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筆記》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培根筆記》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培根筆記》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培根筆記》讀後感範文1

  求知可以改進人的天性,而實驗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實習嘗試則可檢查修正知識本身的真偽。

  狡詐者輕鄙學問,愚魯者羨慕學問,維聰明者善於運用學問。知識本身並沒有告訴人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這是一門技藝,不經實驗就不能學到。求知時不可專為挑剔辯駁去讀書,但也不可輕易相信書本。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是應該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有的知識只要淺嘗即可,有的知識只要粗知即可,只有少數專門知識需要深入鑽研,仔細揣摩,所以有的書只讀其中一部分即可,有的書只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對於少數好書,則要精讀細讀,反覆地讀。

  有的書可以請人代讀,然後看他的筆記摘要就行了,但這隻限於質量粗劣的書,否則一本好書將要象已被蒸餾過的水,變得淡而乏味了。

  讀書使人的頭腦充實,討論使人明辨是非,做筆記則能使知識準確。

  因此如果一個人不願做筆記,他的記憶力就必須強而可靠。如果一個人只願孤獨探索,他的頭腦就必須格外銳利。如果有人不讀書又想冒充博學多知,他就必定是一個狡黠的傢伙。

  讀書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休養,邏輯修辭使人長於思辯。總之,“知識能改變人的性格”。

  不僅如此,精神上的各種缺陷,還都可以透過求知來改善--正如身體上的缺陷,可以透過運動來改善一樣。例如打球有利於腰腎,射箭可闊胸利肺,散步則有助於消化,騎術使人反應敏捷。等等。同樣一個思維不集中的人,也可以研習數學,因為數學稍不仔細就會出錯。缺乏分析判斷的人,也可以研學經院哲學,因為這門學問最講究繁瑣辯證。不善於推理的人,可以研學法律學,如此等等。這種頭腦的缺陷,是都可以透過求知來療治的。

  《培根筆記》讀後感範文2

  弗蘭西斯·培根就是這本書的作家,他是英國著名的哲學家,作家和科學家。他竭力倡導“書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數學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他推崇科學發展科學的進步思想和崇尚知識的進步口號。一直推進著社會的進步。他還有許多著作如《學術的發展》、《論說文集》、《論事物的本性》等。

  在這數十篇隨筆中,《論真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理是什麼東西?”彼拉多當年玩世不恭地取笑說。他提這個問題是不指望得到答案的。世人多數心隨境變,他們認為堅持一種信念就等於自戴一種枷鎖,會使思想和行為無法自行其是。雖然作為一種學派的懷疑論早已消逝,但持這種觀點者仍大有人在——儘管他們的觀念未必像古人那樣清晰而透徹。

  謊言--虛偽的代名詞(不包括善意的),文中說的一句話我很認同,人們之所以願意去追隨詭言是為了是“由於詭言更能迎合人性中的那些惡習”,人性,一個強壯到不能再偉大的事物,,卻又同時渺小到不能再脆弱,追隨詭言,是在逃避,去逃避那些內心中的某些事物被活生生、血淋淋地揭開。文中說得不錯,氣炸地行為像蛇,只能靠肚皮爬行。沒有任何罪惡比虛偽和背叛更可恥的!所以蒙田在研究“騙子”這個詞為何如此可憎時說得好:“深思一下吧!說謊者是這樣的一類人,他敢於狂妄地面對上帝,卻不敢勇敢地面對世人!”

  正是如此!曾經有一個預言,說基督返回人間的時刻,就是在大地上找不到誠實者的時刻——而謊言就是請求上帝來執行末日審判的喪鐘之聲。對於虛偽和欺詐者們,這乃是一個嚴肅的警告啊!別真的讓童年成為最“純真”的時光,然後永遠塵封在回憶最深的角落裡。

  讀完這書後,我忽然想起,人是沒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每個人的理想與信念不同,當然,所追求的事物和追逐的夢想也各不相同,不可把自己的喜好強加在別人身上,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來評判他人。況且人是有兩面的嘛!應多看看別人的優點,吸取精華之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為將來漫漫人生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本好書可以使人明白一個道理,一本好書可以為人建造一條捷徑,一本好書甚至可以改變人一生的命運!如同培根所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不得不肯定,從某一方面來說,這是一本使人上進的好書!

  《培根筆記》讀後感範文3

  弗蘭西斯·培根,是英國十七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經驗主義哲學家,說起他的名字,大家都會想到他的《培根隨筆》。在這個暑假,我有幸拜讀了他的文章,從書中我看到了他對哲學的執著、對政治的熱衷、對生活的熱愛、對理想的追求和對困難決不輕言放棄、自強不息的精神和態度。

  《培根隨筆》這本書分為《論求知》,《論美》,《論善》,《論真理》,《論健康》,《論家庭》,《論友誼》等多篇隨筆,語言簡潔,短短的一小篇就可以讓人受益匪淺。

  《培根隨筆》讀來給人一種享受,簡潔優美的辭藻讓人忍不住讀完全文,讓每個讀過的青少年受益匪淺。這本書工有58篇隨筆,包括“論逆境”、“論善良”、“論自私”……很多都聯絡到了我們的生活,與我們息息相關。所以它深受各國讀者歡迎,據說還有不少人曾受到這本書的薰陶。

  對於這本書我也有許多的感觸,畢竟這是我第一次認真讀完一本書。

  其中,最讓我感慨的還是“論死亡”這篇隨筆。因為,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人如果沒了生命,那還談何友誼,談什麼幸運、財富呢?因此,只有活著,才能實現你的願望。然而,人活著並不是虛度年華,而應該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一分、一秒都不可以錯過。人生在世就會得使你的生命有意義,所以要為自己的目標、追求不懈努力,你要相信:勝利的曙光時刻在等待著你的凱旋。然而我還有另一種感悟他也是我慢慢品出來的。

  “採菊冬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悟出了人生的真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文天祥寧死不屈的浩然正氣:“享受人生,並且幫助別人享受人生”,這是茅於軾在晚年思考出的人生意義:“從今天開始,做一個幸福的人”,鄭海嘯明白了人生是有意思的……古今中外,很多人都感悟了人生,明白了人生,懂得了人生的真諦,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

  而我們呢?真正明白了嗎?雖然很多人都很畏懼死,雖然這個字眼會讓我們的恐懼油然而生,可是如果你的人生已經很充實、很美好了,“死”又算得上什麼呢?你已經不枉此生了,你會覺得人生好幸福。聾啞盲人海倫。凱勒,這是一個眾所皆知的大人物了,對待她,你抱什麼樣的態度,心裡應該很敬佩吧,我想只要有一點點憐憫之心的人都會感動,甚至為她而哭泣。這樣一個殘疾人和我們這些正常人相比,我們當然佔了上風了。那又畏懼什麼呢?我們為什麼就不如她呢?照理說,我們有能力學得比更好。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命運會因你而改變,人生會因你而絢麗多彩。所以,挑戰是必不可免的。生命本是一泓清泉,只有挑戰自我的人才能體味出它的'浩蕩;生命就像一首優美的歌曲,只有挑戰自我的人才能譜出優美的旋律。

  所以要把握你的生命,努力奮鬥,撒下汗水,不斷耕耘,為你的人生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培根筆記》讀後感範文4

  睿智的人在許多事上都有與常人不同的見解。培根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最近,我讀了他所著的《培根隨筆》一書,對於培根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了更深的瞭解和感悟。

  首先,在觀念和視角上它具有獨到之處。對於死亡,培根告訴人們不要心生畏怯,凡是堅定執著且一心向善的有才有智之士都能避免死亡的痛苦。對於生活中的艱難挫折,他總是把它們當做上天給予人的磨礪白己的機會。他相信不懈的努力總能將厄運變成好運。其次,在此書中,作者不僅提出了獨到見解,還引用著名文學作品中的經典語句加以論證,這大大提高了文章觀點的可靠性。除此之外,《培根隨筆》語言優美,層次清晰,讓人讀後有一種回味無窮之感。

  出於對培根本人的敬仰,我在閱讀此書時十分專注,也從中受益匪淺,特別是在思想觀念方面發生了極大的變。讀罷此書,我發現:其實世界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只有解決不了問題的人。只要有對待問題的正確態度,一切困難都會迎刃而解。就好比一位登山運動員在爬山,倘若他抱定信心要爬上山頂,就定能攀上頂峰。正如培根先生一樣,他坦然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社會中的不良風氣,用理智從根源上分析並解決問題。這顯然是做人做事應有的態度。在此書中我還學到了思考及看待事物的方法,即:要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待問題,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應看到不利的一面。不僅如此,我還明白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應該是虛偽的,而應該是坦誠的。虛偽的假面具只會使這個世界變得黑暗,而只有真城的橋樑才能將人心與人心連在一起。

  《培根筆記》讀後感範文5

  培根,是英國哲學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學家。培根是近代哲學史上首先提出經濟論原則的哲學家,被羅素尊稱為”給科學研究進行邏輯組織化的先驅“。他一生追求真理,被馬克思稱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的始祖,並且他也是第一個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人“。

  培根隨筆在”論真理“曾說道:”人們寧願追求詭言,也不去追求真理的原因,不僅由於探索真理是艱苦的,真理約束人的幻想,而且是由於詭言更能迎合人性中的惡習。“其實,這只是人類的一種弱性。”論死亡“人們畏懼死亡,是因為死亡的神秘”,也正如培根所說:“伴隨死亡而來的一切,甚至比死亡本身更可怕。””論逆境“人人也都處在過這種不順利的環境中,因為相對我們或者各個層面的人來說,逆境也有助於激發我們的潛力。孟子說:”生於憂患,死與安樂“我們只有在逆境中,把壓力變為動力,然後努力。”論家庭“所羅門曾告誡人們:”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使母親蒙羞。“父母對孩子不要太過於苛刻,應以對孩子的成長是否有利為標準。

  《培根隨筆》中還有許多為人所讚賞的至理名言,真理猶如珍珠,它要在陽光的照耀下才變得明亮。真理不是那種紅玉或鑽石,需要藉助搖曳不定的燭光而煥發出五彩繽紛的色彩;復仇之心可以壓倒死亡,愛情之心能夠蔑視死亡,榮譽感可以使人獻身死亡,哀痛之心可以使人奔赴死亡……而怯懦軟弱卻會使人在死亡尚未來到之前,心靈就先死亡了。還有許多至理名言,這裡就不多做解釋了。大部分的名言都能穿透事物的表層,引發人類的深思,並且讓我們從中吸取到這些啟示。

  總而言之,《培根隨筆》可以說是一部少有的“世界書”中的一部,這種書不是為一國而作,而是為萬國而作;不是為一個時代而作,而是為一切時代而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