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讀書筆記(通用25篇)

幼兒園讀書筆記(通用25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千萬不能認為讀書筆記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1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感到課堂時間不夠用,甚至有時還會完成不了教學任務,總結其最大問題就在於授課不夠清晰與直接,有時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有時則跑題,有時講話超出了學生的理解水平,有時則削弱了教材內容呈現的清晰度,往往講得滿頭大汗卻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閱讀《有效教學方法》一書後,我受到了很大啟發,我覺得老師若想把認真準備的課付諸實施,把教學原則成功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還必須達到上好課的一些基本要求: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內容正確、方法得當,清晰授課、組織嚴密,學生興趣濃厚、課堂氣氛熱烈。

  一、目標明確。

  目標明確是指上課時老師明白這堂課要掌握些什麼知識和技能,要養成些什麼行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樣的態度,要學會什麼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確教學目標。在一節課上,師生的活動都應圍繞教學目標展開、進行,教師上課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有時插入課外內容,為了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有時把內容引申出去,涉及了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以外的某些知識,甚至有相當廣度,只要是有利於目標的完成,都是可以的。但是,漫無目的地講故事、東拉西扯,做那些與實現目標無關的事,應予以否定,對學生也同樣,教師要及時發覺並糾正學生努力完成任務。

  二、內容正確、重點突出。

  在一節課上教師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點內容的教學上,不要對所有任務和所有內容平均使用時間和精力,對細枝末節的知識可以蜻蜓點水地一帶而過,對重點知識、概念和原理要花力氣教學,對重點要引導學生弄懂、弄清、熟練掌握。

  教師講授的知識還必須是科學的、確鑿的、符合邏輯的,技能或行為要符合規範,並且應該要求學生作出的反應同樣是正確的,如果不正確,教師就要及時予以糾正,學生心目中的教師往往是崇高的、萬能的,他們會向教師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對待學生的疑問應持謙虛、認真、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要輕易作出沒有把握的回答。當教師沒有把握回答問題時,教師可以說:“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是否有哪位同學能回答?”“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打算查些資料弄明白之後再回答你們”“對這個問題恐怕要看看有關材料,我和你們共同學習”,教師的虛心、嚴謹的治學態度能感染學生,使他們潛移默化、逐漸形成科學的態度。

  三、方法得當。

  教師應該根據教學任務、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擇較佳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師要善於選擇方法,創造性加以運用,力求使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方法本身無所謂好壞,但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範圍,教師上課運用的方法要與教學情境相適合。譬如,對尚未定論的爭議問題,可以用小組討論法;為了讓學生認識一個他們不熟悉的物件的形狀,採用講述來描述,不如用演示法更加直觀,等等。

  四、清晰授課

  一直以來,我以為清晰授課只是講在上課時要口齒清楚,聲音洪亮,有激情,能做到抑揚頓挫。原來這只是清晰授課的前提,是基礎,是一小部分。只有標準的普通話距離清晰授課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更為重要的是內容組織,教師對課文的熟悉以及授課策略的選擇等要做到清晰授課,更多的功夫是在課上。

  對於教師,要做到清晰授課,就要求在課前要深入研究教材,鑽研教學大綱,透過教科書和教學參考書,瞭解教學內容的整體以及各部分之間的聯絡,掌握各部分內容的教學目的和要求,仔細閱讀領會教學參考書,明確教材的地位和體系,掌握其中心內容和中心思想,確定教學目的,考慮教材的組織和處理。也就是說教師在課前要對所講授內容有清晰的理解思路,教師自身對知識有宏觀和微觀上的把握,對教材內容有深刻的理解。

  在對教材的深刻理解基礎上,有要求教師在平時要苦練基本功,要有較好的表達能力,能夠將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準確的轉變為學生能夠理解領會的語言並表達出來。語言是教師將自己的知識轉換為學生知識的主要媒介。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總要有一個反應時間段,而教師清晰的表達,可以大大縮減轉化的時間。透過教師清晰的講授引導,形成學生較清晰的科學的知識脈絡。透過第一次講授,學生很難達到預定的教學效果,這又需要教師能夠用簡單易懂的語言,不同的闡述方法,從知識的其他角度入手,進行再次論述。這樣教師所要傳授的知識才會在學生腦海裡生根發芽。有了對教材的深刻理解,語言的清晰表達,要達到清晰授課的教學效果,還要利用舉例、圖解和示範等方法,來解釋和澄清。

  五、組織嚴密。

  課的程序次序分明、有條不紊,課的節奏緊湊,不同任務變換時速度自然,課堂秩序好。教師要有一定的組織才幹,取得學生的積極配合,才能做到組織嚴密。

  六、學生興趣濃厚,課堂氣氛熱烈。

  一節課應自始至終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是否得到發揮取決於教師的啟發和引導,教師在課上要邊教邊觀察學生的反應,根據學生的反應調節自己的教學。一旦發現學生反映漠然、注意力分散,要立刻找原因,發揮教學機智,透過調整內容、方法、管理三個方面去激起學生的積極狀態,如果內容太深了,就該儘量的淺顯的方式來揭示的本質;如果程序太慢了,就該立刻加快來完成;如果學生太疲勞了,就該改個方法,如改講授為議論或談話,甚至講個與為課題有關的故事。教學是藝術,是無止境的,教師要把課上得如同藝術創造的精品,實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有意識地長期追求和探索。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2

  《解放兒童》這本書共用三個篇幅來闡述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第一篇:尊崇天性。“遊戲是兒童重要的生活方式”,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在不自覺的限制兒童的遊戲。其理由也是冠冕堂皇的:為了孩子的安全。遊戲當中孩子會全身心地投入遊戲的世界,扭打、碰撞,詮釋豐富的肢體語言。老師就會擔心孩子別磕著了、碰著了。

  其實,老師的擔心也是源於家長過多的呵護導致老師去限制孩子的遊戲,遊戲中是讓孩子最容易出狀況的時候。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老師就會設定很多的框框來要求孩子。讓孩子在遊戲中瞻前顧後,而不能真正的融入角色。“鄉下有兒童成長的沃土”。鄉下是美麗的,是童話滋生的原野,是夢想飛翔的地方。帶有濃郁田野色彩和氣息的《草房子》不就是曹文軒深藏內心的鄉村生活嗎?我來自農村,對鄉村的回憶是夏日的夜晚,繁星點點,趁著夜色,常與同伴在戶外盡情玩遊戲。累了就圍坐在大人旁邊納涼,享受著扇子傳來的習習涼風。纏著村中的長者講故事,那是何等的樂趣。鄉下物質生活雖然貧困,但鄉間廣闊的天地卻賦予孩子一個美麗值得回憶的童年,培養了人間最純厚的品格。而如今的孩子,物質生活非常富有,但缺少自然的滋養,缺少玩伴。

  天冷了不能進行戶外活動擔心孩子著涼,天熱了戶外活動溫度過高會中暑,還會有蚊蟲叮咬等等。真正適合孩子出外遊戲的時間是少之又少。和家長交流中經常會聽到家長說:孩子吃飯要哄著吃、跑著喂;經常會在課堂上看到孩子在手工活動中說“老師我不會,你來幫我”;放學後家長看到孩子衣服髒了就會說下次小心點,別再把衣服弄髒了等等。

  我們不能把孩子當做籠中的小鳥,畢竟圈養的鳥兒是不能成大器的。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3

  班裡來了一個新生,這可把班主任給為難住了。我心想,怎麼會為難呢,後面不是剛好有一個空位嗎?班主任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她說:“你可不知道,最後面的小孩太調皮了,所有的人都不喜歡他,家長都說不要讓他們的孩子和他坐在一起。”我很好奇,於是,我對單獨坐在最後面的那個孩子——阿杭進行了觀察。

  阿杭很好動,但對班主任還是有所懼的,只要班主任一瞪他,他立馬就規規矩矩的。在我的課堂上,他表現的很好,也許是因為我給他獎勵了一朵小紅花,所以上我的課上得特別認真。當老師們吃完飯的時候,還會特意幫我把碗拿走,幫我擦桌子。在我觀察他的這段時間,並沒有看到他是多麼的調皮,相反,我卻發現,阿杭是一個挺懂事的孩子。我還是蠻喜歡他的,是因為他感覺到了我對他喜歡的那顆心嗎,所以他對我這般好。也許這就是心與心的觸動,心與心的感應。

  那為什麼小朋友和老師家長們這麼不喜歡他呢?我想是因為以前他可能的確不招人喜歡,很調皮,這在老師,家長們,小朋友的心裡紮了根。而我是這裡新來的老師,看到的是他成長過程中之後的變化,可這變化在他們眼裡很容易會忽略。我想強調的是,請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不要因為固有的己見而忽略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美好,要用我們的愛心觸動孩子成長的心,讓孩子們快快樂樂的長大。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4

  正確看待幼兒之間的爭吵,有利於孩子心智、交往等方面能力的提高。在幼兒園裡,爭吵、告小狀,是一種常見現象,有時為一把小椅子,甚至一點兒小紙片兒也會爭起來,教師面對這種現象,常常是採取簡單的阻止方法。從表面上看,教師是在制約幼兒的不良行為,似乎充當了正面施教的角色,其實教師這時應該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這種現象的發生。因為對於幼兒來說,爭吵、鬧糾紛並非都是壞事,而且往往有著成人施教所不能替代的重要意義。教師應該透過孩子們的爭吵和糾紛,去了解孩子心中的世界,瞭解他們對於事物的看法,從而幫助他們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爭吵或鬧糾紛,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可能得到鍛鍊,一次戶外活動,我將孩子帶到放有輪胎的教學樓頂玩滾輪胎。

  輪胎只有十一個,孩子卻是幾十。這時許多行動慢一點的孩子空著手跑過來找我說:“琨琨、星星有輪胎都不讓我玩”,我笑著說:“是嗎?想個好辦法也能玩到的,去想想辦法吧!”有的孩子聽我這麼一說,就跑去從別人手上奪,力量強的仍能玩著,弱一點的便被奪走了。這時不斷有“老師,某某搶我的輪胎”的叫聲,琨琨也跑過來大聲叫著:“老師,雨桐把我的輪胎搶去了!”雨桐小小的個子,敢奪琨琨的?我正在疑惑,雨桐也不示弱,說:“他玩好了,都流汗了。”琨琨不服氣地說:“我沒玩好,還要玩!”雨桐說:“光你想玩,我也想玩一會兒!”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辯不止。這時有孩子喊“老師,有人打架了”其實,從我對他們說“想個好辦法”時我就看在眼裡,聽在耳裡,只是為了鍛鍊孩子們的交往能力,有意讓他們自己去玩到輪胎。當看他倆爭執不下,才決定去處理的。我心平氣和地問:“雨桐,你為什麼搶琨琨的玩具?”雨桐見我先讓他解釋理由,就得意地說:“老師,你看琨琨玩得頭上都出汗了,還不讓我玩玩。”接著我又用商量的口氣對雨桐說:“雨桐,琨琨和你一起玩好不?”這時雨桐想將輪胎送給老師,老師接過輪胎做了個向他們方向滾的動作,倆孩子“咯咯”笑著追輪胎去了。

  在對幼兒施教時,教師常常會發現,一些平時話少和因教師提問而怯場的孩子,在與同齡孩子爭吵時,往往面無懼色,變得口齒伶俐,思路敏捷,用語豐富。可見,爭吵有利於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當然,由於幼兒詞彙較缺乏,語言表達能力普遍較差,他們有時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而且語言的情景性較強;他們不容易理解抽象的詞語,對於那些雖然具體但表達程度不同的詞語也難以區分,例如常常把推、拉、擠、碰、踩等詞語統統用“打”來代替,從而誇大了事實。如上例中,雨桐和琨琨本來只是爭吵,可一幼兒卻向老師報告他們“打架”了。這種誇大事實的現象在幼兒中是常見的,多是由於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差造成的。爭吵,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幼兒運用語言的一種實踐,只要老師給予適當引導,對幼兒的語言發展是有益的。

  (二)在爭吵和鬧糾紛中,幼兒明辯是非的能力有可能得到提高

  前天中午,幼兒分組洗手,準備吃午飯。這時,洗手間傳出了哭聲和叫聲。原來,健健將水刷到了小嵐的頸膊裡,把衣服給弄溼了一片。只聽小嵐說“我給老師說,你把我的衣服弄溼了。”健健站在一邊說:“我沒有看見,又不是故意的。”小嵐邊哭邊說:“你看見了,是邊笑邊弄的!”這時,瀲瀲走過來了,邊用手絹給小嵐擦眼淚邊說:“小嵐別哭了,健健不是故意將你的衣服弄溼的,一會讓他給你說對不起。走,咱們去吃飯吧。”老師看到這一情景,沒有去幹涉,因為孩子們自己已經知道該怎麼去處理了。這時,我找了一條幹毛巾,悄悄交給健健,讓他主動給小嵐道歉並把乾毛巾墊在小嵐的溼衣領裡。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5

  藉著假期時間,我讀了一本關於區域活動方面的書——《幼兒園自主性學習區域活動指導》,這本書從區域遊戲入手,圍繞教師在開展自主性學習區域活動中最關心的五大方面,即區域活動內容與關鍵經驗、區域活動的一般流程、評價要點、問題與對策以及活動案例,進行了理論結合大量實踐案例的闡述。區域活動是幼兒透過參與遊戲達到教師預期的教學目標,從某中意義上說,是一種幼兒的主體活動,它具有自由、自選、獨立而主動的特點,區域活動賦予了幼兒極大的自由度,使幼兒能夠按自己的意願,獨立自主地進行活動,為幼兒自主習慣和能力養成發展提供了條件。

  我班幼兒是大班孩子,每當他們玩完區域活動後,總會有一些材料被破壞,比如說搭建區的紙箱,孩子們就很隨意的坐在上面或用腳踢來踢去,通常遇到這樣的事件後,我都會批評不愛惜的孩子,然後自己把箱子修整一下或扔掉,可是,孩子仍舊不愛惜箱子,導致搭建區的紙箱越來越少。看了這本書以後,我才發現我的做法都是錯的。我們製作材料時首先要考慮材料的實用性、耐用性、這樣可以減少幼兒在使用材料的過程中不小心導致的破損;擺放材料的位置也要適合幼兒的取放,防止幼兒在取放過程中的自然破損;每當投放新的材料時,我們要有目的的引導幼兒討論這種材料是什麼做成的,使用時要注意什麼問題,瞭解材料的製作過程,使幼兒產生愛惜材料的責任感,培養幼兒愛惜材料的良好習慣。我們還要制定遊戲規則,和幼兒一起商討,每個區域應有什麼樣的規則,比如:輕拿輕放、擺放整齊、材料分類,放在固定位置、按正確方法使用材料、及時整理清潔等;對不愛惜材料的幼兒要及時提醒勸告制止。在材料破損後要指導幼兒及時修補破損材料,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既能體會到愛惜材料的重要性,又能掌握一些基本的修理辦法。

  看完這本書後,我認為我班幼兒之所以不愛惜材料道具,教育過後又屢教不改,就只因為我沒有把他們放在主導的位置,當發生不愛惜材料的情況發生時,我批評他們幾句後,剩下的“爛攤子”就我收拾了,孩子們並不能深刻了解、體會到愛惜材料的重要性,在以後的日子裡,如果再遇到不愛惜材料的的情況發生,我會用以上的方法採取措施,我相信我班幼兒不愛惜材料的情況一定會越來越少,會越來越好。

  讀了這本書後,我學到了很多,為我的教學工作提供了切實有效的指導,我會努力成為幼兒遊戲的發現者、支持者,角色扮演的引導者、矛盾衝突的協調者,在孩子的區域活動中定位好自己的角色,讓更多的孩子在遊戲中快樂成長。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6

  在漫長的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會有許多事不能如願以償。心理素質好的豁達開朗,沉著應對,於是成功了;心理素質差,煩惱纏繞,難以自拔,於是倒下了。就像一個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智商),而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情商)。好有哲理的一句話,從這句話中我明白孩子的任何一個小改變在你眼中都要看成是珍寶,對他的改變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那麼驚喜。孩子年紀小人生的路還很漫長,我們不好給以孩子過高的期望。其實,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沒有必要總去和別人的孩子比。任何比較都是有害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每一個孩子都就應在他實際的基礎上發展,而不是作別的孩子的複製品。因此當他學會寫第一個字。講第一個故事的時候,我們就應從孩子自身的角度出發,把他的過去和此刻拿來進行比較,哪怕是有了小小的進步和改變我們都要真誠地給孩子鼓勵和支援。不好吝嗇你的那句你真棒雖然他寫的這個字在你的眼裡寫得不是很好,遠遠達不到你所要求的。但是作為愛他關心他養育他的父母,更不就應有這樣消極的想法。就應用你的溫暖去呵護他成長。

  其實,孩子們每一天都在尋找別人的明白,盼望公正的評價。人對生存價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加強烈。當孩子被貶損得一無是處時,就會表現出明顯的抑鬱,既影響健康,還會產生厭世情緒,甚至會做出傷害自己或他人的極端舉動。就像那些常被列在調皮鬼一類裡的孩子,為什麼他們總是在犯錯之後還是改但是來?其實他們的心並不是真的很壞!一向想和老師作對!而是我們給了他們認為不平等的待遇。他是這麼想的:大家都不喜愛我,連老師都說我不聽話。乾脆壞到底吧誰也不敢來惹我!這樣總比悶著好。這樣的例子我身邊也有發生:我班有一個小孩很好動,跟人家接觸的時候動作個性粗魯,常傷害到別人,他的力氣也比較大,常喜愛起腳踢向別的小朋友。他的行為在我看來是一種無奈的發洩,正因大家都不跟他玩因此心裡很難受。本文出自點子創意網795其他老師對他的態度都是很嚴厲的。有一次,我上課我故意點他起來回答問題時,發現他的答案是最好的,我在全班小孩的面前誇張地表揚他哇噻!你真了不起!真是太棒了!接下來他像變了一個人很安靜專心地做每一件事。我讓讓他把教室裡的油畫棒盒疊好,他一個人忙得滿土大汗直到把所有的盒子疊整齊!之後還問我老師,還有什麼事需要我幫忙的嗎?當時我對他的舉動

  感到無比的震驚!確實,我給他的信任讓他感到很自信和驕傲,正因老師已經認可他是個能幹的孩子了!

  我堅信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會常告訴孩子們,你真棒!!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7

  一、不要隨意嚇唬孩子

  幼兒正處在身體技能迅速發展的時期,在發育過程中可能會對各種各樣的事件產生恐懼,精神帶來壓力,會加劇他們的內心衝突,使大腦的興奮和抑制失去平衡,不利於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記得放學時有這麼一幕:孩子不知為了什麼拼命地哭,母親在旁邊哄他,無濟於事。母親顯然用了不少辦法:說好話;給他東西吃,但是都不管用。最後,母親實在不耐煩了,大聲說:“叫你哭!再哭我就走!讓拐孩子的把你抱去!”這一下,孩子哭得更加厲害了。那位母親二話沒說,扭頭就走,孩子見狀,慌了神,趕緊追上去,邊哭邊喊:“媽媽,別走,不要扔下我------”我看了這場面,心酸酸地。作為母親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對待孩子非要來恐嚇他嗎?父母是孩子最最可信賴得人,孩子從出生起,就對父母有特別的眷戀,有一種安全感。那位母親的恐嚇話,殊不知給她的孩子造成的心理傷害是成人無法想象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天下所有的父母們,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不要再胡亂嚇唬孩子,給孩子以正確的評價,還給他們一片晴朗的天空吧!

  二、《發現閃光點》

  “一百個孩子就有一百個特點,一百個孩子就有一百種教育方法。”每天穿梭於孩子中間,觀察和體驗著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曆程,在教育方式上除了老師要正確引導外,更應該注意孩子的閃光點要及時發現。張子浩小朋友活動時,總喜歡影響周圍的小朋友,沒辦法,我把他視為特別關注物件,讓他跟隨左右。

  一次活動課,我想讓小朋友幫我拿體操墊子,於是,我說:“誰樂意幫老師的忙?”於是不約而同的都舉起了小手,我一眼就看見了張子浩小朋友渴望的眼神,踮起腳尖高舉著手,生怕我看不見他似的。於是,我說:“請動作快的小朋友幫忙,排隊一、二、三!”機靈的子浩動作迅速,排在第三位,我決定請他幫忙時,說:“等一會遊戲結束後我請活動中遵守紀律、團結合作的小朋友幫忙。”很愛做事的他牢記著這句話。在整個活動中,他沒有惹別的小朋友,並且還幫助跌倒的小朋友爬起來,我及時表揚了他。孩子滿臉的喜悅、興奮。

  教師在關注孩子的時候,要留心觀察、發現孩子既有長處,也有短處,應該及時發現他的閃光點,正確地評價引導,從自身角度出發做到客觀公正,隨時表揚,讓孩子的心田裡既有陽光、也有雨露,健康、快樂、茁壯成長!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8

  《幼兒行為的觀察與記錄》作為學前教育的經典著作,勇於創新,與時俱進,注意關注兒童教育工作的新形勢,引入新的理論成果。目前的第五版就融入了近期的語言研究的成果以及對有特殊需要的兒童的研究成果,進一步融合了皮亞傑關於兒童發展的思想。第十二章針對引發特殊關注的兒童群體論述了觀察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提供了豐富的記錄例項,並列出大量詳細的觀察要點,使我受益良多。

  一、記錄需要特殊關注兒童的必要性。

  每個幼兒園都會出現少數程度不同的特殊兒童,這類兒童的家長將孩子送到幼兒園既對早期教育給予期望,同時還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和其他兒童進行交往,受到同伴的影響,減少孩子的孤獨,讓孩子愉快地渡過幼兒園時光。對每一名兒童和每一個動作來說,他們都是獨特的。因為沒有兒童在不伴有一系列行為的情況下使用材料或者參與任何形式的遊戲。我們可以透過這些細節猜測兒童對材料的情感反應,從而更好的對兒童進行“診治”。當教師們遵循維果茨基的教誨,力圖發現這些兒童可以“獨立地或在她人的幫助下”在“最近發展區”中做到什麼時,觀察和記錄可以為教師們提供支援。觀察是教師與行為怪異或惹是生非的兒童建立同情關係的關鍵所在。

  二、如何觀察需要特殊關注的兒童。

  從社交/情感、身體、認知/交流/語言以及遊戲等更方面,觀察兒童如何協同運作。書中透過觀察現實案例,分析出案例中的存在的問題。例如:該兒童傳達了什麼資訊和想法?該兒童能夠獨立地將自己的遊戲組織好,還是需要另外一名兒童或者老師的外部協助?如果需要協助,是多大程度、什麼型別的協助等。透過這些問題,進一步指導教師應該如何觀察並記錄。當然,我們也必須記錄對個別兒童的特殊意思。我們必須記下兒童如何做手頭的事情。每一次的觀察和記錄不一定要給出怎麼的結論和解決方法,要做的僅僅是客觀如實的記錄孩子的一言一行,即使不是成年人期望的行為和言語,經過數月的跟蹤觀察和記錄,也許過了半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才會看到孩子有一點變化和進步,這才是觀察和記錄的意義。

  三、特殊關注兒童的總體印象。

  除了個別型別的行為之外,引發特殊關注兒童有一項突出的特徵可以預示他們存在發展性異常、障礙或學習能力欠缺問題,那就是他們給人的印象遠遠小於其生理年齡。肢體、社交、情感、認知、語言以及言語交流,當這些行為中的多個結合起來,特別是當它們反覆、持續地發生時,便可以預示著兒童身上存在著某種需要教師進行干預的問題。

  回想自己以前的觀察記錄,基本都是籠統的描述,這些都忽略了觀察記錄本身的意義,正確的觀察應該要抓細節、記要點、全面具體,“他做了什麼及如何做;與他有關聯的人和材料的質量及數量,也包括他說了什麼”。類似於這些細節的記錄似乎從來沒有出現在我的觀察記錄中,因為這些細節從來沒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我們的記錄也是建立在主觀臆想和大致觀察的基礎上就進行了概括的籠統的總結性表述,所謂的分析和措施現在看來也成了膚淺的解決方式。看了這本書讓我對自己有了進一步的反省,對觀察和記錄有了新的認識。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說明中指出,教師應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同時要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因此幼兒教師在日常中更應該對幼兒行為進行觀察與記錄,能夠讓幼兒得到充分的關注,並且因材施教。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9

  今天上課我組織小朋友們一起背誦古詩兩首——《鹿柴》、《江南》。一開始我問班裡的孩子:“同學們,你們背過哪些古詩了?給同桌說一下吧!”“我背過《詠鵝》、《春曉》了;我背過《小池》········”同學們自豪而且興奮的講著自己背過哪些古詩。我又講:“接下來,我們來舉行個小比賽,看誰能最先背誦老師說的這兩首古詩——《江南》、《鹿柴》。最先背過的同學可以獲得小紅星一顆噢!”“我能最先背過,我能得到小紅星,我是第一名········”孩子們爭先恐後的說著。接下來,我帶著孩子們朗讀了幾遍古詩,讓後讓他們自己背誦,誰背過誰就站起來給大家背背看。過了大約十五分鐘吧,董靖宇小朋友最先站起來了,說:“老師,我背過了,我背過了,《江南》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董靖宇小朋友背的非常棒,還有誰背過了嗎?”陸續著趙明澤、李佳楠等小朋友給大家背誦了。到下課時間了,我們最後把小紅星獎章給了董靖宇小朋友,同時也給了趙明澤、李佳楠等小朋友另外的鼓勵,激勵他們下次繼續努力,爭取得到小紅星。

  透過這節課,我認識到教小朋友們背東西,要給他們一定的動力,他們有了動力,才會學的更快,效果會更好,一定程度的獎勵,足以滿足他們小小的成就感。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10

  孩子的性格多種多樣,表現出來的行為也是不同的。翌晨是個很文靜的孩子,平時總給人很害羞的感覺,一有事情他就張著大眼睛看著你一言不發,有時說話也是輕輕的。一天中午餐前準備時,我正在講著故事。孩子們都睜著大眼睛仔細地聽著,但是總有幾個搗亂的孩子在窸窸窣窣的講話。我看看他們有點生氣了,突然看到平時比較文靜的翌晨也站了起來開始動來動去。我的火氣一下子就上來了。我停止了講故事,讓翌晨和其他幾個搗亂的孩子站起來好好想想自己的錯誤。

  過了一會,看看其他幾個孩子都知道犯錯了就請他們坐下,但是我請到翌晨是,他卻把嘴巴撅得高高的,一臉的不服氣。看到這樣我就更生氣了,讓翌晨繼續站著,好好反省一下。

  把故事講完以後我仔細想了一下,翌晨平時不是這樣的孩子。於是我把他叫住拉到身邊,說起了悄悄話。我說:“翌晨,老師先給你道個歉,老師批評的太兇了。你能告訴我,你剛才為什麼要站起來嗎?”聽到我的道歉,翌晨的態度也緩和了下來。輕輕地對我說:“我剛才看到很多書都掉了下來,我想去把他們撿起來。”於是,我說:“那老師批評錯了,我再跟你道個歉!下次和小朋友一起聽做事情的時候,如果你有事情你可以悄悄的來跟我說好嗎?”翌晨輕輕地點點頭。

  之後,我經常地找翌晨說悄悄話,翌晨漸漸地也願意跟我說話了。

  透過這件事讓我瞭解到,孩子們是不一樣的,他們有多種的性格。在批評之前我們應該多結合孩子平時的表現與性格,千萬不要為了一時生氣而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11

  近日,我讀了《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感到這本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中,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卡羅林博士,收集了教師們回憶的近200個在學生時代所經歷的最不愉悅,且記憶猶新的事件。這些事件,涉及幼兒園、中小學以及大學的學生生活,包括班級管理、學生活動、課堂教學、成績評定、師生交往等等方面,內容豐富,舉例生動形象,真實地反映凝固了教師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現的種種錯誤。讀著這本書,如身臨其境,從所舉教師的錯誤當中,思索著,對照著,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特別是從這些案例中進一步理解了學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學生的視角審視我們的許多教育現象和處理方法。

  這本書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個案例後都有“處方”的形式,對發生的事件給予分析,幫助讀者找出問題的根本。這些分析根據人的心理發展的理論,提出許多現代教育理念,強調了對學生的尊重、理解,關注、欣賞、支援、幫助,突出了作為教師應有的對學生真誠的愛。諸如:“當你身處一個手指責別人的時候,剩下的四個手指其實在指責自己”,“優秀的教師,善於挖掘不擅長表現的學生其他方面的優點”,“通情達理的老師會注意黑板禮節——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上黑板做題時的感受”等等。

  做教育教學工作十幾年來的我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功與失敗,表揚學生還是批評學生,促進學生進步還是抑制學生髮展,是我們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想想自己也許在不經意間我的言語傷害了孩子,我卻不知道。這本書中介紹的知識能讓我恢復平靜,保持心理平衡。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12

  只有當他成為自己的主人並遵循一些生活規則時,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為,我們才認為他是一個守紀律的人。這樣的紀律具有靈活性概念即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採用。但它包含一個偉大的教育原則,它不同於舊式教育裡那種絕對的,不容辯駁的高壓政策下的“不許動”的原則。

  這一段話給我的教學路程上點燃了一盞明燈。回顧自己以前的教學過程中也曾想“約束”孩子。當孩子們說話時覺得他們太吵了,希望他們安靜。可是這種“約束”對孩子們沒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們想說的、想做的慾望卻更強烈。因為在此時我是“主人”,而孩子們是“服從者”。所以他們的行為不是發自內心的,而是外人強加的,所以孩子們的安靜時一時的,只要我一離開,他們便會很快的開始交談起來。

  當我接觸蒙氏教育,開始瞭解蒙氏時,尤其當我閱讀了這段話語之後,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讓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規則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讓他成為教室的主人。

  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忘記那些“不許動”的原則,因為這種“不許動”的背後,隱藏的是孩子們那種強烈的“我要動”的慾望。所以不管用什麼活動,我們都應該讓孩子去動,在滿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這時孩子們“安靜”了,有秩序了,這是孩子們自己的紀律。在自由之後所獲得的紀律。

  所以這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麼時候,孩子才是他自己的主人,當他成為自己的主人時,老師只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他就能很好的發展。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13

  最近看了一本《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的書,確實是給我在幼兒教育的一個角開啟了一扇窗。這本書裡的一個個的問題,一個個的案例,一個個分析都是從教師教育上發生的例項,掌握解決這些問題是每個一線教師必須具備的教育技能。書中從教師與兒童、教師與家長、教師與社群等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其中在教師與家長這一方面,這本書教會教師如何更好的去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如何跟家長溝通使家園合作更有效。

  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資源和合作夥伴。教師有責任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目標任務,以便雙方能達成教育共識,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家長工作難做,但是很重要。家長一直以為孩子在幼兒園只是在玩,有的家長自己早上想睡懶覺,便很晚才送孩子來園,不重視幼兒園的教育。教師在有時間跟家長個別交流的同時,還應經常召開家長學校的交流會,讓家長及時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教師也有更多的時間對家長進行教育引導,可以讓家長和教師保持一樣的教育觀念。家長可以親自參與孩子的活動中去,可以更快的轉變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觀念。每個學期我們都會組織幾次親子型別的活動,以便家長參與到幼兒園孩子的活動中去。

  作為從事教育職業的每一個教師,特別是我們幼兒教師,重在研究學校教育的同時,還要研究家庭教育,重視家教指導工作。因此,教師與家長的互動與溝通是十分重要的,將成為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我們只有正確認識和處理教師和家長之間的關係,才能共同把兒童教育工作做好。對我們來說,在雙方溝通中怎樣善於抓住時機,在隨意交談中如何自然的捕捉到家長的心聲。怎樣有藝術的向家長宣傳、指導保教知識,還存在著一定的難度。

  如何解決與幼兒家長溝通中存在著的一些困難?我認為應該從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入手,不斷提高與家長溝通的方式、途徑與技巧。

  教師每天與家長接觸時間雖然短暫,但三言兩語中也能反映出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靈活掌握交談技巧及說話的藝術。過去,我總認為時間短,與其拐彎抹角,不如直截了當的說。於是有時當著孩子和家長就告狀,弄得家長十分尷尬,孩子也害怕。這樣,既不利於孩子克服缺點,也不利於家園配合。這本書開啟了我一扇窗,成為我學習新技能的一把鑰匙。人的一生有很多的窗需要開,既然選擇了教師,就意味著要面臨很多挑戰,需要尋找更多的鑰匙……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14

  在《幼兒教育》雜誌上看到一篇文章--"每個幼兒都是教師的寶貝",我深受感動。

  "愛孩子,真誠對待每一個孩子"這是幼兒教師最基本的職業素質,能否真誠對待每一個幼兒,並不是件簡單容易的事。有些幼兒聰明、漂亮、乾淨,很討教師的喜歡;有些幼兒調皮、穿戴不整潔,不討教師喜歡。記得有一年我在分院帶學前班的時候,班上有個孩子,叫李小明,他患有"先天性甲亢",智力發育較慢,語言表達本事差,每一天穿著髒兮兮的衣服,掛著兩條鼻涕來上幼兒園。看著這樣一個孩子,實在難以讓人喜歡。我剛接觸他的時候他連"教師"兩個字都叫含糊不清。之後我瞭解到這個孩子的爸爸在他半歲時就棄他母子而去,媽媽又沒有固定收入,只能靠打短工維持生活,家境貧窮。李小明由於長期缺乏父愛,他的母親又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和他交流,導致了他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內向,不願與人溝通,再加上小朋友不喜歡和他玩。應對這樣的孩子,我們更應關心、呵護他。為了能走進他的內心世界,我經常有事沒事的找他說話,一開始往往都是我一個人在說,他沒有任何反應,只是呆呆地看著我,看到這種情景我真有點氣餒,可是我並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和他談心,找他說話,漸漸的他能和我進行簡單的交流了,上課也能專心聽講了,教的生字也能讀出來了。那時我的心境是多麼的激動,雖然工作很平凡,甚至是瑣碎的,但憑著對教育事業的執著,可謂心香一瓣、冰心一片,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付出最終換來了回報。

  從教三年來,讓我懂得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幼兒教師。著名作家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幼兒教師不僅僅要具有知識與本事的素質,更應當具有良好的師德修養。作為一個幼兒教師,一個優秀的幼兒教師,首先要具備的是什麼?可能有人會說:是紮實的基本功,但我覺得更應當具備的是強烈的職責心和對幼兒的"愛",沒有強烈的職責心和"愛",一切都無從做起。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就應當對孩子負責。我們應當用"愛滿人間"的胸懷去關愛每一位幼兒,對幼兒就像對待自我的孩子,像對待自我的眼睛一般呵護他們,像對待自我的傑作一般欣賞他們,讓每個孩子在真誠的關愛中健康成長!

  記得剛踏入幼兒園工作的第一天,看到一群群天真可愛的孩子,一張張好奇的小臉,我有點不知所措。所幸的是,我遇上了這麼多好的領導、好的搭班教師。正是她們,給了我幫忙和鼓勵,讓我學到了許多道理,明白了什麼是愛,什麼是職責心。

  讓我們用慈愛呵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啟心靈、用希冀放飛夢想,我願用自我的雙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15

  前天讀了一個故事:一個小男孩心愛的小貓死了,透過窗戶,看著以往朝夕相處的小貓突然離去,流下了悲傷的淚水。這時,他的奶奶走過來,輕聲地對他說:“寶寶,你為何不開啟一扇窗呢?”小男孩聽了,一邊流淚一邊慢慢開啟一扇窗戶。一剎那,她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窗外多種鮮花競相開放,蝴蝶在飛舞,蜜蜂在採蜜,一陣陣清香撲面而來。小男孩不禁破涕為笑,心境大為好轉。

  由此想到了我們教師,應對各個不一樣的孩子,應採用多種方式來教育,尤其是應對家庭離異、身體異常、學習困難、活潑好動等特殊群體的孩子,更應為他們開啟一扇窗。每個孩子都有閃光的一面,多看看他們的長處,盡力彌補他們的短處,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歡樂。在日常活動中,有的教師會數落學習困難的幼兒,如做數學練習時,有的教師當著別的孩子說:“這道題我講過至少3遍了,你還不會做,真笨!”試想,如果你是那個孩子,你會有什麼感受?人人都有存在的潛能,只要你抱著進取的態度去開發這種潛能,就會有無窮的能量。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應和幼兒真誠對話,學會用敏銳的眼睛觀察幼兒的言行,開啟另一扇窗去看待他們,或許他們對數學不感興趣,而在藝術上卻意興盎然呢?世界上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就是挖掘了自我的特長,之後有了傑出的成就,散發出了沁人的芳香。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16

  讀了虞永平教師的《學前課程與幸福童年》一書,在這本書中,虞教師主要論述了課程與幼兒之間的關係,書中先進的教育理念引領著幼教行業的發展,其中《種植園地與幼兒園課程》一文給了我很大觸動。因為種植是有關自然,有關生命的一項活動,幼兒不就是要接觸自然,接觸生命的嗎?

  這篇文章,比較自我接觸過的幼兒園,很多幼兒園都能在園內開闢種植園地。而虞教師的觀念影響了我,種植園地不僅僅指室外用來專門種植的地方,只要是能種上一些植物的地方都屬於種植園地,這樣的定義打破了傳統的觀念,讓一些受到場地限制的幼兒園也能開闢屬於自我的種植園地,開展種植活動。

  除了睡覺之外,幼兒在幼兒園的時間甚至超過了在家的時間,幼兒園的環境對幼兒來講是多麼的重要啊,幼兒園環境應當是充滿植物、充滿生機、充滿遊戲的,讓幼兒接觸大自然,接觸生命,接觸綠色。所以,幼兒園必須要有種植園地。種植園地能夠在室內,也能夠在室外,班級的種植園地大小要適中,所種植的要是當地,當季,無毒害,易種養,易觀察的植物。種植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幼兒成為種植、欣賞、管理的主人。這樣才能幫忙幼兒獲得種植的經驗,熱愛大自然、植物的情感。

  種植園地到底有什麼價值呢?種植活動包括種植計劃和種植落實兩個部分。在每一個部分都對幼兒有很大的價值。如在種植計劃時,幼兒與教師要先觀察種植的空間,選擇植物及其種子或苗,討論種植方法、種植工具,確定合作方式等等。在這一環節,幼兒主要參與的是規劃,對種植區有一個全面的研究與規劃,這是收集資料,整理資料並用於實踐的過程。在種植落實時,幼兒切實成為種植、管理、收穫的主人。從種植植物開始,幼兒能夠獲得不一樣的種植方法,如點種、撒播、坑中等方法,同時能夠探索不一樣方法種植的結果一樣嗎?種植是需要大家合作的,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參與了同伴間的交往,發展了合作本事與動手本事。在種植過程中,幼兒還能構成一些比較穩定的步驟性策略體系,如挖坑——放種子——填土——澆水,以便幼兒在遇到類似的活動時能夠遷移種植的經驗。

  在管理過程中,幼兒能與植物建立良好的友誼,養成愛護植物的情感,同時,在與植物親密接觸的過程中,幼兒能夠多觀察植物並對植物的生長做一些記錄,增強了幼兒的觀察、探究的本事,養成初步的科學素養。在管理這一漫長的過程中,還能培養幼兒做事不間斷的好習慣。

  當幼兒完整地照顧好植物,最終就該收穫了,在此過程中,幼兒能瞭解不一樣植物的不一樣收穫方法,體驗收穫的樂趣。

  同時對植物的果實進一步探索,如對果實的統計、分類、資料分析。幼兒園種植對幼兒來說還有很多的價值,如幼兒能夠用植物的果實進行一些裝飾,用果實參與到其他的活動中。

  看完虞教師的文章,不禁以自我的班級為物件,開始思考班上的種植區能夠怎樣豐富。雖然我們班級沒有專門的戶外種植區,可是在教室以及走廊有很多空間能夠利用。如我們能夠在班級的沙土區旁邊種上一些葉子相對大的植物,這個角落靠近幼兒的衣櫃旁,每一天穿脫衣服時對能夠對植物進行觀察。到了中班,幼兒的職責心也相對增強,能夠引導每一天的值日生對植物進行照料,如澆水、除草等,並對其生長情景做詳細的記錄,將大家的記錄結果彙總成植物生長日記,植物生長日記本能夠展示在植物的旁邊,方便幼兒瞭解植物的完整生長過程及學會向同伴學習經驗。

  在教室裡的陽臺上能夠再增加一些植物,儘量保證每個幼兒都有一棵植物,這樣幼兒還能夠做成自我的植物觀察日記。在以後開展《我和公園》主題時,這些植物都能夠作為公園裡的資源。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17

  《玫瑰與教育》記錄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開的軌跡,抒寫的是“玫瑰”對教育的一片真情,對生活的熱愛,對事業、家庭、愛情的體悟,記錄了她作為一名教師、作為一名家長、作為一名專家對教育顯現的種種反思,活生生的記錄她對教育的無奈與困惑,記錄了她對教育教學的積極的態度。這都讓我們覺得他是那麼的貼近我們的生活呀。

  走進《玫瑰與教育》,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她對教育事業的摯愛,對教育理想的追求,對教育人生的塑造,更多的則是感受到竇老師的獨立思考、獨家發現和獨特表達等個性特徵的彰顯。這本書中我想提及最多的詞語就是“讀書”二字。“讀書-思考-實踐”是這個時代的老師應當靜下心來要做的一件事,這也是要成為一個有專業尊重的教師的必由之路,作為學生要讀書,作為教師更要讀書,我理解學生讀書貴在培養興趣,所以只要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即可,教師多讀專業書籍固然是應當的,但更應當多讀一些名著、專著等等,“修身養性、淨化心靈”不敢說!但多多少少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培養我們的愛好。從竇老師的這本書中我理解,教師應當是要培養讀書的習慣的。

  從《玫瑰與教育》中我體會到讀書的重要,作為教師更應做好“讀書-思考-實踐”,竇老師是一名語文教師,書中寫的都是她教學生活中的隨筆和感想,從書中我看到了她那淳樸、自然的人格魅力,心中盛滿陽光,懷著一顆感恩心為人處事的竇老師。這本書中,竇桂梅並沒有講大道理,也沒有羅列出許多原則和規律,而是選擇了一個新的視角:從研究教學活動中的“細節”入手,從一些我們常常熟視無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見大,見微知著,讓讀者自己去悟出“規律”。

  讀了《玫瑰與教育》後,我想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勤奮地閱讀成就了她的美麗和深刻。請看她是怎樣看待閱讀的:

  “讀書,使精神高貴而豐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闊遠;讀書,讓我在有限的從教時間內,實現自身的無限。”

  “讀書,是我心靈的振翅;讀書,是我精神的呼吸。”

  “讀書雖不能改變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變人生的氣象。”

  “外在的形貌基於遺傳,是難於改變的,但人的精神卻可因讀書而蓬勃蔥蘢、氣象萬千。”

  “讀書是最高檔的營養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劑……一個人,只有在讀書中才能體驗生命的滋味。在讀書中身體自然得到運動,大腦自然得到運轉,心靈自然被酬勞。”

  讀書讓我們有專業的知識,思考讓我們有了獨立的思維,實踐是將我們的思考實施於課堂教學之中,這樣的實踐我想一定是具有教師獨立特色的教學活動,竇老師強調教師應該具有一定的個性,教學活動應當有自己的特色,反思自己在每次外出聽課之時,所獲得的那些老師們表揚、鼓勵的技巧,調動情緒的方法。回來以後便照葫蘆畫瓢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之中,現在想起來在課堂我們反而失去了自己。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常常為自己語文課堂缺乏生動、靈性、激情、思想……而苦惱、煩憂、慚愧、自責。或許這就是我不斷買書讀書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吧,是的,?“唯有讀書”才能讓自己長“高”啊!人,讀書與不讀書肯定是不同的。身為教師,讀書與不讀書,就更不一樣了,這可以在你的學生那裡得到驗證,就讓我們在這讀書的季節裡,來開始我們自己的閱讀吧,相信在閱讀中,我們也一定會變得美麗、優雅。教師的一生或許就是一個不斷翻閱書籍,行走於學生中間以及文字之間的生命過程吧!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18

  本篇文章主要從家庭教育的角度出發論述家庭教育應該從三個方面來實現與幼兒園教育的結合互補:第一是家庭教育應該為幼兒園教育做好準備;第二是家庭教育應該對幼兒園的教育內容進行延伸和鞏固;第三是家庭教育應該補充幼兒園教育的缺失。全文以對如何做好以上三點的回答為主要內容,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看完這篇文章,都會獲益匪淺。

  在第一點家庭教育如何為幼兒園教育做準備的論述中,作者提到了幼兒語言發展的基本規律是聽在先,說在後,傾聽在第一位,閱讀是第二位,家庭教育也應該注重語言能力的培養。比如給孩子講故事,幼兒喜歡聽同一個故事,家長可以起初自己講,幾次之後幼兒熟悉了故事情節,可以講一半,另一半給孩子自己補充,既可以促進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增進了親子關係。我想雖然這裡是給家庭教育的`建議,但對幼兒園教育同樣適用,根據幼兒語言發展的規律,也應當首先培養幼兒傾聽的習慣,然後才是幼兒自己的表達。寫到這裡,我想起了和李老師配班教早期閱讀時李老師對我說的話,當時李老師也是讓我給孩子講個故事,但是由於理論和經驗的薄弱,我一開始就拿著帶圖片的故事,邊講邊指給孩子看,李老師看到後立刻糾正了我的做法,幼兒首先應該學會傾聽,而後再以表演、複述故事中的人物語言的形式使幼兒熟悉故事情節。

  家庭教育如何對幼兒園教育進行鞏固和延伸,這裡作者講了家庭佈置、家庭作息時間等三個方面的內容,這讓我進一步感到自己作為幼兒教師要與孩子家長進行比較多的溝通的必要性,要想對孩子進行最最佳化的教育,家庭的配合是少不了的,而家庭能否積極配合還需要幼兒園教師的多方面提醒和動員。

  最後講家庭教育如何補充幼兒園教育的缺失,作者同樣進行了分點闡述,其中在講家庭環境的薰陶對幼兒品格影響時提到一個比較有趣的例子,是說孩子第一次玩毛毛蟲時,如果家長看到後露出驚恐的表情並呵斥幼兒,那麼幼兒很可能以後會害怕和排斥毛毛蟲。這個例子意在說明家長要做好孩子的楷模,對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習慣和態度產生良好的正面影響,雖然家長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幼兒園老師不可能實現的,但是孩子在幼兒園的每一天,同樣是與同伴和老師相處的過程,在各方面自然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的楷模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同時作為孩子的老師還應該儘量為每個孩子創造有利的成長環境,是他也能受到身邊其他同伴的積極影響。

  全文貫穿和體現了家園共育的基本理念,作為教師應該積極將家園共育理念付諸實踐,還應該做好家長工作,使家長也能參與到這將影響孩子整個成長道路的實踐中來。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19

  我認真讀過《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後才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對幼兒的生活並不是真正的瞭解。其實,讀過此書之後感受頗深。很多時候成人自以為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則教導孩子,而我們並沒有發現是我們有意識的闖入了他們的世界,破壞了兒童世界的法則,還沾沾自喜的認為我們是為他們好。其實,作為異物闖入幼兒的和諧世界的我們所做的不是按照成人社會的日常規律和相關法律教導幼兒要怎樣做,而是要認真瞭解孩子的世界,讀懂他們的內心,當孩子們能夠安心放心的敞開心扉接納你的時候,你才能和他們成為朋友,開始發揮你來此世界的引導者的作用和目的,而在這之前,一切都是徒勞無功。

  孩子的敏感期即為關鍵期,而幼兒關鍵期的發展是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作為一名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幼兒各年齡層發展關鍵期的方面的同時,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注意正確的引導幼兒,最大限度促進幼兒更快更好的成長。幼兒的不一樣年齡階段有著相對應的發展關鍵期。

  0--2歲:新生兒從剛剛出生就開始敏感的對待這個世界,無論從視覺、聽覺、口腔、手、還是行走和語言方面,都是幼兒在這個年齡階段的關鍵期。當新生兒睜開眼睛的那一霎那他們就從視覺開始觀察這個充滿陽光的世界,這時的我們要為幼兒帶給科學的視覺環境,這不僅僅僅單純的是為幼兒鍛鍊眼睛的潛質,更重要的是在視覺敏感期的階段的幼兒的視覺與大腦發育與治理的發展都有務必的關聯。視覺是人腦獲得外界資訊的重要渠道,能顯著影響腦部發育。這一時期的幼兒開始用口認識外部世界,因此吃手指的現象不斷出現。當我們發現吃手指的現象在幼兒生活中發生的時候,要正視這個問題,而不是絕對性的禁止。幼兒在不會用語言表達的階段,他們用口去探索這個未知世界,從口到手這需要一個時刻過程。當我們在安全的條件下,採取滿足孩子口腔的味覺和觸覺,給孩子帶給較硬的食物的科學方法並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手及其他器官也會出現敏感期,到那時,孩子用口探索世界的方式就會悄悄的退居二線了。相反,很多幼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還是出現吃手這一現象,這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家長的制止的原因。

  2--4歲:這階段的幼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由獨立個體成長到群眾生活。很多時候,我所在的小班經常會出現搶玩具在椅子上爬來爬去從衣服、鞋子上扣亮晶晶的小亮片的這些現象,最初的我是採取制止的方法告訴孩子們這些行為時不正確的,而不沒有深刻的反思到這些正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在自我意識的產生、空間感、和關注細小事物的敏感期方面的發展。對待什麼都是我的的幼兒,我們要給他們充分的選取,不好譴責還自己的行為,若是強迫孩子歸還屬於自己的物品給別人,孩子會絲毫感覺不到安全感。在正確引導幼兒的同時,要給他們足夠的權利自己決定。而幼兒對細小事物的觀察,皮亞傑認為:兒童首先是透過簡單圖式發展認知和認識外在世界的。因此,兒童起初對世界的認識務必是從微觀開始的,並且外在世界在他們眼裡也是微觀的。亮晶晶這一現象幾乎在我所在小二班每一天都在上演。從開始的制止到此刻的別隨意丟棄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兒,我深刻體會到觀察細小事物對孩子的重要性。為孩子創造一些小玩意或是帶領幼兒進行一節對亮晶晶的觀察教育活動課遠比經常制止孩子在生活中玩亮晶晶要更科學、實際且更能解決問題。針對每一年齡階段的幼兒的發展狀況和哪些關鍵期在這階段發

  展對幼兒進行了解,是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幼兒發展的一項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環節。不僅僅僅如此,很多時候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還會出現排斥一些幼兒的個性現象,原來這正是孩子處在人際關聯的敏感期。這時我們要正確認識到幼兒的人際交往關聯的重要性。人際關聯很好的幼兒和人際關聯很差的幼兒的區別不是在他們喜不喜愛交往,而是在於他們的個人心理品質和社交潛質。行為表現是一項很重要的因素,表現友好、用心的交往行為就會受歡迎,而那些搶奪玩具、推打小朋友的孩子就成了受排斥的兒童。這時候對孩子進行正確的行為指導便顯得至關重要。但很多時候,這兩種幼兒都會受到老師的關注,而經常會不記得受忽略兒童,不受歡迎,也不受排斥。這時,我會經常發動全班幼兒進行記名字的遊戲。那些孩子們都不記得名字的幼兒在某一階段我會採取著重讓他們進行表演、回答問題等方式使其受到關注。雖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孩子的人際交往技能,但至少用科學的方法正確的解決幼兒之間出現的問題。

  年紀再大一些的兒童,比如4--5歲的中班幼兒會出現一些關於婚姻和性別方面的問題等,5--6歲的大班孩子會在秩序方面、文字元號和數的排列組合等抽象方面產生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最為兒童導師的我們在生活中認真觀察、正確指導幼兒走出困惑,不進如此還要重視家園教育,幼兒園是孩子的第二個家,是孩子成長的沃土。但只依靠幼兒園單方面的教育是不夠的,家長的緊密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很多時候,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錯誤,但是當他們一旦意識到就會自己反省,他們有自我反省的潛質,而作為教師的我們,要耐心的等待幼兒改正錯誤,這是每個孩子在成長中的必經過程。老師的耐心教導,家長的支援配合,家園攜手共同教育為孩子順利透過敏感期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20

  幼兒的一日活動中,集體教學活動與遊戲的環節是教師與幼兒相互之間溝通最多交流最豐富的部分,所以,在這裡,教師的不適宜行為出現的也比較多,教師平時應該更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與幼兒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行為,都可以進行簡單的思考,其實,有時候,我們在說話與行動的同時,我們已經在思考中了,但是,往往會不確定是否應該這樣去做,特別是對於年輕教師來說,我們的各種教育行為還不夠成熟,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我們更應該多思考,多學習。如果說,要避免不適宜的行為出現,我想那是十分難的,但也不是不可能的,對於我們青年教師甚至老教師來說,我們應該儘量減少不適宜的行為,儘量是我們的每一個教學策略或者只是一句話,都能夠起到有效地教育效果,久而久之,我們會有很大的進步。

  只有當他成為自己的主人並遵循一些生活規則時,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為,我們才認為他是一個守紀律的人。這樣的紀律具有靈活性概念即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採用。但它包含一個偉大的教育原則,它不同於舊式教育裡那種絕對的,不容辯駁的高壓政策下的“不許動”的原則。心得:

  這一段話給我的教學路程上點燃了一盞明燈。回顧自己以前的教學過程中也曾想“約束”孩子。當孩子們說話時覺得他們太吵了,希望他們安靜。可是這種“約束”對孩子們沒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們想說的、想做的慾望卻更強烈。因為在此時我是“主人”,而孩子們是“服從者”。所以他們的行為不是發自內心的,而是外人強加的,所以孩子們的安靜時一時的,只要我一離開,他們便會很快的開始交談起來。

  當我接觸蒙氏教育,開始瞭解蒙氏時,尤其當我閱讀了這段話語之後,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讓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規則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讓他成為教室的主人。

  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忘記那些“不許動”的原則,因為這種“不許動”的背後,隱藏的是孩子們那種強烈的“我要動”的慾望。所以不管用什麼活動,我們都應該讓孩子去動,在滿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這時孩子們“安靜”了,有秩序了,這是孩子們自己的紀律。在自由之後所獲得的紀律。

  辭職以後的我何去何從,我思來想去,我覺得我還是做幼兒教師最合適。因為我本來就是幼師畢業的,更何況我也是喜歡孩子的,可是由於當時的家庭、環境等因素讓我與幼兒教師無緣。於是我應聘來到了開心幼兒園。

  實際生活是十分複雜的。有些缺點和錯誤之中往往包含有合理的內涵。有時長處和優點,可能暫時未能找到正確的表現形式。這些都要在引導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細心地加以體察。

  所以這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麼時候,孩子才是他自己的主人,當他成為自己的主人時,老師只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他就能很好的發展。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21

  我是懷著一名幼兒老師的情緒看完的。這不是一本書,是篇文章,但我把它當書一樣的看了一篇又一篇。

  本書的核心思想:

  這篇文章是以一位幼兒教師用自己的心態寫出了自己對工作的一些想法。一共十六點寫出了幼兒教師方方面面。有工作上的,有生活上的等。

  看了這篇文章後,我覺得這位作者用反寫方法,突出了幼兒教師的偉大。幼兒老師雖在一些人眼中很小很小,但卻能把家中的小霸王教育的懂事。比如:“當新生幼兒才入園時,二三直個孩子一齊哭,抱完這個哄那個,哄完那個又抱這個,老師常常是騙一個,哄一個,抱一個,拉一個後頭還跟著好幾個!要是遇到幾個感情脆弱的家長,孩子哭,她也哭,那就又得哄家長。於是大人小孩一齊哭,那場面那傢伙那整個一人間練獄啊!哭還算小事,此刻的孩子普遍奧特曼看多了,特暴力,那是又打又鬧又踢又咬死活不好上幼兒園,因此老師身上留點小傷那是常事。”就從這點上,就看出了幼兒老師的不一樣一般。

  一開始看到這篇文章時,覺得這作者真的寫出了老師的心裡話,一些不平。但多看了幾篇後,才知作者的含意??幼兒老師的不簡單!我做為一名普通幼兒教師感到真快樂。正因我看到了我們的偉大,正因我看到了我們的高尚,正因我看到了我們幼兒老師在人家眼裡的不一樣。雖沒有小學老師、中學老師、大學老師那麼的高階,但我們卻能把一個不懂事的孩兒學會懂事,未來的才子們都是從我們手中開始起步的!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22

  一天中午,我向教室運送午餐。一個孩子走上前,握住我的手,說:“老師,你是個好人。”我問:“為什麼?”孩子的眼睛透出一絲光亮:“因為好人的手心都是暖暖的呀!”這句話我想了很久。讀完《指南》才懂得:教師的愛,正如手心,讓孩子在成長的路上獲得些許溫暖。作為保育員,我本沒有直接教育孩子的機會,但我仍願在《指南》的引導下,在平凡的崗位上獻出自己的愛,助力孩子成長的風帆。

  啟示一:孩子的發展我瞭解,讓愛不再盲目

  保育員的職責之一便是關心、耐心、細心、熱心對待幼兒,全面、細緻地照顧幼兒每日生活。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這不僅需要全身心投入,也需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指南》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方面闡釋了孩子成長中必須培養的諸多能力。世間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一個孩子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要在《指南》這個培養孩子的共性指標指引下,根據自己孩子的不同個性特點因材施教。全方位愛孩子,就不能揠苗助長,做一些看似正確、實則錯誤的事情;全方位愛孩子,就要知道孩子現在在哪裡,將來要到哪裡,怎樣幫助孩子到達那裡,而所有這些,《指南》都能給我非常有效的指導。

  啟示二:孩子的成長我參與,讓愛做得更好

  保育員職責還包括一些看似零散,實則重要的課目,如打掃廁所,保證飲用水安全等。這些活動的開展要求我不能遊離於幼兒成長之外。身體力行才能充分了解幼兒的成長。《指南》指出:教育無處不在,即便是一句看似普通的話也可以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作為與孩子朝夕相處的保育員,我要時刻關注幼兒的感受,保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如: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幼兒,使幼兒切實感受到自己被尊重;關注幼兒的活動表現,善於發現其優點和長處,多給予肯定和表揚。不要拿幼兒的不足與其他幼兒的優點做簡單比較。這樣,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開始,讓孩子們在良好的社會環境及文化薰陶中學會遵守規則,建立基本的社會認同感和歸屬感。這也就達成了《指南》提出的育兒目標。幼兒教育看似簡單,可他需要我們一線教師的艱苦付出。《指南》告訴我們,幼兒教師應銘記自己的職責,時刻保持頭腦清醒。作為保育員,我一直提醒自己:一個孩子出了問題對我來說只是六十分之一,但對於一個家庭來講卻是百分之百。全心,全力,全面地培養孩子才是《指南》的精髓所在。

  相對於孩子長長的一生而言,幼兒園的教育,更是一個奠基工程,地基要挖得深,面要鋪得廣,地面要夯得紮實,將來方可樹起高樓大廈。因此,每個領域都重要,每個方面都要培養。讓我們伸出手指,奉獻掌心的溫暖。在《指南》的領導下,助力孩子成長的風帆。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23

  “老師,豆豆又打小意了。”我氣沖沖地走過去批評了他。當時他滿眼淚水好象想說什麼,但是因為照顧小意,沒有在意他。現在想來,老師的這種專制作風,會使孩子的成長產生逆反心理。

  生活中有的孩子犯了錯誤,試圖找出理由為自己辯護,其目的無非是為求得老師對自己的諒解,這種心理很正常,也是孩子鼓足了勇氣才這樣做的。如果老師武斷地加以“狙擊”,孩子會認為老師不相信自己。對老師的這種“蠻橫”做法,孩子雖不敢言,但心不服,以後孩子即便有更充足的理由也不會再申辯了。孩子一旦形成了這樣一種心理定勢,老師的批評他就根本無法接受,把訓斥權當耳邊風。許多孩子正是在有所聽和有所不聽的過程中,逐步學會了認識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而老師“不許頂嘴”的高壓使孩子產生了唯唯諾諾的心理,這讓他們以後如何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處理問題?

  首先:要寬容對待,這需要老師們應有足夠的民主風範,切忌為了面子和尊嚴,而置孩子的“委屈”和“苦衷”於不顧,以勢鎮人,以“大”壓小,從而挫傷孩子的自尊,導致孩子逆反和逃避心理的形成。

  第二:要耐心傾聽,要真誠地去傾聽孩子辯解的理由,並且加以具體分析。不要憑主觀臆斷或一面之詞而妄下結論。

  第三:要營造辯論氛圍,因勢利導,充分讓孩子申辯,培養他們敢想、敢說的良好習慣,能使他們既明事理,又練口才。

  第四:要引導孩子學會自我分析,從鼓勵的角度去教育孩子,使他們能正視存在的問題,鼓足信心去克服它。

  最後,請老師們少些“權威教育”吧!善待孩子的“頂嘴”,把他們的思辯和不講禮貌分別開來,讓他們在爭辯中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對與錯,從而更堅定自己的正確想法。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24

  本人透過第一次集中培訓,根據班主任佈置,回來後立即系統學習了學前教育有關政策法規,不懂法的教育者是不合格的,也是不稱職的,作為園長,更要知法、懂法、用法,才能引導幼兒園健康、有序發展,才能為幼兒教育作出貢獻。

  本次培訓,進修學校發了《幼兒教育法規與政策概論》一書,為我們園長提供了辦學、管理的政策法規依據,可謂是及時雨,只有潛心學習研究方能導航學前教育。

  原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副司長,傅國亮先生的導言,深入淺出的分析了學期教育政策法規的建立使用的重要性,為學習者指明瞭方向。

  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仔細閱讀理解了《幼兒教育法規與政策概論》讀本,使我認識到園長要樹立《幼兒教育法規與政策概論》法律意識,結合教育教學理念,努力使自己向“領導型、專家型”的新時期教育管理者的轉變。

  依法治教是教育發展的歷史必然,學習幼兒教育基本知識的意義,在於一線幼兒工作者有章可循,也明白了必須遵守的行業規則,和職業道德。

  一個連《教育法》都不知道的園長,那無疑是瞎人騎瞎馬,工作中難免錯誤連連,《教育法》不能等同於教育政策,《教育法》是我國所有教育階段的綱領性檔案,指導教育一切,教育政策是各部門,各地方圍繞《教育法》制定的實施政策,是《教育法》的執行手段,是保障《教育法》實施的具體措施,也是對不同階段教育工作的細化管理,兩者不能混同,更不能等而視之。《教育法》由表現形式,層級及效力,最終上升到教育法的體系,我們要知道它的來龍去脈,方能有效執行。

  如何教育都必須自覺接受教育法律的規範,幼兒教育是教育的起始階段,現在被納入整個教育體系,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國家近幾年連續出臺了一系列幼兒教育的行政法規,地方政府也出臺了配套措施,現在幼兒教育已經做到,有法可依,那麼我們幼兒教育者接下來就是要求“有法必以”。不能侷促在原來的自然狀態,千園萬面,亂象叢生。要明晰什麼是法律責任?其種類有哪些?有哪些法律責任的認定?不然,自以為乾的紅紅火火,卻不知漏洞百出,洋相百出。

  我著重研讀了幼兒教育行政,幼兒園的法律地位,幼兒園的保育和教育,幼兒園的工作人員,幼兒園的經費和資產,幼兒教育中法律責任和法律救濟,這些重點章節,在我的日常園務管理,教學執行,財務規範,資訊化利用等方面建立起科學架構,實踐於幼兒園教育,有效,高能。這些得益於《幼兒教育法規與政策概論》讀本的惠賜。

  總而言之:透過對學前教育政策法規的學習,增強了法治觀念,樹立了嚴格執法、依法辦園的意識,初步掌握政策法規的一些基礎知識,能比較準確的分析和理解幼兒教育法規,提高執行政策的水平。也能掌握黨和國家有關幼兒教育的法規政策,維護師生合法權益,保障我園教育改革深入進行,提高幼兒園的保育教育質量。

  謝謝金安區進修學校,給了我此次難得的學習機會,我將認真把為期一年的園長培訓任務出色完成,爭取做一名合格的基層幼兒教育工作者。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25

  在園長的推薦下,我用心的讀完了這本書,本書作者李躍兒認為教育和愛育最大的差別在於:教育往往是居高臨下的,而愛育則是平等的,居高臨下通常會壓抑、束縛,甚至會扼殺孩子生命的健康成長,而平等自由卻能大大發揮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創潛能。

  “孩子的幸福其實就像能夠跳出所有顏色的三原色,但是成人只給了他們一種或兩種,他們調不出幸福的顏色,他們的幸福被人拿走了。”那麼究竟怎樣才不拿走孩子的幸福。其實老師或家長都不是有意去孩子的,只能說我們還不懂得怎樣教育孩子。李躍兒的書裡處處寫著真實的例子,幼兒被成人教育不當培養出來的孩子是讓人覺得可悲的。孩子本來像花朵一樣的美好,應該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但是“望子成龍”的心態讓孩子們承受心靈扭曲的各種苦惱。

  本書給我最大的體會和感觸就如書中寫到的: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學會了耐心,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就學會了譴責;活在敵意中,就學會競爭,花在恐懼中,就學會憂慮;活在憐憫中,就學會自責,活在諷刺中,就學會害羞;活在嫉妒中,就學會嫉妒,活在恥辱中就學會負罪感,那麼活在鼓勵中,就學會自信,活在表揚中,就學會感激,活在接受,就學會了愛,活在認可中,就學會自愛;活在承認中,就學會了有目標,活在分享中,就學會感慨,活在誠實中和正直中就學會真理和公正等等。其實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只是說你受到的教育不同會影響你一生。

  愛不是教育的全部二十教育的前提,教育必須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少了愛何談教育,智慧的愛能使孩子富於理智,愚昧的愛只能毀滅孩子,慈愛是智慧之愛,溺愛是愚昧之愛。我們對孩子,不能以成人的觀點去衡量孩子的行為,我們要給孩子適度的空間,讓孩子在屬於他們的空間內自由遨遊,無拘無束地快樂成長。

  作為老師應該更多讀有關於“教育幼兒的書”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