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聞不如一見的成語故事及解釋

百聞不如一見的成語故事及解釋

  導語:百聞不如一見指親眼看到的才是真實可靠或者印象深刻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該詞的成語故事及解釋,歡迎查閱與借鑑,謝謝!

  【漢字書寫】:百聞不如一見

  【漢語注音】: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成語出處】:東漢.班固《漢書.趙充國傳》:“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隃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

  【成語語法】:主謂式;作謂語;中性成語;常用於強調實地考察後的感受和重要性。

  【百聞不如一見的意思】:聞:聽;聽到別人談論一百次,也不如自已親眼看到一次。指親眼看到的才是真實可靠或者印象深刻的。

  【百聞不如一見的近義詞】: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耳聞目睹、耳聞不如目見;

  【百聞不如一見的反義詞】:道聽途說、捕風捉影、無中生有;

  【百聞不如一見的故事】

  漢宣帝時期。羌人經常出兵侵犯,當時年歲七十六歲的趙充國自告奮勇要求前去平定羌人的入侵。漢宣帝體恤趙充國年歲已高,他問趙充國怎樣能夠抵擋羌人的部隊。趙充國對漢宣帝說道:“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我要自已到兩國邊界的`地方實地考察才能確定具體的戰略計劃,把作戰圖準備好才能夠向皇上彙報。”漢宣帝見趙充國如此心細於是同意趙充國把作戰計劃制定起來。趙充國帶著一支精兵一路考察,路上碰到了羌兵的隊伍,兩軍廝殺一番趙充國下令不再追擊,他跟將士們說:“我方將士剛剛安營紮寨,如果就此出擊而遭到了敵人的埋伏,那很可能會吃大虧。”經過趙充國對實地地形的仔細研究,再結合從敵軍俘虜嘴裡得知對方的情況,充分了作了各方面的瞭解,最後才制定出了戰鬥的初步計劃,從而上奏給漢宣帝,後來漢宣帝根據趙充國的作戰計劃將羌人的侵略平定於無形之中,老百姓從此也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百聞不如一見例句】

  清.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六回:“我也久聞玄妙觀是個名勝,樂得去逛一逛。誰知到得觀前,大失所望,真是百聞不如一見。”

  蔡東藩《慈禧太后演義》第三十六回:“從前畫師所繪的獅子形,統是全身有毛,我觀現在這獅子並不是這麼樣子,所以百聞不如一見。”

  劉醒老《赤壁》:“沒等程汝懷介紹完,那胡高參便連呼:‘好字好字!李中堂大人果然了得,真百聞不如一見,我看天下沒有第二人能寫得了這三個字。’”

  【百聞不如一見造句】

  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到了武夷山爬山越嶺一番才知道真是百聞不如一見。

  都說股市即能讓你成為達官貴人又能讓你家徒四壁,真正入市以後才感受到什麼叫百聞不如一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