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典故:牛角掛書

歷史典故:牛角掛書

  牛角掛書,比喻讀書勤奮,學習刻苦。《新唐書·李密傳》:“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今天呢,小編就為大家推薦歷史典故:牛角掛書,希望能幫到大家哦~

  牛角掛書:把勤奮當做一種克己的訓練

  【出處】《新唐書·李密傳》。

  【釋義】將書掛在牛角上,騎著牛一邊走一邊看。比喻讀書勤奮,學習刻苦。

  【歷史典故】

  李密,隋末遼東人,少年時候在隋煬帝的宮廷裡當侍衛。他生性好動,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

  有一回,李密騎著一頭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半路上正好碰到越國公楊素,楊素見這小夥子如此好學,很是吃驚,便跟上問道:“你是哪兒的書生,學習這樣用功啊?”李密認識楊素,趕緊下牛拜見。楊素又問他讀的什麼書,李密說:“《項羽傳》。”交談中,楊素髮現李密真是個人才。楊素回家以後,對兒子楊玄感說:“我看李密的學識、才能和氣度,比你們兄弟幾個強得多。”於是,楊玄感便結交了李密,他倆成為好朋友。

  【成長心語】

  一位哲人說:“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頂的生物只有兩種:一種是鷹,一種是蝸牛。不管是天資奇佳的鷹,還是資質平庸的蝸牛,能登上塔尖,極目四望,俯視萬里,都離不開兩個字——勤奮。”一個人的進取與成才,環境、機遇等外部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勤奮與努力。勤奮能激發人內在的激情,使人增長才能,熱愛人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