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讀書筆記(精選20篇)

《道德經》讀書筆記(精選20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道德經》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道德經》讀書筆記 篇1

  最近稍閒。在家裡讀書寫字的時間似乎多了一些。

  這週末讀到了韓鵬傑老師解讀的《道德經》。

  《道德經》本來就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書,再能看到當代的一些解讀本,這事就更有意思了。

  下午才翻了幾頁,就看到了對於“士”,“王”,“聖”三字的釋義。很好玩。

  其實《道德經》整本書五千言不是對老百姓講的,而是對針對“士”,“王”,“聖”三類人寫的。

  在第十五章出現士這個概念,大家覺得分量還不夠。大家看第六十八章開頭的這一段,由四句話構成,尤其是第一句話和第四句話真的是不得了。第一句話告訴大家“善為士者不武”,武是啥意思?耀武揚威!不要有了一點小小的位置,就居高臨下,盛氣凌人,耀武揚威。你以為做媽媽耀武揚威就可以,也不可以。“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老喜歡發脾氣的人,急躁、暴躁、狂躁的人沒大出息。“善勝敵者不與”,你要真的想戰勝對方,說服對方,不要老跟他正面衝突。父母和子女不也一樣嗎?一旦正面衝突,這事情就難解決了。委婉一點,迂迴一點,善勝敵者不與,與就是正面衝突。老先生實在是心機太高了。最後一句話,“善用人者為之下”。大家注意那個士的寫法,最後一橫,自己定位就在下面。

  不要說這個士,大家再寫一下“王”。你不要以為在士上邊加一橫,就以為念“王”。“王”一定要這樣寫:上面是個幹事的幹,把自己又放在下面。這是這本書裡最強調的,善用人者為之下。這是講的第一類。第二類人是什麼呢?各位想我們怎麼樣選國家的主要領導者?怎麼樣選一個單位的主要領導者?當時也有很多的諸侯王,這類的職位比較高的人去向老子請教。《道德經》裡邊老子給講話最多的一類人,就是第二個王。古代這個王其實就是一個地方的行政長官,現在一個縣的規模都相當於古代一個諸侯國的規模,而且還不小。所以我們這個王講的第二類人就是一個主要的領導者,家庭的主要的領導者也算,現在小學老師幼兒園老師,我們大家不是都叫他“孩子王”嗎?你看那也屬於王的系列,單位企業最高的領導者,大家背後不是叫他大王嗎?各位女士不得了啊,現在三八婦女節都過成“女王節”了,現在你們發微信都是把自己稱作女王,可見,王,帶有形容比喻的色彩,所以它是對這類人講的內容——王。大家先看三章,這三章王都在。為什麼讓大家看?大家千萬不要把《道德經》當作一個太神秘的宗教的東西來讀,你看這些話你進到書裡一看,別人在給你講的時候,你把這些提出來不是太明顯的證據了嗎?

  第三類是什麼呢?聖。大家看“聖”字怎麼寫?在王上邊再加個耳和口,並列就行了。耳,聽得進別人的意見;口,說話溫暖有領導力,就是《道德經》裡邊講的聖人,也就是好的王,就是聖。一個好的領導者領導人在《道德經》裡邊就叫做聖人,多簡單。儒家講的聖人是你品德高修養高到了一個非常高的境界,道家不是,道家講的聖就是通達事理的領導,通達事理的王就是聖。你看連做事情的這個道理都告訴大家了——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你位置高,你做的事情大家都看得見。你越不爭,大家越往高舉你;你越不爭,大家越往前推你。那是水到渠成的事——為而不爭。

  《道德經》讀書筆記 篇2

  開篇之前我以為應該先提一個成語——紫氣東來。傳說老子當年西遊函谷關,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便出關相迎,果見一道骨仙風的老者駕青牛翩躚而來,尹喜見這老者長鬚如雪,有聖人之象。於是留老子於關內,並請他作一篇文章再行西遊。老子不好推託,便著《道德經》以警後人。

  《道德經》只有五千餘字,後人分其八十一章。固然字數不多,卻是章章錦繡,字字珠璣。可謂曠世奇書。箇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讓很多人望“道”興嘆。這也不奇,畢竟此書森羅永珍,其中涵蓋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辯證辦法,包括治國之道、處世哲學、人性涵養、軍事哲學、養生之道的聰慧。

  中外許多人都曾給《道德經》寫過書評,還有人曾為其寫書。例如魯迅,他曾說:“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理。”再比方說日本的魯川芳郎,他以為此書有一種共同的魅力,它給世俗世界壓榨下疲憊的人們一種神奇的力氣。確實,《道德經》一書通知我們應該怎樣豁然的看待事物,怎樣體悟萬物的陰陽兩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以一個悲觀的人生觀、世界觀對待天下萬物。

  我讀此書的第一覺得就是一個字——深!能夠說,此書中的每一個字都足以讓我們用終身去詮釋!《道德經》一書只要五千餘字,而“道”字卻呈現了八十屢次,那麼終究什麼是道呢?老子在第一章曾提到: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故道不可說,這便讓我更難以瞭解此書了,但是,他又在後幾章屢次為道註解,即便如此,“道”在我腦海裡還是很含糊的,畢竟老子是在多方面為道註解的。其中包括宇宙的構成,為人處世,軍事治國。老子的這些註解,反而讓我對“道”的瞭解愈加不易了。也罷,古今中外,又有幾人能悟道呢?已悟道意的大抵是高僧大儒。而這樣就失了老子著書之意。書中屢次提到水,第八章開章就是“上善若水”,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接觸這個成語,而這個成語是什麼意義呢?就我個人而言,水是至陰至柔的,而道也就是這樣的,善利萬物而不爭,孕育了我們卻不求報答,是故“居善地,心善淵,於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天尤”。我們學習的就應該是象水一樣的操行道德——無為而無所不為,不爭而不所不得。處眾人之所惡,而得萬物之尊崇。所以那先悟得無為大道的高僧大儒才會被我們所尊崇!於是我便從水中悟得一些道性。

  水是至柔之物。千軍萬馬難敵一張巧嘴,刀劍矛頭難劈至柔之水。我們曉得水是柔的,柔到了極致!我們能夠用刀槍炮彈摧毀一些堅硬的事物,例如建築物,銅牆鐵壁。但是你能用刀劍劈開水麼?你能用炮彈把水炸一個窟窿麼?我們不能!這些強硬的物質只能在水中隱於無形,是故“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水與道是沒有形體的,你難以捉摸而又觸手可及。身邊都是道,由於道是“無”。我們曉得宇宙是一個無限的空間!這個無限的空間孕育了無數星球,而我們的地球只是這其中一點不起眼的顆粒,只是因其中有生命而共同。我們並不能由於這一點兒自居,應為宇宙中可能會有無數個更高的生命體!他們的科技可能是我們難以想象的!道就是就象是玄牝,所謂的玄牝即女性生殖器,而我們永遠都只是她的孩子。永遠不能超越她!應該她本就沒有形體,只是一種“柔”的表現方式,我們應該學習道和水的柔,只要這樣我們的道路才會更平整,我們的為人處世才會更世故。

  有些人常以為只要“有”才是能夠被我們所應用的。但是實踐並非如此,萬事萬物都不能夠獨立在“有”之上,只要經過一定的形體才幹顯現出“有”的價值。而這種無形的形體就是“無”,之所以會“有”是由於“無”。上面曾提到我們宇宙中的星球都是從無中演化而來的。“無”其實就是指空間。比如說我們所住的房子,他之所以有房子的用途是由於其中是空的,能住人,所以有房子的作用。假如房子是一個實體,他就沒有任何價值了。再比如說一個糖果盒,由於裡面是空的,能夠裝糖果,也就完成了他“有”的價值。“有”與“無”這兩個概念不只適用於物質與空間。還適用於我們的心理,我們常對父母說,給我們一些空間。假如其別人過多的觸及我們的空間,我們就會覺的心理十分的窄,透不過氣,十分的悶。宇宙之所以為宇宙,是由於其有足夠大的空間,能把萬物都放在其中,而假如人有這麼大的空間,我們就會自在!(這裡所提到的自在,是絕對的自在)但是,這是不可能的,我們不可能與無形的“道”成相同階級,或高之。所以我們內心總通知我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是由於我們內心的空間是有限空間,而宇宙是一個很大的概念,是無限的!我們不可能與其持平,只能不停的追求!追求“無”。追求一個理想與虛擬“有”與“無”並作的境地。只要這樣,才可能到達相對自在,身理心理都會得到放鬆。

  無形的道,至柔的水,都是先驅與我們共同窗習的物件,永遠都不會中止。

  老子的辨證觀可謂是玄妙無比,最有名的就是陰與陽了。陰陽能夠引申出很多相對的概念,比方正與負,對與錯。為什麼太極圖中的陰陽會是旋渦形的呢?為什麼不是由一條線將其分割呢?為什麼黑顏色中會有一點白,白顏色中有一點黑呢?我以為這樣的設計就是“福禍相倚”和“物極必反”的最好表現。白色中有一點黑,黑色中有一點白是由於世事都有相對面。“塞翁失馬”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而當黑將要超越白,白將要超越黑的時分,就會成其相反的顏色,迴圈往復。,而有其他物質肆意毀壞就會混濁。就象人類,萬物迴圈往復是其道之基本。而人類卻施加干預——毀壞樹林、大肆捕殺。這樣只會打亂正常的次序,最後人類也會在這團混濁的氣流的中漂浮。然後又恢復正常。古人說過不能涸澤而漁,伐木而獵。翻譯成現代也就是不能毀壞生態均衡。我們應該正確的、不干預的攫取利益。同時認清福禍的互相轉換,不能由於一時的勝利而快樂的忘了本象,可能災難正埋伏在明天,也不能由於一時的失敗而洩氣,可能僥倖就藏在你身後。

  讀道德經後我總結三十六個字。為無為,無不為,騁至柔,克至堅,習水性,與人善,明陰陽,曉道理,知可止,利於本,有無生,悟道德。

  道德經不愧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珍寶,其中妙理,還得是你親身去讀才可,每個人讀“道”,都可得不同道。

  《道德經》讀書筆記 篇3

  從初中到現在已經學習過很多老子的文章,但系統完整地閱讀老子的《道德經》,還是在這次暑假。閱讀完後,被其中所蘊含的深厚修築的哲理所折服,不由得感慨:中華民族上下幾千年文明留傳給後人豐富的遺產,但論及能總括中華民族的基本傳統、思想與精神“一言以蔽之”者,勿庸置疑,當數老子的《道德經》。

  《道德經》極其精煉,只有八十一章,總字數加起來不過五千。但老子用這極其精煉的五千言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基本思想。構造出了一個樸素、自然、豁達、飄逸的宇宙觀、人生觀、方法論的宏大框架。其中所蘊含的哲理可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尚不能一一參透。在這裡只能憑自己理解寫下感受最深的幾點。

  體會《道德經》,主要也就是體味老子的“道”,體味老子。

  道,這個頗帶東方神秘主義的名詞,在《道德經》一書中頻頻出現。老子對“道”有種種構想,從老子對“道”的種種構想之中,我們完全可以體味到他對“道”的那種近乎虔誠的膜拜和敬畏。因為虔誠的推崇,他賦予了它博大精深的涵義,也使得這個概念成為了他的哲學思想體系的核心。

  總的來說,他的“道”主要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的內容:修身養性、立身處世、安邦治國。 先說安邦治國。《道德經》中有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是說聖人沒有固定的想法,以滿足老百姓的想法作為自己的心願。在治國的過程中,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要求治國者的地位雖高而人民負擔不重,遇到災害站在前面帶領人民群眾去救災,所以人民不受其害。《道德經》還說:“故以知治國,國之賊。不以知治國,國之福。”,以自己的知識治理國家,則國家盜賊四起,不以自己的知識,而是按人民的意志治理國家,則國家就幸福昌盛。還有,只有“以正治國”,即以正直不阿的態度治理國家,為政清廉,處事大公無私,執政為民,執政者才能受到人民的擁護,這樣,執政者的江山才穩固。君王順著老子安邦治國的思想而行,則天下太平,國運昌隆。中國歷史上的漢初文景之治,唐朝貞觀之治,就是明證。

  而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更多的是學習其中的立身處世,修身養性之道。《道德經》中可以提煉出來的立身處世,修身養性之道十分之多。而且其中所載的修道之法,多為老子自身的體驗,文字不多,但方法完整,從確立目標,到調心、調氣,排除干擾,正確把握各種功境,最後完成與道,真理相合,無所不及。普通人順著老子修身養性思想而行,可以正心、正法、正行,成就正果。

  《道德經》的第一句,也是被世人提及最多的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告訴我們宇宙和自然的大道是普遍無限和絕對永恆的,是難以描述的。難以描述是因為我們人類思維、語文是具有極大侷限的,是片面的。由此,不管我們對“道”的認識如何,都是侷限的,還有更高深的“道”是我們未能理解的。所以,不應該停留在原地不思進取,而應該不斷地發展和壯大自己,不斷地加以認識。這也是與馬克思主義哲學裡的“用發展的眼光看

  問題”相通的。但是這種發展應該是建立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基礎上的,因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即宇宙和自然的規律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要遵守的。對自然和自然規律的推崇也是老子一切哲學思想的最本源。

  老子還給我們提供了修身的準則,或者說榜樣。“上善若水”——他說天地間至高至極的善可以用水來形容。因為“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水具有滋潤萬物的本性,卻與萬物毫無利害衝突;水具有寬廣的胸懷,毫無所求,甘居眾人厭惡的卑下,汙濁之地,所以它可以算是至高的“善”了。“居善地,心善淵,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故無尤。”老子透過這個句子詳細地指出了人應該效法水怎樣的德行,首先要效法水的不居高的精神,要時刻讓自己保持謙虛卑下的態度。有了功勳卻不佔據,不與人爭,不自以為是,不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其次應效仿水的沉靜沒有物慾。人類應該恢復自己心靈的透徹明淨,拋棄眾多物價的束縛。並不是說一點物慾都沒有,但是要限制自己,不貪圖,不強求。身處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的我們,更應該以此為標準,審視自己的心靈。除此,還應效法水的仁愛之情,帶著一顆不求回報的心真誠地幫助別人、關心別人。還要效仿水的誠信,水的平正,水的能屈能伸,水的善於把握時機。

  在第四十六章裡,老子提出“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世上的很多事並不是絕對的。許多看上去很好的事往往會變成壞事的開端,而不好的事在一定的條件下也會變成好事。所以如老子一樣的智者說,禍和福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常常發生在那些得意的事情之中,這是由於人們只看到利益的一面而看不到禍害的一面,只知道生存的快樂,所以人即使生活在安樂的環境中,也應居安思危,因為災禍隨時可能降臨。同樣,面對不愉快、災難也不必絕望,因為災禍背後常倚伏著幸福。但福禍誰都不能說得很準確,所以到最後還不如和諧地去面對一切,透過長遠時空、利弊並重地思考問題,這樣自然就產生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心。這種平常心會帶給我們和諧以及待人的寬容心。

  除開這幾點,《道德經》中還蘊含了許多的生活哲理。儘管道家思想在幾千年來不斷豐富與發展,但老子的修身養性學說及其境界一直高山仰止,不可動搖。《道德經》的內容不僅是人類修道的最好典範,而且是人類由平庸、卑微走向偉大、神聖的科學方法之一;是智慧之源,是安身立命、立身處世、安邦治國思想的源泉和基礎。弘揚它,不僅對修身養性,而且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在科學地審視宇宙、社會歷史、自然萬物的前提下重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理想,將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道德經》讀書筆記 篇4

  《道德經》共81章,前37章是《道經》,後44章是《德經》,如果《道德經》是一條山脈,那每一章就是一座山峰。徜徉在《道德經》的山中,尋找道,尋找德,那些道,那些德,常常"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每每有所得,剛剛有所喜。可是扭回頭來,又對所得有了困惑,糾結得頭飛了雪,也只在幾座山峰裡轉圈圈。此山雄美,總還是要從山裡走出來的,哪怕走出來,再進去呢!

  於是,決心寫讀書筆記,如遊記一般,爬一座山寫一篇。就像在山中迷路,不妨於經過的樹上,寫下個記號。然後,沿著記號不斷前行,總可以走出此山。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德經》第一章

  短短59個字,兩千多年來,竟沒有一個統一的解釋。

  解釋不統一的一個原因是因為斷句不統一,分歧如下。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解釋不統一的另外原因主要“道”“名”“有”“無”“妙”“徼”“玄”等名詞”的解釋不統一。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第一個“道”是名詞,指客觀真理,大道。

  道可道,第二個“道”是動詞,指言說,表達。

  “常”,是不變的,永恆的。

  “常道”是不變的永恆的真理。

  大道真理是可以被表述言說出來的,但所有化為文字和語言的“道”,都不是真正的最永恆、最本質、最深遠、無限的真理。而是真理的一個現象的、一時的、片面的樣本。

  為道是無限的,而語言相對道就是有限的。用有限的語言描述無限的道,只能得到“非常道”。

  這句話與佛說:”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就錯“,有相同意思。

  打一個比喻,無論是大圓,還是小圓,有一個量是永恆不變的,那就是圓周和直徑之比,也就是圓周率π。

  π可賦值,根據需要,π可以是3.14,可以是3.1415926,可以是小數點後更多位的數,但是無論如何賦值,都不是真正的π,都是非“常π”。

  所以,π可π,非常π。

  老子在《道德經》的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這是告訴我們,老子講的道,也只是“可道之道”,講的也是一個“非常道”。要透過“非常道”,窺探真正的“道”。

  名可名,非常名。

  名可名,第一個“名”是名詞,指具體事物的定義,即某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名稱,特徵等。

  名可名,第二個“名”是動詞,指命名,定義概念。

  “道”是客觀真理,“名”是主觀認識。

  “常名”是指永恆不變的定義。

  這句話可以寫為:

  可名之名,非常名,常名,不可名。

  老子要闡述“道”這門學科,必須先明確這門學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就像我們學習一門新學科,也要先學習基本概念一樣。

  老子說,常名是沒法定義的,可定義的名都有其侷限性。

  老子非常嚴謹,不像一些其他理論,在開始就說,一定要相信我,我就是對的。

  老子告訴我們,可道之道,非常道,可名之名,非常名。《道德經》裡的“道”都是可道之道,“名”都是可名之名,我們要透過可道之道,可名之名去感悟體會,真正的道,真正的名。

  老子的道學,可名了兩個最基本的概念就是“無”和“有”。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兩種斷句,我傾向於,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老子給出了“無”和“有”這兩個基本概念的定義。

  “無”定義為“天地之始”;“有”定義為萬物之母。

  天地,是抽象的詞,不單單是天空大地的意思。天地,就有了系統。

  萬物也是抽象的,是一切系統的產物。

  錢學森認為:系統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若干組成部分結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而且這個有機整體又是它從屬的更大系統的組成部分。

  最基本的系統就是兩種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組成部分結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這兩個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組成部分,就是天和地。天地外還有更大的天地,天地裡也有更小的天地。天地可以是更大天地的萬物。萬物也可以是更小的天地。

  沒有天地,就沒有系統,沒有系統就根本無所謂“無”和“有”。

  天地之始,就是系統開始執行之始。

  比如,男女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兩個部分,建立起一個系統,這個系統具有生孩子這個特定功能。

  一對男女相戀了,表示一個可以一起生孩子的系統已經建立了,只是開始的狀態,是沒有孩子的,從確立關係到有孩子,是一個過程。

  天地系統建立之始,是“無”。所以,無,名天地之始。

  沒有男女做夫妻,談論有孩子和無孩子是沒有意義的。

  所以,沒有天地,就沒有“有”和“無”,沒有天地之前,是虛無,是無極。

  夫妻建立系統之始是丈夫和妻子,有天有地。但是沒有孩子。

  一旦夫妻系統孕育出新的生命,就“有”了。

  這時候,妻子才能稱之為“母”。

  系統“有”了,萬物才被生產出來,所以,“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這個斷句,我傾向於,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無”中蘊含各種因素作用變化,孕育著“有”,謂之妙。

  “有”就一定會轉換為“無”,有無的邊界在哪裡?

  “常無”用來觀天地之妙。天地之妙,就是“無中生有”之妙。

  “常有”用來觀萬物之徼。萬物之徼,就是“從有到無”的邊界。

  比如,地球生命的出現。

  地球更多時間是沒有生命的。當地球誕生的時候,天地這個系統就建立了,就有了可以產生生命的系統,但是天地之始這個時候是沒有生命的。

  經過了漫長的“常無”狀態,天地不斷相互作用,地球產生了空氣,出現了水,為生命的產生提供了條件,然後,生命從無到有。

  生命起源,妙不可言,如今依舊是人類之迷。

  這就是“常無,欲以觀其妙”。

  現在地球的生命是“常有”狀態,但地球生命必然會滅亡,這就需要我們“觀地球生命在什麼時候走到盡頭呢?”那時候,地球生命就要提前努力到其他星球延續生命。

  這就是“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此兩者”就是“無和有”兩者,有和無同出於一個系統。無中蘊含有,有中蘊含無。所以,同出而異名。

  “謂”和“名”是有區別的。“名”是客觀的定義,是嚴格的;“謂”是主觀的描述,可以是一種比喻。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但是無和有,同謂之玄。

  “玄”就是黑裡帶微赤的顏色。簡單來說,就是指“黑”色。

  我們現在對一些不知道原理的系統稱為“黑匣子”,就是給這個系統輸入,也得到確定的輸出,卻不能把這個系統的原理說清楚。比如,一些帶有自學習系統的人工智慧機器,就是黑匣子。

  從無到有,從有到無,都是很難解釋其原理的,所以“謂之玄”。

  無中生有,謂之玄;有而化無,謂之玄。無無有有,有有無無,謂之玄之又玄。這些玄之又玄所蘊含的規律,是解釋一切天地與萬物生生滅滅的眾妙之門。

  《道德經》讀書筆記 篇5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為者也。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物或行或隨,或熱或吹,或強或羸,或陪或墜。是以聖人去甚、去大、去奢。(《道德經》第二十九章楊鵬校訂版)

  天下,究竟是誰的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天下是“得民心”的君王的天下嗎?“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人之天下也”《呂氏春秋》,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嗎?我們暫且先把這個問題放在一旁,來看看偷盜的事情。

  在秉持公義正直的人們看來,偷盜行為就如同沙子般不能被肉眼容忍。自詡公義正直的人們,那顆嫉惡如仇的心不容置疑,可是,他們真的就是明辨是非了嗎?

  莊子曰:“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英國文學家蕭伯納說:“偷一塊麵包進監獄,偷一條鐵路進國會。”

  馬基雅維利也曾感嘆:“偷盜會受懲罰,但是依靠權力的搶劫卻不會。”

  偷一個鉤子,偷一塊麵包,所偷之物的價值並不大,卻受到了嚴厲的懲罰,因為偷盜的性質毋庸置疑;那偷了一個國家,怎麼不受懲罰反而成了諸侯?其實,若再進一步追問,又有多少人能夠用“偷了一個國家”來表述這種“打江山”的行為的呢?

  言辭是思想的載體,而思想的背後是觀念。撒切爾夫人說:“注意你的觀念,它將決定你的思想;注意你的思想,因為它將變成言辭;注意你的言辭,因為它將變成行為;注意你的行為,因為它將變成習慣;注意你的習慣,因為它將變成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為它將決定你的命運。

  “打江山”與“竊國者為諸侯”折射出了語言背後思想觀念的不同。莊子使用“竊”字,而眾人卻使用“打”字,背後是基於不同價值觀下的對天下本質的理解。

  那麼天下的本質是什麼?究竟天下是誰的天下?為什麼莊子說“竊國者為諸侯”?老子在這章給出了答案:“夫天下神器也!”楊鵬老師為我們解讀:“天下是上天的神器,是神的器皿。治理天下,就是替神守好這器皿,敬奉天下人,珍惜天下萬物,珍惜執行在每個人身上的那個獨立而不改的力量。”

  真是如雷貫耳、具有喚醒功能的解讀。聯絡道德經的其他篇章,天下是上天的神器,這一觀點在道德經的其他篇章中是可以得到支撐的。

  “故貴為身於為天下,若可以託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道德經第十三章),意思是若你認為“為身”、“愛自己的身體”比“為天下”更重要,那天下就可以寄託給你了。這裡老子前後用了兩個字“託”和“寄”,明確表達了天下並非君王的天下,而是上天把天下“寄”“託”在君王手上臨時保管的。

  “天將建之,以慈衛之,”(道德經第六十七章),上天創造了天下,天下是神的器皿,並用祂的慈愛護佑著天下。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經第七十三章),一切“熵”的行為,即使暫時逃離了人間律法的審判,但終將難逃神的判決。

  “天下是上天的神器,是神的器皿~~~天下這個大工具,它的根本功能和根本目的,是由上天所決定的,是服務於神的目標的。(楊鵬)”。

  心中有了這個觀念,思想上就通暢了許多,能夠與莊子的“竊國者為諸侯”的言語背後的思想共鳴,可以看清那些“依靠權力的搶劫”行為的本質,許多問題也可以想得更明白一些了。

  聖經上有一個巴別塔的故事,我一直沒有明白,人建造通天塔,即沒有殺戮也沒有搶劫,服務自身,為了更好的生活,為什麼神要阻止呢?

  《聖經·創世紀》11.4 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的我們分散在全地上。”

  看過聖經原文,並在老子的啟發之下,心中有了答案:上帝之所以要變亂人的口音,是因為他們集合天下所有的資源建造這一巴別塔的原因,是要服務自身、傳揚自己的名,而非與神同在,榮耀上帝。

  “夫天下神器也”的兩層啟示:對於君王,要替神照看好託付在身上的“天下”這一“神器”。天下非君主一人的天下,天下是天下人共有共享共治共守的天下,但前提是天下是“神器”。萬物或行或隨、或熱或吹、或強或羸、或陪或墜,每個人個性不同,稟賦不同,聖人應該去甚去大去奢,虛無為本,因循為用,“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尊重、並最大限度地輔助每個人,去讓每個人身上“獨立而不改”的神性釋放、創造、發光。

  對於個人而言,對外尋找神在這個世界留下的痕跡,世界的神性;對內尋找自己內在的神性,讓自身的神性之光,發出應有的光芒,終不至於隨著世俗之軀而消亡。

  《道德經》讀書筆記 篇6

  《道德經》學習筆記今日正式開篇了,以後我會以“李洛莉學習筆記”的方式,開啟學習之路。

  《道德經》俗稱《老子》,也被稱為《五千言》,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論語》、《弟子規》、《莊子》等都是國學經典,凝聚了我國數千年傳統文化的精華,也體現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

  《道德經》是道家學派最具權威的經典著作,文約意豐,涵蓋哲學、政治、軍事等諸多學科,其中的內容涵括百家、包容萬物,被後人尊為治國、齊家、為學、修身的寶典,對中國古老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無論是治學修身、處世待人,還是經商置業、從政為民,無論是從商、從政、從軍,都能從此書中找到自己所需的智慧。

  《道德經》一書共計八十一章,上篇《道經》講述的是宇宙根本,道出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揭示了陰陽變化的微妙;下篇《德經》講述的是處世方略,道出了人事進退之術,包含了長生久視之道。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我將從為人,從政,經商等領域,讓大家能夠更便捷地體會和感悟這部兩千多年前的哲人聖典。我計劃每次一章,透過原文、譯文、解析三方面,給大家詳解《道德經》八十一章。

  歷來《道德經》對三種人容易產生影響和有價值的作用,第一類是特別聰明的人,深知學習道家對人生的意義,所以比較自覺早悟,學習《道德經》就是他們的自然首選;第二類是失意的人,有才華,但又懷才不遇,因為失意者是處於逆境中的人,因為逆境中的人更需要尋找突破口,走出困境,所以會在認真研讀《道德經》後受益匪淺;第三類人是年紀很大,經歷過各種人生考驗的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透過學習所得與生命經驗相對比,獲得受益。正因為認真閱讀《道德經》可以改變人生,所以很多人將《道德經》視為安邦治國的方略,看作修身養性的良方,以及當做道教的經典,講辯證法的哲學等,因此我們更要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瞭解清楚為什麼而學習《道德經》,應該從什麼角度學習?又應該如何去學習?只有願意曉其義,明其理,讀懂原文,理解其意,才能達到真正的學習效果和獲得有益的學習價值。

  《道德經》讀書筆記 篇7

  《道德經》為老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也是道家立派之根。眾所周知,黃老之學重在“清靜無為”,其思想為後來的西漢前期所用,大漢無為而治休養生息實現了文景之治的繁榮昌盛。直至今日也很多人追求研究他的思想精髓,希望能為當世所用。近日,讀老子之說頗有感觸,無奈才疏學淺不足以評頭論足,只得將我不值一瞥的所思所想記錄下來。

  讀了兩遍《道德經》還是未能完全領悟,不過卻有所思所想。我覺得老子的“清靜無為”是整個道德經的核心,就像孔子的“仁”一樣不能具體的語言去描述它,然而卻蘊含於每一句話中。所以我覺得不應該直接論述何為道何為德,或何為清靜何為無為,而我對《道德經》的理解將從以下幾個部分進行闡釋。

  縝密思維,科學論斷

  只讀了《道德經》的第一章就讓我對老子肅然起敬,感受到了古人的聰明才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此處對於“道”和“名”,“有”和“無”的闡釋前後銜接相輔相成,稍稍推敲便已深陷於宇宙奧妙之中。前道非後道,前名非後名,轉換間便讓我感受了老子思維的縝密,又說無,叫做天地的開始;有,叫做萬物的本源。誰說又不是呢,宇宙還不存在時就是“無”,單單一個字便消去了了我心中長久的疑慮——宇宙之前是什麼?而萬物化生的時候就叫做“有”了,自然順理成章,這些都是自然事實老子只是描述出來便又體現了無為中的有為。中國的文字計數原不稱為多少“字”,叫多少“言”,比如老子五千言,而“言”字正體現了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一個字便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話。單單“有無”兩言便道破了天機,有和無本同根而生,無的時候就去觀察它的妙處,為形而上;有的時候就去觀察它的行跡為形而下,兩者都叫做玄,研究玄的問題就是研究宇宙奧妙的法門。直接提出了,研究宇宙就去研究有和無吧,而現世的我們不也正在為之而努力嗎,我們從何而來向何處而去,宇宙如何而生如何而存…….

  老子給後人留了這個有和無的問題,但老子又是怎樣解釋的呢?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便是老子對“無”的解釋,混成之物生於天地之前暫且將其記錄為“道”,稱其為“大”。大道便是無的代言,現在理解起來不就是自然規律嗎,自然制定了一切規律於是才去創造天地。然而何又謂之“有”呢?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因此“有”便是道生一的瞬間。這一句話是我最佩服老子的一句話,它縝密而又科學,在古代的科學思想中可謂領先全球。後世有人根據這句話創立了道家的標誌—太極圖。《易經》中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與老子的話相聯絡,太極便是混沌即“道”,兩儀是事物的兩面即“陰陽”或“一”,四象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個星宿方位即“二”,八卦是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即“三”,這其中表示的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意。根據周敦頤的太極圖解說,黑白即為陰陽,中間的界線就是陰陽相沖萬物相生之意,整個太極就是天地混沌無極之意也就是道了。

  辯證待世 慧眼識道

  老子除了他的清靜無為之學外,《道德經》中的辯證思想也頗為後人推崇,這是他看待世界思考問題的方法。“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正如太極圖所示,太極生兩儀,世間萬物分為兩儀,每個事物又有兩儀。這就是老子對世界的看法,萬物有陰陽兩面,美和醜,善和惡,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下,音和聲,前和後,既相互對立又相輔相成。他的辯證思想給中國的哲學帶來了重要啟示,特別是對中庸思想的影響,它告訴我們看待事物要從兩個方面觀察,也只有在這種方法論的指導下所觀察的世界才是完整的真實的。

  中庸之道 天長地久

  中庸之道給中國人的影響是極大的,直接體現在當代人的為人處事中。比如我們的語言習慣,總是不直接和盤托出而是先進行前題渲染在合適的時機再道出主題,不急也不緩,不冷也不熱。再比如中國人的謙讓品德外柔內剛,成功之道功成身退等等,講究的就是分寸二字,而中國人是拿捏的最好的。《道德經》中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東西多了就會溢位來,不如停止擁有。東西太尖銳了是不會長久的。金玉滿堂也是守不住的。富貴又驕淫會自種禍根。功成身退才是天道啊。老子告訴我們做人做事不可盡其極,適可而止,否則就會引來禍端。古代多少名臣大將沒把握好中庸之道而喪失了自己的生命,比如西漢大將周亞夫為漢景帝劉啟訓練出細柳營兩萬精兵強將,又憑藉這兩萬主力平叛了吳楚七國之亂,可謂護國之功,功蓋千秋。但因其驕橫跋扈目中無人,蔑視皇帝違漢制修建墓陵最終惹來殺身之禍,君不殺他其自殺之。周亞夫雖有功卻太銳,不善藏不善退,不諳中庸之道落了個自取其辱的下場。

  那麼如何保持中庸呢?老子說“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像拉弓一樣,高了就低點低了就高點,多了就去點不足就補點,不恃才傲物不獨處高處。中庸就是保持虛靜,其猶橐龠,虛而不屈,動而愈出,保持一個虛靜寬廣的胸懷才能容得下天地。中庸的分寸只有聖人才能把握的恰當,而聖人都已經成為書中的經典了,我輩尚需努力,當世中又能不能出現一個聖人呢? 只能等後人去評價了。

  對立轉換 物極必反

  老子的辯證法中,事物的兩面性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又是可轉換的。老子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聖賢人、大智慧、仁義之德、技巧名利都消失了之後,自然之道的新氣象就會出現,所以老子說聖人不死大道就難以實現,因為他相信對立轉換,物極必反。“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這不正與我們所說的亂世出英雄異曲同工嗎,國家禮崩樂壞奸臣當道的時候才有人去強調忠信仁義,孔子正是最鮮明的例子。

  對立轉換,物極必反也給了我們一個新的思維方式。置之死地而後生,破釜沉舟,欲進先退等等都說明了後世對這個辯證思想的成功運用。“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這也算是老子告訴我們的軍事思想吧,上天制定的道就是柔弱勝剛強,高峰之後就是山谷,烈火燃燒後便是灰燼了。

  時代侷限 一家之言

  不可否認的是,老子的話不是完全的正確,具有很大的時代侷限性。東周末年,諸侯割據,諸侯相殘已是司空見慣,國家間的殘殺讓老子不再相信統一的大國了。我覺得老子的無為的思想有時就像是在逃避現實,一切皆法自然可是要人又有什麼用呢,人的價值又如何實現呢?老子說“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又說“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這是老子的理想也是老子的烏托邦,現在找個孤立的小島都難更不用說小國,處處都是金錢名利哪還有敦實淳樸的百姓。社會發展到現在是有為還是無為的結果呢?若是無為卻有人類兩千多年的文明印記,若是有為人所做的一切不都是順道而行嗎?

  結語

  讀了兩遍《道德經》也沒有弄明白它的真諦,不但是因為我的資質不夠深,還有一個原因也很重要,那就是歷代對老子的研究不盡其數,誰也搞不清老子的真面目了。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林黛玉,一千個筆者也就有一千個老子,發展到現在老子已經分為幾派了,例如有為派,無為派。這說明了經典的不斷闡釋文化的不斷髮展,可是最終卻弄不清經典的真面目,要想研究真正的黃老之學就要摒棄眾家之言還其本質,從他的時代背景,文化背景,文字發展等本真的客觀現實出發,逐字推敲每一言。像研究歷史一樣要掌握第一手資料,可是這很難做到,如果做到了與老子的面對面研究而統一了所有《道德經》的解釋,恐怕文化發展也就到此為止了。

  《道德經》讀書筆記 篇8

  老子的《道德經》雖然篇幅不長,但論述精闢、意義深遠、思想廣博。不同時代、不同學派、不同價值觀的人可能都能讀出不同的理解,和《紅樓夢》一樣,也是一本常讀常新的書。筆者今天想要寫的讀書筆記,是關於《道德經》中“水接近道”的理解。

  老子對“水”的評價非常高,稱之為“故幾於道”,意思也就是水的境界已經接近於道。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水的品德和修養非常高,水善於滋養萬物卻從來不與萬物相爭,又處於眾人不願意居住的地方,水的這種道德非常高尚,是一種不爭不搶、無私奉獻、接近於道的境界,當然這種不爭不搶和當今現在流行的佛系不一樣,佛系是用佛來保護自己用佛來安慰自己,而水的這種“不爭”是胸懷和境界的不爭。「夫唯不爭,故無尤」,因為水不和萬物相爭,所以不會引來他人的埋怨和責怪。

  雖然水利萬物不爭,而且水是柔弱的,但是老子又說水的力量非常強大。「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意思就是說天下最為柔弱的事物莫過於水了,但是不能小看水外在的柔弱,它內在很強大,衝擊和戰勝堅韌這一方面也沒有什麼事物能夠勝過水,水是任何物質都無法取代的。正所謂“抽刀斷水水更流”、“水滴石穿”、“水淹八軍”,看似堅不可摧的事物,碰到水也戰勝不了,這就是水“外柔內剛、剛柔並濟”的品性體現。

  老子說不能小看「水」,也不能小看「柔弱」——「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這幾句話非常高深、充滿了哲學的道理。人出生的時候是非常柔軟的,而死亡的時候卻是非常堅硬的,正如新生的草木也是最為柔脆的,但卻是最有生命力的時候,而枯萎的草木則乾硬了。這個道理說明強硬代表的可能是死亡,柔弱代表的可能是存活。做人也一樣,凡事爭強好勝,永不低頭反而容易受到傷害,做人有時候要能伸能屈,靈活一些反而更好;凡事謙和,看似柔弱低下,但反而活得更為長久。

  《道德經》非常推崇「水」的境界,水無處不在,水看似不爭不搶但卻有非常大的力量和非常壯闊的存在。比如66章就有「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也就是說江海為什麼能成為眾多河流匯聚的地方,,那是因為它善於處在低下的位置,處在低處成就了江海的寬廣、壯闊和浩瀚。

  《道德經》透過水的一系列論述,告訴了我們寬容、柔弱、謙和、無私、大度、忍讓等等品質背後蘊含著的強大力量,正所謂「靜水流深」,水看似平靜不聲不響,卻蘊藏著非常大的智慧。

  前些天偶爾也看了下白巖松老師在全國大學生的演講影片——《對白》,作為知名媒體人,白巖松老師也非常推崇老子的《道德經》,演講中不止一次引用了《道德經》的經典原文和講解其背後的哲學含義和道理,我覺得非常好,《道德經》是我們中華文明的優秀結晶,是優秀中華文明留給我們的寶藏,值得深度和細悟。

  《道德經》讀書筆記 篇9

  【原文】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也,夫莫之爵,而恆自然也。道生之,德畜之。長之,遂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弗有也,為而弗恃也,長而弗宰也,此之謂玄德。

  【現代漢語解讀】

  道孕育了世間萬物,德滋養著世間萬物,天地讓萬物具有不同的形態,而世間的各種力量互相作用之下,萬物又有了各種功用。所以,世間萬物尊崇“道”,也認為“德”特別寶貴。道受到尊崇,德被看重,沒有人給它尊貴的爵位,然而它自己卻一直這樣做。道孕育萬物,德畜養萬物,讓萬物生長,讓萬物成就,讓萬物養育,讓萬物豐厚,讓萬物生養,讓萬物有保護。道產生萬物卻不去擁有萬物,有作為卻不認為是自己的功勞,帶領大家卻不說自己是主宰,這就是深遠的德行。

  【延伸解讀】

  這一章是老子關於道、德與萬物的關係的理論,是關於天之道特徵的論述,以便用於提示聖人之道。

  心中明白了道,要有德行來畜養,做到知行合一,在具體的事件中賦予“道”以形態,用“物”和“器”來涵養“道”。物,指物體的本身,實物。器,物體的功用、用途。

  老子的世界觀是這樣的:道,也就是天之道,是無名無形,不可捉摸的。而它落到這個世界上來,就有具體的形態了,一種混沌的狀態,不分陰陽、混沌一體,這就是道在這個世界上的物質基礎,開始有名有形,這個時候叫“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這個“一”。因此,“道”與“一”不是一回事,“一”是道在這個世界裡的具體表現、實物存在。按照河上公的講法,這“一”就是德,德開始畜養“道”所生成的混沌狀態,不斷讓它增大,畜養它,然後開始分出陰陽,陰陽合一再變成一個新物質,是陰陽合一的物質。然後再生成了許許多多新具體的物質。“三生萬物”,也就是“物形之”。物體有了形態之後,便有了各種功用,成為有用的各種具體的“器”,稱為“器成之”。

  “道”是世界執行規律,無名無形,我們捉摸不到,而“德”是道在這個世界上的外在表現。我們也可以理解為:“道”是裡面的內涵,而“德”則是外邊行為體現的品德。我們明白了“道”之後,光懂還不行,如果不在具體的德行上體現出來的話,明白也是白搭。因此,悟道之人必須踐行“道”,明白之後要說,讓更多的人明白,更重要的是要做,要有具體的行動。那麼踐行的“德”越多,“道”就越鞏固,這就是用“德”反過來畜養“道”。

  因為萬物由道生之、德畜之,所以萬物尊重道與德。而這種尊重、尊貴並不是別人加封的,是自然形成的。

  “爵”最早時候當一種鼎,這種“鼎”代表身份、地位。也就是說當年只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才配擁有這種鼎,這叫“爵”。後來引申為爵位,也就是說一個人崇高的地位。

  道德為什麼這麼尊貴?是因為即使不給他尊貴的待遇與名位,人家也一直這樣做,所以萬物更加“尊道而貴德”。這個道理很有意思,對我們生活中的指導太有意義了。現實生活中有兩種人:一種是我儘可能地做工作,不在意回報;另一種人是我就要這個爵,每做一點事我要這個回報,給我好的評價,給我點贊。如果你是領導,你會喜歡哪一種人?如果你是群眾,你會喜歡哪一種人?

  唐朝名將郭子儀大家都把他當做一個武將,其實他絕對是悟道之人,他的境界很高,他就是“莫之爵而恆自然也”。每次平叛以後,朝廷裡的宦官就在皇帝面前說他壞話,不斷地整他,結果釋去兵權,讓你回家了。別人會覺得不公平,氣憤的不得了,所以當時還有一個名將叫僕固懷恩,他也跟郭子儀一樣能征善戰,但是因為不公平待遇,他就覺得氣不過,最後也反叛了,最後他整個人生一敗塗地。而郭子儀被釋去兵權以後,他根本就不在意,而下次平叛的時候還需要他出來,結果一而再再而三,這樣的人真的就會吃大虧嗎?就在當年,郭子儀就成為大家的偶像了,全天下的老百姓看不在眼裡嗎?佩服他,尊敬他,這就是“道”的原則。沒給我地位,但是我依舊這麼做,一直這麼做,很自然,這種境界的人是我們真正需要的領導。所以郭子儀人生圓滿,活了八十多歲,子孫滿堂,家裡邊孩子都成才了,皆為國家棟梁,到哪去大家都尊重他。

  長,就是讓萬物去生長。遂,就是成的意思。亭,指路邊給人休息的建築物,這裡是養育的意思。毒,這裡不作“毒害”講,是養育、厚的意思,使它變得更加豐盛。覆,就像母雞保護小雞一樣,保護的意思,保護它、覆蓋它,讓它存活。“長之,遂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講的都是天之道對萬物是怎麼保護的,它對萬物不斷地養育、保護,讓它生長得很好,這是“天之道”對萬物的所作所為。所以老子講無為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作為之後隱身於背後,不自恃功勞,這叫“為而弗恃也”。“長而弗宰也”就是他帶領大家往前走,他是這個首長,但是他不說我是主宰,我才是你們的主人,你們全靠我,而是儘量保護大家,讓大家活得好。

  “玄德”,很深遠的德行,“玄”是高遠、深遠的意思。這是老子對領導者的要求,也就是說領導者有這種符合天之道的態度以後,您做事會完全不同的,您就能做到最大程度的團結您所領導的群眾,您就能做到,因為您沒考慮自己的利益,為大家做事,所以人家會把你放到尊貴的位置上,這種尊貴不是強行要求的,而是您做到了德行深厚,人家都來追隨您、成就您,所以這是真正的領導力。所以,人要像“天之道”一樣,要默默做事,不要總是想著自己的功勞。

  大部分人之間的智力其實沒有多少差距,相差最大的是德行,做人的態度。做人的態度直接決定了你能不能團結周圍的人,能不能與周圍的人和諧相處,這是非常重要的法則。我們都是普通百姓,我們就學這個。如果您對工作就像天之道對萬物一樣認真做事,不計回報,您所做的一切,大家都看在眼裡。大家看到以後覺得你做得太好了,精益求精,做這麼好,人家能不給你一個很高的評價嗎?作者:高風清揚

  《道德經》讀書筆記 篇10

  今天終於達到誦讀道德經100遍,總算擺脫了被債主催債的感覺,一鼓作氣來寫個博吧。

  但初讀昭昭,多讀昏昏;讀經日益,感悟日損。被顧老師逼著寫博,倒讓我回憶起讀研時候的趣事。

  那時,我們戲劇專業總共3個導師,各帶1~2個研究生,總共也就4人。所以,上課都是直接到老師家上的,有時上課是討論名家名劇的文字,有時候老師放碟片。看碟片當然是很開心的,不料看到興起處,老師遙控器一拿,“咔”就暫停了,“這一段咱們來分析一下!”頓時就懵了。畢竟看碟片的時候是投入情感在看戲,需要的是共鳴效果;忽然大腦要切換到理論剖析,轉為邏輯思維,大腦處於空白狀態,不得不快速搜尋大腦每個角落回憶可用的情節並找到可用的理論框架。再接著看碟片都有點抖抖索索的感覺,不時用眼角餘光看看老師是不是要拿遙控器,也試圖調動一些腦細胞在看劇同時做些分析,但後者基本上很難做到,老師暫停的時候,我們4人總是處於茫然狀態,而且看得很不盡興。

  讀道德經寫博的難也在此,讀經時,隨著遍數增長,愈發如小和尚唸經般有口無心,按照顧老師的理論是無需用腦,但總結出東西寫博卻少不得要用腦,兩者切換,不免恍兮惚兮。

  姑且勉強擠一點“牙膏”:

  道德經有言“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感覺這是顧老師最為津津樂道的句子之一。而我個人的感悟恰好可以倒過來說,即“日益為學,日損為道”。

  在人生的最初階段,因為我們的身體、生活狀態是“日益”的,所以我們的精力會更多地甚至全部地投入在外在的東西中,比如“為學”,比如追名逐利。那個階段,我們志得意滿、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相信人定勝天,相信事在人為,相信“我能”。但是當我們的身體、事業、生活的其他方面在慢慢走下坡路即“日損”的時候,大家又會不約而同地轉向內在,即“求道”。雖然具體的道各式各樣,也許是儒,也許是道,也許是佛,也許是基督,也許是心理學,也許是瑜伽,也許是別的什麼心靈雞湯,也許就是什麼大法。因為看到了我“不能”,人的盡頭是“神”的開始,是“道”的開始。

  《道德經》讀書筆記 篇11

  為什麼讀了這樣一本書呢,是因為我們語文老師在上課時和我們說他在上班的路會背《道德經》,於是我很好奇,然後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這裡面的內容讓我更加堅定了一個想法,同一個問題會因為看它的角度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看法以及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

  當然其中的句子也非常經典: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2、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3、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4、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讀書的過程不過一週,但理解其中的蘊意,知行合一,實在是一個很長的過程,我至今還搞不明白,為什麼我讀了很多書(自以為),但為什麼沒有一點智慧,或者說還沒有做成一件事。即使說我做學生工作做的不錯,也會做影片,但一直不及預期,準確地說是自己總是做事情“晚”一步。

  但是讓我欣慰的是這種情況在慢慢改變,一些事情在我腦海裡逐漸清晰,過去失去的東西都在教我成長,人總歸是要成長的,即使有時候付出的代價很高很高......

  《道德經》讀書筆記 篇12

  縱觀《道德經》,只五千餘字,但章章錦繡,字字珠璣,微言大義,可謂博大精深。數次讀罷,仍多有不解之處,然只窺冰山一角,亦覺受用無窮。正如尼采所說:“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道德經》一書,“道”一字貫穿全文,可謂中心,道是什麼,老子說道隱無名(第四十一章),道實際上不可言說,但我們還是希望道有所言說,所以勉強給它一種代號,稱之為道,就我理解,類似於西歐哲學中的“邏各斯”(仍有區別),即世間萬物變化的一種微妙尺度和準則。

  老子警告我們:“不知常,妄作,兇。”(第十六章)並用《道德經》向我們傳授了許多有關道的感悟,教導我們如何通過了解自然規律,並以此指導個人行動來全生避害。而關於自然規律,老子提倡“無為”,“無為”是老子思想中一個重要的理念,正確理解這一理念對領會老子以及整個道家學說至關重要。有人認為老子的思想比較消極,不如孔子積極,就是因為對老子的“無為”二字理解錯誤所造成的。“無為”二字不是不作為,而是不妄為,不違反自然規律的過分作為。

  反者道之動(第四十章),物極必反,所以過分作為必將適得其反,老子舉例說道:“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第三十三章)而老子提倡的正確做法為“襲明”,既“將欲弱之,必先強之”(第三十六章),“襲明”的通則馮友蘭先生解釋:“想要得到的東西,須從反面開始,想要保持什麼東西,就要在其中容納一些與它相反的東西。”故而欲強,必先知弱。“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七章),“為無為,則無不治。”(第三章)。如今社會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然富而不貴者,比比皆是,何以至此,皆因人們過分追求,正如《小窗幽記》第一章所述:“醒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無一日不醉。趨名者醉於朝,趨利者醉於野,豪者醉於聲色車馬。” 醉,便有欲,欲,則有求,求,必缺靜,躁,終將過,過,猶不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第四十六章),所以,必須清心寡慾。

  關於如何清心寡慾,老子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第十九章),不尚賢,不使民爭(第五十七章)”,既必須摒棄虛名,而後《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並守意念清明,便可清心寡慾,便可無為。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成就了自己。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第十二章)”所以我們要“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第十九章)正如周國平先生說:“人應該致力於成為優秀的人,名利只是優秀的副產品。”少私寡慾是一種靜心的境界,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慾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於是便可守清耐貧,不受名利困擾,安心工作,不做畫蛇添足之事,從而提升人生境界。

  靜心除了清心寡慾,不妄為,還有謙遜,這樣就像老子推崇的善道者:“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君子謙遜行事,謹遵天道,因為就人類活動而論,一個人前進的極限是相對於他的主管感覺和客觀環境而存在的,“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第九章),驕就到了前進極限,艾薩克·牛頓說他感覺到他對於宇宙的認識與整個宇宙相比,簡直是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小孩對於海的認識因此,正因如此,他才取得了相對於人類的巨大成就。

  而有了綜上所述的德性,無為、清心、謙遜後,人自然會有淡然超脫的心境,寵辱不驚,善利萬物而不爭,於品格修養,有“唯之阿之,相去幾何?善之惡之,相去若何?”(第二十章)的淡定從容,這種君子會以自身為輻射中心,帶動良好的風氣,因為“重為輕根,靜為躁君”(第二十六章),不僅抑制了自身的輕浮躁動,也會令周圍人心嚮往之。寵辱不驚,“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第十三章)。如此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

  小子自知淺薄,讀罷《道德經》略抒己見,為免貽笑大方,於此先行告罪。

  《道德經》讀書筆記 篇13

  春秋時期,道家創始人老子在離開函谷關隱遁之前,留下一本傳世鉅著——《道德經》。其書按內容分為《道經》與《德經》兩個部分,其中《道經》闡述何為執行日月,包羅天地萬物的大道,《道德經》提出了聖人順應道而體現出怎樣的德行本性。

  後世有人評價《道德經》,說它不僅是哲學著作,更是文學鉅著。道德經全書僅五千餘字,但其書思想深邃,語言質樸世所僅有,為後世道家奉為不二之聖經。

  要完全讀懂《道德經》,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要了解道家思想,《道德經》是不能避而不讀的。要讀懂《道德經》,首先要明白什麼是老子所說的道。只有懂得順應道而行事,才能體現出聖人之德。因此,道和德雖然是兩個內容,但是道卻是二者中的根基,無道者自然無德可以體現。

  《道德經》開篇,老子擲地有聲的扔下了六個字:“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言辭精煉樸實,看似簡單的六個字,卻是將我們引入對這個道的理解的至關重要的一句話。

  要解讀這句話,需要有一個正確的句讀方法。

  將原句分為三部分進行解讀:

  1、道

  2、可道

  3、非常道。

  解讀:

  道:這個道,先天地而生成的,瀰漫於宇宙之間,處於混沌的狀態之中。雖無形無質,卻是構成世界的本源動力,涵蓋於萬事萬物之中。道,無生無滅,既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正如佛家《心經》中所言: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因它具有的永恆的特性,我們既可以稱之為“上帝”,也可以借用科學的說法,稱之為能量(能量具有守恆的特徵)。在這裡,我們排除一切有關於神創世界的可能性,即便神存在,它也只是被創造者,而我們此處所指的“上帝”只是對於大道的一個別名。無論我們順應道,還是違背道,我們都無法逃離道的範圍,就像我們無法脫離空氣而存活一樣。

  可道:道的本體雖不可見,但道的性質在卻一切事物中均有顯露。中國神話故事中盤古開天用一把巨斧劈開混沌,始分天地,始有陰陽萬物;而西方天文學研究得出的結論,宇宙誕生於大爆炸之中。這樣的論述都符合道家無中生有的一個過程。可道,正是道在世界上具體的體現,是由道所創造的萬物所體現出來的道性。我們可以用感官去觀測來把握到的一些道的具體表現,如四季變化,植物枯榮,日月交替、陰陽五行的生克,都是可道的範疇。不過,我們雖能從道的具體體現中尋找道的影子,但是我們所看到的遠非道的實質,我們需要不斷去感悟,才能逐漸與道相合。可以瞭解到,可道,並不是道本身。

  非常道:明白了道的恆久和無形無質的特性,進而理解什麼是“非常道”就更為簡單了。一切變化之中的事物,雖含義道的性質,但因其本身有形有質,有生有滅,不能恆久,故與恆常的大道對比,我們將之稱為非常道。非常道雖具有道性,在道之中,其特徵卻是與道相違背的。

  擴充套件

  我們時常把科學家當做真理的代言人,認為他們總是能夠把準確無誤的真理揭示給我們的權威,但事實上科學家能夠探求到的道,仍然是“可道”的範圍。我們的科學在不斷打破舊的權威,不斷否定前人的結論中取得發展進步的,但至今仍然沒有揭開宇宙萬物最終的秘密所在。

  老子所感悟的大道,是涵蓋萬物的,究竟終極所在。科學研究,自然也是涵蓋其中的,也只不過是研究道,尋找道的一種手段罷了。科學家作為科學的探索者,在一個時期內所能夠感悟到的,瞭解的科學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即便是擁有了比肉眼具有更好觀測效果的顯微鏡,望遠鏡,我們也只是相對比起以前,對世界有了進一步的瞭解而已。要說徹底瞭解了這個世界,那絕對是瘋言瘋語。正如哥白尼用科學證明了基督教會的地心說的錯誤性,而他根據自己的研究所得出的日心說卻也在後來被證實存在著嚴重缺憾。

  瞭解到了科學發展的規律,我們反過來解讀老子的話,就迎刃而解了。道,就像是科學的最終真理,是究竟的,恆遠的,無形無質卻又無所不在的,但正是因為如此,我們也只能透過不斷的感悟和探求去接近,只能夠感受不能夠碰觸,透過觀察“可道”,從而尋求大道。在這樣的大道之前,我們的一切語言都只能顯得蒼白無力,唯有意會於心。而我們學道,只不過是學習如何能夠體悟到道的方法而已。若說誰能夠將什麼是道講的透徹,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所謂悟道,落實到我們每個人的身上,同一個師父教匯出來的弟子,同一個教授帶出的學生,參悟到的道,研究出的成果,也可能是天差地別的。我們的一切努力,修行,也只不過是為了給悟道,接近道,提供一個切實的方便罷了。

  《道德經》讀書筆記 篇14

  《道德經》主要是論述兩個方面:一是世界本體--自然,即道與陰陽。道為世界之真,用陰陽成物。二是意識。意識為物的本性,以謙柔通於道。在這兩個層面上,又構建了兩重秩序:一是人,意識與自然間的秩序。這種秩序證明人要尊敬、理解、學習自然。二是人與人之間的秩序。這種秩序就是愛。脫離了愛,這種秩序將不復存在。

  一、人,意識與自然間的秩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源於道,道是世界的本體,是唯一的真,唯一的存在,即道就是世界。沒胡道就沒有世界,世界因道而存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述道之理,而道之理應效法自然,而人、地、天也亦效法道。效法道應循道而行,利用自然之理,為自我所用,從而造福人類,使人類社會"天長地久"。倘若我們不依道而行,抱著"人定勝天"的心態,鬥天、鬥地、鬥自然,最終的苦果還是自食。

  "天之道,不爭而善,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天有其規律,不是人所能左右的,但我們能夠利用其規律,在實踐中實現自我所要到達的目標或夢想,因為"天不負有心人"。可是,功成之後要在適當的時候身退。"樹在招風",我們應順應天意,適時而止,方能自保,安享天下太平,而免遭殺身之禍,這也涉及到後面所寫的"知足"。

  二、人與人之間的秩序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要想成為聖人實非易事,要想成為聖人,應當有一顆謙虛的心,不恥下問,努力地用知識與道德來充實自我。,同時,要忌空無實際的志向,應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結合自身實際,去實現貼合自我本事的夢想與目標。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這些,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有強健的體魄。因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以其終不自大,故能成其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人不應有驕傲自大之心,完全忽視他人的存在,驕傲自大隻會使自我迷失方向,跌入萬丈深淵。"知彼知已,方能百戰百勝。""人貴有自知之明。"以他人之長補自我之短,充分發揮自我的優勢與潛力,一切的困難就不將是困難了,完美的明天將被自我開創。

  "困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整體離不開部分,部分有時也會決定整體。我們注重整體的同時,也不應忽視部分的作用。凡大事者,皆從小事做起。即使是社會主義的大廈,也是一塊塊磚建起來的。所以,我們在實現自我的夢想時,要從小事做起,從此刻做起,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終成大事,實現夢想。

  "柔弱勝剛強。""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堅。""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行,莫能行。""天下非剛至強,柔變強。如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等。以柔克剛,柔能勝剛,即使天下至柔之物,也能打敗天下到堅之物,這是道之一。可是,天下人皆知其道,而能真正做到的卻很少,甚至沒有。人民在強權之下,也許是很柔弱的,但在暴政之下,人民看起來的柔弱,卻能推翻暴政。如秦朝的來亡,便是一個例子。

  "上善若水。"靜能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人是一種高階動物,動物尚有衝動,更何況是人。那麼,我們該如何抑制自我的衝動呢這就需要我們修心養性,以致使自我做到"清靜"、"無為"。這樣,我們即使應對世間的`變幻莫測,烏雲密佈,也應處之泰然,冷靜、沉著地應對,最終將雲開見日。倘若自我先亂,即會做出衝動之事,其結果會更糟。

  "夫唯不爭,故無憂。""見素抱樸,少見寡慾,絕學無憂。""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不辱,知此,能夠長久。"人有一大缺點,那就是不知足。人要想改變這一大缺點,就是淡泊名利,少思寡慾,堅持一顆平常心,方能知足。知足者,少有煩惱。無煩惱者,常帶有微笑,能開心、歡樂與幸福,這就能夠使自我壽命延長,安度天年。

  總的來說,《道德經》惜字如金,字字經典,使人在明白自然這理,依道而行。同時,讓人明白世俗中的為人處世之道,以清靜無為,使自身開心、歡樂與幸福。

  《道德經》讀書筆記 篇15

  在圖書館借了一本《道德經》,看完後雖然覺得不能完全地讀懂老子的思想,但是心中還是感覺一片坦蕩,覺得此書對我們深有益處。

  《道德經》這部著作是老子所寫,但不是介紹老子生平事蹟,而是講道論德,所以叫做《道德經》。《道德經》全書原本分為上下篇共五千多言,上篇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講"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講"德"。

  老子說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的規律。我對《道德經》的理解是無為而治和尊重自然規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時候,有時候人們不能再其中好好的把握自己,以至於身敗名裂,不能保全。因此,怎樣才能在得意或失意的時候保全自己,是自己的心智足夠清醒,不至於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而《道德經》就給了我們這方面的啟示。

  人在得意的時候,家庭、事業順風順水,此時的人容易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狂妄自大。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招人嫉妒,也會樹敵太多,甚至招來殺生之禍。在老子看來,福氣來臨時,我們要提醒自己禍根也來臨了,自己不要那麼盛氣凌人,要懂得謙恭,否則失意時就會走投無路。還有不能狂妄自大,不要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天下無敵,強中自有強中手,肯定有人比你會更厲害,更出色。但我們達到目標時也不能到出炫耀,不能自負,不能驕傲,要有謙虛之心。

  老子說"是以聖人出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為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認為,我們應該用順其自然的"無為"的態度去處理世間事務,這就是不言的教導;只有任憑萬物生長而不加干涉,而生養的萬物又不據為自己所有;為萬物的生長盡力而為卻不認為是自己的能耐,有功勞而不居功自傲。正因為一個人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績總是不會失去,而是永存。

  無為是一種心境,是一種修養。假如我們能夠做到無為,那麼我們的國家就會更加的穩定。如今社會物慾橫流,許許多多的人在利慾面前迷失自我,假如我們能夠做得到無為,那麼我們也將活得更輕鬆、更快樂。

  《道德經》讀書筆記 篇16

  “無為”就是合道之為。通行本《道德經》第一章,老子就把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狀態稱作“無”(無,名天地之始)。天地未分之前,世上什麼也沒有,僅有“先天地生”的道在“周行而不殆”地執行,布生天地和萬物。可見“道”就是世界產生、發展、變化的本原,是天地萬物的母體,也就是此刻所稱的事物運動的客觀規律,“無”是道的根本屬性。“無為”即是根據事物的客觀規律而採取的管理對策,是在對天地萬物的執行規律有透徹理解後而採取的最簡單而又最有效的管理手段。“無為”是一種管理理念,更是一種境界。

  那麼怎樣才算是“無為”怎樣實施和推行“無為”由於現階段對世間萬物及其客觀規律的認識還很有限,對這些問題也許還沒有準確一致的答案。但個人認為“無為”必有以下特點:

  一、“無為”以平等為基礎。雖然用現代科學的眼光看,天下萬物因進化程度或組成的不一樣,有高等和低等、植物和動物、有機物和無機物等的分別,但在老子看來,天下萬物都是由道產生的,它們既沒有高低之分也沒有貴踐之別。在天地和聖人的眼裡它們都是草狗(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都是一樣的、平等的。從人類社會的角度看,天下萬物有些是我們生活所必須的,有些是不直接需要的,有些從某種角度看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但它們都是道安排給我們的朋友,它們有各自存在的理由,作為天地萬物一員的人,不能也不應當根據自我的喜好來決定其它萬物的生死。

  比如細菌會使人類致病,許多人都厭惡它,但現代科學已證明如果地球上沒有細菌,動植物的殘體將無法分解,綠色植物將因缺乏養分而死亡,人類將無法從食物中得到營養,最終地球上的生命將會全部消亡。又比如,若地球上沒有土壤等無機物,植物就沒了食物來源無法繼續生存,若沒了植物,食草動物就沒了食物,也不能存活,沒了食草動物,食肉動物也無法繼續存在。由此可見地球上的萬物是一個生命鏈條,每一個都是同等重要,不可替代的。所以人們只能按道的要求與萬物平等共處。人和人之間也一樣,雖然膚色不一樣、語言各異、所從事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有區別,但在道這個母體面前都是兄弟姐妹,都是這個世界的平等一員。

  萬物是平等的,也是自由的和多樣的。平等是前提,自由和多樣是必然的結果,因為萬物是平等的,它們各自有自我存在的理由、生存方式和生活規律即有各自的“德”。誰也不屬於誰,誰也不能命令別人該怎樣生活。世間萬物是平等的、自由的和多樣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真心地按道的要求採取無為策略,讓萬物按各自的“德”自由平等也生長、生活。

  在一個合道的社會里,因為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它們在世間享有的權益(陽光、空氣、財富、權勢、自由、親情、健康、病痛、歡樂、痛苦等的總和)也是均衡的。比如,你若捐出了財富,你佔有的財富是少了,但你卻得到了別人的尊重和感激,享受了歡樂,你的權益並沒有所以而減少;你搶劫得了許多錢,你的財富多了,但你得天天防著警察,天天受到心靈的譴責而痛苦,你的權益也並沒有增加。如此等等。如有人想要改變這種均衡性,這是不貼合道的準則的,長期看也是肯定辦不到。僅有采取切實的措施來保護這種平等的權利,保障均衡的權益,才是社會長治久安的最優選擇。“聖人”正是透徹地理解了這一點,才順勢而為,採取“無為”的策略。

  二、“無為”以加強個人修養和以身垂範為手段。“無為”就是按客觀規律辦事,就是不妄為、不胡為。所以,要推廣和實行“無為”就必須加強對客觀規律的研究和探索,以增加所採取對策的目的性和準確性。同時,更為主要的是要加強個人修養,做到以身垂範。要秉持“道德三寶”――慈、儉、不敢為天下先。“慈”就是平等對待天下所有人,不分善、惡、美、醜都要照顧和關懷,象水一樣“善利萬物而不爭”;“儉”就是不甚、不奢,不佔有別人的資源和權益,天下人的資源天下人共享,天下人的權益天下人均分。要做到少私寡慾,多予少取。少私寡慾是前提,僅有做到少私寡慾了,才可能多予少取;“不敢為天下先”就是在必須的範圍內不提倡什麼,也不反對什麼,即不干涉別人的自由,同時,不爭名、不爭利、不爭功。有了這樣的修為,對客觀規律的認識就會更深入、更全面,採取的管理措施才會更合道。

  道布生了天地,衣養了萬物,但道並不佔有萬物,也沒有從中獲得一點私利,因為他不謀私利,所以道成了世間萬物的母體,它的功勞和功用才永遠不會失去。受此啟發,創立和管理一家公司也不能僅僅為了本公司的利益而巧取豪奪,所採取的管理措施必須要以有利於公司員工和合作夥伴的成長為前提,僅有這樣才能成為百年老店;同理“聖人”治國也不是為了個人或為某個小團體獲取私利,而只是為了保護萬物的平等權利,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是為了民眾生活得更自由幸福。僅有以此為目的而採取的措施才是貼合廣大百姓利益的措施,才是合道的“無為”政策。

  三、“無為”以達至和諧為最終目標。實行“無為”就是為了到達人和人、人和環境、各環境因素之間的全面和諧。要實現這樣的全面的和諧。領導者除了前述加強個人修養外,在目前對客觀規律的認識還很有限的條件下,尤其要做好以下二點:一是善於傾聽百姓的心聲。“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在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上,處於第一線的“百姓”對客觀事物的接觸最直接,認識也最清楚,他們總結出的經驗往往也最接近客觀規律,他們也最清楚自我是不是得到合道的對待,他們的心聲往往也就是“道”的要求,“以百姓心為心”就容易按客觀規律辦事,是實行“無為”的捷徑。二是要當好調和萬物矛盾的“氣”。“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這個世界充滿各種各樣的矛盾,不光人和人之間,人和物、物和物之間都充滿著各種各樣的矛盾(陰陽),矛盾本是對立的、不可調和的,但因為(道向陰陽之間)衝填了“氣”而實現了和諧,由此可見“氣”是調和矛盾、實現和諧的關鍵。

  《道德經》讀書筆記 篇17

  《道德經》是一部蘊藏人類智慧的經典著作,雖然只有五千餘字,卻值得我們用一生的時間來研讀。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道可道,非常道”、“上善若水”、“無為而無不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等經典名句,它們都出自《道德經》。這些智慧能量滿滿的文字,滲透在中華文化中傳遞千年,歷久彌新,哪怕隨手翻出來一兩句琢磨一下,都能有所收穫,這就是《道德經》的魅力所在。

  無為,是《道德經》的核心思想之一。歷史上也曾有很多解讀認為無為的思想過於消極,是不思進取。其實,老子倡導的無為並非目的,而是一種常人很難企及的狀態,是“為”到極致才能達到的“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這種“為”與“無為”之間的轉化就像陰陽兩極的關係,是辯證的客關規律。

  大家都知道,金茂上海環滬事業部有著非常好的跑步文化,偶爾設定一些小激勵,每週完成3次5KM以上跑步打卡任務,可以獲取精美小禮物。從“為”的角度來看,單次5KM對於不常鍛鍊的人來說是需要一點毅力來完成的,如果要追求速度,那更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行;但對於跑半馬甚至全馬的大神級人物來說,完成單次5KM不在話下,就像普通人走路一樣,不用刻意,輕鬆完成,那麼這種狀態就有點接近“無為”了。

  又比如,我們地產開發是一個綜合性很強、涉獵面很廣的行業,由於工作中交集繁多複雜,所以對流程的規範性要求也很高。大家都走過流程,很多流程第一次走,不是因為種種不合規範而被打回,就是由於線下溝通不到位而導致走不下去,有些稍微複雜的流程要反覆“折騰”,刻意而“為”,才能透過審批。隨著工作熟練度的增加,我們走流程前已經懂得做好線下溝通,流程規範也早就心中有數。這時,走流程這項工作不再需要刻意而“為”就可以順利完成,這種工作狀態也可以說是離“無為”近了一點。

  結合上面的小案例我們更容易理解,老子倡導的“無為”,是“為”到極致才能到達的一種境界,俗語中的“熟能生巧”、哲學三大辯證法規律中的“量變引起質變”理論也都具有類似的概念,這些概念強調的不是結果,而是具備這種能力的狀態。

  所以,《道德經》帶給我們的不是虛無縹緲的消極不作為,而是向世人揭示一種客關規律,對人的作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目標——無為而無不為。

  《道德經》讀書筆記 篇18

  道德經分上篇《道經》三十七章,下篇《德經》四十四章,共計八十一章,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所書,道家著作,是道家思想的主要來源。

  作為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這部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源、萬物的產生、發展、變化、毀滅的規律的理解,博大精深,微言大義,一語萬端,當為“萬經之王”。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這章主要闡述了世界萬物相輔相成,互相轉換的辯證關係。存在與消亡、困難與簡單、修長與粗短、高尚與低下、超前與落後都是經過相互對立、相互比較而得以體現。

  世間的一切概念和價值都是人為設定的,價值的確定都是比較產生的,所以對立的關係是變動的。所以價值的確定也是變化的。世間的一切都是兩兩對立產生的,如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述,一件事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反之亦然。善和惡,美和醜,我們都要泰然處之,不能庸人自擾。

  而後半段則根據“道法自然”的原則準確論述了老子“無為”的社會政治思想,證明了老子順應自然本性,反對好事無為的基本態度,讓萬物自然生長髮展,效法自然,順應大道。

  《道德經》讀書筆記 篇19

  道是一種哲學,是一種思想境界,它表明了對整個物質世界的看法,即世界是運動變化的,並提出了處理人與自然與社會的關係的準則,對人類社會和人類文明的發展具有極大的指導作用。可以想象,當這套思想為整個人類所理解和接收後,人類將有著怎樣長且久的發展,社會將是怎樣的一幅和諧局面。

  道最令人深思的一個思想便是清靜無為的思想,在這個思想的統籌下,無論是人的自身修養,還是統治者的御民之道,更包括人類與自然的關係都擁有自然無為、遵循天命即自然規律的色彩。現代社會,人類常常做一些逆規律而行的蠢事,只顧眼前不顧長遠,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錯誤一再上演,當我們回頭看看祖宗的思想時,該是怎樣複雜的心情?欽佩?肯定的。還該有無地自容的羞愧吧。我們走了太遠,以至於忘了為什麼要前進;我們走得太匆忙,以至於很多的寶貝都落在身後。不妨試試這樣: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順從規律,看我們通向哪個方向。

  現代人如果不是不重視自身的修養便是太急功近利。我們只聽到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呼聲愈來愈響,卻不見汙染少一點,犯罪少一點,戰爭少一點,虛偽少一點。究其根源,人們心中慾望太多,多到人駕馭不了它反被它駕馭。“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防。”慾望太多,人就容易混亂而失去冷靜與智慧。“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忘卻功名利祿,將慾望降到最低,遵從內心意願行事,保持內心純淨和安寧,於是爭端便少了,矛盾便少了,世界和諧,何愁自身修養實現不了。

  國家統治者或者領導人也不妨借鑑無為而治。“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不大肆興建面子工程,不要用太多太繁複的法令干預經濟與生活,不要剛頒佈命令未及實施便急著啟用新的命令,不折騰不鬧騰才是順應規律,才是自然的御民安民之道。

  當自然已經被我們破壞的千瘡百孔時,我們是該尋找新的與自然相處之道了。土地,與其拿給貪婪的地產商建造惹人紛爭的高樓大廈,不妨用來栽種植物,更或者什麼都不種,留給人們一片綠地。在上面踢兩腳球,打幾個滾,放放風箏,散散步,溜溜狗,無論哪種給人帶去的都是愉悅。樹木,不要動不動就砍伐移栽,長在哪兒都給人一片綠蔭,都能防風擋沙,都是一個生機勃勃的生命。砍伐是在自造棺材自掘墳墓,移栽是在浪費人力破壞美感。讓它們待在它們原來的地方吧,自然把它們安排在那兒,就讓它們站好自己的崗吧。萬物各司其職,人類不與過多幹預,自然便真的自然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便也自然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道為法則,以自然無為為法則,人類才能求得自身以及整個世界的和諧。

  《道德經》讀書筆記 篇20

  自然界的規律,如樹根比樹梢重。老子這裡強調做事要區分出輕重來,把握重點。要明白哪些是事物的根本,是重點任務?哪些只是做事情帶來的結果,是副產品?,這些副產品不是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和我們追求的目標。兩者必須區分出來,抓住事物的根本,結果是輕的。如中醫治病,就要抓住本質重點,不能光看症狀,而是要清楚病因。身體是根本,事業只是身體的附屬。為了身體要懂得拒絕,不要為了工作拼命熬夜。為了工作以及工作帶來的虛名而熬壞了身體不值得,“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也是同樣的道理。

  躁,狂躁的意思。人的躁動狀態是不正常的,只有靜能夠把狂躁控制住。當我們內心清靜的時候,躁動就會慢慢平靜。這一點在軍事上有特別多的例子。曾國藩打仗被稱為打呆仗,稱為“又笨又慢平天下”。他每到一地,安營紮寨,穩紮穩打,逐步推進,從來不出奇兵,就是以靜制動。司馬懿與諸葛亮對陣時也一樣,他知道諸葛亮糧草不足,急於速戰速決,所以他任憑諸葛亮怎麼挑戰、羞辱,他都不急不惱。他知道諸葛亮著急、躁動,直到把諸葛亮拖垮、累死。諸葛亮一死,就沒有誰是他的對手了。當然流傳下來的經典戰例多數是出奇兵的例子,但實際上它在所有戰爭中的比例是很低的。大部分的仗還是穩紮穩打,以靜制動的。

  君子,也有作“聖人”的,因為聖人是得道的人,就不用拿出來比喻了。君子,指的是聰明的人。輜重,指裝糧食、行李的車子。古代人出門都是要帶糧食的。輜重雖然是負擔,但它是生活的必須,離開後可能會餓死。燕處,輕鬆地處置。昭若,輕鬆地完成。老子這裡強調的是有些東西是非常重要的,不能放棄它(用輜重來比喻)。作為領導者要明白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次要的,不要去追求浮光掠影、虛幻的表象。對於企業管理者來說,公司就是你的輜重,最重要的東西。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我們生活中一定有東西是最重要的,是基礎,我們千萬不要離開它,放棄它。譬如選擇職業時,最好能夠滿足以下三個條件:一是一定要選擇自己感興趣,擅長的行業;二是你所做的事要對眾生有利的;三是要堅持,堅持十年以上必有成果,必定成為專家。

  萬乘之王,就是君主。君王為了自己的享樂而不重視天下的治理,這種事情在歷史上層出不窮,最後天下百姓遭殃或者失去天下。有的公司領導認為功成名就了,常年不在公司裡待著,到處去爬山,出國遊玩。當野蠻人來敲門的時候,回來應對時驚惶失措。一個普通老百姓犯這點錯誤可能問題不大,但作為萬乘之王的後果就很嚴重了。

  輕則失本,就是隻求結果,忘記為什麼追求這個東西。如孩子學鋼琴,忘記鋼琴本身是為了給人帶來美的享受的,學的過程也應該是享受美的過程,但有的家長強迫孩子學,孩子一彈鋼琴就頭疼,孩子根本無法感受其中的樂處,這就是失本。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也是這個道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