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月羞花的典故

閉月羞花的典故

  "羞花",說的是楊貴妃。唐朝開元年間,唐明皇驕奢淫逸,派出人馬,四處搜尋美女。當時壽邸縣的宏農楊元琰,有一美貌女子叫楊玉環,被選進宮來。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這件事傳到明皇耳朵裡,便喜出望外,當即宣楊玉環來見駕,楊玉環濃裝豔抹,梳洗打扮後進見,明皇一見,果然美貌無比,便將楊玉環留在身旁侍候。由於楊玉環善於獻媚取寵,深得明皇歡心,不久就升為貴妃。楊貴妃得勢後,與其兄楊國忠串通一氣,玩弄權術,陷害忠良。安史之亂髮生以後,明皇攜著貴妃和文武大臣西逃,安祿山率兵追趕,不僅要唐朝的江山。還要美女楊貴妃。西逃路上,大臣們質問明皇,國破家亡,社稷難存,你要江山還是要貴妃,貴妃不死,我們各奔西東。萬般無奈,明皇賜貴妃一死,自縊於梨園的梨花樹下。後來,大詩人白居易寫了一首《長恨歌》,記敘的就是這段歷史。

  閉月羞花的意思

  閉: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兒羞慚。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閉月羞花的成語故事

  東漢末年,朝廷內部宦官專權,就是所謂的太監說了算。太監說話管用,那大臣們肯定不開心啊。情急之下,就有大臣想出了一個不算辦法的辦法,私詔涼州軍閥董卓進京來平定內亂。

  說起這個董卓,此人性格粗暴卻有謀斷,還算是個粗中有細的猛將。年輕的時候,他駐守邊塞,黃巾軍起義,曾率軍到中原,結果被打得大敗。後來,他賄賂十常侍,擁兵自重,乾脆自己在涼州當上了一方霸主,過得好不逍遙快活,也不聽皇帝的話了。但其實,董卓這個人很有心計,他一直按兵不動,說白了就是在等待一個好時機。如今,宦官專權,逼急了朝廷裡的那些大臣,這就給了董卓一個名正言順迴歸朝廷的機會。董卓當然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他先讓手下的大將率兵殺入皇宮,將那幫太監們殺了個乾乾淨淨,之後,再大搖大擺地率領部隊進入洛陽。自此,董卓勢力大盛,他更加無法無天了。

  得了勢的董卓先是廢黜漢少帝,立漢獻帝,再封自己當相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說的話可比皇帝管用多了。前面說過,董卓是個粗暴之人,他得勢之後就濫用刑罰,荒淫無度,看誰不順眼就殺誰,看誰順眼就隨便提拔升官。

  漢朝的大臣們這才明白詔董卓入京勤王這事真的是太失算了,本想著讓董卓這頭惡狼來驅趕宦官那些陰險狡詐的狐狸們,沒想到,狐狸們被趕走了,董卓這頭惡狼卻賴著不走。可眼下,能有什麼辦法再把這惡狼趕走呢?

  大臣們中間有個叫王允的,為人正直忠義,他很想除掉董卓這個奸臣。可先不說董卓位高權重,就說他的義子呂布,武功高超,且時時刻刻在董卓身邊侍奉左右,旁人根本近不了董卓的身,更別說殺他了!為此,王允是絞盡腦汁,可就是想不出來一個萬全之策。

  這天晚上,王允愁得睡不著覺,就起身走出屋子,來到院子裡,對著當空的皓月嘆氣。說來也巧,這天晚上的月亮是又大又亮,掛在半空中,院子裡靜悄悄的。突然,王允聽到院子的'假山後面有人在低聲說話,他心下好奇,就悄悄走過去,想看看是什麼人。

  等他來到假山旁邊,放眼一瞧,原來是府中的一個歌女在焚香禱告。只見她嫋嫋下拜,跪在地上,面前是一個小桌,上面放著香爐,香爐裡插著三炷香。大半夜的,一個歌女不睡覺,跑這裡禱告什麼呢?王允乾脆藏在假山後頭,想看個究竟。

  只見歌女雙手合十,嘴裡說道:“月亮啊月亮,我是歌女貂蟬,今晚我焚香拜月,不為別的,只為大人王允。他為天下國家憂心忡忡,夜不能寐,食不甘味。今我貂蟬立下誓言,只要大人能順心順意,我願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

  假山後的王允一聽,心裡十分感動,挪了幾步,正要走出來。這時,貂蟬正仰頭望月,可不知從哪裡突然飄過來一片烏雲,頓時遮住了半邊月亮。藉著微弱的月光,王允心下立刻生出一個除掉董卓的好辦法來,他趕緊走過去扶起貂蟬說:“你真願意幫我麼?”

  貂蟬先是一驚,然後肯定地點點頭。王允再抬頭看月亮,月亮好像害羞似的,以烏雲遮面。低頭再看貂蟬,王允說:“你有這閉月之貌,不愁惡人不除!”就這樣,王允定下連環計,以一個貂蟬來離間董卓和呂布的父子關係,再趁機除掉惡人董卓,成就了一段歷史佳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