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探究教學工作總結

幼兒園科學探究教學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夠給人努力工作的動力,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但是總結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科學探究教學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科學探究教學工作總結1

  科學活動是一種融合操作性、思考性、變化性、創造性、趣味性為一體的活動,應成為引發、支援和引導幼兒主動探索、主動學習、自主創造的過程。本學期我們科學領域組選擇以科學活動中培養幼兒創造力為切入點,讓幼兒在看看、摸摸、玩玩、做做、想想中獲取大量感知,並透過親身實踐,學習科學、運用科學,不斷地發現,不斷地創造,最大限度地開發幼兒的創造潛能。

  一、創設豐富、開放的環境,激發幼兒創新思維。

  1、創設有助於培養創新能力的民主、和諧、自由的氛圍,幼兒與老師建立起一種平等、信任、理解、尊重、和諧的師生關係,創造民主和諧的教育與活動環境,能有效地激發幼兒主動積極參與學習和活動過程。在幼兒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仍很薄弱,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句評價都會對其產生很大的影響,在幼兒探索創新活動中,教師應多表明肯定、鼓勵、接納、欣賞的態度,讓幼兒感到教師只是一個對自己活動很感興趣並能提供有益建議的“大朋友”,這種高度的安全感和自由感能激發孩子巨大的創新能量。

  2、精心選擇開放材料,激發創造慾望。

  在科學活動中能否激發幼兒的創造慾望與教師投放的材料是否充足、實用開放有直接的關係,為此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及發展水平,圍繞主題為幼兒提供具有科學性、層次性、開發性的豐富的操作材料,並隨幼兒的興趣變化適時增添,靈活調整,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對材料進行組合、加工和創新,使幼兒的探索、創造的慾望在運用開發性的材料過程中得到滿足。如:在“小球站穩了”的活動中提供各種物品,積木、紙、橡皮泥、沙子、杯子、尺子、鉛筆等,讓幼兒動手嘗試,哪些東西可以讓小球站穩,哪些東西經過加工才可以,使幼兒在自主發現中學習、創造。

  二、做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培養創新能力。

  在科學活動中教師有益、正確的引導對幼兒創新思維的建立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兒思維水平低、經驗缺乏,面對創造性問題常常陷入思維單一、固定的困境,教師應善於觀察、及時發現其創新意識的萌芽,加以引導、啟發、培養,做好幼兒創新思維的引路人,促進創新能力的發展。

  1、精心設計創造性問題,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探索能力。在科學活動中教師應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和實際需要,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多提一些開放式、啟發式的問題,引導幼兒從不同角度,從不同方向去思考,一題多解,進行發散思維訓練,為幼兒提供各種機會,多提問題,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探索能力。幼兒關心著身邊的一切,自然界千奇百怪的現象吸引著幼兒,一朵花、一滴水,都是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如在“軟和硬”的科學探索活動中,讓幼兒從自身出發,去尋找自己身上軟和硬的東西,幼兒發現自己身上頭髮、皮膚、舌頭等都是軟的,而骨頭、牙齒、頭是硬的。再引導幼兒從人聯想到動物植物等。鼓勵幼兒提出和別人不同的新辦法,透過啟發,有的幼兒說:“聽聲音可以知道物體是軟的還是硬的,因為硬的東西掉在地上有響聲,兩件軟的東西碰在一起不會有響聲。”對於幼兒這種與眾不同的說法,我都會給予積極的評價和讚揚,久而久之,幼兒的創新思維得到了發展。

  2、鼓勵幼兒提出問題,培養創新精神。

  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世界上許多發明創造都源於疑問,因此在活動中要打破教師問,幼兒回答的習慣,而是要求幼兒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幼兒敢於大膽懷疑的學習習慣,提高幼兒提出問題的能力,注意傾聽幼兒提出的問題,對幼兒的提問,有的可直接回答,有的可啟發幼兒自己去尋找答案,引導幼兒從多角度思考問題,鼓勵和激發幼兒進行探索的慾望,在回答幼兒問題的過程中激發他們創新的靈感。比如小朋友在洗手時,無意中發現肥皂泡泡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出一道七彩光環,小朋友都被這神奇的現象所吸收,一下子全跑去玩肥皂泡了,我沒有制止他們的行為,而是馬上啟發他們去觀察,去發現泡泡裡的光環有哪些顏色。於是幼兒你一言我一句興高采烈地討論起來,我及時抓住孩子們的好奇心給他們解釋這種自然現象:陽光是來自太陽的一種能量,陽光看起來無色或白色,實際上,只要透過水滴就能清楚地看到太陽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也就是彩虹的顏色。解釋完後,我馬上組織小朋友,開展有關實驗。這不僅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慾,而且激發了幼兒不斷探索不斷髮現有關科學現象的興趣。 3、讓幼兒在互相學習中產生創造慾望。在科學區活動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景,幼兒在玩某一樣材料時,常常是一個或幾個人玩,當一個人想出了新的玩法時,其他的幼兒則會受到啟發,能力強的幼兒就會在此基礎上想到更好的辦法,能力弱的幼兒跟著學習這種方法,使他們也對此活動充滿了興趣。如在玩磁鐵時,有個孩子發現在桌子下移動磁鐵,桌上的磁鐵也會跟著動,那其他材料會動嗎?幾個孩子看見了也都饒有興趣,他們折了幾艘小船,可是試了幾次,小船就是不動,後來就有孩子把磁鐵扔進了小船,船兒就航行了,更多的孩子看到了這一情景,想出了更多的玩法:折幾隻青蛙,玩“青蛙跳跳”,折幾條小魚玩“小魚遊遊”,玩的不亦樂乎!久而久之,幼兒的創新意識越來越強烈,創新能力也得到提高。科學教育不僅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還能激起幼兒對周圍世界的濃厚興趣,進行新奇的想象,使幼兒有創新的慾望和熱情,所以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注意引導保護幼兒對事物的好奇,注重開展創造性活動,提供創造的、支援性的環境,應用創造性的策略,培養他們的探索與創造精神。

  張小婷老師執教的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勺子》,在全體領域組老師的共同努力下,集體聽課、評課,不斷改進,最後在幼兒園展示。教師為各年齡段幼兒創設了豐富多彩的科學活動區角,有科學小玩具,種子發芽實驗,科技展覽館等,讓幼兒在科學的海洋中得到發展。

幼兒園科學探究教學工作總結2

  工作中逐步提高了小學探究實驗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探究實驗室材料實現科學化、分類、分檔、檔案管理,實驗水平和實驗效果,更好地更全面地實施素質教育推進教育發展。按國家教委頒佈的教學大綱開齊開足實驗教學課程,實驗開出率達到90%以上,引導學生基本能親手完成各個實驗,形成一定實驗技能,培養科學的實踐,實驗,觀察能力。

  具體工作措施:

  1、實驗室工作由校長及教導主任直接管理,實驗室設專門管理員,即實驗員,具體管理實驗室工作。

  2、實驗室管理員任務,目標;(1)實驗員必須擬定自然教學計劃,各年級自然教學工作須按計劃進行實驗教學,實驗教學需填寫演示實驗計劃、分組實驗計劃、演示實驗單、分組實驗單等表格。(2)在進行實驗教學前必須準備好實驗所需儀器,材料,教師對每組實驗有充分準備,精心設計實驗步驟和實驗過程,方法,寫出相應實驗方案,以保證實驗的科學性,安全性及效果。(3)在引導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時,應要求學生準備好相關的實驗材料,以確保學生在實驗中有物可做,並指導學生觀察,討論,得出相應的結論,完成實驗教學;(4)指導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後,應指導學生完成實驗報告單(試驗記錄),並認真審閱,引導學生在實驗、觀察中養成科學的自然觀和相應的實驗能力;(5)開學及時收取自然各年級《教學工作計劃》、《演示實驗計劃表》、《分組實驗計劃表》;期末按時收取《教學工作總結》、《演示實驗記錄表》、《分組實驗記錄(6)在實驗教學、教研方面,以全體自然任課教師為組,進行相應的自然教學與實驗教學研究,以不斷提高自然學科教師的教學與實驗能力。

  3、材料歸檔(1)每學期(學年)按時將各類材料分類裝訂後歸檔,並按時填寫相應試驗開出數、開出率,完成實驗室材料的歸檔管理,做到科學、規範,便於查閱;(2)在材料歸檔的過程中注意材料的質量與數量應答相應要求;

  4、實驗室器材管理實驗室管理人員除應管理好材料收發、入檔工作外,還應管理好實驗室的器材及日常工作。(1)材料(實驗器材)的每日發放和收回工作,並作好相應發放,收回記錄及損壞,修理等相應記錄;(2)作好相關實驗器材的申報,採購,申購等工作;(3)每週組織學生打掃實驗室,並處理好實驗室,保管室的用電,裝置,器具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發生。

  5、其他相關工作

  (1)作好與實驗室及實驗室管理相關的一系列工作;(2)不足之處,以後完善。

幼兒園科學探究教學工作總結3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說明中,明確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遊戲中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這點說明了在幼兒階段,他們學習的主要特點是做中學、玩中學、生活中學。在科學領域中,《指南》中也提出了明確規定:“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就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為貫徹落實《指南》精神,在工作實踐中,我就如何根據幼兒學習方式和特點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做了以下幾方面的探索和嘗試。

  《綱要》和《指南》精神的科學教育活動是以幼兒為主體的,讓幼兒在動手、動腦的探究活動中進一步形成積極的科學態度,提升科學探究能力,獲得豐富的科學知識、積累多方面的科學經驗。要實現這樣的目的,教師就要真正成為幼兒探究過程的引領者、支持者、幫助者。

  幼兒科學探究和發現的過程包括:產生疑問或疑惑;猜想和假設;觀察和實驗;記錄和整理獲得的資訊與結論;解釋與交流等基本環節與步驟。

  1、創設情境,激發發現並大膽提出問題。

  發現和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索的起點,教師要以多種形式給予幼兒提出問題的時間與機會,激發幼兒探究的興趣。教師要鼓勵幼兒提出問題認真傾聽,記錄下幼兒的各種問題,並將這些問題進行價值判斷和選擇,形成有探究意義音和價值的問題,作為幼兒探究的起點。

  2、鼓勵幼兒進行猜想與假設,並說明理由。

  猜想和假設(推測)是幼兒主動建構知識的前提。面對問題,應充分調動幼兒的原有經驗,分析和預想事物及現象的成因、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這是探索研究的重要環節,是幼兒直正動腦深入思考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過程。教師切忌包辦代替,急於提出自己所謂“正確”的想法。

  3、引導幼兒觀察和實驗驗證。

  結論的得出要以觀察和實驗中看到的事實為依據。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幼兒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客觀而細緻的觀察、實驗與驗證,培養幼兒對事實的尊重,對證據的重視。教師要給幼兒充分的時間與空間、讓其進行反覆的觀察、實驗與驗證從而發現真相。鞏固或調整自己的認識,主動自我建構知識與經驗。

  教師要為幼兒提供材料上的支援和幫助、要觀察記錄幼兒的實驗過程遇到的主要問題、觀點,所有的發現,還要透過提問、建議等方式引導幼兒向科學概念和原理邁進。

  4、支援和引導幼兒記錄和整理獲得的資訊。

  教師要鼓勵和培養幼兒記錄的意識與能力。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鼓勵幼兒用多種適宜的形式進行記錄。幼兒可以用圖畫,符號、表格、文字、照片等多種適宜的方式,記錄活動的主要過程和關鍵步驟。

  5、實驗之後,在討論中形成的。

  幼兒間的交流與討論,對形成幼兒的科學知識與經驗有著重要的作用。組織集體、小組、個別多種形式的交流與討論是教師的重要責任。此環節教師要鼓助幼兒大膽的發表個人的意見、專心傾聽他人的見解、養成尊重事實、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

  《指南》遵循幼兒學習的這一特點,在說明中也強調指出:“最大限度地支援和滿足幼兒透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並在“教育建議”中大力倡導:“多為幼兒選擇一些能操作、多變化、多功能的玩具材料或廢舊材料、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幼兒拆裝或動手自制玩具,給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和適宜的工具、支援幼兒在遊戲過程中探索並感知常見物質、材料的特性和物體的結構特點,提供豐富的便於幼兒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援幼兒進行自主繪畫、不工、歌唱、表演等藝術活動等等。

  綜上所述,幼兒學習的方式與特點就是在生活中、遊戲中,透過親身感受、體驗、操作、探究,不斷地發展對自我、對他人、對外部世界的認識、進行有意義的自我建構。尊重幼兒的學習特點與學習方式是事關教育觀、兒童觀的大問題,是“幼兒為本”理念的.實踐取向問題。實施《指南》首先需要理解與認同《指南》的理念與教育觀念,這樣才能在實施過程中真正讓幼兒享受展於幼兒期的獨特生活,體驗遊戲、操作、交往、表現帶來的創造的、合作的、成長的快樂,徹底擺脫小學化的桎梏,從成人功利主義的教育中解放出來,身心健康獲得發展。

幼兒園科學探究教學工作總結4

  忙碌的一年又這麼匆匆的過去了。xx—xx年年上學期雙星寶貝班以“科學”為專題活動,用探究式科學教育促進幼兒動手動腦能力的發展。回顧過去半年的教育工作,有收穫,同樣也有不足。現總結如下:

  “科學”被除去了神秘的外衣,併成為幼兒學習的內容,這顯然是一種進步。但不少教師在幼兒科學活動的開展中卻始終有種為難情緒:“學實在太難教了。”“孩子的問題我都不能解答,怎麼去教他們?”也有部分教師苦於找不到好的教學方法。所以,我班在本學期針對這些問題展開了探索。

  一、培養興趣

  xx月:在開學的第一個月不開展大的科學活動,僅僅培養幼兒對科學教育活動的興趣。

  1、環境創設:

  開展科學活動,引起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就必須給孩子們一個豐富的科學環境。在開學初我班創設了相對獨立又便於幼兒合作互動的區角,如植物角,生物角,觀察角,動手天地等等。受幼兒的歡迎。

  2、日常生活中的隨機提問

  科學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平時遇到的科學問題才是最貼近生活的。有時會隨機提給幼兒一些科學問題,請孩子們去解決老師或自己的提出的問題。可尋求家長的幫助,讓家長也參與到進來,努力達到家園互動。

  3、講科學故事

  將給孩子一些易於理解的科學和科學家的故事,讓孩子能初步瞭解簡單的科學知識,學習科學家們的探究精神。

  二、開展第一次主題活動

  xx月:開展主題活動,透過看,聞,嘗,摸等方式認識觀察對

  象的多樣性。

  1、從幼兒對天天吃水果產生的好奇:“人為什麼要吃水果””、“水果是怎樣種出來的?”出發帶領幼兒走進水果的世界。創設各種開放式的學習環境,引導幼兒瞭解水果的種類、味道、營養價值,享受品嚐水果的樂趣,並養成科學的吃水果習慣。活動中鼓勵幼兒大膽思考、提問,培養幼兒與家長、同伴合作完成任務,學會協商的能力。

  2、學習、從兒歌裡初步瞭解不同水果的特性、如:香蕉彎彎象月亮,西瓜圓圓象皮球等等、目的讓幼兒從兒歌裡能大致瞭解水果的特徵、

  3、認識常見水果、實物教學、讓幼兒用摸,聞,嘗的方法猜測是哪種水果、教師支援幼兒用各種不同的表現手法,如:美工、建構、遊戲、音樂等技能表現自己對水果的認識,提高了幼兒的表現能力。開展了各種親子製作、社會調查、觀察實踐、成果展示等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展示自己、發展能力的平臺。用這種類似遊戲的方式會讓孩子們的興趣更濃厚,參與更積極、這讓孩子們對科學課更感興趣,從而喜歡上科學、

  三、接觸實驗,開展科學實驗活動。

  xx月:進行科學實驗活動、。願意樂意透過實驗加以檢驗。

  1、接觸實驗。讓幼兒明白在實驗中的秩序及規則。告訴他們在實驗中大家要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因為幼兒在同伴身上比在老師身上學的知識更快。

  2、開展探索活動——。準備實驗工具泡沫,石頭,樹枝,沙子等能能浮的物品。準備輔助工具盛有水的桶若干個。讓幼兒自主實驗,從而明白哪些物品能沉,哪些物品能浮。

  3、開展探索活動——。帶領幼兒走入繽紛的色彩地帶。認識不同的色彩,能說出各種顏色的名字。準備水彩顏料紅,黃,藍三色,幼兒進行自由搭配混合,知道紅+黃=橘黃;紅+藍=紫;黃+藍=綠。

  四、開展明確程式系列活動,學會記錄表格。

  xx月:開展明確系列活動——知道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使幼兒瞭解操作程式的過程,瞭解過程關係著結果的成敗。

  1、幫助幼兒明確實驗的過程。認真聽,認真看老師操作實驗的方式方法。樂意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並積極回答。

  2、認識生活中的管道。首先,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觀察身邊的管道,並跟小朋友一起分享經驗。其次,教師帶領幼兒觀察管道,認識管道。並請家長給幼兒準備豐富的材料—各式各樣的管道及輔助材料:水、沙子、石頭,帶線的鐵釘,打氣筒、記錄表格等。

  3、教師師範,幼兒自主活動。自己組合利用三通,彎管自由拼湊管道。弄清楚哪些物品能夠透過管道,哪些不能。認識記錄表格,學會記錄。

  五、期末測評。

  x月:展開期末測評。開展活動———考察幼兒科學動手動腦能力,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表格。

  1、開展科學活動。在學期末考察本學期幼兒在科學活動方面的進步及不足。

  2、準備不同混合物及輔助分離的工具,如:筷子,紗窗,勺子,食物夾,水,吸鐵石。讓幼兒知道不同的混合物可以用不同的工具進行分離。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表格。而不在拘泥於勾或叉,大膽的發現,自由的記錄。

  透過短短几個月科學活動,孩子們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看到他們對科學活動濃厚的興趣,看到他們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看到他們井然有序的實驗,看到他們互幫互助,老師的辛苦不足掛齒。尤其是孩子們在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記錄能力都有可很大的提高。希望在xx年年,寶貝們的科學能力能再次提高,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