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表演中歌詞語言的重要性及其藝術處理

聲樂表演中歌詞語言的重要性及其藝術處理

  在聲樂表演過程中,聲樂並不能孤立的去看待,好的歌唱並不是單純的把聲音發出來就可以了的,在對於歌曲的思想內容、音樂主體的理解與表現上,在對於語言韻味與演唱風格的把握與表現上,體現出鮮明的藝術性。

  一、聲樂表演中歌詞語言的重要性

  聲樂是音樂藝術範疇中,唯一運用語言和音樂相結合來表達思想感情、塑造藝術形象的藝術形式。而歌唱則可以說是語言與音樂相結合的一種獨特的產物。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在演唱時就得咬字吐字清楚,使人聞其音即解其意,從而引起人們心靈上的共鳴,否則就失去了聲樂藝術的意義。因為“歌唱不同於自然界的各個聲音,它是語言和聲音的有機結合,是詩的語言和與音樂結合的一種藝術,而歌詞是表現這種藝術思想內容的重要方面,那麼歌唱中吐字咬字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它不同與生活中的語言,它必須做到基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語言,如果沒有正確的吐字、咬字方法,不僅影響歌詞的表現,而且影響到整個作品感情的抒發,毀掉了歌詞的美感又破壞了歌詞的韻味。”可見語言中的咬字、吐字在歌唱中是何等重要。而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歌唱中的一切發聲方法、演唱技巧因此也都要圍繞著語言來進行訓練。下面我就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著手分析:

  (一)語言是歌唱的基礎

  歌唱是音樂與文學歌詞語言完美結合的藝術,語言是聲樂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地講,聲樂語言,從創作到演唱應包含三個層面的內容,第一是詞作者根據現實生活中的元素或者已經被創作過的具有典型性的文學語言――歌詞。第二是曲作者根據歌詞內容所呈現情感畫面所創作的既能體現歌詞的內容情感又富有音樂性的語言――旋律。最後是聲樂演唱者透過對歌詞和曲調的獨特理解,用歌聲把以上兩種語言生動的表演出來,世界上無論哪個國家或任何一個民族都不能例外。當然也有無詞的歌,但從廣義的角度來看,虛詞、襯詞也是一種語言,也是歌詞。如前蘇聯作曲家格里埃爾的《聲樂協奏曲》,作於1943年,是蘇聯音樂史上第一首為人聲而寫的協奏曲,作品雖然沒有直接體現戰爭主題,但它所描述的蘇聯大自然的美,蘇聯人民在衛國戰爭嚴峻考驗的日子裡表現出的純潔自豪,滿腔熱情和對祖國的熱愛,以及對幸福的嚮往和對勝利的確信,都是緊緊地同當時的現實聯絡著的,正是因為這樣,這首作品雖然沒有歌詞,但是它的內容卻明確易解。

  (二)正確表達語言,才能更好地表現歌曲的藝術性

  語言在歌唱發聲中為咬字、吐字,而我認為咬字、吐字在歌唱中處於重要地位。歌唱應透過語言表達思想感情,使咬字、語調、語氣都服從歌曲的情緒表現要求,只有這樣才能透過生動的語言形象,揭示出歌曲深刻的思想內容,體現藝術形象。歌唱語言的準確掌握運用,無論在美聲唱法還是在我國的民族唱法都是不可忽視的基本原則。在聲樂教學中我發現,有一些學生在演唱時過分注意發聲方法以及聲音,而忽視了語言的準確性,導致演唱的時候,聽不出其中的歌詞也就是語言,更不用說進一步瞭解所演唱歌曲的內涵;而另外一些人則是過分注意咬字,忽視了字的結構,把語言分解開演唱,使人聽起來非常吃力,進而破壞了音樂的連貫性和完整性,破壞了歌唱發聲的基本原則。

  (三)歌唱語言的語、音調因素對歌唱的影響

  語調是指片語或句子中聲音高低的`變化,它是情感的表達者。如果沒有語調,語言就沒有靈魂。在語調中,包括基調變化,響度、音響和長度變化等複合音的全部屬性。例如重音變化可改變句子的意思,重音是語調的另一個重要體現,它是語言生命的體現者,如:“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這句詞由於使用不同的邏輯重音,即可表現自豪的情感來,又可以表示出無所謂的情緒來。這關鍵就在於如何巧妙地運用邏輯重音。沒有重音的語言是沒有生命的。要正確表達歌曲的內容與思想感情,必須正確處理詞句中的重音,如果重音運用不當,就會歪曲歌曲的意思。

  而音調也就是聲音的高低,是聲音的三個主要的主觀屬性(即音量、音調、音色)之一。表示人的聽覺分辨一個聲音的調子高低的程度,音調又稱音的高度。音調主要由聲音的頻率決定,同時也與聲音強度有關。對一定強度的純音,音調隨頻率的升降而升降;對一定頻率的純音、低頻純音的音調隨聲強增加而下降,高頻純音的音調卻隨強度增加而上升。

  二、聲樂演唱中歌詞語言的藝術處理

  (一)歌唱中歌詞語言的藝術特定化的處理方法

  歌唱者在演唱中除了要有正確科學的發聲方法和技巧之外,還需要透過正確的藝術特定化的咬字吐字方法來表達聲樂作品的詞意。藝術特定化的咬字吐字方法是指:在歌唱發聲狀態中的語言處理(字頭字腹字尾的處理),通常與日常說話或大聲朗讀時對字的處理是不同的。歌唱中的藝術特定化的咬字吐字方法是在充分滿足保持發聲狀態需要的前提下,從而展開對字的處理。也就是說,在保證正確科學的發聲狀態裡進行正確的咬字吐字處理,即歌唱中的咬字、吐字不影響和干擾正確科學的發聲狀態,做到“聲中有字,字裡有聲”,在整個歌唱過程中,咬字吐字是貫穿聲樂作品的始終,透過語言來表現藝術形象。

  (二)歌唱語言的藝術特定化處理與日常生活中的說話語言之異同

  歌唱語言就其基本語言形式而言,與生活語言並無實質差異,它們具有共同的物質語言基礎和相似的語言表達體系。倘若我們撇開歌唱藝術的音樂形式只保留歌唱的語言形式,那麼歌唱語言的基本形式,即歌詞的語言表達便與生活語言具有很多共同規律。 首先,歌詞的語言表達與生活語言一樣,都是憑藉語言的語音聲響訊號來表達人的思想感情和情緒情感,傳遞人的思維觀念、思想意識和各類思維資訊,反映人們對客觀事物所持的立場、觀點、看法、態度,展示人的主觀精神世界。其次,歌詞的語言組織和語言結構體系與生活語言有著共同的基礎,它們必須遵循共同的語法、句法規則,使用相同的語音構成、表達體系,運用相同的語音發聲技能和語音控制技術,並以此來傳遞語音資訊。然而,歌詞中由於音樂因素的注入,必然會影響到其語言組織形式、語音表達規律、語音發聲技能和語音技能、技巧等諸多方面的一系列變化。因此,“歌唱語言在其表達規律上與生活語言有著本質的區別”。

  在日常生活語言中,語言的表意功能能明顯大於美學功能。生活語言注重的是語言的實用性、通俗性和口語化,而不太注重語言的美學意義和審美價值。一般來說,生活日常用語的語言組織、遣詞造句相對比較自由,更多隨機性和隨意性。尤其是非正式語言交流的言語表述更加不拘形式,不受語言格式、聲韻的限制。有時甚至可以不顧及語法、句法、語彙、語音音色、語言聲調、語態的種種限制。只要語言順暢自然,表意清楚、明白,相互就能夠領會,即可實現語言交流的目的。

  因此,在歌唱語言中,需要注意語言的優美,需要強調語言的音韻、聲調、節律、音色效果,兼顧詞作的可讀性、可唱性和欣賞性。以歌唱藝術的審美標準、審美要求和審美規律來制約和規範其語言的組織與表達等。

  (三)歌唱語言的藝術特定化處理方法的具體解析與規律認識

  歌唱藝術是一門同語言藝術有著緊密聯絡的綜合藝術,歌唱的咬字吐字和呼吸及共鳴腔體的運用等都是來源於生活中的說話、朗誦,但是又別於說話和朗誦的,日常生活中的說話和朗誦的咬字吐字,完成發音的過程都是比較快的,字頭及母音的轉換自然短促,僅需要的是把話講清楚就行,但是歌唱中的咬字吐字的完成過程較為慢,字頭和字尾的轉換較為誇張有力。因此,我們生活中的說話與歌唱的語言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所以我們在運用時一定要區分好這兩種狀態。

  在歌唱的咬字吐字中,我們把字分為三個部分,他們分別是字頭、字腹、字尾三個部分,例如“tian-天”,字頭是“t”,字腹是“ian”,當我們發字頭的時候,“t”它在音符中所佔的時值較短,最長的是字腹“ia”,最後迅速歸韻到“n”上。當我們在唱字頭時要注意把字頭咬準確、清晰、具有力度、彈性,在我國的傳統唱法中十分強調聲母的“噴口”,“噴口”要做到敏捷、清晰、準確。強調的是在咬字的字頭音並非是把字頭咬緊、咬死,應注意其發音的彈性,做到咬而不僵,松而不懈。字腹是由韻母構成的,它在歌唱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是歌唱的運腔及拖腔最長、最擴張的一部分。韻母的形成位置是歌唱的關鍵所在,是發聲共鳴位置所在,它要服從發聲共鳴的需要。字腹在演唱中的腔體的變化是非常重要的,字的韻母主要形成咽腔部,也就是發聲共鳴位置的核心。字尾指的是字音結尾的部分,要收住尾音,也是要歸韻,如果字尾的音韻沒有歸好,則會導致字的缺陷和字的不完整,聽眾不知道演員唱的是什麼,可見字的歸韻的重要性。

  我們必須瞭解漢語語言的特點,掌握其規律。要唱好中國歌曲,必須先要說好普通話,要多說多聽多練。要掌握好普通話的四種基本音調,“四種基本音調可分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也即是一聲、二聲、三聲、四聲”,聲調的抑揚頓挫有利於表達語言的韻律感。字頭的聲母,按一定的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予以咬準。吐字是指字腹和字尾(韻母)而言,即把字腹的韻母,按照不同的口形以引長吐準,並收清字尾。

  三、結論

  歌唱語言是以生活語言為基礎,但更加藝術化,是感情交流的更高層次,歌唱語言的規範化和技能化在歌唱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無論我們訓練的聲音多麼的響亮優美,無論我們的聲樂技巧多麼的完美,如果離開語言,那是毫無意義的,也就構不成歌唱藝術,而藝術化的美麗的歌聲本身也包含了很高的文化意識。“只有說得好,才能唱得好。”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說”的重要性。我們只有正確掌握歌唱的藝術特定化咬字吐字方法,才可能把一首聲樂作品全面的準確的演繹好。只有將歌唱語言和歌唱發聲狀態完美結合,能夠使演唱者透過歌唱表達情感,才能做到以情帶聲、聲情並茂,給人們展現出歌唱藝術絢麗的花朵,就是聲樂藝術的魅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