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生物重要知識點

人教版高三生物重要知識點

人教版高三生物重要知識點1

  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

  名詞:

  1、染色體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種生物體細胞中全部染色體的數目、大小和形態特徵。觀察染色體組型最好的時期是有絲分裂的中期。

  2、性別決定:一般是指雌雄異體的生物決定性別的方式。

  3、性染色體:決定性別的染色體叫做性染色體。

  4、常染色體:與決定性別無關的染色體叫做常染色體。

  5、伴性遺傳: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它的遺傳方式是與性別相聯絡的,這種遺傳方式叫做伴性遺傳。

  語句:

  1、染色體的四種類型:中著絲粒染色體,亞中著絲粒染色體,近端著絲粒染色體,端著絲粒染色體。

  2、性別決定的型別:(1)XY型:雄性個體的體細胞中含有兩個異型的性染色體(XY),雌性個體含有兩個同型的性染色體()的性別決定型別。(2)ZW型:與XY型相反,同型性染色體的個體是雄性,而異型性染色體的個體是雌性。蛾類、蝶類、鳥類(雞、鴨、鵝)的性別決定屬於“ZW”型。3、色盲病是一種先天性色覺障礙病,不能分辨各種顏色或兩種顏色。其中,常見的色盲是紅綠色盲,患者對紅色、綠色分不清,全色盲極個別。色盲基因(b)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於X染色體上,而Y染色體的相應位置上沒有什麼色覺的基因。

  4、人的正常色覺和紅綠色盲的基因型(在寫色覺基因型時,為了與常染色體的基因相區別,一定要先寫出性染色體,再在右上角標明基因型。):色盲女性(XbXb),正常(攜帶者)女性(XBXb),正常女性(XBXB),色盲男性(XbY),正常男性(XBY)。由此可見,色盲是伴X隱性遺傳病,男性只要他的X上有b基因就會色盲,而女性必須同時具有雙重的b才會患病,所以,患男>患女。

  5、色盲的遺傳特點:男性多於女性一般地說,色盲這種病是由男性透過他的女兒(不病)遺傳給他的外孫子(隔代遺傳、交叉遺傳)。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傳給男性)。

  6、血友病簡介:症狀——血液中缺少一種凝血因子,故凝血時間延長,或出血不止;血友病也是一種伴X隱性遺傳病,其遺傳特點與色盲完全一樣。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1.19世紀末葉,生物學家透過對細胞的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和受精過程的研究,認識到染色體在生物的遺傳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染色體的化學組成如何?到底哪種成分才是遺傳物質?染色體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還含有少量的RNA。由於染色體不是單一物質組成,因而,遺傳物質到底是DNA,還是蛋白質的爭論相當激烈,隨著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實驗的進行,使人們普遍接受了DNA才是遺傳物質的結論。

  2.你認為作為遺傳物質應該具有怎樣的特點?一是分子結構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二是能夠進行自我複製,使前後代具有一定的連續性;三是能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從而控制新陳代謝的過程和性狀;四是能夠產生可遺傳的變異。

  3.在遺傳物質的發現過程中,一批批科學家前赴後繼,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們的創造性地進行了一系列實驗。這些經典實驗的創新之處及其他們的結論怎樣?格里菲思在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將加熱殺死的S型肺炎雙球菌與R型肺炎雙球菌一起注入到小鼠體內,導致小鼠死亡並分離得到了能夠穩定遺傳的S型肺炎雙球菌。據此,他得到了:加熱殺死的S型肺炎雙球菌中含有促進R型肺炎雙球菌轉化的“轉化因子”。

  艾弗裡及其同將組成S型肺炎雙球菌的各種成分分離開來,將它們分別加入到已培養了R型肺炎雙球菌的培養基中,並創造性的將S型肺炎雙球菌的DNA經DNA酶處理後加入,發現只有加入DNA才能促使R型肺炎雙球菌的轉化。他們首次提出了: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讓人們普遍接受“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結論的科學家是赫爾希和蔡斯,在於他們找到一種特殊的實驗材料——大腸桿菌T2噬菌體(蛋白質與DNA可以有效分離),並藉助於同位素標記的方法進行了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透過實驗,他們發現噬菌體侵入到細菌的成分是DNA而不是蛋白質,從而證明了親子代間具有連續性的物質是DNA而不是蛋白質。

  4.為什麼只能用35S和32P這兩種同位素分別標記DNA和蛋白質?不能用14C和18O?如何標記?標記兩種物質的目的是為了證明進行噬菌體中侵入到細菌體內的是DNA還是蛋白質,因而標記元素應該是蛋白質或DNA特有的,如果選用14C和18O兩種物質均含有不具有特異性,因而不可以。而DNA含P,蛋白質含S,P、S是他們各自特有的元素,因而可以用35S和32P這兩種同位素分別標記DNA和蛋白質。由於噬菌體等病毒的生命活動不能離開宿主細胞單獨進行,其生命活動及物質合成必需依賴於活的宿主細胞,因而,利用同位素標記噬菌體時,應先利用同位素標記其宿主細胞,然後以噬菌體病毒侵染已被標記的細菌,使形成的噬菌體含有被標記的元素。

  5.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正確理解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應注意三個方面:一是對所有生物而言,DNA不是唯一的遺傳物質,還可能是RNA或蛋白質;二是含有DNA的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三是絕大多數生物含有DNA。

  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

  一、高倍鏡的使用步驟(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在低倍鏡下找到物象,將物象移至(視野中央),

  2.轉動(轉換器),換上高倍鏡。

  3.調節(光圈)和(反光鏡),使視野亮度適宜。

  4.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顯微鏡使用常識

  1.調亮視野的兩種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鏡)。

  2.高倍鏡:物象(大),視野(暗),看到細胞數目(少)。

  低倍鏡:物象(小),視野(亮),看到的細胞數目(多)。

  3.物鏡:(有)螺紋,鏡筒越(長),放大倍數越大。

  目鏡:(無)螺紋,鏡筒越(短),放大倍數越大。

  三、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主要類群:

  原核生物:藍藻,含有(葉綠素)和(藻藍素),可進行光合作用。

  細菌:(球菌,桿菌,螺旋菌,乳酸菌)

  放線菌:(鏈黴菌)

  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氏體

  真核生物:動物、植物、真菌:(青黴菌,酵母菌,蘑菇)等

  四、細胞學說

  1、創立者:(施萊登,施旺)

  2、內容要點:共三點。(1)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1)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並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1)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他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3、揭示問題:揭示了(細胞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

人教版高三生物重要知識點2

  1.人的成熟紅細胞的特殊性:

  ①成熟的紅細胞中無細胞核;

  ②成熟的紅細胞中無線粒體、核糖體等細胞器結構;

  ③紅細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為協助擴散;

  ④葡萄糖在成熟的紅細胞中透過糖酵解獲得能量(兩條途徑:糖直接酵解途徑EMP和磷酸己糖旁路途徑HMP)。

  2.蛙的紅細胞增殖方式為無絲分裂。

  3.乳酸菌是細菌,全稱叫乳酸桿菌。

  4.XY是同源染色體,但其大小不一樣(Y染色體短小得多),所攜帶的基因不完全相同(Y染色體上基因少得多)。

  5.酵母菌是菌,但為真菌類,屬於真核生物。

  6.一般的生化反應都需要酶的催化,可水的光解不需要酶,只是利用光能進行光解,這就是證明“並不是生物體內所有的反應都需要酶”的例子。

  7.人屬於需氧型生物,人的體細胞主要是進行有氧呼吸的,但紅細胞卻進行無氧呼吸。

  8.細胞分化一般不可逆,但是植物細胞很容易重新脫分化,然後再分化形成新的植株。

  9.高度分化的細胞一般不具備全能性,但卵細胞是個特例。

  10.細胞的分裂次數一般都很有限,但癌細胞又是一個特例。

  11.人體的酶發揮作用時,一般需要接近中性環境,但胃蛋白酶卻需要酸性環境。

  12.礦質元素一般都是灰分元素,但N例外。

  13.雙子葉植物的種子一般無胚乳,但蓖麻例外;單子葉植物的種子一般有胚乳,但蘭科植物例外。

  14.植物一般都是自養型生物,但菟絲子、大花草、天麻等是典型的異養型植物。

  15.蜂類、蟻類中的雄性個體是由卵細胞單獨發育而來的,只具有母方的遺傳物質;雌性個體由受精卵發育而來。

  16.一般營養物質被消化後,吸收主要是進入血液,但是甘油與脂肪酸則被主要被吸收進入淋巴液中。

  17.纖維素在人體中是不能消化的,但是它能促進腸的蠕動,有利於防止結腸癌,也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了,所以也稱為“第七營養物質”。

  18.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為兼性厭氧型,有氧時進行有氧呼吸,無氧時進行無氧呼吸。

  19.高等植物無氧呼吸的產物一般是酒精,但是某些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的無氧呼吸產物為乳酸,如:馬鈴薯的塊莖、甜菜的塊根、玉米的胚等。

  20.化學元素“砷”是可以使人致癌而不使其他動物致癌的致癌因子。

  21.體細胞的基因一般是成對存在的,但是,雄蜂和雄蟻就是孤雌生殖,只有卵細胞的染色體!

  22.體細胞的基因一般是成對存在的,植物中的香蕉是三倍體,進行無性生殖。

  23.紅螺菌的代謝型別為兼性營養厭氧型。

  24.豬籠草的代謝型別為兼性營養需氧型。

  25.病毒是DNA或RNA病毒,但是朊病毒沒有DNA或RNA,其遺傳物質只是蛋白質(“朊”意即是蛋白質)。

人教版高三生物重要知識點3

  1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2.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是生物圈、生態系統、群落、種群、個體、系統、器官、組織、細胞。

  3.核細胞:分為細胞膜、細胞質、擬核(無核膜,並不是真正的細胞核)[大腸桿菌/肺炎雙球菌/硝化細菌]

  4.核細胞:分為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水綿-綠藻/傘藻/草履蟲/變形蟲//酵母菌/蛔蟲]

  5.學家根據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將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原核細胞細胞壁核結構細胞器染色體種類較小(1-10微米)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組成核的物質集中在擬核,無核膜、核仁核糖體無原核生物(細菌、放線菌、藍藻)真核細胞較大(10-100微米)有成形的細胞核,組成核的物質集中在擬核,有核膜、核仁多種細胞器有真核生物(植物、動物、真菌-蘑菇)

  6.學顯微鏡的操作步驟:對光→低倍物鏡觀察(視野亮)→移動視野中央(偏左移左)→高倍物鏡觀察(視野暗):①只能調節細準焦螺旋;②調節大光圈、凹面鏡

  7.胞學說建立者是施萊登和施旺,細胞學說建立揭示了細胞的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細胞學說建立過程,是一個在科學探究中開拓、繼承、修正和發展的過程,充滿耐人尋味的曲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