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祭日徵文500字

國家公祭日徵文500字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徵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徵文一般是某個活動、徵文比賽等需要,作者將稿件遞給徵文活動主辦者後,作者的作品就可以參與比賽,但是著作權的一部分也相應給了徵文活動主辦方。還是對徵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家公祭日徵文5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家公祭日徵文 篇1

  今天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南京參加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活動,紀念77年前南京大屠殺慘案中30萬死難者的亡靈,喚起13億人民勿忘國恥,珍惜和平,奮發圖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而努力奮鬥。整個公祭過程莊嚴肅穆,引領中國人尤其是青年一代對歷史的回顧,振奮青年一代對未來的憧憬。

  看了公祭過程之後,心不由己地想起身邊的青少年學生,他們太缺乏愛國主義教育了,今天這樣的大型活動,他們是不會自覺觀看的`,甚至說,既是看了對他們觸動也不會太大。

  為什麼這樣說呢?或許你會覺得我是在胡說,但我還是想說說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他們基本上是生下來就與父母分離,靠爺爺奶奶撫養長大;這些隔代撫養的孩子,大都任性,自私,缺乏家庭觀念,無集體意識,一切唯我獨尊,根本談不上愛家愛國。等到入學之後,學生從一年級就被灌輸分數觀念,學校引導著學生圍繞著分數轉,什麼思想品德、音樂、美術課根本沒有教師教;一些學校乾脆把思想品德課本扔在後勤處,過一段當做廢品賣掉。學生們從來沒有唱過國歌,參加過升旗儀式,你看到的五星紅旗是校長隨便叫個學生拉起來的。不少學生上初中了,還不會左右轉,不會唱國歌,更不懂什麼歷史、國情。

  因此,筆者認為,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就應該從娃娃抓起,從小學生抓起。使他們從小就知道社會主義祖國的來歷,就能唱國歌中“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冒著敵人的炮火……”,就懂得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學校應該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當做第一要事抓,培養學生的家庭、集體觀念,引導學生樹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處處想祖國,祖國的利益高一切的理念。

  國家公祭日徵文 篇2

  國家公祭日是國家為了紀念曾經發生過的重大民族災難而設立的國家祭日。二戰後,主要參戰國政府紛紛推出國家級哀悼日,以國家公祭的形式來祭奠在慘案中死難的國民,增強現代人對國家遭受戰爭災難歷史的記憶,目前已成為國際慣例。波蘭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大屠殺紀念館、美國的珍珠港事件紀念館、俄羅斯衛國戰爭紀念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原爆紀念館等,每年都舉行國家公祭。

  公祭當天,國家元首、議會議長、各大黨派領袖都到場獻花圈,並公開發表講話。同時,公眾的參與度也相當高,參加公祭的人數少則萬人以上,多則10多萬人。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分別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9月30日為烈士紀念日。

  2014年7月6日,“國家公祭網”正式上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