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刻舟求劍的成語故事

關於刻舟求劍的成語故事

  導語:刻舟求劍,在船上刻下記號,船停後,從記號處尋找落水的劍。比喻缺乏生活常識。下面是語文迷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材料,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漢語讀音】kè zhōu qiú jiàn

  【成語結構】連動式成語

  【產生年代】春秋戰國時期

  【成語辨形】劍,不能寫作“箭”。舟,不能寫作“州”或“洲”。

  【詞語解釋】在船上刻下記號,船停後,從記號處尋找落水的劍。比喻缺乏生活常識。

  【典故出處】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察今》(又名《呂覽》)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詞語示例】似你這樣尋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劍,膠柱鼓瑟了!(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二十回)

  茅盾《致陳瑜清》:“有人提出新的解釋,蓋咬住一、二字,~以駁難,似已成風氣,真令人啼笑皆非也。”

  【近義詞】守株待兔、墨守成規、鄭人買履、表水涉澭、引嬰投江、按圖索驥

  【反義詞】看風使舵、見機行事、隨機應變

  【成語用法】連動式;在句子中作謂語、定語、狀語;一般比喻死守教條,拘泥成法,固執不變通的人。多含貶義。

  【寓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不能只憑主觀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條。情況變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手段也要隨之變化,否則就會失敗。告誡人們不能片面、靜止、狹隘地看待問題。

  【成語故事】

  在劍落水位置的船身上刻上記號,再去找劍,可以找到麼?有可能找到的。但是如果船是移動的,在船行駛到其他位置後,還按照在船身上刻的記號找劍,找得到麼?肯定是不可能,因為船的'位置已經發生了改變。

  但《呂氏春秋·察今》中記載的一位楚國人卻覺得可以。這位楚國人,坐船渡江時不慎把寶劍掉入河中,他在船上用刀刻下記號,說:“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一會兒到岸的時候我就在這跳下去找劍。”當船停下時,他沿著記號跳入江中找劍,遍尋不獲。刻個記號便於打撈寶劍,原本並無錯,可是把記號刻在了移動的船上,那豈不等於沒有記號嗎?

  不注意變化的楚國人,可以說是對不知變通之人的絕妙諷刺,生動地驗證了“不努力,很糟糕。只知努力,不知變通,更糟糕!”這句話。楚人如此,大不了給我們留個笑話罷了,如果我們現在還像楚人一樣,很有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後果。如今的世界,發展變化的速度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如果還固執、不知變通地以靜止的眼光來看待變化發展,必將導致錯誤的判斷。水隨形而方圓,人隨勢而變通,才是我們面對這個飛速變化世界的恰當態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