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讀後感作文2500字

《老人與海》讀後感作文2500字

  《老人與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於1952年完成的一部中篇小說,這部作品為海明威贏得了1953年的普利策獎和195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被海明威認為“是這一輩子所能寫出的最好的一部作品”。

  這部作品的突出貢獻之一,就是在文學史上留下了聖地亞哥這樣一個光輝的“硬漢”形象。

  這個總是在夢中看到獅子的硬漢,用他的實際行動很好的詮釋了人類永不屈服的精神:他作為漁夫,先是遭遇了連續84天都沒有捕到魚的不幸,在第85天堅持出海之後,他時來運轉了,出乎意料釣到了一條比船還大的大魚,但剛剛嚐到成功的喜悅沒有多久,不幸的事情卻又發生了,受傷的大魚引來了鯊魚們的爭搶,老人拼盡全力與鯊魚搏鬥,但最終帶回家的只有大魚的一副骨架了。

  海明威將老人和海、大魚放在一起,形成一種巧妙的比對和有趣的碰撞,更加凸顯了人物形象,增強了作品感人至深的力量。這就如同同樣欣賞一抹蔥綠,春天和雪地裡的效果絕對是迥然不同的。

  表面上看,老人貧窮、孤獨。陪伴他的只有“一張床、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以及一方燒炭起火做飯的泥地”,他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甚至連漁網都不得不賣掉了。可以說他除了自己,已經一無所有。他有的是衰老,是打漁生活留給他的累累傷疤,是周圍人們對他“不交運”的同情,甚至是對他因年老體衰能力喪失的懷疑。當他在連續四十天沒釣到魚後,那個唯一跟隨他的男孩也被父母叫走了。他真的是一個人在戰鬥了!

  而且,在跟大魚和五撥鯊魚搏鬥的過程中,這個老人又接連失去了魚叉和全部的繩索,折斷了他的刀子,沒有了短棍甚至舵柄。他被逼上了生命的懸崖之上。正如有人所說,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一個沒有經受過歲月的捶打、沒有經歷過人生風浪的人,是不可能深刻理解人生的。所以只有這樣的一個老人,才能為那些被上帝拷問和命運走向極端的人做典範。

  不得不承認,這個瘦骨嶙峋、渾身上下都很蒼老,擁有“樂觀而且永不言敗,色彩跟大海一樣”的眼睛的老人是個極具魅力的人,他給陷入生命低谷的人提供了教科書式的答案,生動而又感人。

  在他遭遇了連續的不走運之後,他沒有懷疑自己、萎靡不振,而是在失意中繼續保持希望,對自己、對生活繼續充滿著信心。“他確信,只要他很想擊敗誰,就能擊敗誰”,他堅信自己仍會得到好運的眷顧,對到來的每一天都採取積極的態度。“每一天都是個嶄新的日子。走運固然不錯,不過我寧可保持精確。那樣,機會來臨時,你已經做好了準備。”當他被大魚拖住,無法捉摸命運安排的時候,他也會手足無措:“要是往底下鑽,我該怎麼辦?我不知道。要是沉到水底,死在那裡怎麼辦?我不知道。不過,我得想些法子,有好多事情是我能做的。”在他被鯊魚攻擊的時候,他幾乎一無所有了,他也是抱定了這樣的想法:“現在不是去想缺少什麼的時候,該想一想憑現有的東西你能做什麼”“只要我還有槳、還有短棍、還有舵柄,我就要試一試”。是啊,總不能夠坐以待斃吧?不是應該像老人一樣嗎?多想想自己還能做點什麼,並且多確信自己還能做好多好多。在遭到鯊魚襲擊的時候,他雖然知道自己“好景不長”了,但還是不斷地為自己打氣:“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卻不能被打敗”“想些開心的事兒,老頭兒”“人不抱希望是很傻的”“運氣是以很多不同的形式出現的,誰能認出它來呢?”

  正因如此,老人的每一天都有太陽昇起,都有陽光照耀。

  在老人和大魚僵持對峙的過程中,他受盡了飢寒、疲憊、傷痛、絕望、體力不支等種種折磨,但始終沒有放棄。“竭力不去想什麼,只是堅持著”“我會誓死奉陪到底”“它能撐多久,我也能撐多久”“你必須得堅持住,這是不用說的了”,他知道,在這大海之上,人跟大魚搏鬥的最有力的武器是“意志和智慧”。

  而且,他在戰鬥的.過程中充滿了力量和勇氣,不斷挑戰著自己。儘管他老了,但他沒有四處炫耀他的老本,依靠過去的光環吃飯——儘管他確實有這樣的資本。他曾經跟一個大塊頭黑人比手勁,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他擊敗了這個碼頭上最強壯的人。他是冠軍聖地亞哥!但他在跟大海的較量中,他還在一次次地上千次地證明自己男子漢的能耐和耐力。“每一次都是新的一次,而每次證明的時候他從不回想過去”。

  在他和大魚進行最後決戰的時刻,他感覺到了緊張和興奮。他反覆提醒自己“保持頭腦清醒”,不要被對手弄迷糊,要把有限的力氣用在該用的地方。在一次次嘗試殺魚失敗之後,他又一次次“再試一次”。當然,支撐他殺死大魚的還有他一刻也未曾放棄過的目標,“我得宰了它”是他心裡默唸無數遍的話;還有他始終放在心裡的崇拜他的那個男孩和他崇拜的名將迪馬喬。

  朱光潛在《談美書簡》中說:“生命總在活躍地顯示它的力量,這對於我就可心滿意足了,阿門。”而老人聖地亞哥征服讀者的正是這樣一種生命的力量!他體現出的是人的偉大和尊嚴!

  更難能可貴的是,老人對自己有清醒的認知:在強大的對手面前,他不自暴自棄、妄自菲薄,他依然能親善的微笑,能不失自我,保持個性和風度,充滿勇氣地活下去;他也不會妄自尊大、目空一切,他一直與上帝與朋友同在,他甚至感恩大海,感恩他的對手。他不願意把大海“說成是競爭對手,或者是一個地方,或者甚至是一個敵人”,“總是把大海想象成女人,某種施予恩惠、或者不給恩惠的事物”;他把折磨他快要死去的這條大魚稱為“我的兄弟”“我的朋友”,認為它了不起,漂亮、高尚,他為它沒有東西吃而感到難過,覺得“誰都不配吃它”,認為“和那些厲害的鳥獸相比,人算不得什麼。”他不凌駕於一切之上,他在跟自然的衝突中蛻變,但更在與自然的契合中成熟,他始終遵從自然的規律做事。

  但即便如此,我們總有不能規避的命運。就像是最後,他為之掙扎、努力、殫精竭慮捕獲的大魚成了鯊魚的獵物,他兩手空空回到了岸上的時候,彷彿突然之間,我們悲哀地發現,他又踏上了生命的起點,他的一切付出都化為了泡影,都變成毫無意義的了。這裡有海明威迷惘的創作個性特徵的存在,只不過是以宿命論和悲劇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恐怕也是很多人的一種人生體驗——生命虛無,讓人絕望。我們總有戰不勝的命運、戰不勝的歲月、戰不勝的大自然。我們可能生來就是個漁夫,我們不能確定會有多少鯊魚襲擊我們,也不能知道什麼時候會因體力不支昏倒爬不起來,會不會恰恰在無力掙扎的時候靠岸。如果一切恰恰都好,那我們要感恩,要珍惜;如果任一方面出了問題,我們也要學會坦然接受,積極應對。即使在與這一切的較量中,我們得到的是悲劇,也會像老人一樣做一個悲劇英雄。就像海明威曾在《永別了,武器》中說:“這本書是一部悲劇,這個事實並沒有讓我不愉快,因為我相信,人生就是一部悲劇,也知道人生只能有一個結局。”

  但又有什麼要緊的呢?如果能像老人聖地亞哥一樣活過,即使最後躺在病床上,你回想那些奮鬥的故事,那些相伴的溫情,那些心無旁騖的執著,那些義無反顧的勇氣,那些熱血壯志,那些痴心努力,不是都曾真實而美麗的存在過嗎?你沒有辜負生命和美景,擔負起了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命運。這一切就足以穿越歲月撼人心魄,可以讓人生莊嚴,讓我們走向更遠的遠方。

  除了智慧和品德,我們又有什麼可以自誇於世的呢?銘記於心吧:人類,富有的是精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