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井下石的成語故事集錦

落井下石的成語故事集錦

  成語故事是我國曆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澱,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下面為大家帶來了落井下石的成語故事,歡迎大家參考!

  落井下石的成語故事1

  出處:

  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落陷井,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典故:

  看見人要掉進陷井裡,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頭。比喻乘人有危難時加以陷害。

  落井下石的歷史典故

  落井下石說的是柳宗元和劉禹錫之間的事,但並不是說他們,而是讚揚柳宗元的高風亮節讓那些落井下石的小人慚愧。

  柳宗元是唐送八大文學家之一;他在少年的時候,文章就寫得很好,名氣也很大,後來中了進士,當過御史大夫,因為犯了一些過失,被貶到雍州當司馬,不久又調到柳州去當刺史,最後抑鬱而終。

  柳衷元的好友韓愈事當時的大文豪,他眼見柳宗元被小人陷害,鬱郁不得志,心中很難過,變替他寫了一篇墓誌銘,來抒發心中的挹鬱知情。

  墓誌銘中的有一段是這樣說的:讀書人要到窮困的時候,才能看出他的氣節。現在,有些人平日居住在陋巷裡,大家和和氣氣的,互相仰慕,和善的相處著,好像知己一般,還留著眼淚,立下誓言,說些生死與共的話,並裝出很誠懇的樣子。

  但是,如果有一天,雙方為了一點小小的利害便衝突起來,即便使毛髮一般的小事,也會鬧得是饒水火,翻臉不認人。

  這時,你若不幸被人到陷阱裡去,對方不但不援救你,反而會拿時投擲擊你,往往連禽獸都不忍做的事情,他們不但不以為恥,還自以為做的很對呢!

  於是,後人把這段內容引申成「落井下石」,來比喻對於別人的禍事,不但不去就他,反而加重打擊他的意思。

  諷刺落井下石的的人的經典語句

  屋漏偏逢連夜雨,行船又遭打頭風。出自馮夢龍的《三言二拍》

  為什麼有些人那麼喜歡落井下石

  一種是家教不好,習慣性的靠嘲笑別人來抬高自己。你有那個心胸就當笑話聽,沒那個心胸就敬而遠之。一種是因為內心有自卑陰暗的一面,正好碰到個情商低的人,說話做事讓他覺得對方很傲,那麼對方一有不順就會落井下石一解心中之怨。說到底這個社會本來就是複雜的,做好自己比在意別人的嘲笑更重要。要麼你就放機靈點見什麼人說什麼話,要麼你就專注於自己的事情把它做好。既不妥協又不圓滑的人,難免“掉毛的鳳凰不如雞”。

  落井下石的成語故事2

  韓愈和柳宗元(字子厚)是中國兩位傑出的文學家。大名鼎鼎的唐宋八大家中,唐代有兩位,這兩位就是韓愈和柳宗元。韓愈長柳宗元七歲,而柳宗元卻死在韓愈之前,僅活了四十六歲。

  韓愈是柳宗元的好朋友。柳宗元去世後,韓愈責無旁貸地寫下了《柳宗元墓誌銘》。韓愈在銘文中先概述了柳氏先世的事蹟,然後敘說柳宗元仕途的不幸和在文學上的成就。柳宗元被貶官柳州(今廣西柳州市地區)時,劉禹錫也將同時被貶往播州(今貴州省遵義市地區)。當時播州新建,地處偏遠,生活艱苦,瘴癘時作,“非人所居”;而劉禹錫則上有高齡老母,“萬無母子俱往之理”。於是,柳宗元不避罪上加罪的危險,上書朝廷,請求以柳州換播州。銘文激動地指出:“嗚呼!士窮乃見節義。”這是韓愈給柳宗元崇尚仁義、忠厚待友的崇高評價。接著,筆鋒陡轉,描述群小的行徑。這些人平時和睦相處,也能一塊兒吃吃喝喝,臉上總是堆滿笑容,有時還握著對方的手,蹦出幾句掏心窩子的話,還滿臉熱淚地指天發誓:“哥們兒,咱們死也得死在一塊!”這一切全像是最真實的,好像他最值得信任。但是,一旦遇到毛髮般的蠅頭利益,這種人便立即翻臉不認人,好像壓根兒就不認識你這個人了。“落陷阱(通‘井’)不一引手援,反擠之,又下石焉”——看到有人要掉進井裡,不立即拉他一把,反而把他擠下井,還往井裡扔石頭。這種行為連禽獸都幹不出來,他自己卻洋洋然以為揀了個大便宜。這號人如果得知子厚的高風義舉,多少也應該有點慚愧吧。

  文中“落陷阱又下石”後被煉為典故“落井下石”。

  落井下石的解釋

  [釋義]看見別人落在井裡;還往井下丟石頭。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擊、陷害。

  [語出]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髮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明·李贄《續焚書·答來書》:“若說叔臺以而落井下石害我;則不可。”

  [正音]落;不能讀作“lào”。

  [辨形]石;不能寫作“右”。

  [近義]乘人之危;趁火打劫

  [反義]助人為樂;雪中送炭;相濡以沫

  [用法]用作貶義。多用在別人遇到困難或危險時;乘機加以打擊陷害。一般作謂語、定語。

  用落井下石的造句

  1)去年月初,在議會彈劾了緊急政府後,貝盧斯科尼的政黨落井下石地宣佈不再支援蒙蒂。

  2)我不是那種落井下石的人,我是直接把井封了。

  3)這種乘興而來,敗興而去,落井下石的小人,不值得交往。

  4)小過必察,謂之吹毛求疵;乘患相攻,謂之落井下石。

  5)他對你縱有深仇大恨,也不該落井下石。

  6)我們要為別人雪中送炭,不要落井下石。

  7)他遇到危險你不但不救他,反而落井下石,你這樣做對嗎?

  8)他最討厭那種嫌貧愛富,落井下石的人。

  9)這種落井下石的勾當非君子所當為。

  10)如果我們的政府繼續對已經衰退的.經濟落井下石,我們會需要一段很長很長的時間才能恢復元氣。

  11)他都已經被害得這麼慘了,你還落井下石!

  12)但是這些政客看來不會對美元落井下石,起碼這會削弱中國出口產品在美國的競爭力。

  13)落井下石可能不道義,但是確實又贏了。

  14)你要不能幫忙就算了,千萬別再落井下石。

  15)影子大臣喬治奧斯本在倫敦金融城演講時落井下石,嘲弄布朗聲稱的英國在走出經濟危機中比其競爭對手"走在更前"。

  16)他都已山窮水盡了,你還向法院提起控訴,這不是落井下石的作法嗎?

  17)不肯雪中送炭也就算了,但請別再落井下石,使情況雪上加霜,更加糟糕!

  18)治病救人的反義詞是落井下石、致人死地。

  19)消費者在這時卻落井下石。

  20)朋友有難,他不但伸出援手,反而落井下石,真是可恥。

  21)他是個落井下石的小人。

  22)即使是那些渴望對默多克落井下石的人,見到其他記者被帶到警察局也會心生不安。

  23)他說是我的莫逆之交,卻在我遭到誣陷的時候,落井下石,真是令人心寒。

  24)我們要的是能和衷共濟的真朋友,而不是遇事落井下石的假朋友。

  25)一個人走背運時,你不該落井下石.

  26)崔水利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繼續落井下石。

  27)馬六米你少給老子落井下石,我對陛下的忠誠日月可鑑。

  28)伯父,我對當今官場中的擠壓異已,落井下石的現像很是憤慨!

  29)做事情一定要事先設立道德底線,小偷也清楚有些東西是絕對不能偷的。所以說事情萬萬不可做絕,落井下石的事絕對不要幹,給別人讓出退路就等於自己前進了。

  30)不要痛打落水狗:“打落水狗”是為了表明你的立場,但切不可做的過分,以免被人視作“落井下石”;況且人生何處不相逢,給別人留一條路,自己也就多一條路。

  31)周老闆很清楚劉小姐家的狀況,不但沒及時伸出援手,反而趁火打劫,落井下石。

  32)但是有擔憂如果印度大的銀行或者房地長行業出了問題,這些評級機構可能會落井下石。

  33)雪萊伯克利,議會中代表拉斯維加斯的民主黨人,對共和黨人打算擱置這些方案的計劃十分憤慨:竟然想著落井下石!

  落井下石的成語故事3

  成語出處

  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髮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故事一:

  語本唐代韓愈《柳子厚墓誌銘》。

  韓愈和柳宗元(字子厚)是中國兩位傑出的文學家。大名鼎鼎的唐宋八大家中,唐代有兩位,這兩位就是韓愈和柳宗元。韓愈長柳宗元七歲,而柳宗元卻死在韓愈之前,僅活了四十六歲。

  韓愈是柳宗元的好朋友。柳宗元去世後,韓愈責無旁貸地寫下了《柳宗元墓誌銘》。韓愈在銘文中先概述了柳氏先世的事蹟,然後敘說柳宗元仕途的不幸和在文學上的成就。柳宗元被貶官柳州(今廣西柳州市地區)時,劉禹錫也將同時被貶往播州(今貴州省遵義市地區)。當時播州新建,地處偏遠,生活艱苦,瘴癘時作,“非人所居”;而劉禹錫則上有高齡老母,“萬無母子俱往之理”。於是,柳宗元不避罪上加罪的危險,上書朝廷,請求以柳州換播州。

  銘文激動地指出:“嗚呼!士窮乃見節義。”這是韓愈給柳宗元崇尚仁義、忠厚待友的崇高評價。接著,筆鋒陡轉,描述群小的行徑。這些人平時和睦相處,也能一塊兒吃吃喝喝,臉上總是堆滿笑容,有時還握著對方的手,蹦出幾句掏心窩子的話,還滿臉熱淚地指天發誓:“哥們兒,咱們死也得死在一塊!”這一切全像是最真實的,好像他最值得信任。但是,一旦遇到毛髮般的蠅頭利益,這種人便立即翻臉不認人,好像壓根兒就不認識你這個人了。“落陷阱(通‘井’)不一引手援,反擠之,又下石焉”——看到有人要掉進井裡,不立即拉他一把,反而把他擠下井,還往井裡扔石頭。這種行為連禽獸都幹不出來,他自己卻洋洋然以為揀了個大便宜。這號人如果得知子厚的高風義舉,多少也應該有點慚愧吧。

  文中“落陷阱又下石”後被煉為故事“落井下石”。

  故事二:

  當賀若弼攻入建康宮廷時,陳叔寶帶著張、孔二妃以及十來個宮人,逃出後堂景陽殿,就要往井裡跳。袁憲苦苦哀求,陳後主不聽。後閣舍人夏侯公韻用自己的身子遮擋井口,陳後主極力相爭。爭了很長時間,才得以跳進井裡。

  不久,有隋軍士兵向井裡窺視,並大聲喊叫,井下無人應答。士兵揚言要落井下石,方才聽到有人求救,於是拋下繩索往上拉人,覺得非常沉重,本來以為後主體胖,等到把人拉上來,才吃驚地發現,原來一根繩索,“串”著陳後主、張麗華以及孔貴嬪三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