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的解析讀書筆記(精選20篇)

夢的解析讀書筆記(精選20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現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夢的解析讀書筆記(精選2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夢的解析讀書筆記 篇1

  這是一本令人內心糾結的書。也許因為我沒有太多心理學、病理學及精神病學方面的相關知識,此書讀來頗多觀點不甚贊同,當然,這絲毫不影響對這本書的高度評價。試想一本著於1899年的著作,其分析、研討內容至今仍然很有說服性、仍然很有指導意義,足見本書的歷史價值絕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不能苟同就能撼動的。

  嚴格地說,如果你是一個醫科的學生,而且對精神病及心理疾病方面想深入研究,或者很感興趣,那麼這本書你一定要看,其中一些夢的解析對這方面的研究是很有幫助的,我雖對這方面不甚詳解,但循著本書的思路與解析,已然對這一領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如果你因為對夢的興趣,或者是想試著做傳統意義上的解夢,想透過閱讀這本書達到這個目的,恐怕會失望,因為這本書幾乎完全沒有從這方面去解析夢。特別是書中關於夢的解析幾乎全部基於性、童年相關聯,難免令其說服力降低,頗覺牽強,恐怕這也是本書之所以略有爭議的體現吧。

  雖然這本書象教科書一樣理論化,但其細緻入微的記錄下每個夢,又象考古一樣對每個夢深入研究,其解夢是為了為病人治病,而非算命預測,令人很折服他的專業功底,但對業外人士借鑑意義似乎不大。不過,書中對潛意識的探索與剖析還是很有見地的,夢可以使人發現自己的潛意識,窺析自己內心的真實意圖。

  書中精彩錄:

  1、瘋子是醒著的夢者。

  2、夢中的身體不能動等運動麻痺,是神經意識與肢體的矛盾體現。

  3、夢中所展現的主要是人的本能,可以說人在夢中回到了自然狀態。他衝破清醒時被意志禁固的壓抑。

  4。夢中忘記的往往是重要的,是稽查的抗拒。

  5、最後漸漸明白:夢可以使人發現自己的潛意識,真實意圖。

  6、前意識與潛意識。以前的概念中只知道潛意識,現在才知道還有前意識。

  7、夢的形成至少經過一天以上的醞釀。原來以為夢是自然瞬間形成的,經過大師的分析覺得真的是醞釀好久呢。以後會留意下自己的夢,或許還會珍惜下自己的夢呢。

  如果說有些書要透過重讀來強化與加深,我不會再選這本書。

  夢的解析讀書筆記 篇2

  最近開始看佛洛依德的《夢的解析》。夢是個奇妙的東西,又是虛無的,內容又奇妙,常常不可思議。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我也經常在夢中發現之前現實的影子。好奇,所以要讀讀。

  佛洛依德卻說,夢就是“思”,是種純心理活動,睡眠後的心理活動。比起神啟論,我更同意佛洛依德的觀點。

  今天才看了十幾頁,瞭解到一個夢的現象。

  人可以在夢中見到數年前景象和人,而平時主觀里根本就沒這樣的回憶和記憶。而你夢中的人或物沒有憑空創造出來的,都是你見過的,也取只是聽過一次或不經意瞟過一眼,夢會把它還原和放大。就像你用眼睛記錄下你所看到的所有東西,夢可以做細節的回放,醒來時你還能恍然大悟。

  所以我覺得,在年輕的時候,我們要,多看,多聽,把所有的影像和聲音記錄到大腦的硬盤裡,當我們老了,還可以在夢中燃把記憶煮酒,搬砌記憶雕刻時光。一覺醒來,彷彿又回到從前……

  夢的解析讀書筆記 篇3

  這段時間,我閱讀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感觸良多。本來我以為夢只是人在睡眠時大腦對白天發生的事情或曾經想到過的事情的反映或重現,或者單純只是莫名其妙的念頭,但閱讀完後我才知道原來夢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它反映了我們人類的慾望;同時我身為一名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從小被灌以儒家的傳統道德,自不敢萌生在大家眼中有違倫理道德的想法,即使有想法也不敢面對,但是這本書告訴了我這其實就是人類最原始的本性,正因為其可怕,我們更要面對以認識自己、完善自己。

  《夢的解析》出版於1900年,是西克蒙特·弗洛伊德對心理學最重要的貢獻之一,被譽為改變人類歷史的書,是精神分析理論體系形成的一個重要標誌。該書在作者生前就再版了8次,先後被翻譯成多種文字。一直經久不衰。與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哥白尼的《天體執行論》並稱為導致人類三大思想革命的經典之作。本書由作者大量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結合自己對病人的夢的臨床研究和對自己的夢的分析,深入地探討了有關夢的實質、夢的解析方法、夢的偽裝、夢的材料和來源、夢的工作以及夢的過程的心理等理論問題。他把象徵論作為理論基礎,認為夢是對願望的滿足,這不僅提供了開啟神經症患者心靈的一把鑰匙,而且還成了認知正常人潛意識活動的一條最重要的途徑。

  夢的解析讀書筆記 篇4

  夢代表願望的達成,但是如何來解釋讓人焦慮的夢,讓人感到驚恐的夢?夢是需要解釋的,並非夢表面所顯示的意義那麼簡單,這就是夢的偽裝特徵。

  透過種種的例子,我們可以充分證明:一個看起來內容很痛苦的夢,其實是可以解析成是願望的達成的。我們不要認為這些在解析時發現的,“碰巧”就是人們平時不願意去想或去做的一些事。其實這些令人不快的感覺,和平時我們面對不願做或不願提的事所產生的反感情緒一樣的,是在解開夢之謎底的時候,必須克服的種種阻力。當我將所有不愉快性質和夢的偽裝一起來考慮分析,得出這樣的結論:這些夢都是經過偽裝的,夢中的願望,在平時被嚴重壓抑了,所以願望的達成被偽裝到初開起來似乎無法看出的程度。所以,我們說,夢的偽裝其實就是一種審查制度在工作。針對所有夢中令人不快的內容的分析,我們得出下邊這個公式:夢是一種(受壓抑的)願望(經過偽裝而)達成。最後,我還需要提到和這些以痛苦為內容的夢相近的“焦慮的夢”假如把這類夢也看作是願望的達成,恐怕對那些沒有接受過夢的解析訓練的人來說,更加的不好理解。

  焦慮的夢事實上並非夢的解析的另一物件,它只不過以夢本身來表示出一半焦慮的內容而已。我們夢中所感受到的焦慮就是夢內容所明白地表示的那些念頭而已。如果我們想對這種夢再作解析,那就會發覺夢所表示的焦慮就如恐懼症所產生的焦慮一樣,它只是由某種念頭的存在而引起的焦慮。舉個例子,從視窗掉下去是有可能,因此一個人走進視窗時應當小心點。但是我們就不懂為什麼對這類恐懼症病人而言,靠近視窗竟會給他們那麼大的焦慮,遠超過事實上所需的小心,同樣地對這類恐懼症的解釋,也可適用於焦慮之夢。這兩者一樣,焦慮均附著於另一來源的某種意念上。

  佛洛依德認為,神經官能症焦慮都是起源於性生活的,而且多數情況下是因為裡比多從正常的物件轉移,而無法發洩引起的。焦慮的夢的內容很多和性有關,是因為這種內容中所帶的“性慾”轉成了“焦慮”。

  夢的解析讀書筆記 篇5

  《夢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名著,發表於1900年。在這本書中,引用了大量的夢作為例項,對有關夢的問題從各個方面進行認真的探討。從性慾望的潛意識活動和決定論觀點出發,指出夢是慾望的滿足,絕不是偶然形成的聯想,即通常說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的解析》將夢分為顯相和隱義。顯相是隱義的假面具,掩蓋著慾望(隱義)。他解釋說,夢是潛意識的慾望,由於睡眠時檢查作用鬆懈,趁機用偽裝方式繞過抵抗,闖入意識而成夢。夢的內容不是被壓抑與慾望的本來面目,必須加以分析或解釋。釋夢就是要找到夢的真正根源。

  很早就想讀這本書了,但一直有各種原因沒有去實踐,放假回家,有了充足的時間,可以好好讀讀這本名著。《夢的解析》敘述了弗洛伊德對於夢的看法以及在進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輔導時解夢的方法。其實這本書在某些程度上改變了我存於心中的道德觀。讀過這本書後,每當看到街上熙來攘往的人群,都有種異樣的感覺。這本書分可以為六個部分,分別是:一、對兒童的夢的研究;二、探討夢的檢查作用;三、探討夢的象徵作用;四、分析夢的運作;五、舉例分析幾個真實夢境;六、夢的作用在於滿足願望。弗洛伊德從沒有偽裝或偽裝較少的兒童的夢開始講起直到“面目全非”的成人夢境,其解夢的最關鍵因素就是揭開夢的偽裝。

  《夢的解析》指出夢是—種精神活動;“其動機常常是一個尋求滿足的願望”。夢是因願望而起,它的內容是“願望的達成”。夢不僅使思想有表現的機會,而且借幻覺經驗的方式,以表示願望的滿足。關於夢是“願望的達成”,作者舉了許多例項。其中一個是他的5歲的小兒子的夢。有一次,他們全家到達赫山腳下去遊玩。小兒子由於常用望遠鏡可以看到山上的西蒙尼小屋,因此他並不滿足於在山下玩。但父母並沒有帶他上山,他當時不很高興。弗洛伊德指出:“第二天早上,他神采飛揚地跑過來告訴我;‘昨晚我夢見我們走廟到了西蒙尼小屋。’我現在才明白,當初我說要去達赫山時,他就滿心地以為他一定可以由荷爾斯塔特翻山越嶺走到他天天用望遠鏡所憧憬的西蒙尼小屋去,而一旦獲知他只能以山腳下的瀑布為終點時,他是太失望了,太不滿足了。但夢卻使他得到了補償。”

  《夢的解析》指出夢是潛意識的自我表現,潛意識被壓在人的心靈的最深處,但它很活躍,於方百計要突破前意識的領域冒出來。當“自我”在既要休息又得不到完全體息,即自我“處於渾渾噩噩的狀態而放鬆了戒備的時候,潛意識使開始活動,於是出現了夢。由於做夢的人有不少願望是違反道德的,於是潛意識使以改頭換面的形式冒出來。夢之所以奇特而不可理解是由於夢的化裝造成的。夢既經過多次化裝就必須透過精神分析法才能作出解釋。

  《夢的解析》指出夢和精神病有相似之處,他認為”夢包含著簡要的神經質病的心理學“。因為他在聞釋夢和神經病時都是以關於潛意識的理論為依據的。他總結夢和精神病都符合潛意識的活動規律,得出的結論是:”潛意識比較喜歡和前意識中那些不被注意、被漠視或剛被打入冷宮(受排擠)的概念攀上關係。“透過這種手法,狡猾的潛意識可以偷偷溜到意識領域中去。弗洛伊德否定了過去人們所說的夢是來自超自然的鬼神的啟示,強調夢是人的心理活動的一部分,是來自潛意識。夢既不是靈魂的顯現也不是上帝的啟示,而是人類早年實踐活動的濃縮品和沉澱物。

  夢的解析讀書筆記 篇6

  我想大多數人都曾經做過關於考試的夢,我原來對此的理解只是因為我們太過重視這些考試而且害怕取不到好成績才會做這樣的夢,但其實這對我們現實生活中並沒有任何幫助。但是弗洛伊德指出,考試的夢往往發生於夢者隔天就要從事某種可能有風險而且必須承擔後果的大事時。同時他認為,夢者不會夢到他以前考試不及格的經歷,而會常夢到過去那些當時擔心通不過,花費了很大心血,而後卻發現並不是這麼難透過的那類考試。這讓我意識到,原來這類考試夢並不是毫無意義的,其實這類夢是在提醒我們不要太過害怕緊張,因為即使過去很害怕的考試也一樣通過了,夢境是在給我們心理暗示提醒我們只要盡力一般都會透過將近的考試的。

  儘管這本書享有很高的讚譽,但是在我看來應該理性辯證地去學習它,而不是一眛地照搬全收。或許是我閱歷太少,知識量太貧乏,但在我看來,弗洛伊德在這本書中有兩個方面是我不能輕易完全認同的。1、弗洛伊德在全書中把人的慾望都歸結於性本能的驅使,把所有本“清白純潔”的夢都看成是因為稽查作用的效果,而稽查作用的動機明顯就是性因素。弗洛伊德把夢中出現的物體都聯想到了性,例如一切長形物體,如手杖、樹枝、雨傘都象徵男性生殖器,而盒子、箱子、櫃子等中空物體都象徵子宮,而上、下階梯都象徵性活動......這些讓我覺得有些言過其實。因為在我看來,人不是隻有對性這一慾望的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價值偏向。他把人的一切夢的隱義都與夢者潛意識中的本能慾望聯絡起來,這太牽強了。他根據其性慾理論來解釋夢,不是把人看作社會的人,而單純看成是一種生物。但也有可能是因為我是受這些傳統的中國文化影響,在我的夢中多以遵從權威、崇尚禮儀的人文傳統為主題,或是其實這些都暗中指向“性”而我不自知。2、弗洛伊德對夢的解析在我看來顯得有些過於主觀,帶有強烈的主觀能動性。他對夢的解析儘管考慮了夢者的童年經歷、近期經歷、想法觀念,但是他對材料的選取卻沒有一個標準的規則,而是任意從中抽取能夠支援他觀點的材料加以拼接而成,這讓我們沒有辦法對自己的夢足夠客觀地進行分析。

  夢的解析讀書筆記 篇7

  在一位學心理學專業的同學介紹下,暑假的時候決定讀一下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在這之前自己也在想:人為什麼會做夢?夢真的會預言一些事情嗎?

  弗洛伊德是奧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家和心理學家,也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其著作《夢的解析》被譽為精神分析學第一名著,其中敘述了弗洛伊德對於夢的看法以及在進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輔導時解夢的方法,它從一個其他人沒探索過的領域對人們的心理、夢境進行了分析,並形成了一個相對完備的系統。對於這樣一本理論著作,我個人認為只讀一兩遍是不足以領悟到其中更深層次的奧妙的,所以,我所感悟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

  弗洛伊德在《夢的解析》這本書中採用大量的材料來論證其觀點,而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材料都是他自己的夢。在科學研究中,佔據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對得出正確的結論是有很大的影響的。並且,在獲取材料的過程中,又是一個艱苦曲折的經歷,需要的是耐心和恆心。而對於所獲得的沒有邏輯繁瑣的材料,又要對其進行整理、分析,直至最後歸納得出結論。但是有的時候,結論是很難得出來的。

  以前,我總是認為,精神病家自己也很有可能有點精神病。可反觀弗洛伊德卻好像沒有精神病的跡象。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研究心理的人自身必須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承受著巨大心理壓力的弗洛伊德卻依然總結寫出了這樣一本名著,不得不說他真的很有能力。

  在其著作中,弗洛伊德認為夢是慾望的表達,也就是說,夢是滿足自己內心的某種渴望,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你沒有被滿足的渴求。夢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因由的,是由先存在的現象引發的,“夢是一種被壓抑的、被抑制的願望經過偽裝的滿足。”而一些科學的解釋認為,夢是人在睡眠時部分的大腦皮層尚未停止活動而引起的表象。夢到底是什麼?誰又有一個確定的回答呢?

  在當今,人們如發現梵高的畫的價值一樣,也終於發現這本書有著它偉大的價值,並且弗洛伊德偉大心理學家的地位逐漸被認可,但是,他的有些觀點還是存在一些疑惑。《夢的解析》其中理論多為弗洛伊德自己在治療一些精神病人時透過感性經驗進行的總結,沒有理論資料的支援。另一方面,當時的心理學家對於弗洛伊德將個別精神病人的案例所得的結論普遍套用在正常人身上的做法表示不能接受。弗洛伊德認為夢的作用就在於滿足人的願望,可以保護睡眠。這樣的說法過於絕對。事實上,在我們的夢裡,也不乏一些焦慮的夢,有些夢甚至會影響到人的睡眠,例如噩夢。雖然,弗洛伊德認為人民們的驚醒並非是夢導致的,而是由防禦機制造成的,但他仍沒有對於噩夢本身的產生給出合理的解釋。

  不管怎樣,瑕不掩瑜,我們仍要承認這本書在心理學界中里程碑般的地位。當然,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還是要自己的夢自己努力去圓。

  夢的解析讀書筆記 篇8

  雖說本人曾經寫過一篇關於《夢的解析》的讀後感,但只是將該書的大致內容加以概括,並進行議論,並沒有更深一步的思考。所以我想借這篇讀後感,單獨的談談書中弗洛伊德所提到的關於人格結構的觀點。

  《三字經》中說道:“人之初,性本善。”而據我的理解,弗洛伊德的觀點恰恰與其相反。他認為人在幼年時期的思想、本性是邪惡的。而我比較贊同後者的觀點。

  首先,需要了解弗洛伊德所認為的人格結構。人格結構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組成。本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慾望、衝動和生命力。本我按快樂原則行事,它不理會社會道德、外在的行為規範,它唯一的要求是獲得快樂,避免痛苦。自我是自己可意識到的執行思考、感覺、判斷或記憶的部分,自我的機能是從本我那兒得到滿足,並且手段必須合理合法,它遵循的是“現實原則”,為本我服務。超我,是人格結構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人在成長過程中內化道德規範等形成的,其機能主要是監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為,它追求完美,所以它是非現實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會可接受的方式去滿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則”。一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要想保持心理健康,這三個部分必須始終是和諧的。

  人在剛出生時,超我可以說是不存在的,因為嬰兒沒有受過任何教育,所以調節本我和超我的自我也沒多大用處。所謂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本我便是如此佔據了大部分位子。嬰兒在渴、餓、不舒服時會嚎啕大哭,這便是本我的表現。那為什麼說嬰兒的本性是邪惡的呢?因為嬰兒“想要什麼就要什麼的”思想是不被社會所認可和接納的,這種思想與強盜無異,只不過嬰兒沒有成人的行動能力罷了。

  當人逐漸成長後,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道德規範,這些無形的束縛在被超我吸收後,超我漸漸強大起來。此時,自我便成了“和事佬”,為了滿足本我的基本需求,又要遵守道德規範,自我就需要在兩者間進行調節,所以人成年之後本性是否善良取決於超我是否強大。簡而言之,本性是靠教育得來的。

  中國為何要普及九年制教育,我想其一大原因就是人類是需要不斷地接受教育的,只有這樣社會才能和諧穩定地發展下去。

  夢的解析讀書筆記 篇9

  誠言讀這種純學術型的論文對我來說是一件痛苦的事,味如嚼蠟的感覺。前段時間鼓起勇氣拜讀了一下朱光潛先生的《西方美學史》讀到三分之二就放棄了,只能說自己的資質還不夠,只能讀讀小說品品小詩。

  這次讀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這本書,讓我對這種純學術型的書又有了一種全新的體驗,雖然還達不到讀小說那種流暢,有些句子要反覆看好幾遍才能明白他的含義,但是讀過之後確實對“夢”這個帶有迷幻色彩的詞有個一個新的認識。

  文章非常嚴謹的圍繞著“夢是什麼”、“夢的來源是什麼”、“組成夢的材料是什麼”、“夢的功能”等問題進行了非常深入的分析,弗洛伊德在相關方面看了非常多前人的作品,進行提煉分析,並且記錄成千上萬的實驗者的夢甚至是自己的夢境來作學術分析,這才謹慎地有了自己對於“夢”的解釋。

  在古人眼裡,“夢”常常意味著對未來的一種預示;也有學者指出,“夢”是在睡眠狀態下對於那些瑣碎,不經意的記憶的一種緩解行為,相當於人類思想負擔的一種排洩行為。但是弗洛伊德透過大量的夢例得出結論認為:“夢”是一種(受抑制的)願望(經過改裝的)的實現。

  夢意味著渴望一種願望的實現,這一說法在我心裡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看完這個結論我不禁就要反觀自己最近做的夢,來印證一下弗洛伊德先生這個觀點我是多麼的贊同。

  我清楚的記得有一個夏夜裡,我在床上一直輾轉反側,失眠到深夜。然而我第二天和我的朋友約好了一起早起去爬山。直到深夜四點,我一直還在糾結這個問題,我失眠到這麼晚還沒睡,明天必定沒有足夠的體力和朋友去爬山,但是已經約定好的事情怎麼樣才能推脫掉,這個問題在我心裡久久縈繞。最後我終於決定給朋友發信息說,明天有事,咱們下次再約去爬山。但是實則我心裡十分愧疚。

  終於在清晨五點左右我進入了夢鄉,我清楚的記得我做了一個夢,夢到窗外下起了雨,滴滴答答的聲音清楚的傳到我的耳朵裡,我心裡想著下雨了不能和朋友去爬山了。實則這只是我心中的一個願望,我希望不能去爬山這個事情有合理的理由推脫(例如下雨),不至於說“我昨晚失眠,我要補覺”這個理由這麼尷尬。

  從書中,我就能清楚的體會到要對於人類的“夢”這一領域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畢竟人常常都是一邊在做夢一邊在忘記自己做的夢。第二天就算有所回憶也是零零散散的隻言片語。再者每個人的表述能力不同,個人經歷也不同,解析一個人的夢肯定要和他的兒時記憶和這幾天的體驗相聯絡。你作為一個第三方,怎麼可能那麼輕易的瞭解他人的過往和夢境。若是用自己的夢境作為自己論文的論據,有些時候又有些站不住腳。所以認真寫一本關於“夢”的著作真的是一件相當不易的事情,我確實為弗洛伊德這種學術研究精神感動不已。

  夢的解析讀書筆記 篇10

  “我夢見……”

  一

  魯迅先生的《野草》中有接連七篇都以“我夢見……”最初,這樣一種方式明顯不是偶爾的。或許早就有人留意到了,但據我所知,還從未有人對此作出過任何有價值的打聽,以至於那七個“我夢見……”矗立在書中,有如晦暗沼地的七塊界碑。

  先生這數篇文章,是對“夢境”的真實傑出的描繪,是先生關於自身非存在之深淵的窺探。假如不能瞭解“夢境”,便無法瞭解這數篇文章乃至《野草》。

  二

  在詩人寫作下,作者往往把對“夢境”的描繪轉化成為對“希望”的描繪。因此中國文學的實踐景象便是從未有過適合的關於夢境的描繪,因為關於夢境的描繪其實是希望描繪的一種折射。因此持久以來,“夢境”仍然是一塊幽靜晦暗之地,很少有人真實進入。它耐久地引起人們的驚奇以及種種不著邊際的猜想。

  我信任即使是現代人也無法徹底捨棄占夢術所帶來的引誘。那不只是僅是一門無中生有的藝術,一起它也聲稱自己是一門關於窺探心裡希望的科學。在弗洛伊德的《釋夢》中便是如此。弗氏對“夢境”的結構帶給了傑出的剖析,但一涉及到夢的材料,便仍然回返到占夢術的陰影之下。

  三

  “夢境”是根據身體的一種表述,這種表述就如同在身體外表的舞蹈。也可以說“夢境”是綁架者,綁架著咱們形而上學的身體。“夢境”與身體相關,一如文明與政治相關。假如說政治是文明潛在的身體,那麼文明也剛好正是在政治之上開出的種種紛亂的夢境之花。或許咱們可以反過來說,假如說身體是“夢境”潛在的政治,那麼“夢境”也剛好正是在身體之上開出的種種紛亂的“文明”之花。關於“夢境”的政治學,弗氏早已啟其大端,不用贅言。但時至今日,“夢境”的境況其實更為類似於東方學中的“東方”,“他們無法表述自己,他們必須被他人表述”,這一境況將持久地繼續下去。

  四

  “夢境”是日常日子下扯開的裂口。日日夜夜,或許嚴格來說,“日夜日夜……”,咱們都毫不介意那種割裂,日常日子的接連性傾向於消抹掉咱們的夜晚,使之成為“希望操練”,或許,“逝世操練”。據我所知,作為小說家的泰戈爾關於“夢境”曾經提出過一個真實的問題,“假如夜晚的夢境連續起來,那麼白日日子的真實性會不會大打折扣呢?”或許也可以如小說家史鐵生那樣提問,“假如一個人做夢,到死都沒醒,那麼這個夢還算是夢境嗎?”

  五

  再來剖析“夢境”。其實在“夢之情境”這一特別空間中,夢的材料無關緊要,不管其是關於希望的發揮,或是關於回憶的發揮,或是關於感覺的發揮,那都無關緊要。工作的關鍵在於,“夢境”為咱們帶給了一個樸實心情化的氣氛(心情空間),大致說來,此種心情氣氛便是夢境自身。在此“心情空間”中,心緒透過種種情境得到演練。“夢境”對錯控制性的,它的追溯無法預期,大部分只能過後忘記,或得到幾句相關不相關的描繪。可是孑遺的“夢境”徹底有理由使自己成為永久的,因為我覺得,“夢境”關於心情的體會一點點不遜於咱們的日常閱歷,甚且猶有過之。我置疑心緒在夢境中往往是加速運動,因為我從夢中醒來往往是因為難以承受那樣的高速。

  六

  幻想一種“無時刻”的空間,既非瞬間又非永久;再幻想一種“時刻紊亂”的空間,處處零星的時刻碎片拼接不上;再幻想一種“時刻中止”的空間,陷身其間的極度焦慮。夢境中的時刻是對日常時刻的反諷。

  七

  我置疑“夢境”中的視角得益於拍攝技能的開展,在夢中,不透過任何鏡子,我可以看見我的背影。在夢中,我的目光無處不在,兵分幾路,分頭營造出一個視覺控制下的空間。或許,那究竟是誰的目光?那目光可是假借了我的名義?……

  夢的解析讀書筆記 篇11

  在我的認知裡夢是人心裡狀態的一種反映,而這種心裡狀態很有可能是在白天所思考的事情,也很有可能是存在於潛意識的,恐怕這就是所謂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吧!

  想必那些都是人人都明白的,但從來沒有人把它與心理學進行掛勾,都只是輕描淡寫的一句:“一個夢而已,有什麼好研究的!”但對於科學領域而言《夢的解析》乃是一個具有重要性意義的發現!而我也對書中有關於1900年以前有關夢的研究也頗為感興趣,不只是由於對於未知領域我充滿了好奇,還是費洛伊以他那獨特的手法向我展示了一個不一樣的神秘的世界,簡言之費洛伊特就是那麼的神秘。

  弗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中從心理學角度對夢進行了系統性的研究,這些研究使夢與疾病的關係漸漸清晰與明確起來。他的思想極為深刻,在探討問題中,往往引述歷代文學、歷史、醫學、哲學、宗教等材料。他思考敏銳、分析精細、推斷循回遞進、構思步步趨入,不斷的揭示出人們心靈的底層,這就使精神分析的內容極其豐富的根源。

  在弗洛伊德看來,夢不外乎是一大堆心理元素的堆砌物。有關釋夢的技巧,他在治療“歇斯底里症”的過程中有了明晰的運用,所以,他說“夢的內容是在於願望的達成,其動機在於某種願望”。

  按費洛伊德的意思來說夢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所不能得到的,既滿足了自我,緩和了衝動;又不至於喚起檢查機制的警覺,從而保護了睡眠。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夢就是願望的達成。因此能慾望只能採取象徵的、曲折隱晦的手法來求得自我的表現,簡單的來說這也屬於自我潛意識的一種表現。

  說到對於此我也是相當贊同的,那夢裡的一幕幕似乎都還是前一秒才發生過。我是一個比較愛懷舊,同時也比較感性,在小學剛畢業的那段時間裡不知是太過於懷念過去小學與死黨在一起的時光,還是對一初中生活的一種乏味,每晚夢到的總是過去與同學在一起上課的場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夢滿足了我那些日子對於思念的滿足。

  喜歡李宇春的我與由於不可能看到她的真人,所以我有一段日子的夢想就是看到李宇春的真人,可能是真的想得太多的緣故,結果還真夢到了,那之後的一段日子裡心情一直是相當的好,所以狀態一直都還是不錯的。

  這就是我的一些願望,滿足了費洛伊德所說的“夢的內容是在於願望的達成,其動機在於某種願望”。

  不知你是否有這樣的經歷,每天醒來都會記得很多夢,也會忘記更多的夢,但無論什麼樣的夢,在醒來以後都會發現在夢裡的經歷和場景其實都很假,或者是很荒誕,比如夢裡大多沒有顏色,有時死去的人也會在夢裡出現等等。但做夢的時候我們幾乎不太可能意識到這些不合理,更不會意識到自己在做夢。偶爾可能我們自己會發現自己在夢中。醒來回憶夢境,會發現夢裡依然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但只有清醒才會發現。

  或許你還會不解,那就多讀讀《夢的解析》吧!

  夢的解析讀書筆記 篇12

  另外的一點,弗洛伊德本人是一位精神病學家,他對於人類的精神病有深入的研究。但是,他將精神病人身上的特性推廣到普通人身上,就讓大多數人無法理解了。在《夢的解析》中,這一點也有體現。弗洛伊德認為在人們心目中最大的禁忌就是“性”,而“性”又是人的本能,對於“性”的這個禁區,人們既想闖入,又迫於道德限制,所以只有在夢中釋放自己的願望,使自身得到滿足。基於這樣的理論,弗洛伊德在其對夢的解釋中,除了個別十分明顯的是對普通慾望的滿足(如飢渴、排洩等)的夢外,大多數夢在他的眼裡都與對性的渴望脫不了干係。這樣的說法不但難於被人理解而且過於絕對,並不能涵蓋所有夢的好處。

  第三,弗洛伊德認為夢的作用就在於滿足人的願望,能夠保護睡眠。這樣的說法過於絕對。事實上,在我們的夢裡,除了滿足願望的夢之外,也不乏一些焦慮的夢,有些夢甚至會影響到人的睡眠,例如單純地受到白天未解決的事務影響而做的夢。雖然,弗洛伊德認為人民們的驚醒並非是夢導致的,而是由防禦機制造成的,但他仍沒有對於噩夢本身的產生給出合理的解釋。在弗洛伊德看來,縱使夢本身的含義並不單一,他也不能給出過於多的解釋,因為這對於一個理論的誕生是不利的。對於精神分析學這個理論學問來說,弗洛伊德不能兼顧夢的含義的所有可能性,但在對於精神分析治療時,我們不就應以偏概全,忽視掉其他的可能性。最後,弗洛伊德提出進行夢的解剖分析時務必對病人的生活背景有深入的瞭解才行。這一點,我們認為是就應肯定的。也因為這個原因,我們不應妄自對他人的夢加以揣析。要想正確地解夢,我們就務必對做夢者有一個長期的縱向瞭解,因而解析夢這個過程,也是十分費時費力的。

  雖然《夢的解析》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瑕不掩瑜,這本書在心理學界中里程碑般的地位。它從一個其他人從沒探索過的領域對人們的心理、夢境進行了分析,並構成了一個相對完備的系統,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因此,要了解西方的心理學發展,我們就不能不研究弗洛伊德,要了解弗洛伊德,我們就不能不關注這本《夢的解析》。

  夢的解析讀書筆記 篇13

  我們每個人都會做夢,只是第二天醒來時有時記得而有時又不記得。夢的內容千奇百怪,變化莫測,在沒有接觸到心理學對夢未曾有了解之時,一直都覺得夢是很神秘的境界,為什麼會做夢,為什麼會夢到那樣的情景,很多關於夢的詞語,故事,人物從小就在我的腦海裡翻來覆去。最近讀了弗洛伊德先生的心理學著作《夢的解析》才對夢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根據弗洛伊德的觀點夢都是“願望的達成”,嘗試用潛意識來解決各部分的衝突。不過由於潛意識中的資訊不受拘束,通常讓人難堪,潛意識中的“稽察者”不允許它未經改變就進入意識。在夢中,潛意識比清醒時放鬆了此項職責,但是仍然在關注,於是潛意識被扭曲其意義,以透過審查。所以夢中的形象通常並非它們顯現的樣子,按照弗洛伊德所說,需要用潛意識的結構進行更深的解釋。

  看完他的作品中的觀點,然後想到我個人以前做過的夢,就能夠大概的解析自己夢了。

  我記得,自己在上高中時,曾喜歡過班上一位男同學。但當時還有很多班上的女同學也都喜歡他。其中的一個女生還和我是同寢室,有一天,我就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我和那個男生一同在我家,他還在稱呼我的爸媽為爸媽。還跟我哥哥一同睡在一個臥室。然後,又是我在學校的場景,我在公共浴池裡洗衣服,那個男生他把自己的要洗的髒衣服拿給我,讓我洗,而正當我準備拿過來洗時,我的室友,也就是同樣喜歡那個男生的女生出現了,她從我手裡奪走了那件衣服,然後,我就被驚醒了。

  醒來,才發現自己是在做夢,看到那個女生,我也實在沒忍住就笑了。

  相信透過弗洛伊德所說的夢是願望的達成,大家也不難理解我所做的這個夢。

  作為初中生的我們正值青春期,所以對於異性有好感也難免。但是,那時的我們學習壓力大,學校是嚴格禁止談戀愛。所以,我內心複雜的情感就可由夢來實現。

  夢的解析讀書筆記 篇14

  真實世界夢一場——《夢的解析》讀後感:《莊子·齊物論》裡說道,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那麼我們在做夢的時候,是真的在夢裡呢?還是在別人的夢裡?更甚者,我們就是夢本身?

  一年前看過一部很有意思的電影,名《盜夢空間》。劇情大概是萊昂納多帶領著他的團隊,進入他人的夢境,從他人的潛意識中盜取機密,並重塑他人夢境的故事。影片的最後,導演故意留有懸念——男主角有沒有回到現實生活。對此網上評論不一。值得思考的是,我們自以為是生活的真實世界,真的真實嗎?

  看過弗洛依德的《夢的解析》後,似乎有了一些新的發現。弗洛伊德認為,夢是人潛意識的反映,也就是說,所有夢均不會是空穴來風的,在經過一系列追溯與解析之後總會找到你會做這樣夢的原因。也許是1)一種最近發生且意義重大的事件2)幾個最近發生的重大事件凝聚成的整體3)一個或數個重大事件,在夢中以一個同時發生的無足輕重的印象來表示4)一個對做夢者本身具有重大意義的經驗(經過一系列回憶跟思溯),而經常在夢中以另一最近發生但無甚關係的印象作為夢的內容。既然夢與真實生活聯絡如此密切,我們好像不能完全將兩者剝離開來。

  前幾年很火的一個話題要屬維度觀了。人們把我們所屬的時空分為十個維度,其中六維——摺起,能讓五維空間中的點自由跳躍。因此如果一個3D世界的人對現在的生活不滿,假使他擁有六維空間的能力,則他能自由的變成五維空間中任何一個他所滿意的位置。乃至到了九維空間,我們甚至可以自由地穿梭在任何一個宇宙的任何一個時點的任何一個3D空間了。《夢的解析》中說,一個人永遠無法確定地說他自己已將整個夢完完全全地解釋出來,事實上,儘管所做的解釋已到了完美無瑕、令人滿意的地步,但他仍可能再由同一個夢裡又找出另一個意義來。我們總會在夢裡看見許多我們至今無法解釋的事情,這會不會是由於我們的維度太低,而夢裡的情形屬於三維度以上的事情呢?試想一下,其實夢中的情形是五維空間裡的一個點,而我們現在的世界也是屬於其中的一個點,我們在五維空間裡各自有不同的活法,而六維空間的主宰者則可以隨意體驗任何一個3D世界。所有我們在夢中看見的也許在另一個維度裡面正在發生著。我們真實發生的事情也許正是別的點所夢見的。這樣說來或許有點玄乎了,不過萬事都是相對的不是嗎?《夢的解析》裡提到的:在夢的“隱意”與“顯意”之間比較,第一個引人注意的便是夢的工作包含一大堆的“凝聚作用”。而這這凝聚的印象恰恰是發散的真實啊。

  中國有兩句古語:“眾人皆醉我獨醒”與“眾人皆醒我獨醉”。到底是一個醉鬼笑其他人還是一群醉鬼笑一個人,或許這並沒有答案。我們現在也無法準確地說出個所以然,但最美的不就是這種朦朧感嗎?

  有人說,既然我們懷疑世界的真實性,那麼,隨便怎麼活都可以咯。前面提到《夢的解析》中曾說,夢是人潛意識的反應,也許反映著另一個點的真實事件。我們都做過噩夢,比如夢見考試不及格,或者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團糟,醒來之後後怕不已,想著,還好不是真的。這正是給了我們一個警示,夢作為連線兩個3D點的橋樑,總有它存在的道理吧。我認為,夢裡的警示就是要提醒我們,現在的生活多麼美好,雖然比上不足,但比下有餘,我們應該珍惜這樣的生活,並且根據夢中所提示的那樣,不要重複可怕的錯誤。

  我們不妨就把真實世界看做一場大夢,多一些灑脫,少一些計較,痛痛快快夢一場。

  夢的解析讀書筆記 篇15

  每個人都會做夢,我也不例外,一直感覺夢是潛意識裡存在思想的延伸。從小就有對夢的好奇,人為什麼會做夢?我們醒後為什麼會忘記夢?夢的內容有什麼意義呢?

  《夢的解析》主要是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視角解讀夢的形成機制、夢的來源以及夢的功能。第一章列舉各家對於夢的解析時就指出,這些人的觀點要麼是完全錯誤的,要麼是隻有部分值得借鑑,沒有觸及夢形成機制的本質。在許多學者的觀點中,夢確實是一種精神活動,這一點毋庸置疑,但這種精神活動的級別是極為低下的,無法與清醒時的思維活動相提並論。

  弗洛伊德認為夢的功能是願望的達成,無論夢的顯意如何,是無意義的、焦慮的甚至是反道德的,其本質都是滿足人的慾望。比如人會夢見尋找廁所,一般來說會解讀為人想要方便才會做這樣的夢,願望是消除尿意可這樣的夢往往是找不到廁所的,只有兒童才會找到廁所然後尿床,大人則是一直在找,所以真正的願望是偷懶,“起身去廁所太麻煩了,不如就這樣睡下去”,所以才會一直尋找廁所而不得,夢得持續,之所以沒有尿床,是因為審查機構不允許逾越鴻溝。如果真的憋到不行,願望就會轉變成要去消除尿意,就會夢到找到廁所,之後就是驚醒了。

  《夢的解析》第一次告訴曾經物質和充滿疑惑的人們:夢是一個人與自己內心的真實對話,是自己向自己學習的過程,是另外一次與自己息息相關的人生。在隱秘的夢境所看見、所感覺到的一切,呼吸、眼淚、痛苦以及快樂,並不是都沒有意義的。佛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中還認為人在清醒的意識下面,還有一個潛在的心理活動在進行著。夢不是偶然形成的聯想,而是壓抑的慾望(潛意識的情慾偽裝的滿足)。它可能表現對治療有重要意義的情緒的來源,包含導致某種心理的原因。所以,夢是通往潛意識的橋樑。書中作者聲稱他發現了三大真理:夢是無意識慾望和兒時慾望的偽裝的滿足;俄狄浦斯情結是人類普通的心理情緒;兒童是有性愛意識和動機的。

  《夢的解析》一直以來飽受爭議,一是精神分析的方法本身取證的主觀性較多,它來源於催眠後病人與分析師的交談。二是潛意識的願望是無法被意識捕捉的,那就無法證明其真正存在,總會有人不承認。

  讀完《夢的解析》後,感到有很多彆扭的地方,雖然弗洛伊德構建了一個物質結構,但這個“物質”的 結構無法被證明。而且弗洛伊德所採用的案例,都是西方語系的人,他提到語音、詞法在形成夢境中的作用,是利用詞根的聯想達到的,比如紫羅蘭會聯想到暴力。但這種方式在中國似乎無法實現,中文不是依靠詞根的,而是象形字,中國人做夢可能會直接繞過文字聯想階段,因為影象聯想完全可以代替文字聯想。

  夢的解析讀書筆記 篇16

  希望能堅持看完並對倒數第二段的推論給出評價

  為了給這本書做書評,我覺得還是應該再多看一些書,於是我先後看完了《性學三論》《夢的.解析》,以及佛羅伊德用夢的解析,性學三論,歇斯底里症研究三部作品的理論用於分析一個真實案例的過程描述《少女杜拉的故事》。之後讀了佛羅伊德後期進軍哲學領域的三部著作《超越快樂原則》《集體心理學研究》《自我本我論》。

  之後以上作品會輪流給出書評。

  《夢的解析》是一個名氣很大的作品,但我相信看完的人不多,名氣大是因為周公解夢似的名字又帶上科學的色彩,給人一種科學解玄學問題的感覺,讓人不禁好奇起來。

  但實際上,讀起來是非常吃力的。

  不得不承認,佛羅伊德真的很不會寫書。寫的真的是一本比一本難看,不過我仍然用好奇心堅持下來了。他的書,首先感覺論證意識流太多,沒有清晰的論證思路,想到哪寫哪,章節標題和內容不能完全對應上,雖然這在夢的解析裡還好。

  但是作者闡述的觀點還是很讓人信服。《夢的解析》通篇重點在於一個觀點,夢是慾望的表達。至於其他章節凝縮作用,移置作用,夢的偽裝性等都是在服務慾望原則。比如很多夢到災難,噩耗等夢境仍然是透過這些作用來表達隱形的慾望。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個婦女夢見侄子死了,婦女會反駁佛羅伊德,她不可能有這種慾望。然而佛羅伊德透過詢問,喚醒婦女的記憶讓婦女發現她愛上了一個只在葬禮上見過的男人,因此發現夢見侄子的死亡只是心中見到愛人的表達。諸如此類的例子,在《少女杜拉的故事》裡還有更多。

  然而我並不能給出太多自身的夢例支援佛羅伊德的觀點。因為碎片太多不完整,而且很多都沒法確定是哪些慾望。

  至於戰後創傷症,和反覆夢見一些可怕的夢,有很多是負罪感的表達慾望,反應在《性學三論》中提及的施虐、受虐傾向。這些幼兒時期形成的傾向在《超越快樂原則》和《自我本我論》中又以超我的哲學思想重新定義。

  總而言之對於夢境來說,佛羅伊德自己建立了一套可以自圓其說的理論體系,並且有很多證據支援,雖然有的夢例看起來有些牽強。

  在文中,會有一些非常極端看似不能理解的案例,但畢竟佛羅伊德是精神病醫生,面對的都是具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和常人不同,因此不能以常人目光去審視並批判。這一點在《性學三論》中尤其明顯。

  除此之外,書中還介紹,夢例中的夢念多數為前一天而非當天,以及幼時的記憶構成。對於前一天的說法,我沒有認真從自己的夢例中分析,但以後會嘗試。不過可以理解,因為睡覺也是一個強化當天記憶的過程,前一天的記憶已經強化會比較深刻。很多時候都會有這樣的感覺:一段練了很久的譜子,怎麼都彈不下來,睡一覺起來忽然就很順利的彈完了,因此肌肉記憶,和潛意識(也就是本我)可以在睡覺中加強。

  現在的我對夢境的認知應該是這樣的活動:大腦在睡眠階段,人腦神經網路的節點之間會出現的一些隨機性啟用的過程,這個過程的隨機會製造出荒誕,而節點之間的關聯聯想又帶有一些邏輯。一些日常中的意識(也就是自我)無法回憶起來的東西可以在這些隨機的過程中被重新聯想起來。(這些潛意識就好比記憶體中的資料還在,但指標已經丟了,但是如果你隨機的去尋找這些記憶體,還是能看出來一些蛛絲馬跡)。而佛羅伊德的理論則是這種隨機的聯想過程總結出來的表現規律。至於慾望的表達,可能真的就是這些神經元活躍聯想的潛意識分佈(所謂潛意識就是你的一個神經元和另外一個神經元路徑很近很活躍,但由於超我和自我的存在你刻意的繞過這個路徑,比如你可能有些由於潛意識的特殊癖好,但超我中的道德讓你不願意承認,在睡眠中失去超我的督察作用,潛意識的短路徑易啟用的特點都淋漓盡至的體現了出來,於是你會夢見一些你以前沒想到過的慾望,這個可以參考佛羅伊德的一個夢例,關於他如何在夢中讓自己在一次失敗的醫療診斷推卸責任,這是一個他潛意識的慾望,他日常中不想推卸責任,但夢中的他卻暴露了自己腦中神經元的分佈)

  四星,一星扣在寫作水平。

  夢的解析讀書筆記 篇17

  前天讀完,昨天上班地鐵上不經意間想寫點讀書筆記,就寫下去了。寫作好久違的感覺啊。很好,想繼續寫下去。自從讀了那本《富爸爸窮爸爸》之後,就感覺要捨棄小說一段時間了。要正式開始讀讀財經啊、哲學啊、歷史啊,甚至科學之類的書了。這些書說不定會完全打破你那些固有的東西,完全不一樣。

  《夢的解析》弗洛伊德。這本書使我對於自己每晚的夢多了關注,每天在地鐵上會盡量的回想前一夜的夢,是因為什麼原因會有那樣這樣的夢境……時間越長,越是想不起來夢了什麼,比如現在一點也想不起來夜晚的夢了……

  前天清晨陽光明媚,我以為自己睡在家裡的床上,心裡卻在期待是睡在現在的屋子裡,沒想到醒來確實是睡在現在的屋子裡。

  【來做客嗎】夢是慾望的滿足。我們中國人也有很多關於夢的諺語,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都是相反的……”等等等等。

  這些東西,這些人類共有的東西,真的應該好好研究研究呢。很有意思。書裡提到,夢往往跟當天發生了事情緊密相關,尤其是白天不為我們所特別關注,甚至都沒意識到的東西相關。

  有時候我也發現是這樣的,有一天高中同學建了個班級微信群,一個高中同學加了我,最近的那兩三天的某一天裡,我就夢見了他。但是很多時候又感到困惑,因為你往往不能夢到現在每天跟你相處密切的人,往往是夢到從前的那些人那些事。譬如,我自己現在或者上大學的時候就會經常夢到高中的同學。而且常常夢中的我,考試找不到考場——走啊走啊,到處找教室,可就是走不到自己的考場,走到的時候又已經遲到了;不然就是要誤車了,火車、客車、飛機,沒一個不被我耽誤的;或者是高中的同學出現在小學時候的教室裡。

  書裡,弗洛伊德總是提到對於性的焦慮是產生夢的一個重要原因,有這種那種關於性的象徵物,因為有“審查機制”的作用,人們在夢中總是想掩蓋對性的渴望,並由此獲得滿足——夢是慾望的滿足。

  這些都很有意思,有時間可以看看這本書呢,也可以開始記錄自己的夢,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夢的解析讀書筆記 篇18

  文:董威;《夢的解析》,弗洛伊德的名著,發表於1900年,對人類影響最大的心理學經典,奠定了精神分析學派的理論基礎及研究方法。對於夢的問題從各個方面進行認真的探討。

  很早想看這本書了,不過它科學嚴謹的敘述開始讓我看的很不習慣,它敘述了弗洛伊德對於夢的看法,以及在進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輔導時解釋夢的方法,弗洛伊德得出結論的方法讓我受益匪淺。對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採用的方法也不同,它從沒有偽裝或偽裝較少的兒童的夢開始講到變化後成人夢境。

  《夢的解析》指出夢是潛意識的自我表現,潛意識被壓在人心靈的最深處,當我們意識處於混沌的狀態時。潛意識就會以其他的過不可思議的形式冒出來,我們大多覺得夢和現實無關,不過是夢被化裝了。解夢的關鍵就是揭開夢的偽裝。

  舉個例子,按書中的解釋,當我們在夢到自己從哪個高處掉下來,當然我們不會摔死,但在這種夢中,自己的身體也會有隨夢掉下來的感覺一樣,書中給的解釋是,讀後感。這樣感覺的原始材料來自我們小時候被大人高舉起又突然放下,不過這種感覺不像疼痛一樣,被我們記憶收藏,因為到當時太小大腦的記憶功能沒有發育,但是身體對於這種感覺已經有了記錄。

  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是,弗洛伊德認為這些材料都來自每個人的童年,在人生中童年是最重要的階段。

  感覺夢的內涵是無窮的,潛意識也是難以捉摸的。

  夢的解析讀書筆記 篇19

  《夢的解析》是弗洛伊德根據精神分析,以自己和身邊人所做的夢為典型記述的,類似於夢醫案的載體。這本書出版時間為1900年,但他所提出的很多理論包括人的潛意識、夢是滿足人的慾望、夢中的審查機制等等關於夢的解析,直到2019年仍舊十分前衛。

  弗洛伊德認為,潛意識中的本能衝動趁人睡眠是以偽裝的形式騙過了所有鬆懈的心理檢查機制而得以表現,就構成了夢境。在本書的開頭,他提出了夢並沒有啟示的作用,而是用以達成做夢者的願望。而對夢境的深入解析,能夠在心理學領域幫助心理醫生治癒病人。

  弗洛伊德書中講到夢的來源、造夢機制及夢的功能。弗洛伊德記述的順序是先解夢,然後在分析夢的功能,在解釋夢的材料來源,最後才是造夢機制。這種倒敘說明增加了閱讀的困難性,為了方便,我先解釋夢的來源。

  夢的材料來源,與很多人想到的一樣,夢的來源偏愛與近期瑣事和很多無關緊要的材料、兒時經歷、睡覺時軀體受到的刺激。

  比如他在書中提到,自己在夢中寫了一本不明屬性的植物學專著,而材料來源則是白日在櫥窗裡面看到了仙客來屬植物專著。引申瑣事就是做夢者的妻子最喜歡的就是仙客來花,而他常常忘記買給妻子,故而常常責備自己。但同時他翻開了這本書,上面有很多幹枯的植物標本,這是因為他兒時曾經幫助老師整理植物類書籍,去掉其中的書蟲卻並未獲得老師的認可。

  而軀體刺激包括很多,比如軀體感覺冷會夢見掉進冰窟,熱會夢見走在火焰山,當然包括飢餓和身體器官器質性的改變導致的夢中的場景和感覺的變換,還有我們最常見的尿意,通常我們會以尋找廁所作為夢境展示,但因為夢的動機之一就是接著睡,所以做夢者可能為了偷懶,而一直在找廁所。

  造夢機制是夢的解析最為核心的部分,它闡述夢是怎樣千方百計保證願望能夠在夢境中被表達,他就是夢的大腦,造夢機制包括凝縮機制、移置作用、邏輯關係表達手段、表現力既畫面感、符號象徵和其他的典型夢,以及夢中情緒等。

  比如說弗洛伊德在夢中將很多人的面部特徵,行為特徵等整合到一個人的身上並且用了另外一個人的名字作為符號,這就是濃縮作用。移置作用最終的便是聯想機制,從一片樹葉想到樹,圖書館,大學等等這樣無線關聯下去,這主要是為了對隱唸的偽裝,其次是為了增強夢的表現力,從而符合審查機制和邏輯關係的表達。

  弗洛伊德在書中移置機制中的很多平行連結採用的案例多是以外語的語音、語法的相似為橋樑,所以我們在閱讀和理解上比較困難。

  弗洛伊德在書中講過一個典型夢,講述一個父親在孩子病床前苦守許久,孩子去世後,他退到隔壁房間休息,敞著門看到孩子遺體旁圍繞一圈蠟燭,父親的僱傭的老人守在旁邊禱告。父親睡著幾個小時忽然夢到孩子跑來對他大聲抱怨:“爸爸,難道你沒看到我被燒著了麼?”父親即刻驚醒,對面房間火光閃耀,老人睡著了,蠟燭倒下燒壞了孩子遺體的手臂。

  解析看,是因為火光刺激,還有父親對於老人看守不放心情緒引發的夢境,其中孩子是因為高燒不退死亡。可能在活著的時候對父親說過類似的話語。父親之所以夢見孩子跑來抱怨,他的隱念是希望孩子活著。

  這一本書斷斷續續看了許久,很多案例都是翻來覆去的看並且引申瞭解他索要表達的潛意識理論,雖然在理解上有很多困難,但是讀過之後受益匪淺,對於夢的神秘性也可以慢慢解開。

  夢是潛意識的願望的達成,而潛意識是人最原始的本性,所以讀懂了夢,便讀懂了隱藏最深的自己。這是一本很好的書,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閱讀。

  夢的解析讀書筆記 篇20

  早上利用課餘時間讀了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對於書中關於夢的起源有了新的認識。

  相信很多喜歡心理學的人都對弗洛伊德這個名字有所瞭解,但我也是第一次從這本書中才知道,我們所瞭解的“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這樣的概念,居然也是他透過這本書首次提出來的。

  當看到這一點的時候,最大的感觸就是:應該多讀書。我們平時所認為讀了多少書,真的不過是冰山一角,九牛一毛,當讀的越多,瞭解越多,才越發現自己的渺小,以及知識海洋的浩瀚。

  在這本書中,我知道了關於做夢的三個來源解釋。有一種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就是遠古時代所流傳下來的,就是夢是屬於神明的指示,是屬於超自然的範疇,於是也就有了很多解夢的說法。另外一種是亞里士多德等哲學家們所說的,是人們精力過剩所產生的一種沒有意義的精神活動。關於這一點,因為有些夢實在是不能單純地用無意義去解釋,所以也不是所有人都認同。

  而第三個解釋就是書的作者弗洛伊德所說的,夢是我們潛意識中的慾望透過改頭換面顯現出來的精神活動,是有意義的,同時可以透過解析夢境來治療一些心理疾病。

  無疑,他的這個說法從最開始人們的不理解到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

  在這本書中,我也開始瞭解了夢的原理,懂得了關於夢境內容背後可能潛藏的心理活動,心理意識。透過讀這本書,更加地篤定了應該多讀書的想法。而這還只是讀了一本關於心理的著作,充其量只是在書的海洋中的一小滴,如果大量地閱讀這一型別的書,才會有了把這些知識點聯絡成線,成面,才能有自己的知識體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