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高氣揚的成語故事及解釋

趾高氣揚的成語故事及解釋

  導語:趾高氣揚形容驕傲自滿,得意忘形,傲慢不可一世的樣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該詞的成語故事及解釋,歡迎查閱。

  【漢字書寫】:趾高氣揚

  【漢語注音】:zhǐ gāo qì yáng

  【成語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桓公十三年》:“楚屈瑕伐羅,鬥伯比送之,還,謂其御曰:‘莫傲必敗,舉趾高,心不固矣。’”

  【成語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含貶義;重在形容得意忘形。

  【趾高氣揚的意思】:趾:腳趾;揚:高舉、向上。走路時腳抬得很高,神氣十足。形容驕傲自滿,得意忘形,傲慢不可一世的樣子。

  【趾高氣揚的近義詞】:目空一切、不可一世、得意忘形、耀武揚威、挺胸凸肚、高視闊步;

  【趾高氣揚的反義詞】:低首下心、奴顏婢膝、妄自菲薄、卑躬屈膝、下氣怡聲、低聲下氣;

  【趾高氣揚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位掌管軍政的大將叫屈瑕。屈瑕為人驕傲自大,自以為是常勝將軍。有一次,楚武王派屈瑕帶兵攻打羅國。出戰那天,屈瑕全身披掛,威風凜凜地揚長而去。大夫鬥伯比為屈瑕送行。他看到屈瑕盛氣凌人、不可一世的樣子心裡十分不安,就對身邊的人說:“屈瑕這次肯定要吃敗仗,你看他那副神氣的樣子,走路時把腳抬得高高的,怎麼能冷靜地、正確地指揮作戰。他根本沒有把敵人放在心上。”鬥伯比越想越不放心,就駕車到王宮,向楚武王稟報了屈瑕的行為和態度,請求武王派兵援助屈瑕,武王聽後不以為然,認為鬥伯比是杞人憂天了。但是武王把鬥伯比的勸諫告訴了王后鄧曼,鄧曼說:“我看鬥伯比不是讓大王派兵增援,而是怕屈瑕居功自傲、輕視羅國。是希望大王告誡屈瑕。”武王聽了恍然大悟,連忙派人騎快馬去追趕屈瑕、可是已經太晚了:楚軍全軍履沒,只剩下屈瑕一個人,出征時那種趾高氣揚的樣子早已不見了,孤身一人悲傷的.跑到楚國境內一個叫荒谷的地方自殺了。

  【趾高氣揚例句】

  西漢.司馬遷《史記.管偃列傳》也載:“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清.孔尚任《桃花扇.設朝》:“舊黃扉,新丞相,喜一旦趾高氣揚,廿四考中書模樣。”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五回:“羊受觴飲之,趾高氣揚,大有矜功之色。”

  蕭乾《南德的暮秋.紐倫堡戰犯營》:“配戴‘卐’字章的黨衛軍,趾高氣揚地由這古老街市走過。”

  【趾高氣揚造句】

  他在賭場裡剛剛羸了一點點錢,出來的時侯走路就是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

  自從他被提拔當了車間主任以後,看到領導他便低聲下氣,見到工人他便趾高氣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