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憤圖強的成語故事

發憤圖強的成語故事

  導語:奮發圖強指在長期的學習中所持有的一種精神,有奮發向上的意思,並能透過努力有所成就。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該成語的故事及解釋,供查閱與借鑑,希望您能喜歡。

  【漢字書寫】:發憤圖強

  【漢語注音】:fā fèn tú qiáng

  【成語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一十五章:“上下一心,日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發憤圖強,又常想著如何為百姓興利除弊,縱然力量小,顛沛流離,也不可輕視。自古豪傑起事,哪一個不是由小到大,由弱變強?”

  【成語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發憤圖強的意思】:發憤:下定決心努力;圖強:謀求強盛。因受激勵而下定決心努力奮鬥,謀求富強。指在長期的學習中所持有的一種精神,有奮發向上的意思,並能透過努力有所成就。

  【發憤圖強的近義詞】:奮發圖強、力爭上游、勵精圖治;

  【發憤圖強的反義詞】:無所作為、胸無大志、妄自菲薄、苟且偷生、自暴自棄、得過且過;

  【發憤圖強的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到處去講學,來到楚國葉邑,葉公沈諸梁熱情的接待了他,但是他對孔子還不怎麼了解,於就他悄悄地問孔子的得意門生子路,子路當時沒有多想也不知道怎麼回答他。後來孔子知道這件事以後便告訴子路,以後如果還有人這麼問你,你就實事求是地跟他們說:“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意思是說他這個人平日裡就知道努力的學習,有時侯甚至連吃飯都忘記了,他平時都過得快樂,幾乎都是無憂無慮的,每天都很開心,不會對年歲的增長而煩惱。古代人常常用“發憤”來形容孜孜不倦地努力學習,到了近代才把“發憤”跟“圖強”結合起來使用,清末康有為上書光緒皇帝時曾經就有用過這個詞。

  【發憤圖強例句】

  老舍《鼓書藝人》十七:“你越是發憤圖強,遇到的困難就越多。你得下決心克服一切困難,否則就一事無成。”

  郭小川《他們下山開會去了》詩:“怎樣向戰友介紹十三年來牧工的發憤圖強?”

  何香凝《我的.回憶》:“孫先生在那次聚會上談得並不多,只泛泛地談到了中國積弱太甚了,應該發憤圖強,徹底革命。”

  【發憤圖強造句】

  有這樣的一種人是完全靠發憤圖強得來成功的,我可以很輕易的看出他們廢寢忘食的精神。

  一旦我知道了他喜歡我,我就會專心致志的改變自已,發憤圖強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女朋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