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黃絹幼婦的成語故事

有關黃絹幼婦的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是我國曆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澱,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下面為大家帶來黃絹幼婦的成語故事,快來看看吧。

  黃絹幼婦的成語故事1

  【拼音】huáng juàn yòu fù

  【成語故事】

  從前曹公到江南,讀到《曹娥碑》文中“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時不能理解它的意思,就去問德祖。德祖想了一會就回答道:“黃絹就是色絲,是絕字;幼婦是少女,是妙字;外孫是女子,是好字;齏臼是受辛,是辭字。就是絕妙好辭。

  【典故】

  文妙黃絹幼婦,賦高烏有子虛。

  宋·金盈之《醉翁談錄·約朋友結果檄書》

  【釋義】“絕妙”二字的隱語。

  【用法】作賓語;指“絕妙”二字的隱語

  黃絹幼婦的成語故事2

  [成語拼音] huáng juàn yu fù

  [成語解釋] “絕妙”二字的隱語。

  [典故出處] 宋·金盈之《醉翁談錄·約朋友結果檄書》:“文妙黃絹幼婦,賦高烏有子虛。”

  成語故事

  東漢時,浙江上虞地區有一個14歲的少女,名叫曹娥。因為她的.父親在江裡淹死,曹娥投江尋覓父親的屍體,最後也被淹死了。這件事很快傳揚開來,並被加上迷信的色彩。曹娥也因此成為封建社會“孝女”的典型。當時的“上虞長”度尚為曹娥立了紀念碑。這個碑就是後世所傳的名碑——《曹娥碑》。

  據說碑文是邯鄲淳所作,當時,邯鄲淳年僅13歲。他當著眾人之面,略加思索就將碑文一揮而就,寫得相當出色。著名文學家蔡邕路過上虞時,曾特地去看這個碑,可是他到達時已是傍晚時分。在蒼茫的暮色中,蔡邕用手撫摸著讀完碑文,然後在碑的背面題了八個大字:“黃絹幼婦外孫臼”。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