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有秩序感的方法和步驟

教育孩子有秩序感的方法和步驟

  過去的認識裡,家庭教育通常認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即家長有意識地透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教育孩子有秩序感的方法和步驟,希望有所幫助!

  教育孩子有秩序感的方法和步驟

  (1)教育孩子在家裡這樣做:

  一是向父母說清楚自己的目標,父母可以監督和提醒,但有一點很關鍵,就是不要幫孩子做他忘記了的事情;

  二是父母可以和孩子商定一些懲罰措施,可以由父母來懲罰,也可以由他們自己來懲罰,或者是以他們自己承擔後果來進行自然懲罰。比如約定如果回家後寫完作業忘記把作業本放回書包,父母可以不提醒他們,第二天也不能打電話請父母送作業等;

  三是父母加入孩子的計劃,家庭成員相互監督。可以參觀爸爸媽媽的房間,與自己房間的整潔程度進行對比;

  四是做好自我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給父母添麻煩;

  五是做到房間整潔,物品擺放有序,不亂扔亂放東西,用過東西之後放回原處。

  (2)教育孩子在學校這樣做:

  一是借用老師、同學的東西要及時歸還至原處;

  二是運動之後要把運動器材放回原處;

  三是在圖書室看書,看過的書要放回原處;

  四是班級、學校的東西用完之後要放回原處;

  五是在學校用餐後餐具要放回原處;

  六是可以請老師監督自己,和同學一起培養這個好習慣。

  (3)教育孩子在其他公共場合這樣做:

  一是要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不做破壞別人勞動成果的事;

  二是在超市購物,要把不打算買的商品、購物車、筐等放回指定處;

  三是在郵局或銀行填寫單據後將圓珠筆放回原處;

  四是在書店看過不買的書要放回原處;

  五是在圖書館或閱覽室,看過的書要放回原處。

  拓展

  怎樣培養孩子的秩序感

  孩子的秩序感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尤其存在的價值。那麼,在教養過程中,我們應該如何尊重孩子的秩序感,並因勢利導,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教育作用呢?

  1、提供井然有序的生活環境

  給孩子創造一個井然有序的生活環境,是培養他們秩序感的前提。孩子需要一個有秩序的環境來幫助他們認識事物、熟悉環境,秩序感讓孩子能夠適應環境,並因此感到平靜和快樂。

  井然有序的生活環境基本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規律的作息。對秩序的偏好使得孩子天生喜歡有規律的生活,家長不妨利用這一點,自孩子出生起,就為孩子安排一個科學合理且相對固定的作息時間表,並督促他們遵照執行,這樣不僅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還能為他們時間觀念的形成和生活習慣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其二,整潔有序的家庭環境。物品擺放有序的家庭環境更容易讓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感到舒適,對環境佈局的“刻板”要求又使得孩子樂意維護這種整潔的格局,家長也可以借勢對孩子的收納習慣提出要求。首先,家長要以身作責,家裡的各種物品要擺放整齊,使用完畢後須物歸原處,潛移默化地讓孩子發現/消防生活中的“秩序”。其次,家長還要耐心培養孩子歸置物品的技能,鼓勵他們呢自己動手收拾玩具、圖書、衣物等,讓他們在協同維護、整理環境的過程中養成歸位意識,學習自己收納物品。即使孩子表現得“笨手笨腳”、“越幫越忙”,也千萬不要斥責他們,而是要耐心指導,不斷表揚鼓勵。

  其三,和睦的家庭氛圍。只有家庭成員之間和睦關愛、長幼有序,才能幫助孩子養成追求文明、秩序的美好心態。在育兒方面,家長要達成一致性,對待孩子方式不能總是變來變去,那樣會造成孩子的困擾,讓孩子無所適從,破壞孩子的秩序感。

  2、放手讓孩子做能做的事

  上文有提到,家長會以安全、愛等為由包辦孩子的'一切,使孩子沒有機會參與到自己的生活中,既不知道處理事務的程式,也不知道物品如何使用,這顯然無益於孩子秩序感的建立。家長應該學著放手,只是從旁協助孩子的成長。家長要知道:現在為孩子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為了培養他成為一個“獨立的人”,要讓他離開大人的懷抱後也能夠獨立生活。

  家長可以給孩子設定並提供許多成人實際生活中的真實物品,但尺寸大小要符合孩子使用,並嚴禁地考慮清楚如何給孩子示範操作步驟和要點。如使用取水杯倒水,使用抹布擦桌子,用安全菜刀切黃瓜等,一這些真實的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的事情來讓孩子做練習。

  孩子在這個參與的過程中就會知道:奧,原來這件事是這樣做的,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孩子從中也會知道什麼動作是具有危險性的,會更加懂得保護自己。這樣的練習不但能讓孩子瞭解處理事情的邏輯性,還能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幫助孩子建立獨立解決問題的意識,有利於孩子的能力儲備。

  父母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給寶寶樹立一個獨立自主的好榜樣。如果家長就是一個動不動就尋求幫助的人,那就不要指望您的孩子能夠獨立自主。所以,先從您自己獨立自主做起。

  有的職場媽媽在返崗上班後,為了減輕自己的壓力,採取了將孩子在外婆、奶奶和自己家輪流撫養的做法:奶奶養一週、外婆養一週、自己養一週,或者平時在外婆或奶奶家,週末接回自己家……殊不知,這是非常傷害孩子秩序感的做法。特別是對於嬰兒期的孩子來說,頻繁變換的生活環境,將使得孩子很難產生穩定的秩序體驗,進而衝擊他們對這個世界的安全感。所以,為了保護孩子的秩序感,在孩子出生後,最好讓他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活環境中成長。

  3、尊重孩子的秩序感

  嬰幼兒期的孩子會對秩序產生一種近乎刻板、頑固的要求,玩具和圖書換了地方、別人坐了自己的座位、兩塊積木沒有擺放整齊……都會使他們大哭大叫。家長不要一味地批評孩子淘氣、任性,要知道這是他們正常的心理表現,因為他們認為生活是有序的,應該是有固定樣子的,而這種秩序是恆定的、不容改變的。這個階段是孩子自律感及規則意識形成的重要階段,當孩子因為某種“秩序”被打破而哭鬧時,家長要調整自己的心態,理解並儘量滿足孩子這一時期對事物固定秩序的特殊要求。

  首先,要尊重孩子的物權敏感。孩子對特定物品的所有權產生敏感之後,家長就要注意尊重這種敏感,儘量不要混淆物品的所有權,至少不要在孩子的面前交換使用,更不要壓制孩子對區分所有權的主張,或是給孩子貼上“自私”、“小氣”的標籤,而應微笑看待。否則,孩子很容易獲得一種意識:物品的所有權是可以混亂的。這對於孩子發展自己的所有權意識並不是一件好事,容易使得他們長大後也不敢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其次,要理解孩子對程式的要求。當孩子因為已經習慣的或者頭腦中預期的程式被破壞而哭鬧時,家長要理解孩子對於秩序的強烈要求,耐心地處理問題。“重來”通常是很有效的解決對策,在無法“重來”的情況下,也要做好解釋工作。這樣做的時候,孩子可能並不會馬上買賬,依舊大哭大鬧,但這是一種健康的苦惱,孩子在宣洩的過程中,會慢慢明白,有些事情是不能重來的,家長只需要耐心傾聽孩子的哭聲、理解孩子的感受。其實,只要讓孩子明白家長你能夠理解他的感受,他就會多一份正規的勇氣,甚至還有可能啟動調理的思維,行為也會變得“正常”起來。

  4、培養公共場所的秩序感

  我們都是社會人,需要與人打交道,需要與人建立穩定、和諧的關係,孩子也不例外。但孩子不知穩定、和諧的關係在哪裡,這就是需要父母率先示範。在外面,如果父母想什麼、做什麼都先替別人著想、考慮別人能不能接受,說話和做事都有分寸、有章法,讓人容易接受、願意親近,就會容易幫助孩子自然的進入到一些交往的環境中。

  每個公共場所都有它相應的規章制度來要求大家自覺遵守。如乘坐公交車、要先下後上、文明禮讓;瀏覽公園,不能攀折花木、踐踏草坪;觀看電影,不可大聲喧譁等等。每到一處,家長在以身作則的同時,還要向孩子講解相關的規定,讓他們懂得社會生活中存在著種種的秩序規則是需要遵守的。

  有秩序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習慣是從小培養起來的。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評的環境中,他就會學會指責;如果孩子生活在敵意的環境中,他就會學會”打架“;如果孩子生活在嘲笑的環境中,他就會自卑膽怯。反之,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的環境中,他就學會和平友善;如果孩子生活在公平的環境中,他就學會了伸張正義;如果孩子生活在讚許的環境中,他就學會自強自愛。因此,家長要以真心和愛心讓孩子從小就感受秩序、喜愛秩序、遵守秩序,使”秩序感“成為孩子一生中必不可少的寶貴財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