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察言觀色是什麼意思?有什麼歷史典故嗎?

成語察言觀色是什麼意思?有什麼歷史典故嗎?

  “察言觀色”是一個成語,同時也是一個典故。

  那“察言觀色”的典故出自哪裡呢?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提到“察言觀色”,就要說說孔子和他的學生子張了,因為“察言觀色”的典故就是和他們有關。

  說到孔子,想必大家對他都是瞭解的,他是我國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同時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後世尊為聖人、至聖、至聖先師,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賢者72人,子張就是其中一位。

  提到孔子的弟子,大家最為熟悉的.可能就是子路、顏回。

  那子張是誰呢?

  子張是72賢之一,同時還是孔門十二哲之一,其複姓顓孫,名師,字子張。子張雖然性情偏激,但卻交友廣闊。

  還是回到“察言觀色”的問題上來。

  察言觀色的典故出自《論語·顏淵》:

  “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

  子張比孔子小48歲,他曾多次向孔子求教如何做到“達”。

  有一次,子張問老師孔子:“讀書人如何才能做到‘達’呢?”

  孔子覺得子張問的問題不明確,所以就反問說:“你說的‘達’是什麼意思?”

  子張就說:“在外做官要有名望,在家也要有名望。”

  孔子聽了子張說的後,搖搖頭對子張說:“你這說的不叫‘達’,而是叫‘聞’。什麼叫‘達’呢?品質正直而又崇尚禮儀,善於分析別人說話的話,善於觀察別人的臉色,總想著屈己待人,這樣人在外做官和在家的時候才能‘達’。

  後來,人們就用“察言觀色”來表示一個人仔細觀察別人的言語和表情,以便見機行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