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戀人的成長》讀書筆記範文(通用5篇)

《迷戀人的成長》讀書筆記範文(通用5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可是讀書筆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迷戀人的成長》讀書筆記範文(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迷戀人的成長》讀書筆記1

  拿到書,首先被標題所吸引,《迷戀人的成長》——20位教師的課堂發現,文章由一個個案例所組成,一個個質樸的文字記載這這二十位普通而平凡的教師的感悟、驚喜、智慧與激情,從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他們的用心,我看到了他們的智慧,我看到了他們的機智;每每看到一段,總會不由自主地聯絡到自己的教學中,或為之驚歎,或產生共鳴。

  文中曾多次提到“生命化教育”,初次看到這個詞語的時候,我就問了自己一個問題:什麼是生命化教育呢?從書中我找出了問題的答案。在文中,張文質主編對“生命化教育”一詞做出了一個的解釋,——“生命化教育就是個性化、個人化的教育,始終指向一個個永無重複、永難窮盡的生命個體,始終以成全每一個健全和富有個性的人為自己最根本的目的”;他在“生命化教育”中也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

  1、從關注每一個學生開始;

  2、從尊重每一個學生開始;

  3、從善待每一個學生開始;

  4、從滿足每一個學生的要求開始;

  5、從激發每一個學生的情感開始;

  6、從培養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開始;

  7、從期待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開始。

  這本書中每個事例都讓我印象深刻,難以忘卻,每個老師都對“生命化教育”一詞做出了自己的理解。其中的陳以婷老師在自己的“感受‘生命化教育’”中,做出了這樣的感悟:真愛、尊重、關注、賞識、等待、寬容、機智、幸福……在等待這一小節中,她提到了:文中說“‘等待’意味著我們相信‘被等待著’一定會抵達。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每個孩子都會有覺醒的過程’,因此,就需要我們教師等待。”另外,書中還以一名教師的示範課舉例說明。

  這個事例給自己的感受非常深刻,因為不論在小學時期,還是在幼兒時期,孩子的個體差異各不相同,這需要教師耐心的等待。宜淳是我們班上年齡偏小的小女孩,剛來班上的時候總是愛哭鼻子,膽子特別小,做任何事情都顯得非常不自信;在小班的整個上學期,她一直都屬於“默默無聞”型;但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我們發現其實宜淳的身上有很多優點,比如說:她的生活自理特別好,她的繪畫能力特別強,做事情很細心等等,針對這些優點,我們給予及時的鼓勵,給她自信,慢慢地,她的性格變得越來越開朗了,她願意主動跟小朋友交流了,她願意把自己開心的事情告訴老師了,上課的時候總是能看見她高高舉起的小手。現在的她在班上可能幹了,能做小老師了,她的作品還在我們班開過個人畫展呢!所以,我們要及時挖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給予肯定,時間可以證明一切。正如林美老師所說:“生命是豐富多彩的;生命是自由的、有活力的,生命是富有個性的。教師只有學會等待,堅信‘總有一天你會學會的’,才能去啟用、去展示生命的靈動與飛揚,促進每個兒童創造性地、富有個性地發展。”

  所以,不論發生什麼事情,讓我們學會等待吧!等待可以讓我們在變得更加成熟,等待是一種智慧,它會讓我們在這條路上更專業。

  《迷戀人的成長》讀書筆記2

  《迷戀人的成長》一書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收錄了20位一線教師的課堂發現。質樸真實的文字裡記下了人生中某些精彩的體驗,有智慧,有激情;曾經歷,曾感悟??捧起這本書,托起的不是幾百頁紙張的重量,而是一種生命厚重感的觸動。

  無論從哪一頁開啟,都充滿了對人的成長秘密的感嘆和眷戀。翻開第一頁看到目錄後,“生命·愛·幸福”這三個人人追求的字眼瞬時勾起了我的興趣。帶點好奇、帶點興奮的我翻到了92頁開始欣賞起來。待我認認真真的將每一字讀完之後,我能真切的感受到林老師從教十幾年後的真情吐露。“理想的課堂究竟是怎麼樣的?”這個問題一直圍繞著她左右。林老師分別從“真”、“善”、“美”這三點闡述著自己的親歷故事。

  真

  真,即教學過程中是真實的,教學情境是真實的,教師的言行是真實的,孩子的表現是真實的。無可厚非我們都有過公開課的經歷,那些經過反覆推敲、精心雕琢、嚴格設計、多次試上後展現在我們眼前的近乎完美的課在林老師的眼中卻是讓人嚼之無味的東西。是的,只有在最真實的課堂上你才能看見老師最真實的表現,孩子最真實的表現。雖然課會顯得不完美甚至粗糙,但那卻是師生真性情的自然流露。

  善

  善,即課堂上應該善待每一位孩子,特別是那些才智低下、似乎渾身上下都是“毛病”、最容易令人生厭或被忽視的群體。事實上他們應該是教師在課堂上關注的焦點才是,我們要用自己最善良的心去呵護他們,用自己最刪節任意的眼神注視他們,讓他們真切的感受到愛和溫暖。當然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比較難,這需要老師具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

  美

  這裡的美絕對不是指所謂的完美,我很欣賞的一句話就是“寧要缺陷的真實,不要虛假的完美”,所以這裡指的美正是那種有缺憾的美。理想的課堂是師生的互動,是師生心靈的交流思維的碰撞。

  當然書中像林老師這樣闡述自己親歷故事的還有很多很多,他們都是用心靈在寫作。他們的文章中參雜著對人生的感悟、對教育的執著、對學生的關愛。而這一切,都來自於他們對生命與事業的渴望和追求。

  教師的工作是辛苦的,是繁瑣的,是忙碌的,但它帶給我們的快樂、感動也是無限的。有時哪怕是一句輕輕的問候,一個親手製作的小小禮物,也能讓我們欣喜半天。

  我將張文質老師迷人的教育理想再一次記錄在這裡:從關注每一位學生開始,從尊重每一位學生開始,從善待每一位學生開始,從滿足每一位學生的要求開始,從激發每一位學生的情感開始,從培養每一位學生的個性開始,從期待每一位學生的成長開始。

  班裡有一個叫小錕的男生,他在我的眼裡是一個“怪才”,語文成績很不錯,字寫得漂亮,語言表達能力強,喜歡寫作,甚至對書法感上了興趣;電腦操作能力強,作出來的ppt人人稱讚。但是,有一段時間,他幾乎天天不做數學作業與英語作業,課堂上屢屢破壞紀律,不是抓女生辮子,就是把書掀得嘩啦啦響,甚至經常做一些怪腔,引起全班鬨堂大笑。作為班主任的我,雖多次疾言厲色地批評他,制止他種種不良行為,也曾多次聯手家長苦口婆心擺事實、講道理,直到他邊流淚邊寫下深刻的檢討。幾天後,我才發現又做了一次無用功。他不僅依然我行我素,而且變本加厲了,真讓人頭疼。

  萬物皆有源,我自己深感沒有對症下藥,沒有了解他真實的想法。如何走進他的心靈?一次,我佈置了題為《說說心裡話》的小作文,要求:寫真心話,如實記錄學習、生活中的困惑、煩惱、喜悅、憂愁。果然收到了他的一篇讓我既高興又震驚的文章:“其實,我不想和老師作對,只希望你們能多看我的優點,不要用有色眼鏡看我。我需要引起大家都關注,可是班裡沒人理解我,同學老說我是豬,是班級的災難之星。因此我只能透過搗亂來引起別人的注意。我也有自尊,可你們都瞧不起我,我也來害害你們,讓你們嚐嚐被侮辱的後果,讓你們學得不安穩。”

  這是一種很偏激的逆反心理,看著觸目驚心的話語,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心病還要心藥醫。我想起了心理學上的一句話:當一個人不能從積極的行為上獲得他人的理解、關注時,就會在消極的行為上爭取應得到的關注、重視。

  關注,是一個最容易做到又最難實現的話題。試想一開始我們固守“嚴師出高徒”的古訓,抓助他的小辮子,一味批評、訓斥,逼其就範,結果註定要失敗,導致你越批評得厲害,他越搗亂得厲害,處處跟你對著幹,最後形成一種惡性迴圈。俗話說:軟繩才能捆硬柴。對這樣的學生只能從情感入手,要做有心人,多從正面的、積極的行為上關注他,尋找、發掘他身上的閃光點,哪怕這個“閃光點”微不足道。

  於是我把疾言厲色、苦口婆心放一邊,開始了慧眼旁觀。正好課代表跟我反映班中的作業本經常收不齊,問及原因,有學生藉口上課沒聽清。我靈機一動,何不增設一名課代表,每天專門負責把佈置的作業抄在黑板上,小錕字寫得不錯。為什麼不讓他一展所長呢?問題是怎麼讓他既當上課代表,又不傷自尊?我找來課代表,說了我的意圖,要他在課堂上幫助我圓一個謊,提小錕的名,讓他感覺是同學選的。上課時,我宣佈:

  “現在我班急需再選一名負責抄作業的課代表,要求是書寫工整,你們推薦一下誰最合適。”很多同學舉了手,有同學推薦了小錕,說他字寫得好,最適合當。我問:“小錕,你願意嗎?”他激動得滿臉通紅,一個勁地點頭:“願意!願意!只是我怕??”“怕什麼,我們幫你!” 課代表真誠地補上。“好,全班沒意見,就用掌聲透過!”我故意大聲說,就這樣,他名正言順地上任了。

  他不僅每天按時抄好作業,字寫得更漂亮了,難得的是有時還向我提建議,如今天其他作業不多,語文可以多佈置點。一週下來,我及時進行了總結,表揚全班同學作業進步大,少做或不做的現象越來越少,啟發大家思考進步的原因,同學紛紛舉手稱讚小錕工作負責。

  從此,他無論什麼學科的作業次次都能按時完成,上課聽不到怪聲了。期中考試後,他的語文成績名列前茅,同學對他更是刮目相看,很多人紛紛向他取經,他融入了集體。現在,他不僅不再是班級的刺頭,相反還主動協助班委維持課堂紀律,大家都誇他“像變了個人”。在前不久的班幹部改選中,他還光榮地被選為小組長呢!

  教育是喚醒,是激勵,是尊重。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長處,哪怕看上去一無是處的學生,也有自己的閃光點。有時老師的關注與尊重,如同一顆火種,會燃起學生心中的熱情與想象力,使他們充滿活力和激情。

  珍惜眼前每一個孩子鮮活的面容天真的眼睛,用教師的行為去挖掘學生鮮活的生命價值,用真情滲入並滋潤每個孩子的心靈,留住他們心底那份彌足珍貴的靈性,用我們的真情激起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明天的期待吧!

  我想,一個智慧的老師,會在學生頑皮的時候,讓他安靜下來。一個聰慧的老師,會在學生過分安靜的時候,讓他活潑起來;一個靈動的老師,會運用自己的智慧給學生一個明朗的課堂,運用自己的睿智與學生進行心靈的對話,和他們一起進行生命的旅程,完美的譜寫自己的教學人生。

  《迷戀人的成長》讀書筆記3

  開啟課本的第一頁,我就被它的題目深深地吸引住了——《生命的作業》。我從來沒有去想過什麼是真正的生命,更不知道生命也可以是有作業的。我一口氣讀完全文,突然覺得自己的生命化成了另外一種的色彩。

  因為愛使生活變得更美麗。當那位教師為學生布置一項作業:擁抱你自己的父母,並說愛他們。全班65位學生只完成了5個。而我又何曾擁抱過自己的父母呢?我想起了自己踏上師範校門的那一日,是父親提著那一大包又一大包的行裝,騎著那輛跟隨著父親大半輩子的腳踏車送我到門口,我噙著淚,一句話也沒有說。要說的好象很多,卻找不出一句話來。哪怕是一句最簡單的話也好啊!可是,我終究還是沒有說。

  作為一名教師,我又該給我的學生怎樣的擁抱呢?那一日,一位學生因病請假了三天,我從來沒有覺得少她一個會是一種怎樣的感覺。而我也從來沒有表達過,也許是因為中國人不善於表達自己吧。病痊癒後,她第一次出現在班級裡,當看見她的第一眼,我的內心感到無比的興奮,那時我才懂得擁有自己的學生其實就是一種幸福。我給了她一個深深的擁抱,告訴她我是那麼的渴望她的到來。後來,她告訴我,我的這個擁抱令她終身難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愛自己的父母,難道不可以從愛自己的學生開始嗎?當她不開心的時候,給她一個擁抱,與她共

  同承擔痛苦;當她開心的時候,給她一個擁抱,和她分享幸福的喜悅;當??

  我放下手中的書本,因為我感到此時給我的媽媽一個擁抱,比任何一件事情來的更為重要。

  《迷戀人的成長》讀書筆記4

  歲月匆匆,時光荏苒。一晃畢業已十幾年,作為一名一線的教師,我親臨教育的現場,走進課堂和學生一起共享生命的陽光,感受很多老師的課堂智慧,並能從中感受到教育的神奇和老師們所付出的努力。

  對《迷戀人的成長》這本書,我真是愛不釋手。書中的20位教師是那樣質樸、自然,讓人感覺到就像與你一樣平凡、普通的人訴說著一個個故事。你在分享他們快樂和苦惱的時候,已經感受到了教育的氣息。樸素的文字表達的不僅僅是愛,而且還是對生命的一種渴望。在平時的課堂中,他們已經把對學生的愛化為泥土,緊緊地包裹著幼苗,給其生活的空間、生命的希望、前進的動力。他們對教育的執著,深深地打動著我。

  丁老師在“生命的作業”一文中講述,在“母親節”的時候,讓學生給母親一個擁抱並說一聲“我愛您”。第二天完成這個作業的學生只有5人,很多學生的反應是難為情或者不屑一顧。面對這樣的情況,丁老師循循善誘,以生命喚醒生命,用自己的真情喚醒了學生沉睡的心靈,喚起了學生心中的那份真情。學生交過來的文章充滿了對母親的感激和愛,對自己無知的懊惱和後悔。丁老師抓住機會和學生溝通和交流,和學生一起在享受“生命的作業”帶來的溫馨和幸福。我們的教育,關注更多的是學生學習了什麼知識,考了多少分,卻很少去關注學生內心的需求。於是,在不停的走馬燈式的教學中,老師們多了很多感嘆。如,現在的學生不如以前好學,現在的學生沒有以前的懂事……不停的抱怨中,少了份執著,多了份慵懶,缺少了對學生的寬容。如果我們用自己的愛心去打動學生,用自己的寬容去包容學生,我想學生會用一顆感恩的心擁抱未來!有時,放手讓學生自己往前走,可能比老師領著走得更好。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教學是要組織和引導學生重新去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讓知識恢復生命,讓課堂充滿活力。因而教學過程的發展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並不是完全按照預設、不可更改的,教師的權威不僅是體現在知識的'傳遞中,還體現在與學生共同開展的探究知識的過程中,這也是一個教師的智慧所在。

  於是,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智慧不是教出來的,它是各種因素碰撞後靈感在實踐中的閃現。所以有時智慧來得那麼“隨意”和“偶然”。教師教,學生照著做,充其量只是模仿。只有放手並鼓勵學生勇於探索、用心體驗,允許他們率性而為,寬容他們的失敗,才能跨越模仿,走上創造之路,我們的學生才會真正擁有智慧。在丁老師的文章中,我感受到的是一種肩負生命教育的責任。而在林老師的文章中,我感受到的是一種肩負生命教育的責任。而在林老師的文章中,感受更多的是對學生的愛。因為有了這份愛,林老師眼中的課堂是真、善、美的,心中的學生是聰慧的,引以為豪的課堂是來自學生的精彩。她說她感悟真幸福,因為她用整個心靈珍藏學生帶給她的快樂,體驗生活中的陽光。我想,這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對學生影響很大,會讓學生有足夠的勇氣笑對未來的任何挑戰。

  書中的20位教師,是在用心靈寫作,他們的文章中摻雜著對人生的感悟、對教育的執著、對學生的關愛。而這一切,都來自於他們對生命與事業的渴望和追求。我想,一個智慧的老師,會在學生頑皮的時候,讓他安靜下來;一個聰慧的老師,會在學生過分安靜的時候,讓他活潑起來;一個靈動的老師,會運用自己的智慧給學生一個明朗的課堂,運用自己的睿智與學生進行心靈的對話,點化生命,和他們一起進行生命的旅程!

  《迷戀人的成長》讀書筆記5

  看著書中的每一頁,在不知不覺中帶你走進了“生命化教育”。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20位教師的課堂發現”,書中20位來自教學一線的教師用他們敏銳的觸覺、細膩的感情為我們描繪了他們在課堂上的精彩發現。我可以很明確的說,讀了《迷戀人的成長》,你心中就充滿了對“生命化教育”的信仰。正如書中那句;“我們應該時時將自己置於生命的原野,用真情去催發生命,為生命中的平凡而歡欣鼓舞,讓生命中的習以為常感動自己,用自己的率真、坦誠、熱情去感染學生,打動學生。”

  書中對生命中最為重要的親情作了大篇幅的詮釋,比如對母愛的詮釋“母愛,像一朵雲,雖然離你很遠,但卻無形的守護著你的每一片天空;母愛是一排籬笆,雖有疏漏,但卻無微不至地保護著你的一片土地;母愛,是含蓄的,是執著的,是濃於血!”而這些都必須是真情的流露,正如“寧要缺陷的真實,不要虛假的完美。”道出了一切情感的真諦:真誠!

  張文質老師在“生命化教育”中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想:

  1、從關注每一個學生開始;

  2、從尊重每一個學生開始;

  3、從善待每一個學生開始;

  4、從滿足每一個學生的要求開始;

  5、從激發每一個學生的情感開始;

  6、從培養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開始;

  7、從期待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開始。

  輕輕的合上,而另一個教育世界卻在我的世界開啟。“生命化教育”留下的智慧不由的在我腦中激盪,從他們質樸的描述中,我看到了一個個對學生充滿熱愛,對教育充滿熱情,教學充滿人性的教師;從他們身上,我那樣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化教育的魅力,那樣親近地觸控到生命化教育的靈魂。在課堂上,只有教師把自己的文化修養、生活情趣、教材感悟如訴衷腸、妙語連珠、激揚動情地與學生的思想碰撞時,學生才會被教師的智慧吸引,被他的情趣感化;當學生情感波濤澎湃、按捺不住時,他就會變得聰慧、活躍、熱情,就會因體驗到學習成就而擺脫拘束盡展個性;學生自我個性的展示又給教師增添靈感。

  不言而喻,教師要有一顆教育的心靈,教會更熱愛自己的學生,只有學生的美好情感被調動起來,才會成為強大的學習動力,才會激發他們熱愛生活,熱愛生命,關心社會,關心別人的美好願望,去開創幸福的人生。談起教育就是談論我們的孩子和未來,讀這本書,讀“生命化教育”,它會讓我們又一次感到脈搏的有力搏擊,感受到激情的湧動飛揚,感受到教育的希望與美好。那種對生命意識的尊重,會使你在潛移默化的被“生命化教育”感動,同時又悄然的把“生命化教育”作為自己的教育信仰。

  我們應該時時將自己置於生命的原野,用真情去催發生命,為生命中的平凡而歡欣鼓舞,讓生命中的習以為常感動自己,再用自己的率真,坦誠,熱情去感染學生,打動學生,我們就會擁有更寬廣敏銳的心靈。就會擁有生命的氣息。而擁有了寬廣敏銳的心靈,擁有了生命的氣息,我們才能常常感動,常常飽含生活的熱情。以生命喚醒生命,以生命點燃生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