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科學研究中常用方法歸納

初中物理科學研究中常用方法歸納

  按照正確的學習,就學的輕鬆,學習也變的靈活流暢,能夠很好地駕馭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科學研究中常用方法歸納,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觀察法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人們的許多物理知識是透過觀察和實驗認真地總結和思索得來的。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在教學中,可以根據教材中的實驗,如場度、時間、溫度、質量、密度、力、電流、電壓等物理量的測量實驗中,要求學生認真細緻的觀察,進行規範的實驗操作,得到準確的實驗結果,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培養實驗技能。大部分均利用的是觀察法。

  2、控制變數法

  物理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研究方法—控制變數法。

  所謂控制變數法,就是在研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影響事物變化規律的因素或條件加以人為控制,使其中的一些條件按照特定的要求發生變化或不發生變化,最終解決所研究的問題。

  可以說任何物理實驗,都要按照實驗目的、原理和方法控制某些條件來研究。

  3、轉換法

  一些比較抽象的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的微觀現象,要研究它們的運動等規律,使之轉化為學生熟知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宏觀現象來認識它們。這種方法在科學上叫做“轉換法”。

  4、類比法

  在我們學習一些十分抽象的,看不見、摸不著的物理量時,由於不易理解我們就拿出一個大家能看見的與之很相似的量來進行對照學習。如電流的形成、電壓的作用透過以熟悉的水流的形成,水壓使水管中形成了水流進行類比,從而得出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的結論。學生在學習電學知識時,在老師的引導下,聯想到:水壓迫使水沿著一定的方向流動,使水管中形成了水流;類似的,電壓迫使自由電荷做定向移動使電路中形成了電流。抽水機是提供水壓的裝置;類似的,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水流透過渦輪時,消耗水能轉化為渦輪的動能;類似的,電流透過電燈時,消耗的電能轉化為內能。

  我們學習分子動能的時候與物體的動能進行類比;學習功率時,將功率和速度進行類比。

  5、比較法(對比法)

  當你想尋找兩件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就需要用到比較法,可以進行比較的事物和物理量很多,對不同或有聯絡的兩個物件進行比較,我們主要從中尋找它們的不同點和相同點,從而進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

  如,比較蒸發和沸騰的異同點、比較汽油機和柴油機的異同點、電動機和熱機、電壓表和電流表的使用。

  利用比較法不僅加深了對它們的理解和區別,使同學們很快地記住它們,還能發現一些有趣的東西。

  6、歸納法

  是透過樣本資訊來推斷總體資訊的技術。要做出正確的歸納,就要從總體中選出的樣本,這個樣本必須足夠大而且具有代表性。在我們買葡萄的時候就用了歸納法,我們往往先嚐一嘗,如果都很甜,就歸納出所有的葡萄都很甜的,就放心的買上一大串。

  比如銅能導電,銀能導電,鋅能導電則歸納出金屬能導電。在實驗中為了驗證一個物理規律或定理,反覆的透過實驗來驗證他的正確性然後歸納、分析整理得出正確的結論。

  7、科學推理法

  當你在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解釋的時候就是在進行推理,或說是在做出推論,例如當你家的狗在叫的時,你可能會推想有人在你家的門外,要做出這一推論,你就需要把現象(狗的'叫聲)與以往的知識經驗,即有陌生人來時狗會叫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得出符合邏輯的答案。

  8、放大法

  在有些實驗中,實驗的現象我們是能看到的,但是不容易觀察。我們就將產生的效果進行放大再進行研究。比如音的振動很不容易觀察,所以我們利用小泡沫球將其現象放大。觀察壓力對玻璃瓶的作用效果時我們將玻璃瓶密閉,裝水,插上一個小玻璃管,將玻璃瓶的形變引起的液麵變化放大成小玻璃管液麵的變化。方法。

  9、等效替

  代法比如在研究合力時,一個力與兩個力使彈簧發生的形變是等效的,那麼這一個力就替代了兩個力所以叫等效替代法,在研究串、並聯電路的總電阻時,也用到了這樣的方法。在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中我們利用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驗證物與像的大小相同,因為我們無法真正的測出物與像的大小關係,所以我們利用了一個完全相同的另一根蠟燭來等效替代物體的大小。

  10、累積法

  在測量微小量的時候,我們常常將微小的量積累成一個比較大的量、比如在測量一張紙的厚度的時候,我們先測量100張紙的厚度在將結果除以100,這樣使測量的結果更接近真實的值就是採取的累積法。

  要測量出一張郵票的質量、測量出心跳一下的時間,測量出導線的直徑,均可用累積法來完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