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讀書筆記

《道德經》讀書筆記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但是讀書筆記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道德經》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道德經》讀書筆記1

  《道德經》為老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也是道家立派之根。眾所周知,黃老之學重在“清靜無為”,其思想為後來的西漢前期所用,大漢無為而治休養生息實現了文景之治的繁榮昌盛。直至今日也很多人追求研究他的思想精髓,希望能為當世所用。近日,讀老子之說頗有感觸,無奈才疏學淺不足以評頭論足,只得將我不值一瞥的所思所想記錄下來。

  讀了兩遍《道德經》還是未能完全領悟,不過卻有所思所想。我覺得老子的“清靜無為”是整個道德經的核心,就像孔子的“仁”一樣不能具體的語言去描述它,然而卻蘊含於每一句話中。所以我覺得不應該直接論述何為道何為德,或何為清靜何為無為,而我對《道德經》的理解將從以下幾個部分進行闡釋。

  縝密思維,科學論斷

  只讀了《道德經》的第一章就讓我對老子肅然起敬,感受到了古人的聰明才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此處對於“道”和“名”,“有”和“無”的闡釋前後銜接相輔相成,稍稍推敲便已深陷於宇宙奧妙之中。前道非後道,前名非後名,轉換間便讓我感受了老子思維的縝密,又說無,叫做天地的開始;有,叫做萬物的本源。誰說又不是呢,宇宙還不存在時就是“無”,單單一個字便消去了了我心中長久的疑慮——宇宙之前是什麼?而萬物化生的時候就叫做“有”了,自然順理成章,這些都是自然事實老子只是描述出來便又體現了無為中的有為。中國的文字計數原不稱為多少“字”,叫多少“言”,比如老子五千言,而“言”字正體現了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一個字便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話。單單“有無”兩言便道破了天機,有和無本同根而生,無的時候就去觀察它的妙處,為形而上;有的時候就去觀察它的行跡為形而下,兩者都叫做玄,研究玄的問題就是研究宇宙奧妙的法門。直接提出了,研究宇宙就去研究有和無吧,而現世的我們不也正在為之而努力嗎,我們從何而來向何處而去,宇宙如何而生如何而存…….

  老子給後人留了這個有和無的問題,但老子又是怎樣解釋的呢?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便是老子對“無”的解釋,混成之物生於天地之前暫且將其記錄為“道”,稱其為“大”。大道便是無的代言,現在理解起來不就是自然規律嗎,自然制定了一切規律於是才去創造天地。然而何又謂之“有”呢?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因此“有”便是道生一的瞬間。這一句話是我最佩服老子的一句話,它縝密而又科學,在古代的科學思想中可謂領先全球。後世有人根據這句話創立了道家的標誌—太極圖。《易經》中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與老子的話相聯絡,太極便是混沌即“道”,兩儀是事物的兩面即“陰陽”或“一”,四象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個星宿方位即“二”,八卦是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即“三”,這其中表示的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意。根據周敦頤的太極圖解說,黑白即為陰陽,中間的界線就是陰陽相沖萬物相生之意,整個太極就是天地混沌無極之意也就是道了。

  辯證待世 慧眼識道

  老子除了他的清靜無為之學外,《道德經》中的辯證思想也頗為後人推崇,這是他看待世界思考問題的方法。“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正如太極圖所示,太極生兩儀,世間萬物分為兩儀,每個事物又有兩儀。這就是老子對世界的看法,萬物有陰陽兩面,美和醜,善和惡,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下,音和聲,前和後,既相互對立又相輔相成。他的辯證思想給中國的哲學帶來了重要啟示,特別是對中庸思想的影響,它告訴我們看待事物要從兩個方面觀察,也只有在這種方法論的指導下所觀察的世界才是完整的真實的。

  中庸之道 天長地久

  中庸之道給中國人的影響是極大的,直接體現在當代人的為人處事中。比如我們的語言習慣,總是不直接和盤托出而是先進行前題渲染在合適的時機再道出主題,不急也不緩,不冷也不熱。再比如中國人的謙讓品德外柔內剛,成功之道功成身退等等,講究的就是分寸二字,而中國人是拿捏的最好的。《道德經》中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東西多了就會溢位來,不如停止擁有。東西太尖銳了是不會長久的。金玉滿堂也是守不住的。富貴又驕淫會自種禍根。功成身退才是天道啊。老子告訴我們做人做事不可盡其極,適可而止,否則就會引來禍端。古代多少名臣大將沒把握好中庸之道而喪失了自己的生命,比如西漢大將周亞夫為漢景帝劉啟訓練出細柳營兩萬精兵強將,又憑藉這兩萬主力平叛了吳楚七國之亂,可謂護國之功,功蓋千秋。但因其驕橫跋扈目中無人,蔑視皇帝違漢制修建墓陵最終惹來殺身之禍,君不殺他其自殺之。周亞夫雖有功卻太銳,不善藏不善退,不諳中庸之道落了個自取其辱的下場。

  那麼如何保持中庸呢?老子說“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像拉弓一樣,高了就低點低了就高點,多了就去點不足就補點,不恃才傲物不獨處高處。中庸就是保持虛靜,其猶橐龠,虛而不屈,動而愈出,保持一個虛靜寬廣的胸懷才能容得下天地。中庸的分寸只有聖人才能把握的恰當,而聖人都已經成為書中的經典了,我輩尚需努力,當世中又能不能出現一個聖人呢? 只能等後人去評價了。

  對立轉換 物極必反

  老子的辯證法中,事物的兩面性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又是可轉換的。老子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聖賢人、大智慧、仁義之德、技巧名利都消失了之後,自然之道的新氣象就會出現,所以老子說聖人不死大道就難以實現,因為他相信對立轉換,物極必反。“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這不正與我們所說的亂世出英雄異曲同工嗎,國家禮崩樂壞奸臣當道的時候才有人去強調忠信仁義,孔子正是最鮮明的例子。

  對立轉換,物極必反也給了我們一個新的思維方式。置之死地而後生,破釜沉舟,欲進先退等等都說明了後世對這個辯證思想的成功運用。“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這也算是老子告訴我們的軍事思想吧,上天制定的道就是柔弱勝剛強,高峰之後就是山谷,烈火燃燒後便是灰燼了。

  時代侷限 一家之言

  不可否認的是,老子的話不是完全的正確,具有很大的時代侷限性。東周末年,諸侯割據,諸侯相殘已是司空見慣,國家間的殘殺讓老子不再相信統一的大國了。我覺得老子的無為的思想有時就像是在逃避現實,一切皆法自然可是要人又有什麼用呢,人的價值又如何實現呢?老子說“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又說“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這是老子的理想也是老子的烏托邦,現在找個孤立的小島都難更不用說小國,處處都是金錢名利哪還有敦實淳樸的百姓。社會發展到現在是有為還是無為的結果呢?若是無為卻有人類兩千多年的文明印記,若是有為人所做的一切不都是順道而行嗎?

  結語

  讀了兩遍《道德經》也沒有弄明白它的真諦,不但是因為我的資質不夠深,還有一個原因也很重要,那就是歷代對老子的研究不盡其數,誰也搞不清老子的真面目了。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林黛玉,一千個筆者也就有一千個老子,發展到現在老子已經分為幾派了,例如有為派,無為派。這說明了經典的不斷闡釋文化的不斷髮展,可是最終卻弄不清經典的真面目,要想研究真正的黃老之學就要摒棄眾家之言還其本質,從他的時代背景,文化背景,文字發展等本真的客觀現實出發,逐字推敲每一言。像研究歷史一樣要掌握第一手資料,可是這很難做到,如果做到了與老子的面對面研究而統一了所有《道德經》的解釋,恐怕文化發展也就到此為止了。

《道德經》讀書筆記2

  最近稍閒。在家裡讀書寫字的時間似乎多了一些。

  這週末讀到了韓鵬傑老師解讀的《道德經》。

  《道德經》本來就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書,再能看到當代的一些解讀本,這事就更有意思了。

  下午才翻了幾頁,就看到了對於“士”,“王”,“聖”三字的釋義。很好玩。

  其實《道德經》整本書五千言不是對老百姓講的,而是對針對“士”,“王”,“聖”三類人寫的。

  在第十五章出現士這個概念,大家覺得分量還不夠。大家看第六十八章開頭的這一段,由四句話構成,尤其是第一句話和第四句話真的是不得了。第一句話告訴大家“善為士者不武”,武是啥意思?耀武揚威!不要有了一點小小的位置,就居高臨下,盛氣凌人,耀武揚威。你以為做媽媽耀武揚威就可以,也不可以。“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老喜歡發脾氣的人,急躁、暴躁、狂躁的人沒大出息。“善勝敵者不與”,你要真的想戰勝對方,說服對方,不要老跟他正面衝突。父母和子女不也一樣嗎?一旦正面衝突,這事情就難解決了。委婉一點,迂迴一點,善勝敵者不與,與就是正面衝突。老先生實在是心機太高了。最後一句話,“善用人者為之下”。大家注意那個士的寫法,最後一橫,自己定位就在下面。

  不要說這個士,大家再寫一下“王”。你不要以為在士上邊加一橫,就以為念“王”。“王”一定要這樣寫:上面是個幹事的幹,把自己又放在下面。這是這本書裡最強調的,善用人者為之下。這是講的第一類。第二類人是什麼呢?各位想我們怎麼樣選國家的主要領導者?怎麼樣選一個單位的主要領導者?當時也有很多的諸侯王,這類的職位比較高的人去向老子請教。《道德經》裡邊老子給講話最多的一類人,就是第二個王。古代這個王其實就是一個地方的行政長官,現在一個縣的規模都相當於古代一個諸侯國的規模,而且還不小。所以我們這個王講的第二類人就是一個主要的領導者,家庭的主要的領導者也算,現在小學老師幼兒園老師,我們大家不是都叫他“孩子王”嗎?你看那也屬於王的系列,單位企業最高的領導者,大家背後不是叫他大王嗎?各位女士不得了啊,現在三八婦女節都過成“女王節”了,現在你們發微信都是把自己稱作女王,可見,王,帶有形容比喻的色彩,所以它是對這類人講的內容——王。大家先看三章,這三章王都在。為什麼讓大家看?大家千萬不要把《道德經》當作一個太神秘的宗教的東西來讀,你看這些話你進到書裡一看,別人在給你講的時候,你把這些提出來不是太明顯的證據了嗎?

  第三類是什麼呢?聖。大家看“聖”字怎麼寫?在王上邊再加個耳和口,並列就行了。耳,聽得進別人的意見;口,說話溫暖有領導力,就是《道德經》裡邊講的聖人,也就是好的王,就是聖。一個好的領導者領導人在《道德經》裡邊就叫做聖人,多簡單。儒家講的聖人是你品德高修養高到了一個非常高的境界,道家不是,道家講的聖就是通達事理的領導,通達事理的王就是聖。你看連做事情的這個道理都告訴大家了——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你位置高,你做的事情大家都看得見。你越不爭,大家越往高舉你;你越不爭,大家越往前推你。那是水到渠成的事——為而不爭。

《道德經》讀書筆記3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強大居下,柔弱居上。

  詳解:

  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白話:心氣柔和,慈悲為懷,謙卑處下,圓融處事,懂得變通,如此為人就能擁有無限的生機與活力,就會茁壯成長,日漸強大;心氣執拗,意堅志強,處事強勢,咄咄逼人,如此行事就會處處碰壁,步入窮途、走上末路,直到衰亡。

  闡述:生與死,是一對相反的概念。人之生,指的是生存、生活,積極進取,健康向上,茁壯成長,日漸強大;人之死,指的是日薄西山、窮途末路,日益衰弱,直到死亡。柔與堅、弱與強,也是一組相反的概念。不過,老子說的“柔弱”、“堅強”,指的是一種人生態度和處世方法,並非實指其本身。其中“柔”與“堅”,強調的是心氣之柔與心氣之堅,“弱”與“強”,強調的是姿態之弱與姿態之強。“柔”,指的是心氣柔和,慈悲為懷;氣血活絡,有生機、有活力;能變通,處事圓融;“堅”,指的是心氣堅硬,執意、執拗,不活絡,缺乏生氣與活力,一根筋,不懂變通,心硬,甚至於心死。比如老子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其中的“至柔”與“至堅”,指的都是人的心氣。人之心氣,可以是天下至柔之物,也可以是天下至堅之物,但至柔可以融化至堅,所以有一句話叫做:“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弱”,並非指弱小,而是指姿態低,謙卑處下,懂得“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而新、少則得、多則惑”,能夠做到“匍匐前進”;“強”,並非指強大,而是指姿態高傲、強勢,咄咄逼人,不可一世,寧折不彎。“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這是倒裝句,換過來是:“柔、弱,人之生也;堅、強,其死也。”意思是說,心態柔和,慈悲為懷,謙卑處下,能變通,處事圓融,低調做人,這樣,人生於天地之間,就會擁有無限的生機與活力,就能茁壯成長,日漸強大;相反,心思執拗,心堅如石,冥頑不化,為人處事強勢、高調,咄咄逼人,寧折不彎,就會洩掉元氣,流失生機,喪失活力,就會處處碰壁,日益衰弱,而步入窮途走上末路,直到衰亡。

  老子一向認為“柔”是有生氣,充滿生機的表現。比如說小孩子,心思單純,心氣柔和,所以老子說“摶氣至柔,能嬰兒乎”,小孩子身體也柔呀,到處都是軟的,生命力旺盛;人老了,心氣就硬,就堅,觀念根深蒂固,執念多,不再活泛了,身子也渾身硬邦邦的了,這都是生機流逝,活力喪失的表現。又好比說春天,萬物萌生,那些新發的嫩芽,老子叫它“毫末”,柔啊,卻擁有無限的生機和活力。所以說,為道進入柔和之境,充滿和和之氣,而無一絲戾氣,就能包容萬物,就能融化一切,所以老子會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老子也喜歡“弱”,如“弱者道之用”、“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老子認為“守弱”才是真正的強者,“柔弱勝剛強”,意思是說,用“柔”與“弱”這種為人處事之心態、這種行為做事的態度,遠勝於“剛強”,遠勝於剛烈、強勢、咄咄逼人。注意,老子說的“柔弱”不是指弱小,且與之風牛馬不相及。有人將《道德經》讀死了,誤以為老子的意思是柔弱可以戰勝剛強,這是哪跟哪呀,莫名其妙。並不是說,以弱勝強的例子沒有,但老子說的不是這個。老子講的“柔弱”,指的是為人處世的心態、態度和方法,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柔弱。老子所講的“堅強”,也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堅強,意思相去甚遠,指的也是為人處世的心態、態度和方法。我注意到,有相當多的人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解釋為:“人活著的時候,身子比較柔軟,死了之後,身子變得僵硬。”著實令人驚訝!粗看,合理且貼切,細究起來卻是漏洞百出。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會:生病的時候,渾身無力,身子骨特別軟,你能說這是“人之生也柔弱”?還有,人在喝醉酒的時候,尤其是爛醉如泥,更是綿軟得很,你能說這是“人之生也柔弱”?就說人死吧,也是在斷氣之後,血液停止流動,隨著氣息體溫流逝,身子才慢慢僵硬。我們也常說,“這人都死好幾天了,屍體都僵硬了。”老子是何等之睿智,對這些,豈能不知。

  2、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白話:草木枝葉柔軟、脆嫩,昭示著草木生機盎然,充滿勃勃生機,正是欣欣向榮;草木枝葉枯萎,樹冠光禿,枝條枯竭,說明草木快要枯死了,或已經枯死了。

  闡述:老子生怕世人不理解或誤解“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所以弄了一事一例,即舉草木之例加以說明:柔軟、脆嫩,昭示著草木生機盎然、勃勃生機,預示著欣欣向榮。老子用“柔、脆”來形容草木之生,而不用“柔、弱”,因為“柔”之和氣,草木與人皆有,而“弱”,是特指人的謙卑、處下、退讓、不爭等的為人處事的姿態和方法,或者說是人效法“弱者道之用”。換成柔脆,則恰如其分,妥帖了。枯,指古木、百年老樹也,引申為生命流逝而枯竭。槁,指樹冠光禿,引申為形容憔悴、乾瘦。枯槁,也常用來形容人的形體憔悴,心如死灰。“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也是個倒裝句,順過來是:“柔、脆,草木之生也;枯、槁,其死也。”意思是說,草木柔軟、脆嫩,象徵著草木擁有強大的生機,正是茁壯成長之時、欣欣向榮之際;而枝葉枯萎,樹冠光禿,枝條枯竭,這是一種肅殺之氣,說明生命流逝,快要枯死了,或已經枯死了。

  3、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白話:所以說一身戾氣,只知生猛、剛烈、逞強,是自尋死路、自取滅亡之類的人。一身柔和之氣,善於退讓,懂得謙卑為下,是逢凶化吉、遇難呈祥之類的人。

  闡述:老子以大自然草木之枯榮,深入淺出,來警示、教化世人。一草一木生於天地之間,尚且知道柔軟與脆嫩是生存之道:風來了,知道迎風而擺,而不心堅意強挺立不動,才不至於傷其軀杆。雨來了,知道用枝葉密密抵擋,而不至於讓腳下的泥土被水沖走,以護其根;季節更替,草木知道應時而生,感時而變,春夏長於外,秋冬斂於內。唯有枯了,生命走到盡頭,惟有槁了,柔脆不再,才慢慢走向死亡。草木尚知柔脆可生,堅強必死,直至枯槁,油盡燈枯,才肯罷休,何況人乎。從萬物永珍來看,生死之義理,皆然。凡堅而不柔,強而不弱者,其氣易散,其剛而易折,皆是死之徒也。凡柔而能和,弱而能中者,其氣不散,久而不壞,皆是生之徒也。人能悟此,當自致其柔,用其弱,又何致堅逞強而自蹈於死之徒?“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所以心志堅硬,處處要強、逞強的,是自取滅亡,自尋死路一類的;心態柔和,謙卑處下,處事圓融的,是長生久視之道,是自聚生氣與生機一類的。

  4、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

  白話:所以,從以上的分析可知,以兵強天下者必不勝。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合抱之木、參天大樹,必將成為大匠之首選,而難逃被砍伐的命運。

  闡述:前面講為人處世,宜柔和、要守弱,禁心堅、忌意強。這裡講用兵之事,切忌用強。前一個“兵”,指用兵、軍事。強,指以兵強天下,耀武揚威、窮兵黷武。“是以兵強則不勝”,意思說,從以上分析可以得知,憑藉兵力,靠軍事力量來耀武揚威,征服天下,最終是要失敗的。老子在第三十章就說了“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在第三十一章又說“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在第六十九章也提到“用兵者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所以說“兵強則不勝”,想憑藉強大的兵力,以武力、暴力的手段征服世界,最終勢必引起天下公憤,導致天下群起而攻之,故必不得勝。武力能征服的,只是人的軀體,征服不了人的心。中國古代有“畫地為牢”,在地面畫一個圈,就可囚禁一個人,為何能如此?因為這囚禁的是心,不是身。現在的監獄,高牆、鐵絲網,外加一層電網,都囚禁不住犯人,為何?因為囚禁的是身而不是心。英國曾號稱“日不落帝國”,最終不是一樣土崩瓦解,煙消雲散,因為靠武力征服而得來的,是守不住的。現在,美國又獨霸全球,不過美國學聰明瞭,胡蘿蔔加大棒,軍事、經濟一起上,但能堅持多久,可以拭目以待。“木強則兵”,這又是老子舉例,一事一例,以增加說服力。木強,指樹在林中鶴立雞群,一枝獨秀,名聲大噪。“兵”,指遭遇刀斧而被砍伐。意思是說,一棵樹,如果太顯眼了,太招搖了,聲名遠揚,天下不知有多少雙眼睛在盯著它,“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即使天不收它,也難逃被工匠砍掉的命運。老子以“木強”作喻,說明以兵強天下,此法不可取也,因為“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後,必有凶年”,以兵強天下者,勢必引起天怒人怨。所以老子說,“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惡之,有道者不處”,更何況是以兵強天下,豈有不敗之理。

  5、強大居下,柔弱居上。

  白話:真正強大者,善於居下,而將“柔弱”之道奉為上上之策,會讓它的生機與活力發揮到極致。

  闡述:“強大居下,柔弱居上。”這句話,感覺老子就是當著我們的面指著一棵樹說:你看看,強大居下,柔弱居上。是呀,深邃的道理,就這麼簡單的,就是這麼直白的,被老子指出來了。或許,這就所謂的點石成金。強大居下,柔弱居上,這就是自然的鬼斧神工,這就是大自然的造化,這就是神秘莫測的天道。它告訴我們,真正的強大者,要善於居下,作為天子、三公以及諸侯人等,要自處下位,謙和為要,禮賢下士,切忌高高在上、剛愎自用、自以為是,要將“柔弱”之道奉為上上之策,而善待之,尊重之,擺在上位,讓“柔”之生機與活力迸發,讓“弱”這一大道之用的源泉湧流。強大居下,柔弱居上,驗之於木,是自然之理也。驗之於兵,驗之於人,無一不然。老子在第六十一章就說“大者宜為下。”強大處於,符合自然之理,因為“重為輕根”,強大處下才會穩;因為“靜為躁君”,強大處下才能讓躁平靜。否則“頭重腳輕”則傾覆。強大處下,這叫根深才能葉茂。但是,世人喜好堅強而惡柔弱,所以更要讓“柔弱”居上,要心心念念,記在心上,落實在在治人事天。

  綜述:

  上一章,老子談“儉養”,提出了“無以生為,是賢於貴生”的觀點。老子直面“民之飢”“民之難治”“民之輕死”這三個燙手問題,用三個“以其上”,毫不掩飾,毫不忌諱,直接點名,說是上位者“食稅之多”,是上位者之“有為”,是上位者“求生之厚”造成的。直言不諱,一針見血。又幹脆利落用三個“是以”,“是以飢”“是以難治”“是以輕死”,進一步肯定和強調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最後提出“夫惟無以生為者”,即不追求“食稅之多”“有為”“生生之厚”,一切順其自然,是最為聰明的“貴生”之法。意思是養生達到忘我之境,才是天生天養。不縱外物,“無以生為”,抱一守真,篤厚內養,則至尊之天爵,至富之天祿,至貴之天德,無時不厚我之生。是以天地與我同根,萬物共我一體,大道養我,我養大道,故能長生久視。此乃儉養之道也。

  這一章,老子談“處下”。首先從人之生死,肯定“柔”,倡導“弱”,否定“堅”,批判“強”,並以草木之生死,加以印證,用草木之”柔脆”對應“柔弱”之道,以草木之“枯槁”對應“堅強”。接著,順理成章匯出“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然後從人之生死,談到用兵之道,“是以兵強則不勝”。可見,老子是非常反對並憎惡大國以兵強天下的做法。又舉一例“木強則兵”加以說明。木強則兵,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其道理更是通俗易懂。最後,提出“強大居下,柔弱居上”,其意在勸誡天子、三公以及諸侯人等,要自居下位,謙和為要,禮賢下士,切忌高高在上、剛愎自用、自以為是,要將“柔弱”之道奉為上上之策。本章,老子試圖透過揭示天道之奧妙,而對人道加以暗示和指引,同時對前面章節的內容作進一步歸納提煉,如在“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的基礎上,現在又提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提出“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提出“兵強則不勝”,提出“強大居下,柔弱居上”。並透過一事一例的方式,昭示上位者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本章再次重申“強大居下,柔弱居上”,以勸誡上位者好自為之。

《道德經》讀書筆記4

  《道德經》主要是論述兩個方面:一是世界本體--自然,即道與陰陽。道為世界之真,用陰陽成物。二是意識。意識為物的本性,以謙柔通於道。在這兩個層面上,又構建了兩重秩序:一是人,意識與自然間的秩序。這種秩序證明人要尊敬、理解、學習自然。二是人與人之間的秩序。這種秩序就是愛。脫離了愛,這種秩序將不復存在。

  一、人,意識與自然間的秩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源於道,道是世界的本體,是唯一的真,唯一的存在,即道就是世界。沒胡道就沒有世界,世界因道而存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述道之理,而道之理應效法自然,而人、地、天也亦效法道。效法道應循道而行,利用自然之理,為自我所用,從而造福人類,使人類社會"天長地久"。倘若我們不依道而行,抱著"人定勝天"的心態,鬥天、鬥地、鬥自然,最終的苦果還是自食。

  "天之道,不爭而善,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天有其規律,不是人所能左右的,但我們能夠利用其規律,在實踐中實現自我所要到達的目標或夢想,因為"天不負有心人"。可是,功成之後要在適當的時候身退。"樹在招風",我們應順應天意,適時而止,方能自保,安享天下太平,而免遭殺身之禍,這也涉及到後面所寫的"知足"。

  二、人與人之間的秩序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要想成為聖人實非易事,要想成為聖人,應當有一顆謙虛的心,不恥下問,努力地用知識與道德來充實自我。,同時,要忌空無實際的志向,應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結合自身實際,去實現貼合自我本事的夢想與目標。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這些,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有強健的體魄。因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以其終不自大,故能成其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人不應有驕傲自大之心,完全忽視他人的存在,驕傲自大隻會使自我迷失方向,跌入萬丈深淵。"知彼知已,方能百戰百勝。""人貴有自知之明。"以他人之長補自我之短,充分發揮自我的優勢與潛力,一切的困難就不將是困難了,完美的明天將被自我開創。

  "困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整體離不開部分,部分有時也會決定整體。我們注重整體的同時,也不應忽視部分的作用。凡大事者,皆從小事做起。即使是社會主義的大廈,也是一塊塊磚建起來的。所以,我們在實現自我的夢想時,要從小事做起,從此刻做起,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終成大事,實現夢想。

  "柔弱勝剛強。""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堅。""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行,莫能行。""天下非剛至強,柔變強。如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等。以柔克剛,柔能勝剛,即使天下至柔之物,也能打敗天下到堅之物,這是道之一。可是,天下人皆知其道,而能真正做到的卻很少,甚至沒有。人民在強權之下,也許是很柔弱的,但在暴政之下,人民看起來的柔弱,卻能推翻暴政。如秦朝的來亡,便是一個例子。

  "上善若水。"靜能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人是一種高階動物,動物尚有衝動,更何況是人。那麼,我們該如何抑制自我的衝動呢這就需要我們修心養性,以致使自我做到"清靜"、"無為"。這樣,我們即使應對世間的變幻莫測,烏雲密佈,也應處之泰然,冷靜、沉著地應對,最終將雲開見日。倘若自我先亂,即會做出衝動之事,其結果會更糟。

  "夫唯不爭,故無憂。""見素抱樸,少見寡慾,絕學無憂。""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不辱,知此,能夠長久。"人有一大缺點,那就是不知足。人要想改變這一大缺點,就是淡泊名利,少思寡慾,堅持一顆平常心,方能知足。知足者,少有煩惱。無煩惱者,常帶有微笑,能開心、歡樂與幸福,這就能夠使自我壽命延長,安度天年。

  總的來說,《道德經》惜字如金,字字經典,使人在明白自然這理,依道而行。同時,讓人明白世俗中的為人處世之道,以清靜無為,使自身開心、歡樂與幸福。

《道德經》讀書筆記5

  道德經讀書筆記——信言不美

  【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聖人無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弗爭。

  【現代漢語解讀】

  可信的話往往不會悅耳動聽,特別悅耳動聽的話往往不會真實。瞭解真理的人不會向外求太多的知識,向外求太多知識的人往往並沒有瞭解真理。達到上善的境界就不會為自己求多,為自己多求的人一定沒有達到上善的境界。聖人不為自己積累財富,他們總是為別人做事、謀利益,結果自己的財富卻越積越多。他們總是給予別人,結果自己得到的也越來越多。所以天之道的規則是利益眾生而不去傷害,聖人的規則是為了大家做事而不為自己爭奪私利。

  【延伸解讀】

  信,古代特指口信,就是帶話給對方。真正寫下來的這種信函叫函。那麼對於信的要求就是準確,一般不會有華麗的詞藻,後來引申為真誠、可靠。我們最美好的人生道路,有可能恰恰是看起來那種最笨拙、最樸實無華的道路。這種道路你認真地去走,一點兒點兒走,最終一定會走向成功。可是有些路外表看起來無比絢麗,有可能裡邊處處是陷井。我們希望“信”和“美”是相匹配的,是一起出現的。但是生活中往往並不是如此,“信”和“美”往往不能結合在一起。當人們過度渲染美的時候,往往它的目的並不是那麼簡單、美好。所以有一句話:在集市上喊的最響的人,往往推銷的都是劣質產品。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每個人要儘量保持清醒,要了解“信”和“美”之間關係,我們要能從外表中看出真正的實質內涵來,這是需要我們有感知力、洞察力,需要我們有定力的。這種覺察力和定力,是我們人生必備的修養之一。

  你知道“道”,你瞭解真知、瞭解真理的人不會太多向外去求,不會博學。博學只是向外求得太多知識,如果不求博,缺乏深刻領會並消化它,最廣博的知識也不能為自己所用,也無法獲得真知,根本不可能領悟“道”,所以“博者不知。”所以,掌握了根本,就不必再去追求那些細枝末節。境界的高低從來都不是由數量的多少來決定。

  這裡邊的“善”不是簡單的指善良,而是上善若水的“善”,指達到一個很高的境界,達到了悟道境界。在這種善的境界裡邊,這人不會為自己求多,而為自己求多的人他一定沒有達到那個上善的境界。這裡指領導者會不會利用平臺為自己多求?

  生活中有這樣的人,他平時一定不出現,但是隻要這人出現,一定有事來求你了。他只有在需要你的時候,他才會出現。在不需要你的時候,他永遠不會出現的,他把自己生活過的很好,可是絕對不會想到你,他享受自己的東西。其實,互幫互助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做事要先看到大家,最終我們都能幸福。

  既然聖人懂得這個道理,那麼聖人自己擁有越來越多,有人懷疑聖人動機不純粹。“無我利他”,怎麼自己擁有越來越多?其實,老子鼓勵的是雙贏的行為,你好我好大家好,為人做事不代表自己要變得一無所有。如果聖人做事的結果是自己越來越窮,百姓越來越富,這樣的事情怎麼做得下去?這裡有目標與結果的區別。聖人做事的目標是為了大家“多”,而結果卻是雙贏,“人”與“己”都是“愈有”、“愈多”。“無我利他”思想指導下的做事結果是“有我有他”,不是零和遊戲。

  這裡老子又一次明確了無為的真正含義就是“為而弗爭”。《道德經》真正的“道”就是這八個字,“聖人之道,為而弗爭”。老子不是消極避世的代表人物,他對百姓幸福國家強盛的用心不應該被泯滅。老子的“道”不是倒退的,甚至是非常超前的`。

《道德經》讀書筆記6

  老子的《道德經》雖然篇幅不長,但論述精闢、意義深遠、思想廣博。不同時代、不同學派、不同價值觀的人可能都能讀出不同的理解,和《紅樓夢》一樣,也是一本常讀常新的書。筆者今天想要寫的讀書筆記,是關於《道德經》中“水接近道”的理解。

  老子對“水”的評價非常高,稱之為“故幾於道”,意思也就是水的境界已經接近於道。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水的品德和修養非常高,水善於滋養萬物卻從來不與萬物相爭,又處於眾人不願意居住的地方,水的這種道德非常高尚,是一種不爭不搶、無私奉獻、接近於道的境界,當然這種不爭不搶和當今現在流行的佛系不一樣,佛系是用佛來保護自己用佛來安慰自己,而水的這種“不爭”是胸懷和境界的不爭。「夫唯不爭,故無尤」,因為水不和萬物相爭,所以不會引來他人的埋怨和責怪。

  雖然水利萬物不爭,而且水是柔弱的,但是老子又說水的力量非常強大。「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意思就是說天下最為柔弱的事物莫過於水了,但是不能小看水外在的柔弱,它內在很強大,衝擊和戰勝堅韌這一方面也沒有什麼事物能夠勝過水,水是任何物質都無法取代的。正所謂“抽刀斷水水更流”、“水滴石穿”、“水淹八軍”,看似堅不可摧的事物,碰到水也戰勝不了,這就是水“外柔內剛、剛柔並濟”的品性體現。

  老子說不能小看「水」,也不能小看「柔弱」——「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這幾句話非常高深、充滿了哲學的道理。人出生的時候是非常柔軟的,而死亡的時候卻是非常堅硬的,正如新生的草木也是最為柔脆的,但卻是最有生命力的時候,而枯萎的草木則乾硬了。這個道理說明強硬代表的可能是死亡,柔弱代表的可能是存活。做人也一樣,凡事爭強好勝,永不低頭反而容易受到傷害,做人有時候要能伸能屈,靈活一些反而更好;凡事謙和,看似柔弱低下,但反而活得更為長久。

  《道德經》非常推崇「水」的境界,水無處不在,水看似不爭不搶但卻有非常大的力量和非常壯闊的存在。比如66章就有「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也就是說江海為什麼能成為眾多河流匯聚的地方,,那是因為它善於處在低下的位置,處在低處成就了江海的寬廣、壯闊和浩瀚。

  《道德經》透過水的一系列論述,告訴了我們寬容、柔弱、謙和、無私、大度、忍讓等等品質背後蘊含著的強大力量,正所謂「靜水流深」,水看似平靜不聲不響,卻蘊藏著非常大的智慧。

  前些天偶爾也看了下白巖松老師在全國大學生的演講影片——《對白》,作為知名媒體人,白巖松老師也非常推崇老子的《道德經》,演講中不止一次引用了《道德經》的經典原文和講解其背後的哲學含義和道理,我覺得非常好,《道德經》是我們中華文明的優秀結晶,是優秀中華文明留給我們的寶藏,值得深度和細悟。

《道德經》讀書筆記7

  【原文】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勝人者有力也,自勝者強也。知足者富也,強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壽也。

  【現代漢語解讀】

  瞭解別人是一種智慧,瞭解自己,叫做明達。戰勝別人的是因為有實力,戰勝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強大。知道滿足的,心靈富有。努力前行者有志向。不輕易離開你所處位置的人,你的生活會長久的。到死也不狂妄的人,長壽。

  【延伸解讀】

  瞭解別人並不容易,我們往往只能看到別人的表面而並不瞭解其內心真實的想法,所以瞭解別人需要智慧。而知道自己其實更難,所謂自知之明,做到更不容易。人,往往會高估自己,有的甚至嚴重高估自己,許多錯誤的決策往往都是因為決策人對自己不瞭解。

  人生不能僅僅把眼光放在超越別人上面。在乎超越別人的人,所有優勢都在比較中產生,但這種比較的結果是不穩定的,這樣的人總是在擔心自己被超越。另外,這種比較雖然可能產生進取的動力,其實比較的過程中也不斷積累起負能量,也可能傷害周圍的人,也可能傷害到自己。

  戰勝自己,可以戰勝昨天的自己。戰勝自己的內容很多,譬如人的動物性、懶惰、享樂的想法。其實,人最需要的是戰勝自己的過程中獲得真正的進步。

  慾望無窮無盡,不知足者無法感受富裕,所以對於自己要求知足。而強行者,是為他人做事,為大眾獲得幸福。

  所,你所處的位置,或者居所,借指根基、平臺。這裡強調一個平臺、根基的重要性。亡,可能是妄,錯字,意為狂妄;也有作忘的,意為忘記。到死都不妄作妄為的,知道自己的份量,管理好自己的健康,這樣才會長壽。譬如長期洶酒,就是對身體妄作妄為的行為,將嚴重損害自己的身體,造成不良的後果。作者:高風清揚

《道德經》讀書筆記8

  今天終於達到誦讀道德經100遍,總算擺脫了被債主催債的感覺,一鼓作氣來寫個博吧。

  但初讀昭昭,多讀昏昏;讀經日益,感悟日損。被顧老師逼著寫博,倒讓我回憶起讀研時候的趣事。

  那時,我們戲劇專業總共3個導師,各帶1~2個研究生,總共也就4人。所以,上課都是直接到老師家上的,有時上課是討論名家名劇的文字,有時候老師放碟片。看碟片當然是很開心的,不料看到興起處,老師遙控器一拿,“咔”就暫停了,“這一段咱們來分析一下!”頓時就懵了。畢竟看碟片的時候是投入情感在看戲,需要的是共鳴效果;忽然大腦要切換到理論剖析,轉為邏輯思維,大腦處於空白狀態,不得不快速搜尋大腦每個角落回憶可用的情節並找到可用的理論框架。再接著看碟片都有點抖抖索索的感覺,不時用眼角餘光看看老師是不是要拿遙控器,也試圖調動一些腦細胞在看劇同時做些分析,但後者基本上很難做到,老師暫停的時候,我們4人總是處於茫然狀態,而且看得很不盡興。

  讀道德經寫博的難也在此,讀經時,隨著遍數增長,愈發如小和尚唸經般有口無心,按照顧老師的理論是無需用腦,但總結出東西寫博卻少不得要用腦,兩者切換,不免恍兮惚兮。

  姑且勉強擠一點“牙膏”:

  道德經有言“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感覺這是顧老師最為津津樂道的句子之一。而我個人的感悟恰好可以倒過來說,即“日益為學,日損為道”。

  在人生的最初階段,因為我們的身體、生活狀態是“日益”的,所以我們的精力會更多地甚至全部地投入在外在的東西中,比如“為學”,比如追名逐利。那個階段,我們志得意滿、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相信人定勝天,相信事在人為,相信“我能”。但是當我們的身體、事業、生活的其他方面在慢慢走下坡路即“日損”的時候,大家又會不約而同地轉向內在,即“求道”。雖然具體的道各式各樣,也許是儒,也許是道,也許是佛,也許是基督,也許是心理學,也許是瑜伽,也許是別的什麼心靈雞湯,也許就是什麼大法。因為看到了我“不能”,人的盡頭是“神”的開始,是“道”的開始。

《道德經》讀書筆記9

  (山頂洞人,自幼孤僻、倔強,喜好戰爭。曾致力於財色名利的追求,為達目的挖空心思,甚至不擇手段,結果碰得頭破血流。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他開始接觸佛道,卻為了追求神通而屢屢被邪師所騙。但正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五毒俱全的他猛然醒悟,於是懸崖勒馬,棄惡從善,精進修行,同時發願解出《道德經》,因為這一念善心,終於獲得上天的垂青)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山頂洞人《佛道一如道德經》

  解析:

  中國有一句話,叫“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句話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譯文為:能瞭解、認識別人叫做智慧,能認識、瞭解自己才算聰明。這樣翻譯從文字上來說好像沒什麼問題,但從內容上來說是完全錯誤的。

  老子最反對的是“智”,這種“智”也就是現代社會大家都具有的世智辯聰,說白了就是小聰明,我們被自己的小聰明害慘了。老子高瞻遠矚,早就知道我們要被“智”所害,所以反覆提醒,遺憾的是我們看不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正確翻譯應該是:能瞭解、認識別人叫做聰明,能認識、瞭解自己才算大智慧。有句話叫做認識一個人難,認識自己更難,還有幾分靠譜。

  就我們的人體而言,經絡、穴位到底是怎麼回事?科學發展到如今,只是承認了有,還是解釋不了。我們到底有沒有靈魂?現在的科學不敢完全否認了,甚至有科學家開始偷偷研究,但依然模稜兩可。為什麼同樣是人,性格、命運會相差那麼懸殊?我們人類對自身的瞭解還非常少。

  然而,佛陀、老子早已經把這些問題洞穿了,可惜我們學不懂!我們對法界有多無知,對自己就有多無知,反過來,如果能夠完全徹底地把自己搞明白,也就明白了十法界。明白自己才是大智慧!“自知者明”的“明”就是破除“無明”之後的“明”,就是開悟!不開悟的人哪怕擁有世界上最聰明的腦袋,依然只是小聰明而已。

  不過,有些人確實很“自知”,覺得自己悟性不夠,要開悟恐怕很難。再說極樂世界又那麼好,於是退而求其次,追求極樂世界去了。又不要讀經,又不要打坐,只要憑一句“阿彌陀佛”就可以去極樂世界,何樂而不為呢?這種想法實在是把我們世俗人的小聰明體現得淋漓盡致。現實中別說做買賣,哪怕交友,我們都考慮投入產出比,而現在竟然將這一招用到出世間來了。我們怎麼不想一想,要是這樣能去極樂世界,那極樂世界豈不個個都是人精!那既然大家都是人精,各種爭鬥豈不是更厲害?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譯文為:能戰勝別人是有力的,能剋制自己的弱點才算剛強。譯文從文字上看很清楚,但想想還是模糊。這句話的真實義就是,要戰勝別人並不是難事,要戰勝自己就太難了。

  俗語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我們用錢、用權勢、用武力就能夠讓別人臣服,但是要真正看清自己的真面目,改變自己的命運就太難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都被自己的因果業力捆綁著,不管我們表面上多牛,我們的都是業力捆綁下的囚徒!再大的權勢、再多的金錢也解脫不了!而要掙斷這根繩索,除了行善、修行,別無他法。

  有人說,我有錢有勢還要改變什麼命運?請問,生老病死哪一個我們能用金錢和權勢解決得了?所謂家大業大,金錢和權勢如果不善於應用,只是造業的工具而已,還有什麼值得稱道的?閻王那一關我們是想憑本事闖過去呢?還是憑金錢買透過去呢?也許有人會說這是迷信,隨便,到那時不信也得信。

  人都有軟弱的時候,或貧窮,或疾病,這時候,誰都渴望得到特別的幫助,但能如願以償的實在少之又少!從表面上看,這些弱者實在值得同情,但如果誰能看到他們的過去世,也許會發現他們過去世其實是很風光的,而且落到今生這個樣子也是有原因的。那我們再反推,現在市面上的風光人物下輩子會怎麼樣呢?所以,風光也好,困苦也好,都只是暫時的假象,我們只有不跳出輪迴,就只能永遠在苦樂間搖擺。當我們樂的時候,往往以為自己多了不起,誰要告訴我們將來要受苦,基本上是不會信的,而當果報現前的時候,誰又救得了?所以,我們的苦是自己造成的,自己選擇的。如果不覺悟自心,即使誰能救得我們眼下一時之苦,接下去無盡輪迴之苦誰來救?觀音難救世間苦,就是這個道理。

  “知足者富”。這個“富”不是世間財富的“富”,是精神上的快樂安詳。我們的幸福指數是與慾望成反比的,不在乎我們擁有多少,而在乎我們感覺夠不夠。哪怕我們有十個億,如果我們覺得在千億富翁面前抬不起頭,就依然是窮人。

  再說很多人雖然富有,但內心無時不被苦痛、煩惱、不安困擾著,生活過得很緊張、很忙碌,這些錢對我們到底是一種束縛,還是一種快樂呢?這樣的“富”有意義嗎?所以,真正的富有是內心的安詳、自在、快樂,即所謂知足常樂。

  “強行者有志”的“強行”是什麼意思?不是努力讀書,拼命搞事業就算“強行”,更不是挖空心思、不擇手段叫“強行”。所謂“強行”就是我們把世俗的人物看明白了,覺得這樣無止境的輪迴沒意思,扔掉不玩了,掙脫業力的束縛,以至於最終與道合一。這可是大丈夫的行為,也只有這樣才算“強行”。

  “不失其所”就是不迷失我們的依止處,知道生從哪裡來,死往哪裡去。也就是了悟了生死大事,這時候的輕安、自在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比擬的。“不失其所者久”的“久”就是跟十法界溶為一體,不生不滅了。這時候,我們的肉身反而是個累贅,還要他幹什麼呢?扔掉這個肉殼子,剩下真正的“我”,這個“我”就是“道”,就是“佛”,就是“上帝”,所以說“死而不亡者壽”。

  當然,世俗人扔掉肉殼子後,也同樣有個“我”,只是這個“我”還債務纏身,還是一個帶著枷鎖的奴隸,還在服勞役。這一點誰都可以不信,但再不信也沒法阻擋他去親身體驗。

  佛祖在《法華經》裡把我們比喻成火宅中瘋玩的孩子!有些人還沾沾自喜,以為他不在火宅中,他學佛了,是個佛子,殊不知他學的是愚痴佛。若問,佛還有愚智之別嗎?有啊!愚痴佛滿世界都是,智慧佛只有向自己的內心去悟。

  這個世界很奇怪,大凡能進監獄的,很多都是有本事的人,甚至是大人物。同樣,大凡能下地獄的,很多都是學佛修道的人,甚至是大師!

  曲煥章白藥-誕生於1902曲煥章白藥創始人——曲煥章

《道德經》讀書筆記10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此章歷代的釋意無數,而我以為皆難著邊際,無以更深刻的對老子思想與道德經進行闡釋。我從道家修身根本出發,得出新論如下:

  此章重點為“致虛極,守靜篤”,全文以此而展開,不理解“致虛極,守靜篤”,後面的文字解釋也只是牽強。老子是從道家修煉“返觀內照”而得之境界來引申對世間常道的解釋。首先“虛”與“靜”是既對立又統一的,是一種狀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虛”為空靈,體會為散發狀;“靜”為沉靜,呈收斂狀。“致”往之意,可從“虛其心”來體會,道家修習養身的過程,以虛其心開始,虛至四肢百骸,而四肢百骸皆空靈,無時空地域限制,無往而不至,真空無象,可以滿屋、滿天地、滿宇宙,而今日而遠古。過程或潛移或發散,以至無我無身無世界。此“極”為無極,或為八極,或為宇宙洪荒。

  而“靜”的過程從守開始,“守”者,抱元守一,讓思想沉靜,從時空與外界空間收斂至自身至一點,而達到某種衡定、穩定、篤定的境界。此“篤”為篤定,為極細小,或如針尖,無縫隙如無物般恆定。

  於是,老子方有“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的感慨。“復”與“歸其根”才是此篇的點題。“虛”與“靜”是道家修身中必習的兩手,如“陰陽、有無”既對立又統一。虛至極為無,靜到篤是有。虛為展開,至極為空靈為“作”;靜是迴歸,回到現在,是“復”,靜到篤定屬迴歸本原為“歸根”。從養性功夫來說,“虛靜”的過程如佛家心的起滅過程,虛為心起,靜為心滅,有無相生,互有你我之佛道原旨。

  此章之後節皆為老子從修身之虛靜感悟展開對天道、人道常理的延伸分析,萬變不離其蹤,這才是“道”的至理呵!

  由此,我獨推崇清之宋常星說:“造其極曰致,真空無象曰虛,虛而至虛曰極。”:“專一不二曰守,寂然不動曰靜,虛一渾厚,靜而至靜曰篤。”但,所有釋意皆不夠細緻,皆獨不能從修身的體驗與角度來理解與感悟,想老子思想無慾無求,其經意當從本原出發理解,而不應該根據時代思維做論證也。

《道德經》讀書筆記11

  縱觀《道德經》,只五千餘字,但章章錦繡,字字珠璣,微言大義,可謂博大精深。數次讀罷,仍多有不解之處,然只窺冰山一角,亦覺受用無窮。正如尼采所說:“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道德經》一書,“道”一字貫穿全文,可謂中心,道是什麼,老子說道隱無名(第四十一章),道實際上不可言說,但我們還是希望道有所言說,所以勉強給它一種代號,稱之為道,就我理解,類似於西歐哲學中的“邏各斯”(仍有區別),即世間萬物變化的一種微妙尺度和準則。

  老子警告我們:“不知常,妄作,兇。”(第十六章)並用《道德經》向我們傳授了許多有關道的感悟,教導我們如何通過了解自然規律,並以此指導個人行動來全生避害。而關於自然規律,老子提倡“無為”,“無為”是老子思想中一個重要的理念,正確理解這一理念對領會老子以及整個道家學說至關重要。有人認為老子的思想比較消極,不如孔子積極,就是因為對老子的“無為”二字理解錯誤所造成的。“無為”二字不是不作為,而是不妄為,不違反自然規律的過分作為。

  反者道之動(第四十章),物極必反,所以過分作為必將適得其反,老子舉例說道:“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第三十三章)而老子提倡的正確做法為“襲明”,既“將欲弱之,必先強之”(第三十六章),“襲明”的通則馮友蘭先生解釋:“想要得到的東西,須從反面開始,想要保持什麼東西,就要在其中容納一些與它相反的東西。”故而欲強,必先知弱。“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七章),“為無為,則無不治。”(第三章)。如今社會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然富而不貴者,比比皆是,何以至此,皆因人們過分追求,正如《小窗幽記》第一章所述:“醒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無一日不醉。趨名者醉於朝,趨利者醉於野,豪者醉於聲色車馬。” 醉,便有欲,欲,則有求,求,必缺靜,躁,終將過,過,猶不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第四十六章),所以,必須清心寡慾。

  關於如何清心寡慾,老子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第十九章),不尚賢,不使民爭(第五十七章)”,既必須摒棄虛名,而後《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並守意念清明,便可清心寡慾,便可無為。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成就了自己。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第十二章)”所以我們要“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第十九章)正如周國平先生說:“人應該致力於成為優秀的人,名利只是優秀的副產品。”少私寡慾是一種靜心的境界,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慾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於是便可守清耐貧,不受名利困擾,安心工作,不做畫蛇添足之事,從而提升人生境界。

  靜心除了清心寡慾,不妄為,還有謙遜,這樣就像老子推崇的善道者:“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君子謙遜行事,謹遵天道,因為就人類活動而論,一個人前進的極限是相對於他的主管感覺和客觀環境而存在的,“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第九章),驕就到了前進極限,艾薩克·牛頓說他感覺到他對於宇宙的認識與整個宇宙相比,簡直是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小孩對於海的認識因此,正因如此,他才取得了相對於人類的巨大成就。

  而有了綜上所述的德性,無為、清心、謙遜後,人自然會有淡然超脫的心境,寵辱不驚,善利萬物而不爭,於品格修養,有“唯之阿之,相去幾何?善之惡之,相去若何?”(第二十章)的淡定從容,這種君子會以自身為輻射中心,帶動良好的風氣,因為“重為輕根,靜為躁君”(第二十六章),不僅抑制了自身的輕浮躁動,也會令周圍人心嚮往之。寵辱不驚,“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第十三章)。如此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

  小子自知淺薄,讀罷《道德經》略抒己見,為免貽笑大方,於此先行告罪。

《道德經》讀書筆記12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為者也。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物或行或隨,或熱或吹,或強或羸,或陪或墜。是以聖人去甚、去大、去奢。(《道德經》第二十九章楊鵬校訂版)

  天下,究竟是誰的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天下是“得民心”的君王的天下嗎?“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人之天下也”《呂氏春秋》,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嗎?我們暫且先把這個問題放在一旁,來看看偷盜的事情。

  在秉持公義正直的人們看來,偷盜行為就如同沙子般不能被肉眼容忍。自詡公義正直的人們,那顆嫉惡如仇的心不容置疑,可是,他們真的就是明辨是非了嗎?

  莊子曰:“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英國文學家蕭伯納說:“偷一塊麵包進監獄,偷一條鐵路進國會。”

  馬基雅維利也曾感嘆:“偷盜會受懲罰,但是依靠權力的搶劫卻不會。”

  偷一個鉤子,偷一塊麵包,所偷之物的價值並不大,卻受到了嚴厲的懲罰,因為偷盜的性質毋庸置疑;那偷了一個國家,怎麼不受懲罰反而成了諸侯?其實,若再進一步追問,又有多少人能夠用“偷了一個國家”來表述這種“打江山”的行為的呢?

  言辭是思想的載體,而思想的背後是觀念。撒切爾夫人說:“注意你的觀念,它將決定你的思想;注意你的思想,因為它將變成言辭;注意你的言辭,因為它將變成行為;注意你的行為,因為它將變成習慣;注意你的習慣,因為它將變成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為它將決定你的命運。

  “打江山”與“竊國者為諸侯”折射出了語言背後思想觀念的不同。莊子使用“竊”字,而眾人卻使用“打”字,背後是基於不同價值觀下的對天下本質的理解。

  那麼天下的本質是什麼?究竟天下是誰的天下?為什麼莊子說“竊國者為諸侯”?老子在這章給出了答案:“夫天下神器也!”楊鵬老師為我們解讀:“天下是上天的神器,是神的器皿。治理天下,就是替神守好這器皿,敬奉天下人,珍惜天下萬物,珍惜執行在每個人身上的那個獨立而不改的力量。”

  真是如雷貫耳、具有喚醒功能的解讀。聯絡道德經的其他篇章,天下是上天的神器,這一觀點在道德經的其他篇章中是可以得到支撐的。

  “故貴為身於為天下,若可以託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道德經第十三章),意思是若你認為“為身”、“愛自己的身體”比“為天下”更重要,那天下就可以寄託給你了。這裡老子前後用了兩個字“託”和“寄”,明確表達了天下並非君王的天下,而是上天把天下“寄”“託”在君王手上臨時保管的。

  “天將建之,以慈衛之,”(道德經第六十七章),上天創造了天下,天下是神的器皿,並用祂的慈愛護佑著天下。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經第七十三章),一切“熵”的行為,即使暫時逃離了人間律法的審判,但終將難逃神的判決。

  “天下是上天的神器,是神的器皿~~~天下這個大工具,它的根本功能和根本目的,是由上天所決定的,是服務於神的目標的。(楊鵬)”。

  心中有了這個觀念,思想上就通暢了許多,能夠與莊子的“竊國者為諸侯”的言語背後的思想共鳴,可以看清那些“依靠權力的搶劫”行為的本質,許多問題也可以想得更明白一些了。

  聖經上有一個巴別塔的故事,我一直沒有明白,人建造通天塔,即沒有殺戮也沒有搶劫,服務自身,為了更好的生活,為什麼神要阻止呢?

  《聖經·創世紀》11.4 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的我們分散在全地上。”

  看過聖經原文,並在老子的啟發之下,心中有了答案:上帝之所以要變亂人的口音,是因為他們集合天下所有的資源建造這一巴別塔的原因,是要服務自身、傳揚自己的名,而非與神同在,榮耀上帝。

  “夫天下神器也”的兩層啟示:對於君王,要替神照看好託付在身上的“天下”這一“神器”。天下非君主一人的天下,天下是天下人共有共享共治共守的天下,但前提是天下是“神器”。萬物或行或隨、或熱或吹、或強或羸、或陪或墜,每個人個性不同,稟賦不同,聖人應該去甚去大去奢,虛無為本,因循為用,“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尊重、並最大限度地輔助每個人,去讓每個人身上“獨立而不改”的神性釋放、創造、發光。

  對於個人而言,對外尋找神在這個世界留下的痕跡,世界的神性;對內尋找自己內在的神性,讓自身的神性之光,發出應有的光芒,終不至於隨著世俗之軀而消亡。

《道德經》讀書筆記13

  “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

  很多人以為,我這種年歲不合適讀這本書,其實不然,道德經的閱讀物件能夠是任何年齡段。而依據本人的閱歷與人生閱歷,會有不同的感悟。因其有一種深邃的、共同的哲學視角,於是,我被深深吸收……

  《道德經》只要五千餘字,後人分其八十一章。固然字數不多,卻是章章錦繡,字字珠璣。可謂曠世奇書。箇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讓很多人望“道”興嘆。這也不奇,畢竟此書森羅永珍,其中涵蓋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辯證辦法,包括治國之道、處世哲學、人性涵養、軍事哲學、養生之道的聰慧。

  中外許多人都曾給《道德經》寫過書評,還有人曾為其寫書。例如魯迅,他曾說:“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理。”再比方說日本的魯川芳郎,他以為此書有一種共同的魅力,它給世俗世界壓榨下疲憊的人們一種神奇的力氣。確實,往常我們所處的時期就象一棵枯萎的秧苗,盼望吸取《道德經》中的精髓。畢竟,人性的虛榮與願望充滿其中。而我們沒有足夠的定力去靜心、淨心。少私寡慾。所以,我們要學“道”。

  假如我問你什麼是“道”,你可能會講出一大堆東西,他人聽得雲裡霧裡,以至連你本人也不分明本人在講什麼。似乎沒有人能給道一個規範的解釋。老子在第一章開頭就做了詮釋:“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也就是說,道要是能說出來,就不是普通的道了。我們難以瞭解道,所以追求的人不多,而成道者更少。基於此,我們所熟知的成道者大抵是那些看破紅塵,頓入空門的高僧道佬。假如只是這樣的話,這本書的意義就太淺了。當在我緊蹙雙眉而對“道”一頭霧水時。第八章的“上善若水”提示了我,老子以為“道”就好比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虛懷若谷,容納天地,以無慾普濟生靈,借虛懷渡盡群生。道,就像水一樣,大名鼎鼎無為而養萬物,水就是道的一種表現方式。但它所承載的道,只是其中極小的一區域性。

  那麼,我們該怎樣瞭解“道”呢?

  “道”,似乎很難解釋,我們經常用“道”,卻不知其意。在科學中,我們不曉得一個人為什麼會有壽命,於是給了一個很廣泛的概念,由於有時間。而這本書中僅用一“道”字就深入的詮釋了人的終身,雖簡卻精。同樣,在已知科學中我們曉得質子中還有夸克,而夸克中還會有東西,以至還有!我們不得而知,於是又以道喻之。關於人們難以解釋的事物或事情,這本書中都給出了簡約卻確切的答案——道。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個“自然”是什麼意義?“自”便是自由的自身,“然”是當然如此。所以道是“自然”如此,“自然”便是道,它基本不需求效法誰,那麼道就是宇宙的本原及它的規律。

  道哺育了萬物,以地球為例,道讓萬物各廝各職,演化出一套穩定的生態系統,死而又生,生而又死。不使其中任何一員太興或太衰。植物腐後可成為自然養料,為下一片長在這裡的植物以充足的營養,食草動物憑仗這些植物填飽肚子,鳥類和食肉動物又以這些東西充飢,這些動物死後,又為新的植物發明養料!萬事萬物都從它的基本動身,那麼一切事物也就簡單而明朗了。“道”之大,可大到宇宙構成,“道”之小,可小到電子運轉。星球的公轉自轉,週期一定,迴圈往復,從不連續,是規律!電子的有序排部,是規律!可能這樣會更容易瞭解,更容易被承受。但是,這只是我的一種解讀,而我對道的瞭解也只能說是粗淺的。道就像數學中sinα的函式圖象一樣,函式兩邊永遠沒有止境,且迴圈往復,而我們只能不停的探究……去尋覓道的真理。

  有人或許會以為我們人類是個例外,由於我們有高超的聰慧,興旺的科技。既然人類有這麼興旺的科技,為什麼“生物圈二號”的實驗還是失敗呢?緣由很簡單,人類永遠不可能超越自然,超越道!假如我們一再違犯道的規律,反其道而行,那麼我們必將遭到道的懲罰。難道你沒有看到人類獨斷專行的結果嗎?頻繁的地震現象以前從未有過,氣候異常也愈演愈烈……人類還以本人比其他動物略大的頭腦與“道”比高,卻不知“道”的聰慧是你難以揣摩的,它浸透在每一件事物中,而這些事物又被道所包含,誠能夠說是“眾妙之門”。

  至此,我們應該懂得依照道的規律行事。人類有無量無盡的願望,但是我們只能恰當地釋放願望,不能恣意妄為。其實也就是道家所謂的“無為”。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妄作為。也就是不違犯道的規則而胡亂作為。有些人被願望衝昏頭腦,胡作非為。例如重慶的文強,本是一位維護人民利益的好官,但卻經不起金錢的誘惑,一發不可拾掇,於是名聲掃地,在獄中度完此生。而處在青春期的我們,有時為了虛榮相互攀比,穿名牌衣服,戴貴重的珠寶。其實,他們都不懂:真正美的東西是不需求任何裝飾的。更明白來說,他們不懂“道”。貪慾過度只會讓你墮入苦海,商紂王后宮佳麗無數,還要徵集民間美女,吃肉喝酒便罷,非要設酒池肉林,以供消遣,百姓難以忍耐,遂有武王伐紂,商王朝也被推翻,於是後人稱紂王為無道昏君。虛榮心也常常害人不淺,《項鍊》中的女主角由於虛榮,白白消耗了十幾年青春。道讓萬物繁衍生息,而無慾無私,順其自然無為之道,利萬物而不求報答。我們這個被金錢與願望所充滿的社會中,短少的就是少私寡慾的優秀質量,熾熱的願望讓我們難以靜心、淨心。道無量無盡的聰慧通知我們要“至虛極,守靜篤”,方能活得自由。

  不要讓願望與虛榮控制本人,要理性的看待外在的世界和本人的內心,不要背叛道的規律。只要這樣,我們就能夠“無所不為”,什麼都能夠做,只需遵照道的規律和規則。

  《道德經》不愧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珍寶,其中妙理,還得是你親身去讀才可,每個人讀“道”,都可得不同之“道”。

《道德經》讀書筆記14

  【原文】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其輜重,雖有環觀,燕處則昭若。若何萬乘之王,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現代漢語解讀】

  重是輕的根本,靜是躁的主宰。所以聰明人整天出門在外到處走,始終不離開輜重,雖然走了很多路,辦了很多事,還能夠輕鬆地坐下來,從容坦然。可是為什麼萬乘之王,看重自己的身體卻看輕天下呢?輕視重點任務就會失去根本,躁動就會失去控制。

  【延伸解讀】

  自然界的規律,如樹根比樹梢重。老子這裡強調做事要區分出輕重來,把握重點。要明白哪些是事物的根本,是重點任務?哪些只是做事情帶來的結果,是副產品?,這些副產品不是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和我們追求的目標。兩者必須區分出來,抓住事物的根本,結果是輕的。如中醫治病,就要抓住本質重點,不能光看症狀,而是要清楚病因。身體是根本,事業只是身體的附屬。為了身體要懂得拒絕,不要為了工作拼命熬夜。為了工作以及工作帶來的虛名而熬壞了身體不值得,“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也是同樣的道理。

  躁,狂躁的意思。人的躁動狀態是不正常的,只有靜能夠把狂躁控制住。當我們內心清靜的時候,躁動就會慢慢平靜。這一點在軍事上有特別多的例子。曾國藩打仗被稱為打呆仗,稱為“又笨又慢平天下”。他每到一地,安營紮寨,穩紮穩打,逐步推進,從來不出奇兵,就是以靜制動。司馬懿與諸葛亮對陣時也一樣,他知道諸葛亮糧草不足,急於速戰速決,所以他任憑諸葛亮怎麼挑戰、羞辱,他都不急不惱。他知道諸葛亮著急、躁動,直到把諸葛亮拖垮、累死。諸葛亮一死,就沒有誰是他的對手了。當然流傳下來的經典戰例多數是出奇兵的例子,但實際上它在所有戰爭中的比例是很低的。大部分的仗還是穩紮穩打,以靜制動的。

  君子,也有作“聖人”的,因為聖人是得道的人,就不用拿出來比喻了。君子,指的是聰明的人。輜重,指裝糧食、行李的車子。古代人出門都是要帶糧食的。輜重雖然是負擔,但它是生活的必須,離開後可能會餓死。燕處,輕鬆地處置。昭若,輕鬆地完成。老子這裡強調的是有些東西是非常重要的,不能放棄它(用輜重來比喻)。作為領導者要明白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次要的,不要去追求浮光掠影、虛幻的表象。對於企業管理者來說,公司就是你的輜重,最重要的東西。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我們生活中一定有東西是最重要的,是基礎,我們千萬不要離開它,放棄它。譬如選擇職業時,最好能夠滿足以下三個條件:一是一定要選擇自己感興趣,擅長的行業;二是你所做的事要對眾生有利的;三是要堅持,堅持十年以上必有成果,必定成為專家。

  萬乘之王,就是君主。君王為了自己的享樂而不重視天下的治理,這種事情在歷史上層出不窮,最後天下百姓遭殃或者失去天下。有的公司領導認為功成名就了,常年不在公司裡待著,到處去爬山,出國遊玩。當野蠻人來敲門的時候,回來應對時驚惶失措。一個普通老百姓犯這點錯誤可能問題不大,但作為萬乘之王的後果就很嚴重了。

  輕則失本,就是隻求結果,忘記為什麼追求這個東西。如孩子學鋼琴,忘記鋼琴本身是為了給人帶來美的享受的,學的過程也應該是享受美的過程,但有的家長強迫孩子學,孩子一彈鋼琴就頭疼,孩子根本無法感受其中的樂處,這就是失本。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也是這個道理。

《道德經》讀書筆記15

  感悟《道德經》,修身養性

  從初中到現在已經學習過很多老子的文章,但系統完整地閱讀老子的《道德經》,還是在這次暑假。閱讀完後,被其中所蘊含的深厚修築的哲理所折服,不由得感慨:中華民族上下幾千年文明留傳給後人豐富的遺產,但論及能總括中華民族的基本傳統、思想與精神“一言以蔽之”者,勿庸置疑,當數老子的《道德經》。

  《道德經》極其精煉,只有八十一章,總字數加起來不過五千。但老子用這極其精煉的五千言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基本思想。構造出了一個樸素、自然、豁達、飄逸的宇宙觀、人生觀、方法論的宏大框架。其中所蘊含的哲理可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尚不能一一參透。在這裡只能憑自己理解寫下感受最深的幾點。

  體會《道德經》,主要也就是體味老子的“道”,體味老子。

  道,這個頗帶東方神秘主義的名詞,在《道德經》一書中頻頻出現。老子對“道”有種種構想,從老子對“道”的種種構想之中,我們完全可以體味到他對“道”的那種近乎虔誠的膜拜和敬畏。因為虔誠的推崇,他賦予了它博大精深的涵義,也使得這個概念成為了他的哲學思想體系的核心。

  總的來說,他的“道”主要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的內容:修身養性、立身處世、安邦治國。 先說安邦治國。《道德經》中有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是說聖人沒有固定的想法,以滿足老百姓的想法作為自己的心願。在治國的過程中,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要求治國者的地位雖高而人民負擔不重,遇到災害站在前面帶領人民群眾去救災,所以人民不受其害。《道德經》還說:“故以知治國,國之賊。不以知治國,國之福。”,以自己的知識治理國家,則國家盜賊四起,不以自己的知識,而是按人民的意志治理國家,則國家就幸福昌盛。還有,只有“以正治國”,即以正直不阿的態度治理國家,為政清廉,處事大公無私,執政為民,執政者才能受到人民的擁護,這樣,執政者的江山才穩固。君王順著老子安邦治國的思想而行,則天下太平,國運昌隆。中國歷史上的漢初文景之治,唐朝貞觀之治,就是明證。

  而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更多的是學習其中的立身處世,修身養性之道。《道德經》中可以提煉出來的立身處世,修身養性之道十分之多。而且其中所載的修道之法,多為老子自身的體驗,文字不多,但方法完整,從確立目標,到調心、調氣,排除干擾,正確把握各種功境,最後完成與道,真理相合,無所不及。普通人順著老子修身養性思想而行,可以正心、正法、正行,成就正果。

  《道德經》的第一句,也是被世人提及最多的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告訴我們宇宙和自然的大道是普遍無限和絕對永恆的,是難以描述的。難以描述是因為我們人類思維、語文是具有極大侷限的,是片面的。由此,不管我們對“道”的認識如何,都是侷限的,還有更高深的“道”是我們未能理解的。所以,不應該停留在原地不思進取,而應該不斷地發展和壯大自己,不斷地加以認識。這也是與馬克思主義哲學裡的“用發展的眼光看

  問題”相通的。但是這種發展應該是建立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基礎上的,因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即宇宙和自然的規律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要遵守的。對自然和自然規律的推崇也是老子一切哲學思想的最本源。

  老子還給我們提供了修身的準則,或者說榜樣。“上善若水”——他說天地間至高至極的善可以用水來形容。因為“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水具有滋潤萬物的本性,卻與萬物毫無利害衝突;水具有寬廣的胸懷,毫無所求,甘居眾人厭惡的卑下,汙濁之地,所以它可以算是至高的“善”了。“居善地,心善淵,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故無尤。”老子透過這個句子詳細地指出了人應該效法水怎樣的德行,首先要效法水的不居高的精神,要時刻讓自己保持謙虛卑下的態度。有了功勳卻不佔據,不與人爭,不自以為是,不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其次應效仿水的沉靜沒有物慾。人類應該恢復自己心靈的透徹明淨,拋棄眾多物價的束縛。並不是說一點物慾都沒有,但是要限制自己,不貪圖,不強求。身處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的我們,更應該以此為標準,審視自己的心靈。除此,還應效法水的仁愛之情,帶著一顆不求回報的心真誠地幫助別人、關心別人。還要效仿水的誠信,水的平正,水的能屈能伸,水的善於把握時機。

  在第四十六章裡,老子提出“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世上的很多事並不是絕對的。許多看上去很好的事往往會變成壞事的開端,而不好的事在一定的條件下也會變成好事。所以如老子一樣的智者說,禍和福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常常發生在那些得意的事情之中,這是由於人們只看到利益的一面而看不到禍害的一面,只知道生存的快樂,所以人即使生活在安樂的環境中,也應居安思危,因為災禍隨時可能降臨。同樣,面對不愉快、災難也不必絕望,因為災禍背後常倚伏著幸福。但福禍誰都不能說得很準確,所以到最後還不如和諧地去面對一切,透過長遠時空、利弊並重地思考問題,這樣自然就產生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心。這種平常心會帶給我們和諧以及待人的寬容心。

  除開這幾點,《道德經》中還蘊含了許多的生活哲理。儘管道家思想在幾千年來不斷豐富與發展,但老子的修身養性學說及其境界一直高山仰止,不可動搖。《道德經》的內容不僅是人類修道的最好典範,而且是人類由平庸、卑微走向偉大、神聖的科學方法之一;是智慧之源,是安身立命、立身處世、安邦治國思想的源泉和基礎。弘揚它,不僅對修身養性,而且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在科學地審視宇宙、社會歷史、自然萬物的前提下重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理想,將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