素質的培養要遵循木桶理論的要求,而外層結構能力素質則可以按照長板理論的要求重點培養。也就是說,木桶理論並不排斥長板理論,因為它們有各自不同的運用範圍。在基礎效能力素質和框架類能力素質的培養上,木桶理論並沒有過時,因為任何一塊短板都會導致系統性失敗。如果教育方法得當,督促孩子改正不足不僅不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反而會帶來強烈的成就感。而對外層結構的能力素質培養,木桶理論就顯得有些不合時宜,長板理論於是應聲而起。

  根據上述分析,木桶的短板板其實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基礎性短板,另一類是外部短板。基礎性短板是萬萬不可忽視的,一定要及時進行修補,切不可放任。否則,漏洞會愈來愈大。外部短板可以酌情進行處理:如果資源有限且迫切需要突出長板以激發孩子的活力,則可置之不理;如果條件允許,亦可以進行適當修補。總之,家庭教育中要正確處理全面發展與單項冒尖的關係:基礎務必全面,不留短板;專長力求冒尖,把長板做得更長。

  基礎是否存在短板,可以透過一些看似平凡的事例進行判斷。比如,基礎要是紮實,大廈就可以牢牢地屹立在上面。可是,如果基礎存在短板,那麼,即便是立磚頭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很難做好。在家庭教育中,如果孩子總有一些小事不能做好,比如早上起床動作總是非常慢,或者,一些簡單的字母總是記不住,那麼,孩子的基礎素質可能存在一些短板。前一種情況可能是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存在欠缺,後一種情況可能是孩子缺乏基本的學習動力。要想改變這些情況,必須從改善基礎做起,不斷強化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如果把基礎打牢了,看似困難的事情也很容易做好。

  六、教育應從現代迴歸傳統?

  在教育領域,關於傳統和現代的爭論似乎從來沒有停止過。曾經有過一段時期,中華崛起的豪言壯語喧囂塵上,國學院遍地開花。於是,很多地方的中小學又響起了誦讀經典的稚嫩聲音。那麼,教育究竟應該走向現代還是迴歸傳統?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明白現代教育是怎樣的教育,傳統教育又是怎樣的概念。現代教育是適合現代生產體系、現代經濟體系、現代文化體系、現代科學技術、現代社會生活方式的教育形態,其目的是把教育物件培養成能適應現代社會的個體。而傳統教育則是與傳統生產體系、傳統經濟體系、傳統文化體系、傳統科學技術、傳統社會生活方式相適應的教育形態,其教育教育內容、方式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

  我們的教育目的是培養能夠適應未來社會的人,而不是生產某個歷史時期的古董。因此,總的說來,我們應該開展現代教育,而不是傳統教育。不過,傳統教育中也有一些有益的精神養分,我們還是可以借鑑的。我們在開展現代教育的過程中要對傳統教育的內容和方式進行鑑別,學習其中的普適價值、優秀精神和好的做法。考慮到傳統教育良莠並存,而且,可供借鑑的部分佔比不是很大,甚至亮點本身就包含一些錯誤的思想,所以,我們不必大張旗鼓地學習傳統,而應該小心翼翼地發掘其中的亮點——在現代社會仍然顯得異常寶貴的內容和做法。

  現代教育是不是就完美無瑕呢?也未必,某些看似現代的教育方式其實也未必就適應現代社會。於是,支援傳統教育的人士便抓住其中的瑕疵加以痛擊,藉機收復傳統教育的地盤。而支援現代教育的專業人士則猛烈抨擊傳統教育的種種弊端,大力倡導現代教育。其實,傳統教育和現代教育的爭論很多時候只是揪住對方的某些弱點大加撻伐,而缺乏一種相互學習的開放心態。

  比如,民主是現代社會不可遏止的潮流,一些受過現代教育的父母通常會以民主的方式對孩子開展家庭教育,因為這種方式不僅有利於孩子創新精神的培養,而且有利於孩子健康人格的培養。不過,也有論者指出:有些家長“不管大事小事都寄希望於‘曉之以理’,結果是理沒談成,孩子卻被慣壞了。原因是孩子(尤其是年紀較小的孩子)缺乏足夠的經驗和判斷力,在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需要依賴父母的指導,如果對其過於民主,很容易把孩子寵壞,使其變得固執、任性、為所欲為。”應該說,這種批評不是沒有道理。如果事事都在“民主”的口號下遷就孩子,很容易讓孩子養成任性的毛病。

  那麼,我們是不是就不要尊重孩子的意願呢?如果我們仍然採取傳統的專制教育,會是怎樣的效果呢?傳統教育確能有效防止孩子的任性,可問題是:孩子雖然不任性了,可是個性也沒有了,甚至會出現強迫症。傳統教育下的孩子很難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至於創新精神,更是不可能的事情。那可怎麼辦呢?

  實際上,西方發達國家不僅僅有民主,還有法治。西方的教育也不是一味地強調孩子的民主和自由,同時也強調規則意識。但凡素質教育做得比較好的學校,都是作風紀律要求異常嚴格的學校。並非如某些人宣揚的那樣,西方教育就是民主式教育。至少,民主不是現代教育的全部特徵。之所以出現“民主氛圍中的孩子任性”這種情況,乃是由於這些父母片面地理解民主教育,未能同時開展與之相配套的規則教育、法治教育。所以,某些人批評的民主教育,其實是教育者沒有全面理解民主教育的內涵所致,並非民主教育本身的問題。現代教育不僅要給予孩子相應的民主和自由,同時也要為孩子設定必要的規矩和紀律。

  也有人鼓吹,現代教育是一種快樂教育。然而,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在“第三界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演講時說道:“孩子必須管教、必須懲戒,必須讓他知道……學習絕不僅僅是快樂。當他意識到學習是快樂的時候,這位學生就很可能將來要成為俞校長了。如果一個人能夠在學習中感到快樂,那就很可能成為大師級人物。絕大多數人是不會的,絕大多數人是不得不學,是為了某種目的去學。”錢教授的觀點有:

  1、必要時應對孩子進行控制、抑制和約束,不能以愛的名義對他們一味地讓步;

  2、絕大多數孩子很難從學習中感受到快樂,他們之所以學習,只是因為他們“不得不學”。錢教授在演講中提到,英國和新加坡政府授權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有限度懲戒。

  不難看出,錢教授的教育思想偏向於傳統方式:要對孩子進行強制教育。實際情況是否如錢教授所言:只有將來能夠成為大師級人物的孩子才能從教育中感受到快樂呢?對普通孩子來說,教育難道只是一種痛苦?誠然,傑出的孩子通常會表現出“以苦為樂”的特質。不過,普通孩子也未必都對教育、學習感到痛苦,畢竟,苦和樂只是一種主觀感受。孩子對教育活動會有怎樣的感受,取決於其價值認知,而這種認知是在長期的生活、學習中逐漸建立起來的。如果家庭教育能夠為孩子建立起科學的價值體系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那麼,普通的孩子也可能對學習感興趣。一旦孩子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其後續發展便不可估量。

  傳統教育把學習當作是受苦,像錢教授這樣以自己的經歷為依據來說明苦學、苦熬也能取得成就的老派學者不在少數。有個數學家回憶自己的求學經歷時說,當時就是抄例題、反覆演算,慢慢地就愛上了數學。應該承認,無論時代怎樣發展,學習都不可能只有快樂。如果沒有吃苦的韌勁,學習也很難堅持下去。然而,倘若學習只有苦澀沒有樂趣,想取得傑出的成就也不太容易。所以,說現代教育是一種快樂教育固然不妥,向傳統教育的苦學回歸也不合時宜。苦學和樂學作為矛盾的對立面,偏向任何一個極端都是不科學的。真正的現代教育應該是有苦有樂,以激發和維持孩子的學習興趣為主,輔以必要的強制性學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