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義烏見聞

關於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義烏見聞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義烏見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義烏見聞1

  泱泱華夏、盛開著五十六朵名族之花。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名族,獨特的民風民俗。不的節日,不的穿著,不的食物,不的民居......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不體現出多彩的地域,無不展示著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家鄉—江西也與這邊不的過節風俗! 過節吃的年夜飯是用自家種的大米做的,飽滿粒大。還要吃餃子、湯圓,用意是團團圓圓;餃子裡會放少許糖,用意是年的日子過得甜美;“長壽果”,大多是給老人吃的,餃子裡放些花生,用意是健康長壽。還把餃子和麵條一起煮,餃子包的像元寶,名叫“金針穿元寶”。

  過年時還要貼對聯、貼年畫、拜祖先、敲鑼打鼓......但最開心的晚輩了,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歲"與"祟"諧音,晚輩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也表示了長輩們對晚輩新一年的祝福。還要到親戚家拜年,不過,要送禮物,都是奇數,拜年者進了親友的門,應該看不同說不同的祝語。臨走時,便會取出自家大桔,意在互贈吉祥。 一年又一年。年就在傳統的緊密急促程式中、在孩子們收到壓歲錢的喜悅中、在吃年夜飯的快樂中漸行漸遠。這也地展示了文化風俗的魅力!

關於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義烏見聞2

  大年初一,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又一次來到了我的祖籍----義烏。這是我父親的故鄉,生他養他的土地,這裡是世界聞名的小商品城,這裡生活著一群聰明,勤勞,勇敢,善良的人。

  雖然說義烏是一個充滿市場氣息的城市,但他千百年來傳承的民俗習慣還在繼續發揚。這裡,我給你們講講舞龍燈情況。

  舞龍燈其實是元宵節的活動,但在年前,組織者開始運作了,先是去每家每戶拉贊助,當然,村民們是踴躍參與的。然後購置材料組裝龍燈,龍燈最複雜的是龍頭,它由很多的燈籠組成,龍身是由n條板凳組成的,參加的人越多,龍越長。最後是龍尾。

  在過年的時候,還有請龍神,這可複雜了,我現在還沒搞明白怎麼請。最讓我感到欣慰的是由於霧霾太嚴重,龍燈隊取消了放煙花爆竹的習俗。

  遺憾的是,元宵節我要開學了,沒機會參加那天的舞龍燈活動,我想,場面一定很熱鬧,鑼鼓聲一定很響,人們一定很開心,龍神一定會保佑這一方水土,讓我美麗的故鄉風調雨順,大獲豐收。

關於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義烏見聞3

  在我的家鄉,不同的傳統節日都有著不同的習俗,有舞獅子,賞花燈等習俗。春節也不例外,關於春節的習俗有吃年夜飯,守歲,吃年糕,吃餃子……

  每當春節來臨的時候,不管離家有多遠,不論事業進展得如何,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放下手中的活,買上一張回家的車票,從異地趕到家鄉,開開心心地與家人團聚,一起吃年夜飯,聊一聊天,這一頓飯叫做“團圓飯”,象徵著一家人團團圓圓,平平安安。

  吃完年夜飯,人們會坐在一起敘舊話新,談談這一年所經歷的酸甜苦辣,這就叫做“守歲”。“守歲”就是在舊年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守歲”對於年長者和年輕人來說有著不同的意義,年長者守歲是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而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守歲”是春節的習俗之一。

  新年的早晨,煙花爆竹將節日的喜慶氣氛推向高潮。人們忙著串親戚,拜年,互相送出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福。我國北方地區在春節有吃餃子的習俗,而南方則有吃年糕的習慣,象徵著生活步步高。

關於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義烏見聞4

  鞭炮聲聲,新年到了,好多人已經回到自己的家鄉過大年了。我們買了新春聯與煙花爆竹,回到家後,我迫不及待地將舊春聯撕了下來,又把新春聯貼了上去,我剛準備貼上新春聯,就被媽媽阻止了,她說:“先看一下吧!”我左看右看,擺正了一點往上貼,媽媽急著喊著:“不對不對,不是這樣的”。說完,她就倒著春聯往上一貼,我哈哈大笑:“媽媽,你犯胡塗了。春聯貼反了”。媽媽嚴肅地說:“不要亂說話,福倒著貼,代表福到了”。我這才恍然大悟。就這樣,除舊迎新的任務搞定了。

  我與哥哥各拿著一根菸花爆竹點了打火機,突然“嘶”的一聲,煙花爆竹上冒出了小火花,接著,煙花爆竹出現了噼嚦,每過20秒,煙花上的顏色就會變煥,當最後一個顏色出現的時候,我不禁感嘆:“這真好玩啊!”爸爸提起了鞭炮就往家外走,顯然,他是要去放鞭炮了,到了指定燃放點,爸爸用打火機在點火口上放了火,就扔得遠遠的,鞭炮“噼裡啪啦”地響了起來。年的味道越來越濃了。這個新年真美好啊!

關於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義烏見聞5

  過年了!家家戶戶都在忙著貼春聯,做年夜飯,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這些,都是過年的習俗。過年有那些習俗呢?透過上網搜查我瞭解了許多。

  1、貼福字。過年時,家家戶戶都要貼“福”字,並且這個“福”字是倒著的,意為福到。

  2、放鞭炮。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年獸”,到了除夕就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直至今日。

  3、貼對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

  4、貼窗花。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

關於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義烏見聞6

  春節,是中國特色的節日習俗之一,每當一年的末尾,新一年開始的時候,春節,會悄悄來到我們身邊……

  小時候,聽奶奶說,春節,是中國古代人為了防止年獸的到來,而設立的節日。

  在古代,有一頭名為年的怪獸,無惡不赦,渾身上下長著紅色的皮毛,每到現在的春節的時候的夜晚,變下山搶掠牲畜,殺人放火,人們因為害怕它,每到這時,便跑到別的地方,直到天亮,大家都恨透了它。

  一天,村莊裡來了一個渾身紅衣的老人,聽了村民的話,笑了,晚上,當人們全都逃走後,他坐在屋內,放起了鞭炮,當年來到這裡時,便被嚇到,慌忙逃跑,人們知道了,紛紛效仿……

  所以,今天,人們都要在春節放炮,穿紅衣。

  古時候,人們會在春節時,將銅板包上紅紙,拿繩綁好,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以求孩子在新的一年平安幸福,大年夜這一天,人們還要穿紅衣,吃年夜飯,年夜飯一般都是餃子,以求團圓,人們通常還會在裡面放上一個糖或者硬幣,誰吃到了帶糖或者帶硬幣的,誰新的一年都會平平安安,健康快樂。

  如今,春節早沒有了當年的許多老規矩,可春節,卻永遠印在我們的腦海裡。

關於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義烏見聞7

  我們中國的節日有很多,而且每個節日都有獨特的習俗,可我最喜歡的節日是春節。

  春節活動,在臘月初就開始了,春節前幾天就更忙活了,家家戶戶都要打掃房子,把一些舊的東西換掉,因為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人們祈求永珍更新。

  春節還要準備年貨。街上的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賣的各種小玩意,把孩子們都吸引了過去,擠成一大堆,爭相購買。大人們非常忙,要準備過年吃的,喝的,用的。

  除夕這天,家家戶戶的門外都貼對聯,貼福字,有意思的是“福”是倒過來貼的,代表福氣已經來臨。

  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吃團圓飯。桌上有魚,寓意“年年有餘”;有年糕,寓意“年年升高”;有雞肉,寓意“積福多多”。

  吃完團圓飯,還要守歲,一家人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還一邊吃著小零食,真是其樂融融。

  到了12點,大人們都要下樓去放煙花,慶祝新年的到來,祈禱新的一年一帆風順。

  第二天大年初一,大家吃了餃子之後走出家門,相互串門拜年。到處充滿喜慶熱鬧的氣氛!

  過年真好,春節的習俗真有趣!

關於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義烏見聞8

  我的老家在福建,那兒的新年處處張燈結綵,門口懸掛著各行各色的燈,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家家在做團圓飯,到處是飯菜的香味。

  新年是最傳統的節日。每到農曆臘月二十三“祭灶”日這天,我們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家禽,魚類禽畜海鮮,以及水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燒香放鞭炮,為灶神送行。而從起,“過年”也就開始了。到了除夕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先將象徵新春祥瑞、萬事如意、招財進寶等內容的春聯,貼在自家的門前。此後,在堂屋供桌上擺設供品、香燭,以祭拜祖先並迎接他們“回家過年”。從這時開始,燃放煙花、熱鬧非凡,而且一直延續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年夜飯中,除要吃象徵全家團圓的魚丸、肉丸和寓有“食雞起家”之意的雞肉,以及表示“年壽長久”的長年菜,還有各種極富地方風味的油炸食品、年糕,特別是吃“烏龜豆沙年糕”則有年年益壽的意思。年夜飯吃過之後,便是長輩們給子孫贈送“壓歲錢”的給法也頗具特色:年齡大的孩子,其“壓歲錢”是用紅紙預先包好遞到他們手裡的;而年幼孩子的“壓歲錢”,是先對長輩說吉祥的話才給紅包。正月初一這天,人們都會早早起床,梳妝打扮和洗漱停當之後,就是開始了極富人情味的互相拜年祝福,以及走親訪友或遊覽公園等等,迎來送往,熱鬧非凡,人們普遍沉浸在歡樂、慶賀、幸福、美滿的節日氣氛之中。

  這就是我們過新年的過法,這就是獨有的過法。

關於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義烏見聞9

  春節是我們國家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因此春節的習俗也多種多樣。因為相傳年獸怕紅色,怕火光和怕響聲,所以人們便有貼春聯、放鞭炮、敲鑼打鼓等習俗。 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習俗都不相同。

  在浙江的春節中,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在農曆臘月二十三日,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因此家家要祭灶神。人們認為灶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裡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臘月二十三,每家每戶都要祭祀灶神,請求他上天后多說好話、吉利話。民間傳說,灶王爺上天專門告人間善惡,一旦那家被告有惡行,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

  農曆臘月二十四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們國家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每家每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過了十二點就是大了一歲。壓歲紅包是由長輩發給孩子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我們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孩子,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

  這就是浙江的春節習俗。

關於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義烏見聞10

  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曆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臘月二十九的上午,家家戶戶都要貼上春聯,以示迎春之意。媽媽每年都要選擇一副稱心如意的好對聯。今年選的上聯是:福到家門步步高,下聯是:財聚寶地年年旺,橫批是:吉星高照。這足以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的幸福生活。

  在貼春聯的同時,有一些人還在屋門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久以來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生活的嚮往,對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加充分地體現這些嚮往和祝願,有一些人乾脆把“”福”字倒過來貼。“福”字倒過來貼,說明了“福”倒(到)了。

  春節不僅要貼春聯,貼“福”字,還要發紅包,穿新衣呢!

  過年啦,人人都換上了新衣服,有的人還會聚在一起玩耍,最開心的肯定就是我們這些小孩子啦!每見到一位大人,我們就會甜甜的叫上一句:“恭喜發財。”下一句:“紅包拿來”,估計不用說你就已經拿到它了。

  春節,每年就只能過一次,真是令人回味無窮啊!

關於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義烏見聞11

  新春佳節降臨,永珍更新,象徵著一年的開始;標誌著人生的另一個起點。

  新春佳節之所以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節日,是因為透過這個節日的慶祝儀式,能加強家庭聯絡與親情。諸如吃團圓飯、向親友拜年送禮等等,這些習俗都在提醒人們,家庭在社會中的中心地位。世界各地凡有華人聚居的地方,無不隆重而熱烈的慶祝這個節日。新春佳節的慶祝活動,從農曆正月初一開始到農曆正月十五,一連15天。

  古代帝王繼位,為了顯示“天子”的權威,往往自立曆法,因此歷代元旦月日都不一致。漢武帝繼位,決定重修曆法,使之統一。今日我們所採用的歷法是漢武帝以後,經過多個朝代修定的。

  歷代皇室慶祝“新春佳節”的場面往往反映出那個朝代的強盛、穩定與繁榮,國家越富強,慶祝儀式就越隆重。

  為了接待親戚朋友上門拜年,家家戶戶都在節日前把住家裡裡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一些家庭還在門上貼上春聯,寫上吉祥聯語,祈求好運,年年豐收。

  春聯在我國華人社會已逐漸簡化了。今天我們還可以看到人們把象徵吉利的“春”“福”等單字當作裝飾品掛在門上或牆上,有者還特意把這些單字倒貼,那是因為“倒”與“到”諧音,表示“春到”、“福到”的意思。

關於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義烏見聞12

  說到中國最受歡迎的傳統節日,大家一定會馬上想到春節。而在過春節時,我們一定會履行許多傳統習俗,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來談一談春節的習俗。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隻怪物叫夕,它每年都會吃人。後來人們發現它害怕紅色和煙花爆竹的響聲,就以此來驅趕夕。從此,人們在除夕夜就有了貼春聯和燃放煙花爆竹的習俗。

  在貼春聯時,一般都有左聯右聯和橫批。人們往往都會在春聯上寫上吉利的話語,祝願家人在新的一年裡可以平平安安,心想事成。

  在春節期間,人們會擺上好酒好菜,很多人還會吃餃子,同“交子”。然而,酒才是重中之重,古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爆竹聲中一歲除”,由此可見,燃放煙花爆竹也是春節的一大習俗。在夜晚,那爆竹聲噼裡啪啦,那煙花五顏六色,紅的,黃的,藍的,……各種形狀,各種樣式,無不給春節帶來了許多節日氣氛。但現在許多人非法燃放煙花爆竹,給我們的安全帶來了隱患,而且燃放的煙花爆竹還會汙染空氣,所以這一習俗已經被“禁止”。

  其實這只是一小部分,在春節中,我推薦大家安全出行,過一個綠色環保的新年。

關於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義烏見聞13

  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是我國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怎樣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已經形成了一些風俗習慣。

  掃塵

  每到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用具,拆洗被子窗簾。到處充滿著歡歡笑笑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它以工整、簡潔、精美的文字表達美好願望。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選一幅大紅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守歲

  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不好的事物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爆竹

  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裡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這就是美好的春節習俗,我期待著春節的到來。

關於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義烏見聞14

  春節離我們越來越近了,今年爸爸打算帶我回爺爺奶奶家過年。臘月二十三是老家的小年,我聽爺爺奶奶說起了春節的習俗,原來春節也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過年,它是有故事的。

  從前,有一隻年獸。它喜歡到處吃人,因為怕熱,只能在海底睡覺。這一睡就是一年。每到年底,它就跑出來吃人了。有一位丁奶奶打算對付“年”,這時,一位乞丐走過來,說:“給我點吃的吧!”丁奶奶給了他吃的。乞丐便告訴她趕走年的辦法。這一做,果然趕走了年。於是,人們叫這個為“過年”。這就是我們放炮、穿紅衣、貼對聯的由來。

  說到包餃子,我便垂涎欲滴,口水流了三千尺。晚上,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奶奶一起包餃子。儘管我包的餃子很醜,但我還是很開心,因為吃著自己勞動的成果,心裡那個美滋滋的感覺就別提了。

  老家的親友家裡都有貼福字,而且全是倒著貼,原來這樣表示福“到”了。但是你如果想把福字貼在大門上的話,那可不能倒著貼了,因為這樣代表著把福氣全部都倒出去了。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它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拉進了人們的距離,他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透過爺爺奶奶的介紹,我瞭解了很多春節的習俗,希望這樣有意思的傳統能一代代地傳承下去!

關於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義烏見聞15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所以習俗也很多,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習俗,我就來介紹一下我的家鄉梅州市潘田鎮的習俗吧!

  第一個習俗是:年二十八,洗邋遢。年二十八這一天,我們把家裡收拾的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把髒東西都清理掉,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第二個習俗是:年二十九,貼對聯、貼窗花和擺年花。我們要在門口貼對聯,寓意祝福我們的家庭幸福美滿、閤家安康。還要貼窗花和擺年花來迎接新的一年。窗花上有福字,福字可以正著貼也可以倒著貼,它們寓意:福到了。

  第三個習俗是:年三十,吃團圓飯和發紅包,還有放爆竹。我們潘田和別的地方不一樣,我們在團圓飯前要用一種香葉來洗澡。寓意把身子洗得乾乾淨淨的迎接新的一年。我們吃團圓飯要十分早的吃,一般三四點就吃了,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早早地迎接新年。我們晚上還要提前發紅包給別人,祝福他們,並且把祝福延續到下一年。另外我們要在晚上12點準時放爆竹迎接新年的到來,家家放起爆竹的聲音連線不斷,此起彼伏,十分熱鬧,讓我想起了宋代大詩人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第四個習俗:年初一,喝早茶、吃早齋。這是我們潘田特有的習俗。早上要吃四樣東西:喝紅茶,寓意紅紅火火;吃錦糕,寓意步步高昇;吃糖果,寓意甜甜蜜蜜;吃桔子,寓意大吉大利。

  這就是我們潘田春節的習俗,我覺得很有趣,我渴望每年都回家鄉過春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