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陶器作文

第一次做陶器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第一次做陶器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第一次做陶器作文1

  你玩過陶泥嗎?你知道什麼是陶器嗎?今天我就有幸跟隨小記者團參加了製作陶器的活動。

  到了活動室,老師開始介紹陶器是怎樣用陶泥捏製,然後再放入模具裡定型,接著放入高溫爐中燒製,然後取出風乾降溫,一件精美的陶器就完成了。老師說完,發給我們每人一大塊陶泥,讓我們在上面盡情發揮想象,捏出自己的作品。聽了老師的話,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嘗試一下,看其他的同學也都摩拳擦掌,雖然這裡沒有模具和燒爐,只能憑自己的雙手創作,可我們依然興致不減。

  首先,要把整塊陶泥使勁往桌子上摔,直到它不再往下掉顆粒為止。這麼做是為了使它更有黏性,太多的顆粒會導致陶泥的開裂。

  其次,就是把它捏成自己喜歡的形狀了。一開始我打算製作一個變形金剛,但沒多長時間我就果斷放棄了這個念頭,原因是變形金剛的軀幹和頭部實在太難完成了,而且好不容易做完的胳膊和腿還動不動就“骨折”。我的第二個想法是做一個手機,說幹就幹,大約幹了20分鐘,才在我手中誕生了一個不太像手機的手機。為什麼說它不太像呢?因為人家的手機都有攝像頭,而我做的卻只有幾排粗糙的按鍵,連螢幕都沒有,還一邊厚一邊薄。可我已經十分滿意了,胡亂按了幾下就放到耳邊假裝打電話,可沒想到我手一滑,手機“啪”的.一聲掉在地上,又成了一堆爛泥巴,我差點沒哭出來。過了一會兒,我覺得還是捏一個茶杯比較好,於是我又給它來了一次大整形,變成了一個上圓下方的茶杯。這時,老師大聲宣佈活動結束了,我就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作品帶回了家,心中別提有多高興了。

  透過這次活動,我明白了只有堅持才能獲得成功,我也從這次的陶泥活動裡收穫到了許多別樣的快樂。

第一次做陶器作文2

  我經歷過很多第一次,像第一次騎車,第一次做飯,第一次自己上學……但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做陶器。

  寒假裡的一天,我和楊思晗約好一起去做陶器。頗費一番周折,我們才找到了那家位置偏僻的小店。走進那家小店,我們瞬間感受到溫馨的氣氛,店主阿姨幫我們拿出兩塊陶土,並協助我們做陶器。阿姨讓我們先用雙手沾上水,從陶土的底部向上拉,細膩的陶土在我的指尖旋轉……因為底部沒有定好型所以導致第一個陶器做砸了,而楊思晗的陶器也毀於一旦,她的陶器在最後關頭給捏壞了。

  我們兩個不甘心就這樣失敗,所以又請阿姨弄了些陶土過來,把雙手沾上水,把陶土漸漸向上拉,開啟口,逐漸成了形,再把一隻手伸進口裡磨瓶子的厚度,另一隻手扶著邊保持不塌陷,後來再將它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我做了一個上窄下寬的陶土瓶,用來放置乾草,並在陶土瓶乾燥之後的底部刻了一個“曦”字;而楊思晗做了一個筆筒,在這塊陶土的最頂端,磨成了一個似宇宙飛船中間的部分,然後放幹,在瓶子底部刻了一個“晗”字。

  最後一個步驟是選顏色,五彩繽紛的顏色令人眼花繚亂,比較之後,我選了一個青與淡藍的過渡色,詩意而大氣,而楊思晗選了一個橘紅搭配的顏色,溫暖而明亮。我們倆捧著自己的成功作品相視一笑,開心地離開了小店。

  那一天,我們過得既充實,又快樂,重要的是我們不僅學會了一項手工藝術——做陶器,還明白了一個道理:堅持才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