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口雌黃是貶義詞嗎

信口雌黃是貶義詞嗎

  貶義詞是一個漢語詞彙,指是詞義帶有貶斥、否定、憎恨、輕蔑感情色彩的詞。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的信口雌黃貶義詞,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信口雌黃是貶義詞嗎

  是貶義詞

  【注音】xìn kǒu cí huáng

  【典故】王衍,字夷甫,能言,於意有不安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 晉·孫盛《晉陽秋》

  【釋義】信:任憑,聽任;雌黃:即雞冠石,黃色礦物,用作顏料。古人用黃紙寫字,寫錯了,用雌黃塗抹後改寫。比喻不顧事實,隨口亂說。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說話隨便

  【結構】緊縮式

  【相近詞】胡說八道、胡言亂語、信口開河

  【反義詞】信而有徵、言之鑿鑿、守口如瓶

  【同韻詞】登崇俊良、虎豹豺狼、忽忽如狂、踽踽涼涼、若有所亡、傅粉何郎、投杼逾牆、循故襲常、積習成常、鶴短鳧長、......

  【年代】古代

  【燈謎】黃口紅

  【邂逅語】指到黃牛便是馬

  【英語】makeirresponsibleremarks

  【日文】口から出(で)まかせを言う

  【成語故事】晉朝清談家王衍擔任元城縣令時很少辦公事,經常約人在一起沒完沒了地閒聊。他最喜歡老子和莊子的玄理,清談時手裡拿著鹿尾拂塵,侃侃而談,經常前後矛盾,漏洞百出,有人質疑時,他隨口更改,隨心所欲。人們說他是口中雌黃

  【示例】如果孫俊英按事實講也沒有什麼,但是她加油添醋,信口雌黃,憑空捏造,極盡誣衊挑撥之能事。 馮德英《迎春花》第二十一章

  成語故事

  成語漫畫《信口雌黃》西晉時代的知識分子,總是脫離現實,空談玄學,而且當時的學風也很壞:口裡高談虛無,可實際上四處鑽營,巴結權貴求官,官職越多越好,有的人身兼十幾職,二十幾職;表面上標榜清高,可實際上貪財納賄,廣積私產。

  王衍,字夷甫,出身士族,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北)人。他的堂兄王戎、弟弟王澄都是當時的大名士,崇尚清談。王衍的妻子郭氏,與賈皇后有親戚關係。王衍的一個女兒被聘為晉惠帝的妃子,另一個女兒嫁給當時權勢煊赫的賈謐,還有一個女兒嫁給了裴遐。裴遐出身山西的望族,也是當時的名士,他的妹妹還是東海王司馬越的妃子。王衍依靠著聯姻後的裙帶關係,歷任黃門侍郎、尚書令、中書令、太尉等職,權傾朝野。

  王衍也是當時出名的清談家。他少年時就伶牙俐齒,有一次,他在文學名家山濤府上做客,以清秀的儀表,文雅的談吐,贏得四座讚賞。但山濤卻感嘆道:“日後耽誤天下的,未必不是此人啊!”

  王衍成年後,喜好老子、莊子的學說,善於用老莊的道家思想解釋儒家經義,講授玄理。講的時候,他總是身穿寬袍大袖的衣服,手執玉柄拂塵,輕聲慢語,滿嘴都是玄妙空虛的'怪話,但總是把義理講述得前後矛盾,漏洞百出,別人指出他的錯誤或提出質疑,他也滿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隨口更改。因此人們便嘲諷他是“口中雌黃”。

  王衍做事也總是隨便更改,不顧禮儀。他先把女兒嫁給太子為妃,後來太子遭人陷害,身處險境,寫信向王衍求助,而王衍非但不替太子辯白,反而因為怕受連累而上表請求解除女兒與太子的婚約。後來太子冤案得以昭雪,王衍因此事被判禁錮終身。

  西晉後期,皇族鬥爭愈演愈烈,最終釀成歷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亂”,王衍在戰亂中被兩位得勢的王爺看中,又當了大官。當他身居要職時,卻不以天下為念,只顧擴張自己的權勢。後來,西晉王朝敗亡,王衍也被敵軍俘虜,他還想苟全性命,便勸石勒建國稱帝,但被石勒活埋。

  成語寓意

  魏晉時期,清談之風盛行。有些人為了趕時髦也崇尚起清談玄學來,王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口談虛無,卻四處巴結鑽營;口談清高,卻貪財納賄、廣積私產;依靠裙帶關係拼命往上爬;即使解經講理,王衍也信口雌黃。雖然他確實有點才氣,但這種才氣最終轉化成了醜惡,他也落了個被活埋的下場。對於自己沒有全面瞭解的事情,不能輕易地做出判斷。只有透徹分析事情的方方面面,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謹言慎行,對自己、對他人都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