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憂雜貨店》的讀書筆記

《解憂雜貨店》的讀書筆記

  其實讀這本書之前,心裡有點不情願,畢竟東野圭吾的書都算個影視IP,改編的電影也有。有段時間,似乎網上的人都在談論這本書對他們的影響,彷彿讀過這本書就是喝過真正心靈雞湯的人,整個人的靈魂也都接受了淨化,進行了昇華。的確,一本好書可以擁有這樣的力量,甚至要更甚於此,但我還是有一點小小的私心,希望自己喜歡的,都是小眾的,可以自己一個人私底下欣賞的。

  懷著這樣的心情,還是選定了這本書。整部書並不長,即使在Kindle小小的螢幕上翻了291頁下來,也全然沒有感覺,估計實體書買回來,大多數也是帶著精心而有些累贅的排版和封面設計的小書。一天下來,不含糊的看完了,即使自己記人名仍然有些障礙(也因為如此,我從小就不喜歡看人名繁複的英譯書),卻也在不斷重複中對這些人都有了印象。有時候也會想(其實也就是現在),如果可以更好的記住人名地名時間之類的,看偵探懸疑類小說的時候,興許就可以早早的找出聯絡,猜出兇手了呢。

  事實上,東野圭吾就是這樣一個善寫懸疑小說的人,即使沒有在這本書中運用太多的技巧,卻也能讓我這樣粗心大意的讀者懷著“啊原來是這樣啊”或是“原來都是有聯絡的啊”的心情,抱著有些成就感的熱情和好奇繼續迫切的讀下去。

  其實世界級的寫作大師並不一定要寫出多麼深奧的道理或是華麗的詞藻,就能讓你從心裡感受到差距,即使可能會有人覺得這種故事,不過如此而已。

  寫了那麼長,卻還沒有寫到故事本身。

  我是一個不喜歡打草稿,亦不喜歡修改的人,因此總是明裡暗裡的.希望自己一寫下來就能表達出心中真正想要的那個意思——是很難,也有些自大,更可以說是有懶惰的因素在裡面,但從前以及現階段的我可以說就是這樣子的一個人了,如果將來有了很大的改觀,也是值得期待的事情。

  雖然這篇文章是想寫的樣子,但我更多的是想提及最近在想的一些事,還有這三年以來沉澱下來的一些想法。這些東西並不一定能直接與書本內容掛鉤,但的的確確是我看了這本書以後才突然想要寫下來的。總的來說,這種文章一般都是寫給我一個人看的,所以也不要那麼拘謹為好。

  總的來說,我現在處於一個對未來充滿期待和熱忱的階段,即使才不久之前對馬上要到來的美國生活抱有一絲困擾甚至是恐懼,現在也是正面的情感佔了上風。誠然,對於幾個月前才開始申請大學的我來說,現在並不能算是最好的結果,但我總隱隱約約覺得一切似乎早已註定,因此我相信哪怕是那個時候仍然只看綜排,一心想讓人刮目相看的syy,也可以理解現在的我的心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