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不一樣的教育》讀書筆記範文(通用10篇)

《尋找不一樣的教育》讀書筆記範文(通用10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寫一份讀書筆記,記錄收穫與付出吧。你想好怎麼寫讀書筆記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尋找不一樣的教育》讀書筆記範文(通用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尋找不一樣的教育》讀書筆記1

  《尋找不一樣的教育》這本書,通讀下來,給我感觸最深的應該就是兩個字——育人。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之前,我們的教育把重點放在了教書上,認為知識學好了,學生也就好了。但是現在,我們注重“育人”這個概念了,我們更希望學生能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而不是知識的容器。

  王維審老師透過教育敘事,總結了很多教育規律。並且透過教育敘事的方式把這些經驗分享給我們這些一線教師。

  作為一名班主任和新教師,我和學生接觸的時間非常多,和學生之間的故事也很多。但是因為沒有記錄,大多都隨著時間的消逝而被遺忘,沒有留下一絲痕跡。

  教育敘事不同於教學反思。“教育”需要文章有意義,有啟發;“敘事”需要有完整的事件,有始有終;教育敘事需要有文筆、有事件、有衝突、有總結。這對教師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敘事更像是教師之間交流、學習經驗的一種途徑,對於教師管理學生、教書育人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王維審老師的《給學生一個什麼樣的夢想》這篇文章,對我觸動比較大。這一篇文章提到了學習動機。給學生一個學習的理由,比傳授任何知識都重要,夢想不僅孕育著將來的生活,也決定了今天的生活。學生應該朝著自己感興趣的方向發展,成為他想成為的人,而不是把功利性的目標安排在前方,催促他們前進。

  影響學生的,不只是教育體制,更多的是在教育一線的我們,只有我們的觀念轉變了,才能影響到學生。我們應該成為一個引導者,激勵者,讓學生成為他想成為的人,表現出自己獨特的價值,讓學生的夢想,改變學生的現在。

  《尋找不一樣的教育》讀書筆記2

  “教育是種子的事業,它的成功與否需要時間的見證。多年以後,我在學生心中埋下的教育種子能不能開花結果,他們會因為我的教育而變得幸福還是窘迫,這才是最重要的。”暑期讀完王維審老師的《尋找不一樣的教育》,這段話就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頭。

  王維審老師在一次學生聚會後思索:我到底教給他們什麼了?什麼才是理想的教育?因為一個被他管教出來的男生對他說:“老師,我得敬您一杯酒,要不是您當時踹我那幾腳,我也許早就混到監獄裡去了。等我有了兒子,一定還得讓您教,您可得給我踹出個北大、清華來呀!”這樣一段並不是批評的、真誠的話卻開始讓王老師思考。

  其實,像這樣的面臨教過學生的經歷我們很多老師都有,有兩個學生畢業後對我的反饋讓我印象深刻。小胤是我初當教師時教的畢業生,他對數學的理解總是比別人慢,我急啊!“我是一個年輕教師,這孩子的成績肯定要拉我們班的後腿,班級成績不理想,多丟人啊”,這是我當時內心真實的想法,我利用課餘時間給小胤補課,在補課的過程中看到他轉不過彎來,我急著了,說出來的話也不大好聽。讓我沾沾自喜的是,在我這樣不辭辛苦地補課下,小胤的成績提高地挺快,畢業時的成績都已經達到中上水平了!我在這個孩子身上花費了很多心血和時間,可是他畢業後見到我的反應讓我心涼一截,他看到了我,就這樣直直地從我身邊走過,後來我從其他同學那裡聽到這樣的話“我不喜歡譚老師,反正她也不喜歡我,碰見了還不如看不見呢”。孩子敏感地傳遞著這個世界的一切,原來他認為,在我的心底是嫌棄他的,不喜歡他的。

  時隔境遷,人的心態會發生變化,青澀的我也會變得成熟,這個時候我碰到了小穎,一個什麼都不會的小女生,比我曾經教的任何一個學生在學習方面都要來得慢。為了幫助她提高,我也只能利用課餘時間給她補課,但這時候想法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她不會,我會為她後面的學習擔心,會放慢自己講課的腳步;她有了進步,我比她還開心,我認為她肯定能和其他同學一樣學習數學。我對她的這種相信透過我們日常的相處傳遞給了她,她慢慢地,願意和我共同努力了,最後畢業雖然她在數學方面還不是很擅長,但已經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了。畢業了,這孩子每年都要跑回到小學來看看我,現在一個二十歲的大姑娘了!說的一句非常樸實的話讓我感動:“謝謝你,譚老師,謝謝你從來沒有放棄過我,我長這麼大,只有你一個老師從來沒放棄過我”!

  同樣是給孩子補課,幫助孩子在學習方面取得進步,為什麼兩個孩子給我的反饋完全不一樣呢?因為在補課過程中,我給兩個孩子傳遞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我想我在王維審老師的這本書裡能找到最後的答案:一個教師最大的業績和成就,不在於你獲得了多少榮譽稱號,不在於你給了學生多少分數,而在於你為學生帶來了哪些深刻地、可以延續終生的影響。真正的教育,需要我們用心去做!

  《尋找不一樣的教育》讀書筆記3

  在我工作的第一年,在我對未來還有些迷茫的時候,王維審老師所撰寫的《尋找不一樣的教育》一書讓我對即將面對的未知生活充滿了信心,這本書不僅讓我懂得了什麼是教育,也讓我懂得了如何在教育這條道路上走的更遠——多寫教育敘事、多反思、多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剛接觸這本書的時候,最先吸引我的便是封面上的“不一樣的教育”幾個字,教育不就是教育嗎?為何還有不一樣的教育?帶著這兩個疑問,我開始閱讀。這本書和我之前接觸過的教育理論書有很大的不同,它不像那些專業理論書一樣大多是對寫作理論的知識講解,比較枯燥乏味,而是運用一個個小故事循序漸進的為我們展開教育寫作的密碼,他將故事和寫作指導相結合,在講述故事的時候融入了教育敘事的寫作方法,同時也向我們訴說了他眼中的教育是什麼樣的。

  在書本的第一章《推開教育的另一扇窗》下面,他用一句簡單的話講述了教師為什麼要進行教育敘事寫作:“教師進行教育敘事寫作,不僅是為了戳破生活的真相,安頓生命裡的痛感,更重要的是為了找到擺脫教育困惑的出口,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成長方向”。這句話讓我深深的體會到,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我們想要到達自己想去的終點,有一個簡單而又非常有用的方法,那便是進行教育敘事寫作,就像王老師一樣,當他感到頹廢、無助時,他透過撰寫教育敘事來充實自己的生活,不僅如此這些文字還讓他在不知不覺中走上了另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我想,如果我也可以堅持記錄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就算將來不能如此成功,用來回憶也是很有價值的。

  王老師用一個個故事告訴我們,教育不是那麼簡單的一件事,他的每個故事都是在我們的職業生涯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他用故事的形式來告訴我們遇到不同的情況應該如何去處理,當然這些方法的確是非常受用的,如果我們可以靈活運用這些方法,相信我們的課堂會變得有趣而又和諧。此外,在王老師的這些故事裡還藏著我們經常忽略但是卻值得我們深思的話,例如“教育孩子本身就是一種載重,千萬不要過分關注最終收穫什麼,而是要學會欣賞過程,欣賞一步步走來的細節和心情。其實,有時候也是為了看花”、“作為教師,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學生,我們都應該給他們開始的機會和堅持的勇氣,並告訴他們行走的方向和前行的方法。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無權徹底否定一個生命,或者簡單地折斷一個孩子成長的念想”、“教育,是一種人性的引領,絕對不能等同於企業的加工生產。一個孩子的行為好與不好是不能用分數來量化的,一顆心靈的純淨與否更不可能用數字來計算”、“教育需要謹慎,教育需要心平氣和。對於教師來說,謹慎是對教育複雜性的尊重,是減少錯誤行為的必需。我們可以對教育進行千百次的反思,但是對於孩子的生命來說,教育沒有如果”等等,所以只要我們用心去讀,用心去思考,就肯定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共鳴。

  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們其實和孩子們一樣,一直在成長,與其說我們在教育孩子,不如說成是孩子們在陪著我們成長,因此我們也要不斷學習、不斷反思,這樣才可以在未來的路上走的更遠,在未來的路上走出一片天地,繼續加油吧!成長,一直都在!

  《尋找不一樣的教育》讀書筆記4

  放暑假之前學校發了《尋找不一樣的教育》,讓所有老師在假期裡閱讀。原本沒有在意,當某天閒來無事翻閱次數,變被此書中的樸實無華的話語給吸引了,讓人有一睹為快的感覺。

  讀完此書,讓我有種錯覺,這不像是老師寫的,在我的認知里老師和作家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讀罷此書後方知那些但凡在某個領域有所建樹的人,必然有與常人不同的地方。這個不同的地方並不是在於你有想法,這只是前提,如果有想法卻表達不出來,是不會出彩的。這也是書中王維審老師的想法。我們都是躬身於教育第一線,每天都有很多繁重的工作要做,其實教師工作不累身,最關鍵的是心累。我們每天都是在用心和孩子交流,每天都用心上課背課,每天都用心去處理孩子家長眼中的“大事”。正因為如此,我們每天身心俱疲,下班之後再有自己的生活已無暇去整理了,其實教育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每天都有不同的素材,只是我們之所以成不了名師,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們每天喊著累的幌子不去記錄,二是因為我們不經常寫東西,以至於不會寫,或者不知道該如何去寫。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不能走得更遠的原因。

  人活在這個世上,遇到的困難和坎坷固然很多,但所有的困難就怕一個“鑽”字。我們只有全身心的去鑽,去做,才能收穫自己想要的,才能有更好的發展,才能走得更遠。這也是這本書的作者為什麼能夠寫出這麼多精彩紛呈的教育故事,有踏實的文筆是基礎,更重要的`是那股鑽勁兒,我想這就是值得我們年輕教師去學習的。

  作為教師,在教學中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不要忽視這些問題,而是要透過閱讀和思考來尋找解決之道。同時把這個過程記錄下來,下次遇到類似問題就可以做到輕鬆面對了。記錄什麼?怎麼記錄?王老師在書中謝了他的案例,我們可以模範著來寫。我們在教學路上,要“不忘初心,善思善行”。

  《尋找不一樣的教育》讀書筆記5

  我收藏了很多書,間歇性躊躇滿志,買書如山倒,但是內心會被懶惰與拖延的力量束縛,以致看書如抽絲。比如說這本《尋找不一樣的教育》,我明明知道這是一本教育敘事的寶典,明明知道好多校長都強烈推薦老師們閱讀,明明知道這是我所需要的營養。書籤早已就位,只是從二月到五月,它就靜悄悄地躺在我的桌子上,只差一個翻頁。直到,拾光讀寫坊交流會,範老師強調共讀這本《尋找不一樣的教育》。

  範老師雙手捧著這本書,虔誠又認真地娓娓道來:“讀了這本書你就知道,王維審老師是和我們一夥的——書中樂著我們的樂,苦著我們的苦,惱著我們的惱,悲傷著我們的悲傷,鄙夷著我們的鄙夷。每一個故事還原了有破洞的教育現場,接著又用教育理想的針線縫補了現場。”

  我疑惑地笑了起來,王維審老師和我們是一夥的嗎?一夥,是指什麼意思啊?忍不住翻閱隨便開來,略略讀了幾個片段,哈哈,還真是好看!故事生動,講述有趣,讀來毫不費腦子,卻好似給心靈開了一扇扇窗戶,通透明亮。

  我讀到了王維審老師用力的青春年華。學生時代的優異成績,發表作文的榮耀歡喜,浪漫輕狂的詩歌夢想,兩次高考的倔強努力,臨時工生活的尷尬窘迫,公辦教師的一波三折。王維審老師在文中調侃自己不像戲劇裡那樣——一個人一旦遭受磨難,總會迎來美好的未來。可是啊,“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身處低谷的年青的王老師,選擇了咬緊牙關多走幾步——用力修己,用心教育。我曾有幸見過王老師一面,訝異他年輕的面容,驚詫他爽朗的笑聲,彷彿是一番沒有被這世界欺負過的樣子。我心裡暗暗敬佩,這大概是“相由心生”——王老師有一顆強大的內心,一顆積極向上生長的心。

  我讀到了王維審老師教育敘事的寫作秘訣。王老師在書中這樣說:“寫下去!堅持寫下去!在困了、倦了、麻木了的時候,堅持寫下去,就是寫作的最大技巧。”誠然是這樣,可是,我分明還看到了其他東西。王老師說他沒有屬於詩歌,詩歌也沒有屬於他,只留給他一段比別人更加艱難的生活。我覺得不僅僅是這樣,那些年沉澱下來的文采,在教育敘事裡發芽開花了。這世上本沒有白吃的苦啊,要不然在王老師的教育敘事中,怎麼會有信手拈來的“各種論據”,怎麼會有曲盡其妙的“大事小情”,怎麼會有點睛之筆的“深度昇華”。

  我讀到了王維審老師至深至愛的教育情懷。在這十個月的職業生涯中,有太多讓我落淚的酸楚。我本以為我的安排就很“悲催”了,沒想到還有甚者——讀了這本書才知王老師的經歷如此坎坷。和王老師的遭遇相比,我這些“悲催”簡直不值一提。王老師在書中這樣描述:“但是,如果我們以故事的情懷來理解這些疼痛,卻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教育的博大與高貴,從而擁有一種獨立的、清醒的教育判斷……你看,我就這樣把痛點寫成了幸福。”李鎮西老師在《用愛心譜寫教育的詩篇》裡說:“判斷一個教師的真愛,主要看他對後進生的教育態度”,“一個教師,是否優秀,不是最重要的,是否卓越,更無關緊要,最關鍵的是,是否幸福”。王老師的教育敘事里正流露著這樣的教育情懷。

  讀著讀著,便沉浸其中,範老師說得沒錯,王維審老師果然和我們是一夥的。陶醉在文字裡,偶爾因感動而熱淚盈眶,偶爾因沉重而面色凝結,偶爾因觸動而豁然開朗,我竟有些遺憾沒有早點看到這些文字,同時又有些捨不得讀完這些文字。

  然而終將是要讀完的,索性再來一遍吧。擠著時間讀了兩遍,合卷釋手,我看著這本簡裝無華的書,撫摸它的樸素,感受它的深刻,這裡的文字就像呈現出來的這般樸素又深刻,這裡的教育也像呈現出來的這般樸素而深刻。我猜,這大概也是王維審老師想要傳遞給讀者的東西吧。

  《尋找不一樣的教育》讀書筆記6

  暑假讀了王維審老師寫的《尋找不一樣的教育》。我本身很沒耐心看書,可是當我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一開始王維審老師曲折的經歷吸引了我。他以這段不一樣的經歷開始了他不一樣的教育。書中沒有很多理論性的知識,只有一個個生動的教育故事,很多故事也發生在了我們的身上,引起了我們的共鳴和思考。

  在閱讀這一個個清淺而深刻的教育故事時,也讓我想起了自己上初中時候的情景。也學到了老師的一些教育方式。想想自己現在面對的是小學,或許很多教育方式用不到,可是也有很多是大相徑庭的。面對這一群天真、活潑的孩子,教育的好壞影響著他們的一生。作為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我們更應該深刻思考,用怎麼樣的教育去應對他們。

  我很贊同王老師最後的“發現教育意義的密碼”。王老師認為寫作才是發現教育意義的密碼,一次不動筆的思考往往是膚淺零碎的,所以思考的最好方式就是寫作。寫作對於像我們這樣的年輕教師來說,可以讓我們更加理清教育思路,一些自己的處理方式,一些自己的言語,都能在寫作中得到反思。我們也能在寫作中不斷思考、不斷總結,尋找出不一樣的教育。

  讀了王老師的這本書,我明白了很多。無論我們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堅持下去,相信堅持就會勝利。多關注身邊的孩子,多思考、多反思,讓孩子們健康的成長!

  《尋找不一樣的教育》讀書筆記7

  王老師說,“教育是一個舞臺,我們都在扮演一個相同的角色——教師。只不過這樣的扮演,有的順風順水,有的磕磕絆絆,有的平常平庸,有的精彩精美。慶幸的是,我們都沒有選擇放棄。”是啊,大家都在一個學校,每天都是一樣的時間,有充實,也有埋怨,但是無論怎樣,我們都在這個崗位上堅持了下來,並且,還將堅持下去。

  王老師把一個個散落在教育中的故事,用最真實、質樸的語言記錄下來,並用他那雙彷彿能透視教育的慧眼,從那些不被常人關注的現象裡,敏銳地挖掘出教育的精髓;從那些尋常的細節裡,發現動人的教育力量,讓我們讀到了一種不一樣的教育,帶給了我們直抵心靈深處的觸動和對教育的自我審視與思考。

  從《為生命擦亮一些日子》中,我們讀到了一個真正的執著於教育事業,用生命詮釋教育的真諦的王老師。從《早讀哭泣的孩子》、《懂得欣賞,比什麼都重要》等故事中,我們讀出了教育不是簡單的命令或判斷,教育需要智慧。從《行走也是一種教育》、《種瓜,也是為了看花》等故事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心繫學生生命,充滿希望和欣賞,慢慢地行走在教育之路上的師者情懷:教育本身就是一種栽種,千萬不要過分關注最終收穫什麼,而是要學會欣賞過程。

  靜下心來,回想自己的教育生活,我也曾無數次活躍在各種比賽的舞臺上,獲得了一些榮譽,但教育究竟是什麼,我有些迷茫了。在書中,王老師說:“簡單地說,教育就是成長,或者幫助成長”。但我相信,更多的老師對於教育是什麼仍然沒有答案。因為,若要有自己的教育定義,不但要透過長久的教育實踐,更要透過不斷地記錄、反思、總結來找到答案。

  不一樣的教育是一種境界,是一種領悟,需要我們每個教師用心去感悟,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教育中的有愛人,在教育敘事中尋找不一樣的教育。

  讀王老師這本書的時候,我還有一個最大的感觸就是——寫教育敘事,貴在堅持。我也有透過部落格的形式“幼兒成長簡記——某某某”在記錄著一些孩子的問題與成長,以及我當時的一些感觸與思考,但是,缺乏的就是堅持,尤其是如今有孕在身,精力更加不夠用了吧!我想說的只是儘量多的去關注身邊的每一個孩子,去發現他們的問題、成長並加以記錄、思考,在這一過程中,要摒棄對孩子的偏見,用欣賞的眼光幫助孩子打破生命的盲點!

  《尋找不一樣的教育》讀書筆記8

  當我拿到王維審所寫的《尋找不一樣的教育》這本書時,心裡不禁嘀咕,怎麼不一樣,難道不需要把班級管理的井井有條?不需要讓孩子上課要有上課的樣子?不需要讓孩子們學習更多知識?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勢必會慢慢演變成我現在的這個階段。心裡雖然這麼想,但是眼神還是不由自主地被“不一樣”三個字所吸引。

  讀完這本書之後才明白,那些但凡在某個領域有所建樹的人,必然是有和常人所不同的地方。這個不同的地方並不是在於你有想法,這只是前提,如果有想法卻表達不出來,是不會出彩的。這也是書中王維審老師的想法。我們都是躬身於教育第一線,每天都有很多繁重的工作要做,其實教師工作不累身,最關鍵的是累心。我們每天都是在用心和孩子交流,每天都用心上課背課,每天都用心去處理孩子家長眼中的“大事”。正因為如此,我們每天身心俱疲,下班之後再有自己的生活已無暇去整理了,其實教育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每天都有不同的素材,只是我們之所以成不了名師,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們每天喊著累的幌子不去記錄,二是因為我們不經常寫東西,以至於不會寫,或者不知道該如何去寫。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不能走得更遠的原因。

  我現在教的是低年級,孩子的自控能力差、認知水平低,常規是件令人頭疼的事,常常有學生在上課時坐立不定,其中就有這樣一個學生。上課時他一會兒身體前後搖晃,自娛自樂;一會兒又和小朋友竊竊私語,當我提醒他兩遍未果後我讓他和另一個犯同樣錯的小朋友站在一邊反省。剛開始他完全一副無所謂的樣子,等過五分鐘後,我先找另一個孩子談話,她認識到錯誤我便讓她回到了位置上。也許是沒有了別人的陪伴,他開始緊張起來,表情也不像先前那樣愉悅了。於是我板著臉說:“你知道老師為什麼讓你站在一邊嗎?”但是他的答案卻是出乎意料的,他哭泣著說:“因為你不喜歡我”。我微愣了一下,但馬上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我馬上說:“老師不是不喜歡你,我喜歡每一個小朋友,但是我不喜歡你的行為。”聽了這話,他似乎平靜了下來,經過我耐心的講解,他終於知道了“真正”的原因。

  透過這件事,我想我需要重新開始,多與孩子們交流,多點耐心,多點寬容,多點忍讓,多點笑容。

  《尋找不一樣的教育》讀書筆記9

  這個假期有幸拜讀了王維審老師的《尋找不一樣的教育》,王維審老師用自己的視角和故事闡述了自己的教育心得。在我細細品讀這本書以後,我收穫頗多。王維審老師的這本書好像在告訴人們,教育的本質就應是這樣簡單、清淺而深刻。

  這本書一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章∶推開教育的另一扇窗;第二章∶我們需要怎樣的故事;第三章∶找到一種最好的表達;第四章∶精心講好自己的故事;第五章∶發現教育意義的密碼。

  王維審老師從改變自己、影響他人、成就教育"三個方面展開闡述了“為什麼寫教育敘事”。講述了他從最初一個農村出來,學歷、知識、經驗都處在最低水平,在深深的刺痛、焦灼的渴望、沒有方向的教育路上行走的“菜鳥”老師,一路摸索,改變教育方法,尋找成長的其他方向,並找到了他獨特的教育方法———用故事記錄教育。很多教師教育水平很高,評到各種職稱,但卻無法走得更遠,因為缺乏寫作的能力,他的教育特色不能得到廣泛的傳播,不能進行反思也缺少了成長的底蘊和情懷,他的發展就會欠缺支撐遠行的力量,有建樹的名師都離不開寫作的支撐,王維審老師就用文字將自己的成長、學生的成長記錄下,在文字中對自己的教育生活重新回味、咀嚼、反思,讓別人在解讀這些小故事的過程中,來一次心靈的對話和交流,這,就是文字的力量。

  我讀完這本書感觸最深的一段就是常在細微處用心,在細微處用心有兩層含義看,一是說敘事的過程中要注意細節描寫,二是說在提升提煉觀點時要善於以小見大。王維審老師說的是在寫作時要注意細節,從這個地方啟發我認為在教育孩子時也要注意細節。大時代的教育環境下,我們習慣了教育的宏大,總喜歡把教育弄得莊嚴而隆重。其實,教育工作不一定要去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一個老師,每天需要做的都是些普通的、瑣碎的事情,尤其是一些裝作不經意間表現出來的小事。

  我想,正如王維審老師說的換個方向走,不要讓情緒左右自己,用心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從每一個小細節中找到突破口,或許,堅守住這些“微小”才是教育真正的力量。

  《尋找不一樣的教育》讀書筆記10

  工作的閒暇之餘,我細細翻閱了王維審老師寫的《尋找不一樣的教育》。從自序中就提出教育是什麼?教育的根底在哪裡?書中沒有過多地講解寫作理論知識,只是講述了一個個樸實生動的教育故事,這些故事似曾發生在你,我,他的身上,共鳴的同時更多的是引發我們深深的思考。

  我非常欣賞王老師說的這樣一段話:“在我的精神世界裡,教育已經不再是鮮花和榮譽,而只是一份寧靜的守候;教育已經不再是職業手段,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有掌聲,我會行走;沒有掌聲,我亦會行走。”

  二十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我也曾迷茫困惑過,焦慮懷疑過。我也曾經以為:教育的根底就是教師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把傳授給學生,千方百計幫助學生獲得分數;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得到同事的羨慕、領導的認可;得到更多的榮譽和證書,為評職稱添磚加瓦;教師就是一種職業,是謀生的技能……隨著時間的推進,我不斷學習、反思、領悟、成長。我們應該教給孩子什麼?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讀了《尋找不一樣的教育》這本書,我心中的答案更加明確。正像王老師所感悟:教育是種子的事業,它的成功與否需要時間的見證,我們在學生心中埋下的教育種子能不能開花結果,他們會因為我們的教育而變得幸福還是窘迫,這才是最重要的。也正像書中所說:教育無非就是使人生活得更自信、更快樂、更文明、更美好幸福,作為個體的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儘可能地在教育中讓我們的孩子更自信、更自尊,更自強。

  回想自己當年上師範學校的時候,學到的書本知識已經淡忘了許多,但老師給予我的關懷和溫暖卻一直難以忘懷,老師淵博的知識、高尚的品格和人格魅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一個善良的人,給別人帶去溫暖一直是我做人的準則,這也是老師對我的影響,也是教育的根本。先學會做人是關鍵。現在的我,越來越貼近教育的本質,不會緊盯著學生的分數,更多的是注重分數背後的溫暖教育,逐步走進學生的內心,以朋友的身份與他們相處,關注他們的情感體驗勝過知識的傳遞。我盡力使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讓他們成為每天開開心心來上學的孩子。懂得尊重、懂得關懷、懂得理解學生。用教育的智慧和自身的人格魅力去贏得他們對我的認可和喜歡,接納我,彼此溫暖、彼此欣賞、共同成長。

  教育就是這樣簡單,開啟自己的世界,進入學生的世界,完成師生之間沒有任何芥蒂的心靈相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