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詩人白居易作文

我眼中的詩人白居易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眼中的詩人白居易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我眼中的詩人白居易作文 篇1

  唐朝詩歌,或許走過太多太多大名鼎鼎的詩人,就像夜空中明亮的繁星一樣數也數不清。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杜甫,雖窮困潦倒,卻一心為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李白,雖被捕入獄,卻志氣還在。但有一位詩人,他的詩語言生動,他的情酣暢淋漓,他就是詩魔——白居易。

  白居易,他不是憂國憂民的子美,他不是學富五車的子安,他不是瀟灑浪漫的太白,但是他卻是唱嘆有情的樂天。“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的.友誼之情;“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的惻隱之心;“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的故園之思。

  白居易,他之所以能被稱為“詩魔”,就是因為他的詩如雷貫耳、響徹雲霄。“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白居易之所以能被世人仰慕,就是因為他的詩平實易懂、老少皆知。

  我敬佩白居易,是因為他的詩歌扣人心絃;我仰慕白居易,是因為他的情感酣暢生動。這就是我心中的人——白居易。

  我眼中的詩人白居易作文 篇2

  白居易是我國曆史上著名詩人,但人們不知道他還是個“綠化迷”。他無論到哪裡做官,總要種花、栽樹。所以,在他所走過的地方,都流傳著與綠化有關的故事。

  公元819年,白居易被貶謫忠州(位於四川)刺史時,見城周山崗滿目荒蕪,感慨之餘,揮毫寫下了“巴俗不愛花,競春人不來”的詩句。

  於是他帶著為什麼不綠化的謎,布衣私訪民間,終於弄清了百姓不願栽樹之謎:“遠水不解近渴!”他庶民衣著,來到百姓中,以平等的身分,說服百姓栽樹種花,並親自到城郊和百姓一起栽樹種花。他在詩中寫道:“持錢買花樹,城東坡上栽;但有購花者,不限桃李梅。”為了培育好所栽的樹苗,他總是不辭辛苦前去管理:“每日領童僕,荷鋤仍決渠,劃土壅其本,引渠灌其枯。”樹木成林後,白居易喜悅之情躍上眉梢,早晚漫步其間,寫了很多寄情于山水、樹木的閒適詩。在他的倡導下,忠州境內父老無不爭相栽樹種花,不幾年已綠蔭一片,改變了窮山禿嶺的面貌。

  公元822年7月,白居易調任杭州刺史,他一到任,就率領民眾在西湖裡築了一道長堤,蓄水灌田,這便是有名的“白堤”,他和百姓們一起在堤上栽了許多柳樹。白居易調蘇州任刺史雖僅一年時間,他親手種過許多檜樹,人稱:“白公檜”。

  由於詩人白居易平易近人,愛好綠化,因此深得百姓的敬愛,“白公檜”被當地父老當作珍品加以保護。

  白居易植樹綠化大搞園林的功績,千古流傳,現在蘇州政府和人民自籌資金,修建了白公碑和白公園林,以此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