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語文知識點歸納總結

最新高一語文知識點歸納總結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你想知道總結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最新高一語文知識點歸納總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高一語文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1

  1、《左傳》的作者,相傳是魯國的史官左丘明。《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詳細完整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為“十三經”之一。因為《左傳》和《公羊傳》《穀梁傳》都是為解說《春秋》而作,所以它們又被稱作“春秋三傳”,《左傳》又名《春秋左氏傳》。

  《左傳》以《春秋》的記事為綱,以時間先後為序,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內政外交等大小事實(起於魯隱公元年,終於魯哀公二十七年)。記事比《春秋》詳細而具體(字數近二十萬,超過《春秋》本文十倍)。

  2、《戰國策》是戰國末年和秦漢間人編輯的一部重要的國別體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國策》《國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等名稱,經過漢代劉向整理編輯,始定名為《戰國策》。全書共三十三篇。

  《戰國策》長於議論和敘事,文筆流暢,生動活潑,在我國散文具有重要的地位。

  3、《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作者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全書由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五部分組成,計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餘字。它不僅是一部相當完備的古代史書,同時又是我國古代史傳文學成就的代表作品。

  魯迅先生曾譽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正說明了《史記》在史學和文學上的偉大成就。

  最新高一語文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2

  一、單元教材及學習重點說明

  本單元屬於“溝通與應用”板塊,學習新聞和報告文學,所選的都是這兩類文體中的典範作品。這些作品強調真實性,及時準確地反映了方方面面的社會資訊,從真實的生活出發,傳達出時代的精神。

  有兩篇現場短新聞,記者在現場,以眼睛為“攝像機”,以耳朵為“錄音機”,簡筆勾勒出清晰可視的一個個場景、一幅幅畫面。《別了,“不列顛尼亞”》記錄了英國撤離香港,香港迴歸祖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它選取了英國撤離香港的一系列場景,並把它們放在歷史的背景中,使香港迴歸這一歷史事件有了一種歷史的縱深感;《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則打破客觀報道的傳統,直接講述記者自己參觀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所見所感。

  報告文學《包身工》是中國報告文學劃時代的作品,作者以鐵的事實、精確的資料、精闢的分析和評論,把勞動強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隸一樣做工的女孩子們的遭遇公諸於世,憤怒控訴了帝國主義和買辦勢力的殘酷剝削和掠奪中國工人的罪行。

  通訊《飛向太空的航程》從“神舟5號”飛船發射成功寫起,回顧了中國的載人航天史。在歷史和現實的對照中,國人的喜悅和自豪顯得更加凝重。

  二、複習要點:

  1、學習新聞作品:弄清新聞結構、新聞事實、新聞背景、客觀敘述和主觀評價,學會提取資訊。

  2、學習報告文學:聯絡時代背景,把握作者傾向,鑑賞敘事技巧,學會關注社會。

  3、讀寫結合:評論新聞事實,思考社會問題。

  最新高一語文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3

  重要虛詞總結歸納

  1、(以其無禮於晉(因為,連詞)

  敢以煩執事(拿,用,介詞)

  越國以鄙遠(表順承,連詞)?焉用亡鄭以陪鄰,(表順承,連詞)?若舍鄭以為東道主(把,介詞)

  2、(而今急而求子(才,連詞,表順承)

  夜縋而出(表修飾,連詞)

  若亡鄭而有利於君(表順承,連詞)?朝濟而夕設版焉。(錶轉折,連詞)

  3、(焉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表陳述)

  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為什麼)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疑問副詞,怎麼能)?且焉置土石(疑問代詞,哪裡)?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代詞,之)?永之人爭奔走焉(兼詞,於此)

  4、(其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代詞,指代“行李”)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代詞,指代“那件事”)

  失其所與,不知(代詞,自己的)吾其還也(證據助詞,還是,表商量)

  5、(之公從之(代詞,代佚之狐的建議)

  是寡人之過也(的)

  行李之往來(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何厭之有(賓語前置,有何厭之)

  最新高一語文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4

  1.詞語

  悼(dào)詞膚(fū)淺衷(zhōng)心

  嫉(jí)恨誹謗(fěibàng)

  詛咒(zǔzhòu)給(jǐ)予答覆

  誣(wū)蔑

  2、成語

  豁然開朗:明白,通達。

  堅忍不拔:堅持而不動搖。

  卓有成效:成績、效果顯著。

  繁蕪叢雜:繁多雜亂。

  不可估量:不可估計。

  永垂不朽:永遠流傳不會磨滅。

  3、文學常識

  1883年3月14日,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科學共產主義創始人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日,他的葬禮在倫敦海格特公墓舉行,恩格斯發表了這篇演說辭。

  最新高一語文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5

  詩歌:古代文學體裁之一,起源於古代勞動。《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開創了我國詩歌現實主義的源頭。戰國時期在南方出現的楚辭體代表作《離騷》開創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的先河。以“五四”新文化運動為界,詩歌分為新體詩和舊體詩。

  “五四”以前的詩歌統稱為舊體詩,其中舊體詩又以唐代為界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唐代以前的詩歌統稱為古體詩,近體詩從唐代才開始興起。古體詩和近體詩的主要區別在格律方面――即能否押韻、講究平仄、對仗。近體詩又分為律詩、絕句和排律。

  律詩都是八句的,有七言律詩和五言律詩;絕句都是四句的,有七言絕句和五言絕句。五四以後興起的新體詩也有格律詩和自由詩之分,其中用舊格律填寫新內容的稱為格律詩,像《沁園春·長沙》;其它的稱為自由詩,像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戴望舒的《雨巷》和艾青的《大堰荷――我的保姆》等。

  詞:是詩歌的一種。詞的全名為曲子詞,又叫長短句,是與曲調相諧和的唱詞。詞起源於隋唐之際,隋代已有聲腔,曲調,但不見曲子詞。

  到了唐五代開始出現髮間曲子,也就是有了樂譜後而按譜寫詞,名為曲子詞,後簡稱為詞。現存最早的民間曲子詞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經室中發現的敦煌曲子詞。現存最早的文人詞是李白的《憶秦娥》和《菩薩蠻》。因而李白被尊為“百代詞曲之祖”。

  詞發展於五代,到了宋代發展到頂峰。根據風格特點,詞有婉約和豪放之分;按照字數,詞有小令、中調和長調之分。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縣人,中國現代詩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學學習法文,開始受到法國象徵派的影響。

  詩集有《我底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和《災難的歲月》。早期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徵派的影響,意象朦朧、含蓄。後期詩歌表現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烈感情和對美好未來的熱烈嚮往,詩風顯得明朗、沉摯。課本中選入了他的作品《雨巷》。

  徐志摩(1896-1931),筆名雲中鶴、南湖,浙江海寧人。詩人、學者。新月社的主要發起人和主要成員之一。詩集有《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別康橋》《沙揚娜拉》《在病中》等。

  艾青,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詩人,有詩集《黎明的通知》,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最新高一語文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6

  檢點:

  (1)查考符合與否;查點。

  (2)注意約束(自己的言語行為)。

  敷演:敘說並加以發揮。

  甄別:審查辨別。

  絕倫:獨一無二;沒有可以相比的。

  思忖:思量。

  商榷:商討。

  勾銷:取消;抹掉。

  巷道:採礦或探礦時在山林或地下挖掘的大致成水平方向的坑道。一般用於運輸和排水,也用於通風。

  不啻:如同。

  犄角:

  (1)角落。

  (2)動物的角。

  座右銘:寫出來放在座位旁邊的格言。

  光宗耀祖:為宗族爭光,使祖先顯耀。光,有面子;宗,宗族;耀,顯耀;祖,祖先。

  汗流浹背:汗流得滿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懼或非常害怕。現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溼透了。浹,溼透。

  不毛之地: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形容荒涼、貧瘠。

  痴心妄想:一心想著不可能實現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痴心:沉迷於某人或某事的心思;妄想,荒誕的打算。

  怨天尤人:指遇到挫折或出了問題,一味抱怨天、責怪別人。怨,怨恨;天,命運;尤,責怪,歸罪。

  妄自菲薄:過分看輕自己。形容自卑。妄,胡亂的;菲薄:小看、輕視。

  鬼迷心竅:鬼怪迷惑住心竅。指對問題認識不清。

  恪盡職守:謹慎而盡力地做好所從事的工作。

  瞠目結舌:瞪眼翹舌說不出話來。形容窘迫或驚呆的樣子。瞠,瞪著眼睛;結舌,翹起舌頭落不下。

  苟延殘喘:勉強延續臨死前的喘息。比喻暫時勉強維持生存。苟,暫且,勉強;延,延續;殘喘,臨死前的喘息。

  高中語文記敘文答題方法

  一、標題:標題的作用、含義

  (1)是全文的線索;

  (2)題目點明中心;

  (3)引起讀者閱讀興趣;

  (4)點明故事發生的時間/或季節或/天氣或/地點等;

  (5)點明主要人物及其特點;

  (6)點明主要事件;

  (7)題目有雙關義;

  (8)與結尾相互照應等。標題含義往往包含表層意思和深層意思。

  二、主題:概括主題、分析作者對人物的態度、作者表達的感情。

  三、賞析句子答題技巧:表達技巧+具體分析+表達效果(感情)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定懸念(小說,但上海不會考),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物件+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物件+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物件+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7突出了

  5、反覆:強調了,加強語氣

  四、根據原文分析問題。在文中找到根據,用自己的話條理清晰的概述出來。

  五、分析人物形象

  1、先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徵或思想品質,再結合具體事例分析。

  答題技巧:主要事件中表現的品質、文中對人物的評價性詞語、人物語言、心理、神態、對人物的稱呼、隱喻的事物。

  2、不同人物在文中的作用主人公:(判定誰是主人公)答題技巧:對錶現中心的作用。

  配角:對主人公起到什麼作用、對情節發展起到什麼作用、對錶現中心起到什麼作用。

  3、根據文章內容簡介某一人物答題技巧:基本情況、主要事件、簡評人物性格、品格或自己對人物的感情

  六、對寫法的分析:

  表達方式:

  (1)記敘

  (2)說明

  (3)議論

  (4)描寫

  (5)抒情

  描寫方法:

  (1)外貌描寫

  (2)神態描寫

  (3)動作描寫

  (4)語言描寫

  (5)心理描寫

  最常見的在前半部分文段,是插敘,答題格式是:

  (1)交代了某某背景、情況(要根據文意概括);

  (2)為下文某某故事情節發展做鋪墊。

  如果該段是最後一段,則是補敘,答題格式是:

  (1)補充交代某某情節(要根據文意概括);

  (2)照應上文,解開懸念,讓故事真相大白

  (3)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藝術效果。

  如果在開頭第一段,多為倒敘,答題格式是:設定懸念,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記敘順序常用三種:

  (1)順敘;

  (2)倒敘(在開頭)

  (3)插敘。

  七、對文章內容的推理和想象(人物心理描述)

  對文章內容的推理和想象的考查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揣摩人物的思想活動,想象人物的動作、語言等;

  二是對文章的情節或結局展開合理的推測。解答此類題一定要結合全文的內容來進行。對人物思想活動、語言、動作的揣摩要緊扣人物性格特點,符合情節的發展、適合語境。對文章結局的推理是開放的,答案是多元的,關鍵是正確表述。

  八、閱讀體會:緊扣文章主旨、結合具體內容分析。

  (1)感受啟示題:結合原文談認識,聯絡自己的親身經歷談感受。

  答題模式:觀點+認識(道理論據)+事例(事實論據)

  (2)合理想象題:有創意但必須與語境和主旨相吻合。

  答題模式:原文含義(作者感情)+現實生活(典型事例)+自己觀點(態度)

  語文閱讀理解的答題公式

  語句作用、含義分析題:

  1、句中用了關聯詞“雖然……但是……”,這組關聯詞表轉折關係;用了關聯詞“不但……而且……”之類,這類關聯詞表遞進關係,兩者用意都在於強調後者。

  3、評價、賞析一句話:應從兩個方面入手,先評寫作特色、語言特色,如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語言或生動或優美或講求對稱或準確嚴密……再評思想內涵,即闡明這一句表達了什麼觀點,給你什麼感受、啟迪、教育……

  4、分析一句話的含義也可從分析關鍵詞入手,著重體會關鍵詞在特定語境中的含義。

  5、說明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說明內容、說明物件的特徵和說明文語言的特色(準確、生動)。

  6、記敘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氣氛、表達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點等。

  社會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

  2、在回答時必須結合當時當地的時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環境描寫的相關語句揭示了什麼樣的社會現實。

  最新高一語文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7

  1、《沁園春長沙》

  重要字音:沁(qǐn)園春百舸(gě)崢(zhēng)嶸寥廓(kuò)揮斥方遒(qíu)

  漫(màn)江攜(xié)來浪遏(è)飛舟

  多音字:汗水可汗數字數典忘祖數見不鮮

  重要字形:沁香分泌謾罵漫江惆悵為虎作倀蒼茫滄桑阻遏碣石

  重要詞義:崢嶸:本義形容山勢高峻突出,引申為不平常。

  揮斥方遒:熱情奔放,勁頭十足。遒,強勁有力。

  激揚:激濁揚清,批評壞的,褒揚好的。

  近義詞辨析:

  寥廓:(天空)高原空曠。遼闊:(土地海洋等)遼遠廣闊。

  意氣:意志和氣概,志趣和性格。也指因主觀偏激而產生的情緒,如意氣用事。

  義氣:由於私人關係而甘於承擔風險或犧牲自己利益的氣概。如講義氣。

  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遏止:用力阻止住。如滾滾洪流,不可遏止。

  2、《詩兩首》

  重要字音:彷(páng)徨寂寥(liáo)惆悵(chàng)悽婉(wǎn)頹圮(pǐ)青荇(xǐng)

  浮藻(zǎo)長篙(gāo)漫溯(sù)斑斕(lán)笙(shēng)簫

  多音字:看守看見遒勁有勁著迷執著裝載記載悄悄悄然

  重要字形:彷徨惶然惋惜哀婉彷徨牌坊惆悵稠密絲綢追溯朔風挑釁河畔斑斕無恥讕言波瀾頹圮祭祀杞人憂天

  重要詞義:彷徨:(心事重重)地走來走去,猶疑不決。頹圮:坍塌,毀壞。

  近義詞辨析:

  沉澱:指沉到溶液底層的難以溶解的物質,比喻凝聚,積累。

  積澱:指長時間積累起來的習俗、文化。

  彷徨:猶疑不決的走來走去。倘佯:自由自在地走來走去。

  【課內閱讀】

  1.對《再別康橋》一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D)

  A.“康橋”,現在通譯“劍橋”,即的劍橋大學所在地,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徐志摩年輕時曾在此讀書、生活過,結識過許多英國朋友,故對此懷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B.第二節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將岸邊柳樹倒映在劍河裡的情景,寫得甜蜜而美麗,浸透了詩人無限歡喜和眷戀的感情。

  C.第三節運用擬人的手法,借水草的“招搖”,生動地寫出了康橋對他的熱情歡迎,同時用“甘心做一條水草”表達了詩人對康橋的刻骨銘心的眷戀之情。

  D.第五節的“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是回憶往昔在劍河上盡興遊覽的情景,抒發了詩人對歲月流逝的惆悵之情。

  2.對《再別康橋》分析鑑賞錯誤的一項是(A)

  A.“那榆陰下的一潭”明明是清泉,詩人偏說不是,而把它想像成“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這一方面寫出夢之美,夢之虛幻,另一方面,也很自然地過渡到下文尋夢的描寫。

  B.詩人用“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把夢具象化,把抽象的詩意化為具體的形象,非常生動。

  C.在充滿詩意的'地方詩人竟然不能放歌,是不可遏制的離情使詩人陷入沉默。

  D.最後一節將“輕輕”換成“悄悄”,這些疊字的運用增強了詩歌輕盈的節奏,並把濃烈的詩情化為一種瀟灑。

  3.對《雨巷》的賞析,說法不恰當的一項是(D)

  A.詩歌描繪了一幅梅雨時節江南小巷的陰沉圖景,藉此構成了一個富有濃重象徵色彩的抒情意境。

  B.“我”在孤寂中仍懷著對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與追求。詩中“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這種美好理想的象徵。但是,這種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難以實現的。

  C.詩中的“我”、“雨巷”、“姑娘”並非是對生活的具體寫照,而是充滿了象徵意味的抒情形象。

  D.詩人把自己苦悶彷徨的心態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沒有陽光,也沒有生機和活氣。

  4.對《雨巷》這首詩歌表現方法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C)

  A.這首詩歌既採用了象徵派重暗示、重象徵的手法,又有格律派對於音樂美的追求。

  B.本詩運用了復沓、疊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迴環往復的旋律和宛轉悅耳的樂感。

  C.本詩反覆出現的“丁香”意象及其蘊藉的特定情感元素,借鑑了古代吟詠丁香名句,如李煜的“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D.在本詩中,雨巷、油紙傘、丁香、籬牆、女郎、獨行者等,編制出雨中江南小巷一隅的畫面,具有傳統文化的氣息與古典美。

  3.《大堰河——我的保姆》

  【基礎知識】

  重要字音:青苔(tāi)荊棘(jí)火缽(bō)忸(niǔ)怩麥糟(zāo)燉(dùn)肉

  團箕(jī)凌侮(wǔ)叱(chì)罵

  多音字:瓦菲菲薄泥巴拘泥漂泊湖泊青苔舌苔

  重要字形:碾碎輾轉堤堰揠苗助長偃旗息鼓凌侮陵墓稜角忸怩紐扣樞紐

  重要詞義:典押:把土地和房屋押給別人,換取一筆錢,到期還款,收回原物。

  天倫:指父子、兄弟等關係。瓦菲:生長在瓦縫中的野草。凌侮:欺凌,侮辱。

  近義詞辨析:養育:撫養和教育。養活:供給東西使生活。

  【課內閱讀】

  1.《大堰河――我的保姆》結尾中說這首詩也是獻給“大地上的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們的兒子”,意在表明(A)

  A.詩人的感情,由一個狹小的範圍,昇華到一個更高、更廣的天地。

  B.詩人希望得到世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樣的保姆和像詩人自己—樣的乳兒在感情上的共鳴。

  C.詩人仇恨不公平、不合理的舊社會,想號召人們起來鬥爭。

  D.詩人的感情,融會世界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樣的保姆和像詩人自己一樣的乳兒的感情。

  2.“我是地主的兒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長大了的大堰河的兒子。”這句坦誠的宣告告訴我們(B)

  A.“我”雖然出身於地主家庭,但是,卻是農民的兒子。

  B.“我”和大堰河的養育關係比和生身父母的血緣關係更親密。

  C.“我”是地主的兒子,和大堰河只不過是養育關係。

  D.“我”不忘養育之恩。

  3.“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時,乳兒不在她的旁側。”作者一再強調“乳兒不在她的旁側”是為了說明(D)

  A.大堰河死得很淒涼。

  B.大堰河臨死時仍在牽掛她的乳兒。

  C.“我”回家後和大堰河家失去聯絡。D.“我”的遺憾自責的心情。

  4.為了加強情感和音節的旋律,詩中採用了什麼樣的修辭手段?(C)

  A.排比誇張重複B.對比重複擬人C.重複排比對比D.借代對比排比

  最新高一語文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8

  離騷

  1、文學常識

  屈原(約公元前340—約前278),戰國時期楚國人,偉大的愛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為中國古代最長的政治抒情詩。《離騷》又常被舉作屈原全部作品的總稱。在文學,還常以“風”、“騷”並稱,用“風”來概括《詩經》,用“騷”來概括《楚辭》,分別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源頭。

  2、詞語讀音

  修姱、嫉妒、謇、忳鬱悒、侘傺

  溘死、鷙鳥、方圜、攘詬、謠諑、延佇、芰荷、偭、蘭皋、椒丘

  岌岌、雜糅、昭質、可懲

  孔雀東南飛

  1、文學常識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秀的民間敘事詩。沈歸愚稱為“古今第一_詩”,因此它也被稱為我國古代文學最早的長篇敘事詩。原名《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最早見於南朝徐陵所編的《玉臺新詠》。它是繼《詩經》《楚辭》以後較早的一部古詩總集。後人把《孔雀東南飛》與北朝的《木蘭辭》及唐代韋莊的《秦婦吟》並稱為“樂府三絕”,並且前兩者又被稱為“樂府雙璧”。

  樂府詩是一種合樂的古詩,因傳自樂府官署而得名,樂府原為漢武帝劉徹設定的音樂機關,專事製作樂章並採集整理各地民間俗樂和歌辭,分別用於朝廷典禮和宴會時演唱。這些樂章、歌辭,後來就叫“樂府”,成為繼《詩經》、《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

  2、詞語讀音

  箜篌、懷忿、槌床、哽咽、繡腰襦葳蕤、卑鄙、躡絲履、玳瑁、流紈

  明月璫、磐石、拊掌、郡丞、思量量體裁衣、否極泰來、白鵠、婀娜

  躑躅、金鏤鞍、齎錢、蟠龍、琉璃

  晻晻、日暝、摧藏、躡履、悵然戊戌、戍守、彷徨

  詩三首

  1、字詞

  芙蓉、慷慨、青青子衿、嘉賓、阡陌

  羈鳥、樊籠

  2、文學常識

  《古詩十九首》選自南朝梁蕭統《文選》,是東漢末年文人五言詩的選輯。並非一人所作,從內容看,主要寫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傷,寫遊子、思婦的離愁和相思。由於作者文化素養較高,又繼承了《詩經》和《楚辭》的傳統,吸收了漢樂府的營養,所以不但善於運用比興,而且創造出一種獨特的風格,藝術成就很高,被稱為“五言之冠冕”。

  曹操,字孟德,東漢人。三國魏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外定武功,內興文學”,是建安(漢獻帝年號)文學的開創者和組織者,其詩直接繼承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他的創作一方面反映了社會的_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現了統一天下的理想和壯志,具有“慷慨悲涼”的獨特風格。這種風格被稱為“建安風骨”或“魏晉風骨”。、“秋風蕭瑟,紅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與“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是曹操的《觀滄海》和《龜雖壽》中的名句。

  陶淵明,東晉詩人。一名潛,字元亮,稱靖節先生,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的隱士,不滿於_的黑暗,“不為五斗米折腰”,隱居農村。從彭澤令職位上隱退,這一年他41歲,以後終老農村,死後世人稱他為“靖節先生”。陶淵明開創了田園詩一體,為古典詩歌開闢了一個新的境界。他亦有、“隱逸詩人”之稱。蘭亭集序

  1、字詞

  符契、修禊、癸丑、流觴、激湍、彭殤、嗟悼、會稽、感慨系之

  清流激湍、流觴曲水、靜躁、虛誕

  世殊事異

  2、成語

  崇山峻嶺: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險峻的山嶺。

  放浪形骸:放浪,放蕩;形骸,人的形體。指行動不受世俗禮節的束縛。

  遊目騁懷:遊目,遠眺;騁懷,放開胸懷,往遠處想。縱目四望,開闊心胸。

  情隨事遷:情況變了,思想感情也隨著起了變化。

  感慨系之:感,感觸;慨,慨嘆;系,聯結。有所感觸,慨嘆不已。

  2、文學常識:

  王羲之,東晉書法家。出身士族名門,是東晉政治家王導的從子。曾任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世稱“王右軍”。早年從衛夫人學習書法,後多鑑前代名家書法,博採眾長,備精諸體,有“書聖”之稱。

  最新高一語文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9

  一、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異義的詞,並解釋其古今意義。

  畫圖省識春風面。春風面,古義:形容王昭君的美貌;今義:得意的樣子。

  萬里悲秋常作客。萬里,古義:遠離故鄉;今義:遙遠。

  一去紫臺連朔漠。去,古義:離開;今義:到。

  百年多病獨登臺。百年,古義:年暮垂老;今義:很多年,一輩子,終生。

  艱難苦恨繁霜鬢。恨,古義:遺憾;今義:仇恨,痛恨。

  二、解釋下列句中一詞多義詞的意義。

  “語”

  千載琵琶作胡語。話,言語,名詞。

  又聞此語重唧唧。話,內容,名詞。

  琵琶聲停欲語遲。說話,動詞。

  語曰:唇亡齒寒。古話,名詞。

  亡去不義,不可不語。告訴,動詞。

  “獨”

  百年多病獨登臺。獨自,單獨。

  鰥寡孤獨。獨身。

  獨亮自以為死灰有時而復燃者。唯獨。

  “哀”

  風急天高猿嘯哀。悲哀,形容詞。

  君將哀而生之乎。哀憐,哀嘆,動詞。

  秦人不暇自哀。哀傷,悲哀,動詞。

  誰為哀者。悲傷,形容詞。

  “向”

  獨留青冢向黃昏。對著。

  回車叱牛牽向北。面向。

  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

  向吾不為斯役。從前。

  失向來之煙霞。剛才。

  最新高一語文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10

  《沁園春長沙》

  1、以樂景寫哀情:

  詩人筆下的秋景是活潑、美好的。濃豔鮮明的色彩,動靜結合的事物,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生機勃勃的秋景圖。但是作者的感情卻是惆悵、深沉的。作者熱愛祖國的壯麗河山,越寫山河的壯美,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就在這種不一致中表現了詩人獨特的感受和深沉的思緒,展示詩人關注國家命運的情懷和思考革命形勢的感受,突出了詩人強烈的革命情懷。

  2、對比手法的運用:

  本詞含有多種對比,使描繪的形象更加鮮明。如“萬山紅遍”與“漫江碧透”主要是顏色的對比;“鷹擊長空”與“魚翔淺底”,“指點江山”與“激揚文字”是動作的對比;“同學少年”與“萬戶侯”是明比;“萬類霜天競自由”與人民的被壓迫是暗比。

  3、抓住關鍵詞語,理清思路:

  在詞中,“立”“看”“悵”“問”“憶”“記”這些動詞具有貫穿全詞線索的作用。他們的內在聯絡是:透過“立”、“看”等詞寫出江山的壯麗和萬類的自由自在,這些是明寫;透過“悵”、“問”等詞暗寫出國內外的飛揚跋扈,廣大人民的災難深重。最後透過憶、記等詞回憶起曾一起並肩戰鬥的戰友,激起革命者的歷史責任感。

  最新高一語文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11

  第一單元詩歌

  一、單元教材及學習重點說明:

  這個單元主要指導學生鑑賞中國新詩和外國詩歌。本單元有中國詩歌、外國詩歌,大都是廣為傳誦的名篇佳作。主題可以共用一個情字來概括:《沁園春長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對丁香姑娘的朦朧愛情,《再別康橋》中對母校的綿綿別情,《錯誤》中閨中思婦對歸人的怨情情感風景可謂豐富多樣。教學時,用情這根線串起這些看似各不相關的詩歌珍珠,學生必收穫情感,啟迪思想。

  這個單元的鑑賞重點是情感與意象。情感與意象,既是指單元鑑賞重點,也可以說是詩歌鑑賞的主要方法,即:一方面要注意體會詩中表達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分析詩中運用的意象。下面分別說說這兩個方面。

  如何體會詩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比較含蓄甚至隱晦的詩歌如《雨巷》《斷章》等表達的思想情感呢?可主要從瞭解詩歌的創作背景、詩人的思想生平和詩中運用的表現手法三個方面入手。欣賞技巧是重要的,但須提醒學生要有意識地增加生活閱歷,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修養,尤其要廣泛閱讀中外名詩,培養對詩的感受力和讀詩的趣味。所謂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意象是詩歌理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意即欣賞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審美主體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體與客體的統一,有形與無形的統一。具體教學中,要注意區分詩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又稱為實生活意象和象徵性意象)。描述性意象或實生活意象,在《再別康橋》用得較多,如雲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輝夏蟲等,而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則為比喻性意象或象徵性意象,它們表達的詩人思想情感豐富深刻,更吸引人,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

  二、預習要點:

  1、基礎知識(字音、字形、詞語)。

  2、按要求朗誦。

  3、詩歌的寫作背景和詩人的經歷。

  4、相關的文學常識。

  5、分析意象;發揮想像;感受真情;陶冶性情。

  6、背誦:《沁園春長沙》,《雨巷》,《再別康橋》

  第二單元──古代記敘散文:

  一、單元教材及學習重點說明

  掌握課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課文,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

  瞭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瞭解中國文學發展簡況。

  能使用多種語文工具書,利用多種媒體,蒐集和處理資訊。

  學習這個單元要注意,不可拔苗助長地提升學習目標。從一定意義上說,讀懂、讀通仍是主要的教學任務,也就是說首先要掃清語言文字障礙,在此基礎上再把握文章主題或中心思想,體會作者的情感態度,然後登堂入室,顧及其他目標。不能忽略基本訓練而一味地進行玄妙的探究,那是違背文言文教學規律的。

  二、預習要點:

  1.朗讀背誦;《荊軻刺秦王》

  附背誦部分:

  《荊軻刺秦王》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2.概括要點;

  3.提取精要;

  4.培養語感;。

  第三單元──中外新聞報告文學:

  一、單元教材及學習重點說明

  本單元屬於溝通與應用板塊,學習新聞和報告文學,所選的都是這兩類文體中的典範作品。這些作品強調真實性,及時準確地反映了方方面面的社會資訊,從真實的生活出發,傳達出時代的精神。

  有兩篇現場短新聞,記者在現場,以眼睛為攝像機,以耳朵為錄音機,簡筆勾勒出清晰可視的一個個場景、一幅幅畫面。《別了,不列顛尼亞》記錄了英國撤離香港,香港迴歸祖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它選取了英國撤離香港的一系列場景,並把它們放在歷史的背景中,使香港迴歸這一歷史事件有了一種歷史的縱深感;《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則打破客觀報道的傳統,直接講述記者自己參觀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所見所感。

  報告文學《包身工》是中國報告文學史上劃時代的作品,作者以鐵的事實、精確的資料、精闢的分析和評論,把勞動強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隸一樣做工的女孩子們的遭遇公諸於世,憤怒控訴了帝國主義和買辦勢力的殘酷剝削和掠奪中國工人的罪行。

  通訊《飛向太空的航程》從神舟5號飛船發射成功寫起,回顧了中國的載人航天史。在歷史和現實的對照中,國人的喜悅和自豪顯得更加凝重。

  二、預習要點:

  1、學習新聞作品:弄清新聞結構、新聞事實、新聞背景、客觀敘述和主觀評價,學會提取資訊。

  2、學習報告文學:聯絡時代背景,把握作者傾向,鑑賞敘事技巧,學會關注社會。

  3、讀寫結合:評論新聞事實,思考社會問題。

  上面的高一語文知識點總結,對語文課本上的基礎知識進行總結,讓我們在學習課文時積累語文知識,是大家學習語文的優秀參考資料,希望大家好好利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