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四海之內皆兄弟

成語故事:四海之內皆兄弟

  導語:四海之內皆兄弟:“四海”泛指天下即全國。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樣相親相愛,和睦共處。常用來形容無論到何處都有人願意來幫助你。下面我們仔細閱讀這個故事吧!歡迎大家閱讀!

  四海之內皆兄弟

  【注音】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釋義】世界各國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樣。“四海”指天下,全國。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樣。

  【出處】《論語·顏淵》子夏曰:“……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

  【事例】~也,便收了罷。 ★明·徐渭《英烈傳》第六回

  【近義詞】四海皆兄弟

  【故事】

  孔子的弟子司馬牛,有一次向孔於請教怎樣做君子。孔子對他說:“君子不憂愁,不害怕。”司馬牛不懂這話的意思,問道:“不憂愁,不害怕,就叫做君子了嗎?”孔子說:“君子經常反省自己;所以內心毫無愧疚,還有什麼可憂愁、可害怕的呢?”司馬牛告辭孔子後,見到了他的師兄子夏。他憂愁他說:“人家都有兄弟,多快樂呀,唯獨我沒有。”子夏聽了安慰他說:“我聽說過:一個人死與生,要聽從命運的安排,富貴則是由天來安排的。君子對工作謹慎認真,不出差錯;和人交往態度恭謹而合乎禮節。那麼普天之下到處都是兄弟,君子何必擔憂沒有兄弟呢?”

  相關連結: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已有多種外文譯本,有的直譯成《發生在水邊的故事》,有的意譯為《一百零五個男人和三個女人》。在所有譯作中,翻譯得最為準確、最為精彩也是最有影響的,還當數它的第一個英譯本--《四海之內皆兄弟》(All Men Are Brothers)。

  賽珍珠曾把《水滸》譯成英文

  這個英譯本出自賽珍珠的筆下。賽珍珠對中國小說有著極高的評價。她在諾貝爾獎授獎儀式上的致謝詞便是以《中國小說》為題的,她說:中國的古典小說與"世界任何國家的小說一樣,有著不可抗拒的魅力","一個真正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應該知道《紅樓夢》、《三國演義》這樣的經典之作"。她的這番話贏來了文學大師們的熱烈掌聲,因為她在數年之前翻譯的《水滸傳》在西方的流行,已經讓人們對中國小說刮目相看了。

  譯名為《四海之內皆兄弟》(1933)。 賽珍珠翻譯《水滸傳》還是20年代中後期的事情,當時南京出售著《水滸傳》的好幾個版本,有的只有七十回,有的長達一百二十回。賽珍珠選擇的是七十回本的《水滸傳》,她認為這個版本最好,因為較長的版本結尾大多是好漢們被朝廷招安,而七十回本則自始至終貫穿著與官府反抗到底的思想。

  既有藝術上的考慮,也有"政治上"的因素。《水滸傳》的口語化文字對中國小說史具有深遠的影響,賽珍珠對這種文字風格很是讚賞。而小說的政治內容對她的吸引力則更大。她十分清楚,"中國歷史上的起義人士不管屬於哪一種人,也不論他們持有什麼信仰,無一不喜歡《水滸傳》"。她也聽說過這樣一個笑話:在首都南京有好事者散佈謠言說,農民 運動正在傳播一首革命歌謠,訴說農民生活的艱辛:"烈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苗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後來一查才發現原來它不是"馬克思主義歌謠",而是《水滸傳》上的一首詩。所以,賽珍珠認為小說的主要矛盾是"老百姓和腐 敗的官府之間的鬥爭"。在賽珍珠眼裡,梁山一百單八將類似於英國中世紀追隨羅賓漢的綠林英豪,他們並非存心造反,只是受環境逼迫,萬般無奈之下才揭竿而起的;他們是足智多謀、驍勇善戰的.公民,所反抗的是邪惡的勢力和無道的社會。

  譯名由來

  賽珍珠除了教學之外的成就就是埋頭翻譯《水滸傳》。前後耗時五年,終於將《水滸傳》翻譯成了一千多頁的英文。而書的原名"水滸"通常被譯成"Water Margin",指的是書中許多事件的發生地。賽珍珠認為書名這樣去譯,西方讀者肯定不知所云,她先後試用過《俠盜》、《義俠》等名,但自己都不甚滿意。直到出版前不久,她才突來靈感,想到了《論語》中的一句名言:"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於是在紐約莊臺公司1933年出版這本上、下兩卷的譯著時即以"All Men Are Brothers"為名。這是《水滸傳》的第一個英文全譯本,在美國很是暢銷,從中國殺將過去的這批"梁山好漢",一下子就"竄"上了美國權威的"每月圖書俱樂部"的排行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