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偷光的歷史典故介紹

鑿壁偷光的歷史典故介紹

  導語:鑿壁借光(鑿壁偷光、,漢語成語、典故。描寫的是西漢匡衡勤學苦讀,最終成為大學問家的故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鑿壁偷光的歷史典故,歡迎大家參考!

  鑿壁偷光的歷史典故介紹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

  由於家裡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幹許多活,掙錢餬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

  他的鄰居家裡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藉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願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裡白乾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後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鑿壁偷光的歷史典故啟示

  從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透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和堅強毅力,終於一舉成名。這就說明內因才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和第一位的原因,外頭因只是影響事物變化的條件,它必須透過內因才能起作用。

  我們要學習鑿壁借光的精神,而不能學習他的行為,他的行為本身是破壞公物。

  鑿壁偷光的解釋

  【成語】鑿壁借光

  【拼音】záobìjièguāng

  【出處】《西京雜記·卷二》

  【近義詞】囊螢映雪,懸樑刺股

  【同義詞】穿壁引光

  鑿壁偷光的`造句

  1、今天,我在家讀了《鑿壁偷光》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內容讓我非常難忘。

  2、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鑿壁偷光這個故事。

  3、榴園南部匡衡祠內,西漢著名經學家“一代名相”匡衡鑿壁偷光發奮讀書的精神,激勵著後人勤學奮進。

  4、即便是寒門子弟,也謹記耕讀傳家,蘇秦懸樑刺股匡衡鑿壁偷光……可以說,書香一直伴隨著中華民族的成長與發展。

  5、鑿壁偷光,聚螢作囊;忍貧讀書,車胤匡衡。

  6、韋編絕,懸樑刺骨,鑿壁偷光,囊螢映雪,臥薪嚐膽,圓木警枕。

  7、後來人們總結了一個成語叫做“鑿壁偷光”,其實我們讀書人的是不能說“偷”,讀書人的事…

  8、現在人們一般用鑿壁偷光來形容勤學苦讀。

  9、鑿壁偷光表面上的意思是把鄰居相隔的牆上鑿開一個洞,偷偷地借鄰舍的燭光讀書。

  10、同學們的學習環境已經大大改善,再也不用鑿壁偷光了。

  11、大家還記得那位鑿壁偷光的車胤嗎?

  12、鑿壁偷光描寫的是西漢匡衡勤學苦讀的故事,最終成為大學問家。

  13、學習是很艱苦的事,沒有鑿壁偷光,鍥而不捨的精神是不行的。

  14、古人囊螢映雪,鑿壁偷光,頭懸樑錐刺骨的學習精神,實在令我們敬佩。

  15、我被他鑿壁偷光的學習精神感動了,我走過去同他談起來了,一番話語又把我給感染了他的求知精神。

  16、古人鑿壁偷光的攻讀精神,激勵我們更加勤奮地讀書學習。

  17、不過,蹭網這種做法在曉豔看來是一種"鑿壁偷光"。

  18、我們要學習匡衡鑿壁偷光的讀書精神,對學習孜孜以求。

  19、今天,媽媽給我講了《鑿壁偷光》的故事,我被故事的人刻苦學習的精神感動。

  20、我們要借鑑古人鑿壁偷光的精神,學習切不可囫圇吞棗,應該厚積薄發,如老馬識途一般循序漸進。

  21、在讀書中,我又來到了鑿壁偷光的少年家中。

  22、現在人們一般用鑿壁偷光來形容勤學苦讀的精神。

  23、枉了你窮九經史諸子百家,不學上古賢人囊螢積雪,鑿壁偷光。

  24、這段故事說的是,匡衡鑿壁偷光。

  25、我們不需要鑿井耕食,我們不需要鑿壁偷光,我們需要杞人憂天,我們擔心藍天不藍,我們擔心河水太鹹,我們擔心肆意汙染。地球一小時,熄燈沉思吧,我親愛的朋友!

  26、老師也常說鑿壁偷光,懸樑刺股,囊螢映雪的故事鼓勵學生認真讀書,還是第一次聽師傅說切不可廢寢忘食目不窺園的怪誕理論。

  27、古有匡衡鑿壁偷光刻苦學習的故事,如今漢中市卻出現了一幕“鑿門偷石”的舉動。

  28、公子好雅興啊,在這等景色下讀書,不遜於古人鑿壁偷光,囊螢積雪。

  29、有評論指出,比之“鑿壁偷光”的匡衡“囊螢照讀”的車胤,地鐵中的閱讀者應該是進入現代社會的中華民族的新形象。

  30、我國古代有“車胤囊熒、孫康映雪、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他們都是激勵後輩發奮苦讀之典範。

  拓展:鑿壁偷光有感

  道德高尚的人,可以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別人,讓美德在別人身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使這個世界高得更美好。

  今天,我看了《鑿壁偷光》的故事,受到很大啟發。

  匡衡是漢元帝時的丞相,是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他小時候家裡一貧如洗,他卻非常勤奮好學,白天干活,晚上才能讀書,而家裡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他鄰居家一到晚上屋子裡都被蠟燭照得通亮。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用一把小刀悄悄地在牆上鑿了一個洞,亮光透過來了。他藉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了起來。漸漸地,就把家中的書讀完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領悟到學習要堅持不懈,刻苦鑽研。正如華羅庚所說:“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這樣才能有知識,有學問。

  讀了這個故事後,我感到羞愧。那是去年發生的一件事,直到現在我還沒有忘記。那一天的語文課上,老師正在講評卷子,我挺直了坐在那裡,看樣子是在認真聽講,其實心早已飛出了教室。老師見了,輕輕拍了拍我的桌子,可我還繼續發呆。這下老師生氣了,兩隻眼睛瞪著我,她讓我放學後留下來,訂正試卷,而我卻不肯,就這樣與老師僵持著。可她卻並沒有大發雷霆,而是給我講道理:“學習是件艱苦的事,應持之以恆……你做錯了就應該承認,不要那麼犟!”……我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就開始改題。老師又給我講了一遍,直到天黑我才做完。

  讀了《鑿壁偷光》一文,我加深了對“學習”二字的理解。我要向匡衡學習,學習他堅持不懈、廢寢忘食、持之以恆的精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