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命後衛師觀後感1000字

絕命後衛師觀後感1000字

  今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今晚央視一套晚間黃金檔推出史詩大戲《絕命後衛師》,再現紅34師在長征途中作為後衛部隊,掩護中央紅軍突破重圍,最終全師幾乎全軍覆沒的慷慨悲歌。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絕命後衛師觀後感的內容,歡迎大家檢視。

  82年前,一支由6000多名閩西子弟組成的“客家軍團”,在湘江之畔衝鋒陷陣、浴血奮戰直至全軍犧牲,書寫了軍史上慘烈而悲壯的一頁,為的是掩護中央紅軍主力長征;

  而今,在這些埋骨異鄉的將士再也沒有回去過的故鄉,一個幾百人的劇組穿著棉衣而來一直忙到酷夏,同樣彷彿經歷了一次長征,為的是還原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6月25日,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央電視臺確定的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獻禮重點專案,電視劇《絕命後衛師》在長汀順利殺青。

  “這部電視劇最初有人建議我們在橫店拍,裡邊什麼都是現成的。但我們還是選擇到長汀拍攝,主要是為了到這裡感受紅色文化、汲取紅色營養,探尋以閩西子弟為主的紅34師把生命毫無保留地獻給黨、獻給中國革命的根源。”八一電影製片廠知名導演、《絕命後衛師》總導演董亞春說。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紅軍主力開始長征。紅五軍團34師作為紅軍的後衛部隊,擔任著在長征路上掩護紅軍主力部隊突圍的任務。為了突破國民黨軍第四道封鎖線,紅34師與數十倍於紅軍的'國民黨軍浴血奮戰。在掩護主力紅軍突破湘江的慘烈戰鬥中,該師6000餘人全部犧牲。

  為了真實還原這段歷史,中央電視臺、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聯合攝製電視劇《絕命後衛師》,張桐、侯勇、鄭昊、郭廣平、馬少驊、奚美娟、杜志國等眾多知名演員參演,今年4月正式開機,計劃10月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播出。

  “拍這部戲,我們劇組人員感覺自己像是經歷了一次長征。”該劇分組導演王忠偉介紹,這部戲基本上沒有內景,200多個外景幾乎都是在戰場、行軍途中,而天氣“不是暴雨就是暴曬”。

  採訪中,記者見到了在劇中飾演一名通訊兵的演員孫立元,他的臉上、胳膊上、腿上都黝黑異常,“拍了這部戲,感覺戰鬥年代挺艱苦的。我們年輕人真的該好好珍惜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給我們創造的美好生活”。

  而在董亞春眼裡,閩西這片紅土地上許許多多感人的歷史故事,也大大豐富、鮮活了《絕命後衛師》的內容。那些當年發生的故事,很多被融入了劇中。

  “我們注重把情節放在第一位,透過一些小人物的故事和情節,來吸引更多80後、90後的年輕人接受該劇。”這位執導過《八路軍》《中國遠征軍》《長沙保衛戰》等眾多優秀作品的導演說,《絕命後衛師》是他拍攝的作品中傾注最多心血的一部,希望透過劇組的努力,讓觀眾能夠記住這些英勇犧牲的閩西子弟。

  拓展閱讀

  《絕命後衛師》是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出品,該劇由董亞春導演、錢林森編劇,張桐、郭廣平、夏志遠、王美英等主演的戰爭劇。

  該劇以二十世紀30年代紅軍歷史上的英雄部隊紅三十四師的壯烈事蹟為素材而創作,表現了紅軍最為艱苦的一段歷程。

  該劇於2016年10月17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

  2018年4月3日,獲得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優秀電視劇大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