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國怨祝的成語故事

亡國怨祝的成語故事

  【出處】《論衡·解除》:晉中行寅將亡,召其太祝,欲加罪焉。曰:“子為我祀,犧牲不肥澤也,且齋戒不敬也,使吾亡國,何也?”祝簡對曰:“昔日吾先君中行密子,有車十乘,不憂其薄也,憂德義之不足也;今主君有革車百乘,不憂義之薄也,惟患車之不足也。夫船車飭則賦斂厚,賦斂厚,則民謗詛。君苟以祀為有益於國乎?詛亦將為亡矣!一人祝之,一國詛之,一祝不勝萬詛,國亡不亦宜乎?祝其何罪?”中行子乃慚。

  晉國的.中行寅,在家族大難當頭的時候,召來掌管祭祀的太祝,想問罪處治。

  他質問道:“你為我祭祀,想必是供神的三牲祭品不肥美,齋戒的心境不虔誠,以致激怒了鬼神,使我們家族處於滅亡的境地。你為什麼要這樣?”

  太祝簡回答說:“當年我們的先君中行密子,僅有車十乘,但他並不嫌少,每天思慮的是修養德行,崇尚正義,唯恐有所過失。而現在您已擁有兵車百乘,卻不考慮修養德行,只嫌兵車不足。要知道濫造戰船兵車,窮兵黷武,勢必加重對百姓的征斂;賦稅徭役過重,必然招致百姓的怨恨和責罵。您難道真以為祈禱上天會造福家族嗎?民怨沸騰,人心背離就會滅亡!而且您想我一人為您祝福,而舉國上下卻在詛咒您,一口稱頌難平萬眾怨恨,您的家族將亡不是很自然的事嗎?我又有什麼罪呢?”

  中行寅聽了羞愧萬分。

  後人用“亡國怨祝”的這個典故告訴我們一個真理:國家興亡在於人心向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