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村居》改寫精選

《清平樂﹒村居》改寫精選

  在這樣的一個山村—樹木鬱鬱蔥蔥,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你會感受到怎樣的畫面?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從夏朝就有這樣的民歌,這樣的美景,這樣愜意的生活。到了宋朝,詩人辛棄疾卻又給了我們一個異樣的畫面: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一所低矮的小茅屋,緊靠著淙淙的'溪水邊,那潺潺的流水在日光的照射下,是那樣地柔和,是那樣地耀眼,是那樣地奪目。那溪邊碧綠的小草映襯著這所小茅屋,生活格外地香甜。那席地而坐,帶著濃濃的醉意,促膝長談的是誰?用那聽不懂的吳音休閒地聊著這聊著那的是誰?看到這場景,我們都會禁不住輕輕地問一句:誰家的白髮老夫妻?

  他們的大兒正在溪水東邊鋤豆苗,帶有大哥的風範,怡然自得。讓我想起了陶淵明的《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二兒子年齡尚小,正在學著做事編制雞籠。最可愛的就是小兒子,頑皮但不失可愛,在蓮花池邊,時而捉小魚,時而剝蓮子。腦海中的畫面讓我憶起正讀中班的兒子的一首《江南》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夜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魚兒自由自在,蓬頭稚子也當如此。

  這樣的詩帶我們進入了仙境,我向往著:高峰下臨深谷,幽譚傍依,插滿竹籬的菜園,一座小屋突起,有你有我有子,日落時分,炊煙升起,其樂融融。

最近訪問