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科技創新部年春季工作總結

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科技創新部年春季工作總結

  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吧。總結一般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科技創新部年春季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過去的一個學期裡,我院科技創新工作沒有取得預期的進展,甚至連一些基本的任務也沒完成,作為科創部部長,我謹此向全院表示歉意。

  我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我院上個學期的科創工作,那就是“糾結”,甚至有點“混亂”。首先總結科技創新活動。在上個學期開始之際,我們把這個學期的工作計劃精確到天的列了下來,可是因為種種原因,各項活動最終的執行方式,或者時間安排幾乎完全掉了個頭。比如說,在最初的計劃裡我們是把船模設計大賽放在第一個活動的,但因為臨時的變動只好將其延後,到至今都沒有順利舉行。我們光宣傳海報就印發了三次,每次都在改時間,改安排。給大一同學的積極性及我們部的信譽都帶來了一定的損害。對大一的同學來說,船模設計大賽是他們參與性最高的一個活動了,因為它的難度低,參與合作性強,而且屬於動手性活動,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但對我們而言,它卻不能給我們院帶來如同“挑戰杯”一樣名聲顯赫的大獎。為此我們將“啟航杯”作為優先進行的比賽專案。“啟航杯”是一個較寬泛的比賽,類似於“挑戰杯",只要是科技類,學術類,調查類作品均可以參與。一方面我們可以透過該比賽帶動全員科創氛圍,發現一批優秀的科技創新人才並培養他們成為我院科創力量以傳承,另一方面也可以藉此比賽選拔優秀的專案去參與“機械設計大賽”,“挑戰杯”等知名比賽。為此我們在大賽規則制定上,流程上幾乎完全以“挑戰杯”為範本,可以說是充分徹底為“挑戰杯”做準備。想法是美好的,可現實卻很殘酷。正是因為比賽較寬泛,同學們很難有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案,有一好的想法可又沒有人來指導,而我們畢竟能力有限也幫不了同學很大的忙。其實我們本想讓我們部內的同學收集許多成功的、操作性強的案例並以宣講會的形式給同學們做介紹並提供切實可行的想法的,但由於“揚帆”科技文化節給我們的時間真的太少了,而對於我們部又很難把同學們召集起來,故最後取得的“啟迪”效果微乎其微。同時,我們原先安排部內做演講的同學也由於時間關係被砍掉一大半,這無疑又對我們學生會的信譽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在此也希望上面安排時間時不要一改再改,尤其不要在最後我們基本上所有工作都準備好時進行修改。我們僅在“啟航杯”給各個班下達的通知就發了三次,時間也跟著改了三次,幾乎把同學們參與的熱情磨掉了。為此我總結了如下幾點:

  1.比賽不能急於求成。創模設計大賽確實沒有很高的技術含量,也不能給我們院帶來什麼大獎,但卻是凝聚同學,提高他們動手有能力,給同學們已歸屬感的最佳途徑。我至今記得當年我們幾個人參加第一屆船模設計大賽是一起奮鬥的日子,我們共同到船池鋸木板,在寢室做到凌晨一兩點,也正是這種比賽能給我們帶來很深刻的體悟與同學感情。有時創新不一定要建立在得獎的基礎上的。為此以後的船模設計比賽最好能在第二學期開學時就舉辦(每年3-4月),這時課程不多,而且同學參與性較高。同時比賽要做好前期的指導工作,一方面要位同學提供比賽用材料,工具。另一方面還要向同學宣傳指導設計製造方法。當然,最為重要的是實時督促各隊的進展,詢問他們的需求及時做階段性總結。船模比賽理應成為我們院調動同學科創參與性的“開胃菜”。

  2.“啟航杯”的組織過程告訴我們,不要寄託於透過什麼強制方法把同學召集在一起,這樣只能增加同學們的反感情緒而起不到預期的宣傳效果。其次,通知宣傳工作要一次性做到位,不能反覆。為此我們也要把事先的準備工作做到位以減少不必要的工作重複。再次,我們更應該把科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從小的創新開始,從中選出有潛力的申請科技類,甚至外觀類專利,以此為突破口提升我院科創氛圍。

  3.我院科創工作需要走出一條有我們院特色的道路。單從師資力量,硬體設施,學院投入我們很難和其他大學院直接競爭,但我們的專業性強,在這個方面又很少有對手。為此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導師資源,從我院同學中選出一批熱愛科創並有一定基礎的同學跟隨導師從事一些專案,一方面加強同學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好的專案拿去參賽,由於是導師輔導,成功的機會也會跟大一些。令人欣慰的是在學院老師與同學的努力下,我們部已經成功組織了三批人跟隨導師做專案,一批大一同學主要進行輪機方面的測控,一批大二的跟隨李老師做力學方面的研究,還有一個同學做的.是動畫模擬建模。第一批同學可望在近期做出成品。我覺得這應該成為我院科創工作的突破點,為此我們部也要做好導師與同學間的聯絡工作,及時反映同學們的需求與老師的要求,將這種機制長期化,並傳承下去。4.在部內建設方面,我們上學期已經初步形成一套方案,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以增進部內同學友誼凝聚力的趣味活動。由於上學期時間較緊,活動都沒開展,但準備籌劃都已就緒,這學期一開始就能實施。另一部分是以部內CAD學習為主的培訓。由於我們部內成員知識有限,無法位同學提供更深層次的學習,所以上學期CAD培訓沒有堅持下來,但由於這個暑假我們有批大二的同學在老師那裡學習各種CAD軟體,因此下學期的培訓我們將以他們為骨幹力量,提升同學們的能力,並將此學習長期化。

  我院科技創新工作必須走出一條適合我院具體情況的特色化道路。我們沒有電子電工基地,機械創新基地豐富的大賽經驗,悠久的成立歷史,完善的管理制度,更沒有他們資金,場地,導師等方面的巨大優勢。同他們同臺競爭並取得一定成績確實有一定困難。但我們專業性強,這可能是個劣勢,但從另一方面來看也不失為一個可以充分利用的機遇。在一個很少有人涉略的領域發揮我們特有的優勢,闖出一片屬於我們船海學院的新天地來。作為本科生要學會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聯絡老師、合理分配時間,把學習與科創並行起來,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活、收穫獨到的人生體會、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而作為我院科技創新部,在自身建設尚處於起步階段時應該充分借鑑其他學院的成功經驗,做好各類科技比賽的宣傳工作,把我院同學推出去,讓他們在其他完善的科技創新基地裡鍛鍊自己並取得好成績,為我院爭光。與此同時,全力發展一個穩定的、可傳承下去的精英團體,限定團體規模,培養精英意識。併為其在導師方面搭起溝通聯絡的橋樑,使其參與到老師的專案中去,積累專案經驗,提升創新能力。此外,我們還可以在專利申請,專利知識普及上尋找突破點,引導同學們激發生活中的科創靈感,實踐一批技術門檻低、實用性強的小發明、小製作,盡最大可能為同學們搭建一個專利轉化平臺,對其中好的專案實行專利轉化,培養同學們的專利意識,營造全院範圍內的創新氛圍。

  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