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朝花夕拾讀書筆記600字

一年級朝花夕拾讀書筆記600字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朝花夕拾讀書筆記6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級朝花夕拾讀書筆記600字1

  《朝花夕拾》的書名,用朝花來比喻魯迅先生童年的美好經歷,而夕拾的意思是指到了中年的時候把它記錄、回憶。讀下來,只覺文字質樸中透出一絲生動活潑,淺顯易懂,還帶著一種對童年的思念,描寫盡了魯迅從幼時到青年那段充實而曲折的經歷。

  因為是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篇給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這一篇記錄了魯迅小時候在百草園的各種樂趣,以及後來去三味書屋唸書,“苦中作樂”的難忘經歷。讀罷,我不禁產生了共鳴,哈哈哈哈,沒想到大文豪也和我一樣,也是喜歡在大自然中無拘無束地玩耍,卻不願在學校修習各種重要卻又枯燥乏味的課程嗎?

  還有就是《山海經》。字裡行間都流露出魯迅對《山海經》的渴望甚至是“徹夜難眠”。而長媽媽為了魯迅,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我分明能讀出,長媽媽對魯迅的一種純樸而真摯的關懷與愛,在那個略顯黯淡的年代,增添了一束陽光般的金黃,著實令人感動。在那個貧苦的年代,為了讀到一本書是多麼的不易。而如今,圖書館、網路書籍林立,還有許多網路書籍,想要得到一本書觸手可及。可又有多少人去認真學習,去讀書?許多學生沉迷於網路,卻沒有人願意去品嚐這些精神食糧,難道不是一件荒謬可諷的事情?

  讀完此書,我思緒萬千。魯迅先生快樂地度過了一段難忘的童年的時光。那必然是因為這段時光的美好,才讓他在中年時,被喻為一朵豔麗的花拾來。每一個人都有珍貴的童年,黃金時代的童年一去不復返,留下的只能給我們細細去品味,我們應該度過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不要給將來的自己留下遺憾。

  魯迅對童年的那些瑣碎的回憶在《朝花夕拾》中重現,昔日的一幕幕在腦海中上映。

  時代的變遷、人心的逆轉’,不一樣時代的童年,一樣的快樂回憶。惹人懷念的時光,讓我們取名叫如花般的青春。

一年級朝花夕拾讀書筆記600字2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充滿歡笑的,童年是最快樂的。《朝花夕拾》這本書就是魯迅回憶自己的童年的。這本書是魯迅從記憶裡抄出來的,摘取了那些深藏在童年的難忘的生活的片段。

  最令我難忘的,是《阿長與<山海經>》和《藤野先生》這兩篇文章。阿長是阿長與山海經的主人公。她是魯迅幼年時的保姆,是在魯迅童年生活中影響力最大的人。她睡相很難看,總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她平日喜歡“切切察察”;滿肚子繁瑣的道理,常給魯迅講故事。文中處處體現了阿長對魯迅的愛,和魯迅對阿長的懷念。

  藤野先生是魯迅在日本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的解刨學教師,他正直,熱情,誨人不倦,治學嚴謹,沒有民族偏見。他十分關心魯迅的學習,耐心仔細的糾正魯迅講義上的錯誤,並引導魯迅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學習。當他得知魯迅要放棄學醫後,很惋惜,並把他的照片送給魯迅留做紀念。

  這兩篇文章都表達了濃濃的愛,這種愛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愛。我從中也學會了如何關愛別人。當別人有困難時,你去幫助他,而不是嘲笑他,這是關愛;當別人遭遇不幸時,一句理解的安慰,這是關愛;當別人幫助你時,一句誠懇的“謝謝”,這也是關愛……

  生活中的愛無處不在。愛在一個鼓勵的眼神裡;愛在一句關切的話語裡;愛在一桌美味的早餐裡……

  我們的童年在慢慢的漸行漸遠,留下了一個個美好的回憶。細細品味《朝花夕拾》,回憶自己童年的美好。

一年級朝花夕拾讀書筆記600字3

  魯迅先生在文章中表現了他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那份熱情,希望能自由自在的玩耍,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著,不過,這正是兒童特有的。

  我讀的名著是《朝花夕拾》,作者魯迅,我不覺得這像是一本名著,反倒像一個朋友與你閒聊家常。這本書主要是記述了魯迅從幼年時期到青年時期的道路和經歷,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生動的描繪了清末明初的生活風俗畫面。《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對逝去歲月的回憶,真摯的情懷,無奈的憂傷,這一切都是能感受到的。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藤野先生,魯迅初到東京時,看到的是清國留學生在上野公園的櫻花樹下讓人鄙夷的身影,聽到的是留學生們傍晚學跳舞的喧鬧。這讓魯迅極為厭惡,於是他去了仙台,在那裡認識了藤野先生。藤野先生雖衣著模糊,但對科學嚴謹求實,對學生的作業一絲不苟,在魯迅的作業上用紅筆圈出來。而且他平等公正,毫無民族偏見,有著高尚的人格。

  印象最深的情節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阿長與山海經》,細讀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這不時從字裡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三味書屋後面還有一個園,雖然小,但在那裡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的工作是抓了蒼蠅喂螞蟻,靜悄悄的。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玩耍的無限樂趣。而《阿長與山海經》說的是兒時與長媽媽相處的情景,比如她睡相不好,“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給我講“長毛的故事”,謀害了我的“隱鼠”,給我買來了《山海經》等。刻畫了一位可敬可愛的封建女性的形象,她有著中國勞動婦女的傳統美德,她不僅質樸,而且善良,關愛別人。作者由原來的討厭她,變成敬她愛她。

一年級朝花夕拾讀書筆記600字4

  這篇文章的題目委實有點兒意思,叫做《瑣記》。不似前幾篇文章都有個明確的主題,這篇卻有點兒像形散神亦散的散文了。

  先從衍太太入手,先生回憶了兒時發生在自己和衍太太之間的故事,衍太太總是給我留了一個不好的印象的,一個似乎有了小市民的種.種劣根性的婦女,但是孩子們在她那兒總能得到百般的縱容,或許更是一種不負責任。最後竟然還從衍太太口中傳出先生偷偷變賣家當的謠言,此時的衍太太卻愈發的不可愛了。

  當先生不想再留在S城之時,便去南京求學了,在南京做學生的時候,先生對於學習的處所倒有個詳細的介紹,也表明的當時自己讀書的態度,對於一些先進的科學讀本均是喜愛的,對於一些陳古的文言,先生多是沒甚印象。這也得以看出當時先生為何要倡導新文化運動。

  最後在文章的末尾,先生有寫到去日本留學的事情,4箇中國的留學生要去日本留學,文章的最有趣之處便在此了,一些前年去日本留過學的前輩特意指教了關於“襪”和“錢”的經驗,不成想,這些讓新留學生們紛紛遵命的經驗,到了日本,簡直是一堆廢話,沒有一點可用之處,也由此可見中國人當時對一些外國事物的誤解和一些理想主意的存在。

  總言之,《瑣記》雖說是瑣記,但卻似可以說是哪個時代社會的一個縮影,很好地寫出了當時社會的一些現象,是一篇很好的回憶性散文。

一年級朝花夕拾讀書筆記600字5

  阿長媽媽——她是魯迅兒時的保姆,從她的身上,我認識了愚昧迷信的底層勞動人民,但他們的心是善良的。魯迅對阿長媽媽的感情經歷了兩起兩伏,書中都有提及。其中,隱鼠這一段,我也很惋惜,但是又覺得只因一隻隱鼠改變對一個人的評價,著實又是大驚小怪了。

  同時這裡也寫出了魯迅對動物生命的'珍視,也讓我想起了曾經養過的兔子,這隻小白兔是母親從一個退休老師那兒求來的,它很可愛,全身的絨毛柔軟而又光滑,好像披上了一件毛大衣。它的耳朵很特別,又長又大,而且聽覺特別靈敏,稍有一點風吹草動,立馬豎起耳朵,尋找聲音來源。我發現它的耳朵很薄,透過耳廓,可以隱隱約約地看到許多密密麻麻交錯著的小血管。

  小白兔的眼睛就像兩顆活靈活現的紅寶石,討人喜愛。它的三瓣嘴中還長著鋒利的牙齒,吃起東西來,津津有味。它的食物是父親下班去野外尋來的,它吃飽了,就用爪子洗洗臉,回籠子裡休息了。可是,小白兔也有它的缺點,在它“家”中有許多的“屎蛋蛋”,它一天天長大,陽臺的味兒也越來越重,於是父母和我商量,我只好哭著把它送到了野外山林,至今我依然惦念這小兔,希望它過得好!夢裡它飛奔向我,我們一起愉快地玩耍!

  我不喜歡他的父親,因為他的父親在前往迎神賽時叫魯迅背書,我個人認為這扼殺了孩子玩的天性。可是,魯迅並沒有埋怨父親,卻在另一件事上因父親而自責,表達了魯迅對父親的愛。

  這另一件事,便是他父親的病。這裡我感受到了庸醫的無能。當父親病危時,另一個可惡的人便是衍太太,她讓魯迅在重病的父親床邊大喊大叫,魯迅覺得當時大喊大叫沒讓父親安靜地死去,這讓他的心靈不安,永遠內疚,永遠痛苦!

  導致這一遺憾的衍太太是一個自私自利、多嘴多舌,還喜歡使壞的婦人。她唆使魯迅變賣母親的首飾,還把這事傳開去。不過,這也使魯迅遇見了恩師——藤野先生。我認為藤野先生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在那個年代,平等對待中國人,關心他們的學業。我們如若設身處地的想象魯迅當時的處境,便不難體會到先生的了不起!

  其中,藤野先生幫魯迅改講義這事感動了我。他從頭到尾都用紅筆改過了,不但增加了許多脫漏的地方,連文法錯誤也一一訂正。他是如此認真、細緻!藤野先生對待魯迅的態度,引起了本國學生的不滿,於是他們抨擊魯迅,先生努力幫魯迅洗清了冤屈,好一個好老師!我也特別希望能遇見像藤野先生這樣的良師!

  這就是我讀完《朝花夕拾》後對各人物的評價,也許有些片面,但這是我真實的想法,寫在此與大家探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